<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湖南历史人物研究//元代张吉夫</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到元代慈善家张吉夫(1273-1344),人们就会想起他与湖南桂阳湘山阁古书院及当地桥梁的一些事。</p><p class="ql-block">中国自大唐盛世以来就极力推崇佛教,全国各地先后兴建有大小寺庙千余座,桂阳为湖广在南方的重要古郡之一,从汉高祖始置"桂阳郡",到后来的桂阳"军"、"路"、"府"、"州",其辖区面积甚广,曾包括今郴县、耒阳、桂东、宜章、永兴、汝城、常宁、临武、蓝山、嘉禾、连山、阳山及桂阳等县市。据《桂阳直隶州志》地图标记,郡内能叫得上名字的寺庙庵院就有将近50座。寺庙不仅是藏经纳典、参禅悟道之圣地,在战乱年代还是书生避难之所,可称得上是人间唯一的一方净土。至宋代,儒家思想盛行,各地"择圣地以建书院",很多寺庙庵院也就不知不觉地转型为书院了。据史料记载,著名的长沙岳麓书院就是由"寺"逐渐转为书院的。唐末五代智璇等二僧为“思儒者之道”,在麓山寺下"割地建屋"兴建起“以居士类”的学舍,岳麓书院就是在智办学的基础上“因袭增拓”而诞生。桂阳郡赤薸垌(今湖南桂阳县北)的湘山阁始建于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起初是由赤薸张氏六兄弟"得圆、得高、得珪、得安、得满、得卿"共同发起,张子振倡导实施,最后以事佛人"张永年"具体负责施工,经过几代人共同努力兴建起来的一座家庙。"湘水濬灵源,洗尽尘心,好证神泉参上乘;山林饶垒块,睁开慧眼,且看佛掌散天花。"湘山阁内的这幅古联见证其弘扬佛教,香火旺盛之景象。后来,受岳麓书院主教、著名教育家张栻影响,湘山阁从当初以"弘扬佛法、传道济世"逐渐转变成了传播儒家思想学说、爱国家、爱民族思想教育主要阵地。</p><p class="ql-block">至宋末,因外族入侵,加上"南蛮寇乱猖獗",桂阳一带"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哀鸿遍野"。赤薸坰张氏始祖开富公(细六郎)原本就是北宋长沙校尉,效忠于大宋朝廷,子孙后代也一直都"视敌寇如仇",因此,赤薸张家也就自然成了元军追剿的主要对象。为躲避元军,湘山阁居士、赤薸张氏十三世祖张吉夫将家人隐藏于山林,自己化身为教书先生在阁内收留一些流离失所的乡涧孩童,哺养他们成长。张吉夫在教育他们读书习字的同时,暗地里传播爱国爱家思想,希望他们能立志成才,长大后报效国家。他的这种"曲线救国"精神感动了乡邻,人们纷纷捐钱捐物支持湘山阁。湘山阁在这时候既是一座庵庙,同时也是私塾(学堂),成了书生避难之所。从实质意义上讲,湘山阁已经是承载着教书育人功能的书院了。张吉夫还不断在龙泉市(今敖泉镇)、银河、仁义、和平等地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游说活动,使支持湘山阁的人变得越来越多,办阁规模也就越来越大。受张吉夫影响,当时的赤薸垌很多热血青年都奋勇报名参军投身于抗元救国队伍中。先后涌现出武德将军(五品)张寿山、明威将军(正四品)张景春、南京府锦衣卫张潮等等。元朝灭亡后,赤薸坰还出有山西布政司经历张文韬(六品)、奉政大夫张文赛(正五品)、四川县丞张才鼐,广东广州府顺德知县张文邦等等。《桂阳直隶州志》记载,到了清代,赤薸垌张氏还出有正二品提督张声馥、张泰、张兴发(张信仰),武举张赋浑,刑部都御史张仁泰,学界名儒张智果、张商霖、张梦铎等等。湘山阁在鼎盛时期曾有"院田千亩","人潮如涌"的局面,阁内分设有"和谐厅"、"蒙学馆"、"积谷局"、"济世粮仓",附近还有"福祭田"、"助学田"等等。后来的湘山阁成了远近闻名的书院,桂阳龙泉市(今敖泉镇)、仁义、和平、桥市、欧阳海、余田等等乡镇都有学子慕名前往湘山阁求学,比如清代曾国藩军幕,后来官居二品,任山东巡抚的陈士杰,他年幼时曾拜湘山阁的张智果为师习诗书……760多年来,湘山阁不但"广普众生,永济乡邻",而且还为国家培育出无数精英人才。明、清时期培育出3名进士、4名举人,近现代还培育出1名黄埔军校生,1名北大博士后 ,3名北大、清华硕士,1名清华大学本科生等等。湘山育才俊,赤薸跃子龙,湘山阁从起初的乡涧田野庵院变成了响誉海内外的书院。</p><p class="ql-block">古郡桂阳地方桥梁与寺庙一样,大都是由民间集资兴建。"修桥铺路”是造福大众的慈善行为,历来被民众所推崇,因此,修桥或建桥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查看史志,我国历来修桥建桥的方式大概有四种:一是民建,即由一家一姓独立建桥;二是募捐集资,报经官府支持,协力兴建;三是官倡民修,由地方官倡导,士绅附和认捐,并指派官吏或商绅主持完成;四是全由官府拨款施工兴建的。所以,我国古桥遍布各地,连穷乡僻壤也多建桥。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居世界首位。桂阳境内盛产青石,因此,所建大小规模的青石古桥也不少。张吉夫在当时深受人民敬仰,非常具有号召力,桂阳郡北修路架桥的事都少不了他。据《张氏族谱》及最新发现的敖泉下桥清·康熙二十年立的《吉公桥碑》四方碑记载:张吉夫一生"好行善布施",他在桂阳境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桂阳各地捐建大小桥梁共有三十六拱。清·康熙年间修张氏族谱时,人们还能清点出二十七座"吉夫桥"。直到今天,我们还能沿着桂阳境内的古道找到由他捐建的能叫得上名的古石桥,比如杏村"富龙桥"、三塘下桥的"三拱石桥"、余田斗余桥、马子桥、和平镇"郁风桥"、筱塘村的以纪念汉郡留侯张良的古石桥(花桥)等等。2020年季冬,赤薸张氏后人,81岁"诗字辈"张唱诗老人带着我们在敖泉镇冷水村附近找到了一座规模宏大,名叫"冷水桥"的单拱古石桥,据考证,这座桥就是元朝时期张吉夫捐建。横跨舂陵江(古为钟水),今敖泉镇境内花园堡斗下渡地段,那连接桂阳南北半县的咽喉要道,通往永州新田、衡阳常宁主要通道上的老七拱古石桥,它的原名其实叫"永济桥"。民间传说这座桥早在元代就由湘山阁主教张吉夫发起修建。为纪念张吉夫"永济于世"的精神,人们特意将这座桥命名为"永济桥"。张吉夫去逝后,当地人将他悬葬于舂陵江永济桥附近的石壁岩洞内,毎年清明都会有人自发到他的坟前拜祭。但《桂阳直隶州志》却记载:"桂阳知州罗大奎于万历十二年(1585)组织督建了七拱桥",文中把"永济"两字抹掉,只把这座桥叫"七拱桥"了。试想想,天下六拱、七拱、八拱之桥如此之多,人家都是有桥名字的,但唯独桂阳这座桥就只叫"七拱桥"而没有名了呢?有可能是因为当朝官员为了争取获得更多的官银,本来是依"永济桥"原貌进行扩建与维修保护,把"改造"改为"建造"了。他们将附近不远处的另一座小桥改名为"永济桥",把真正的永济桥叫"七拱桥",七拱桥上的原碑石刻也被推入河中,后人也就再也无法考证这座桥的历史了。再者,张吉夫做好事也从来不考虑留名字,因此,后来也就没人再去过问这个事了。到了清代,永济桥桥面上的木质砖瓦石材建筑及那上面精美的木雕石刻被陈士杰与太平天国石达开军队在此的一场恶战中被毁之一炬。据当地很多上了年纪的居民讲,清朝末年,赤薸后人张弈光等人又在当时的商宦名流鼎力支持下,与敖泉光路一带民众共同发起重修了永济桥。公元 1934年8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9700名将士就是踏着永济桥的青石板顺利跨过舂陵江……。文革时期,永济桥桥面上的木雕石刻再次被毁。后来又因过不了大卡车,桥面上的木质砖瓦结构的过亭建筑也被拆除。再到后来,因筑"欧阳海"水库大坝,河道水面上升,加上过往车辆较多,道路提质改造,人们在其附近两边又先后架了两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新桥梁,永济桥也就渐渐闲置一边了。历经600多年的风雨沧桑,永济桥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成了纯粹意义上的历史文物。张吉夫建桥的故事在当时的桂阳郡北可谓家喻户晓,直到今天,民间都还流传有这么一句话:"在桂阳,你脚下踏过的石桥说不定就是吉夫桥"。俗话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在做好事!",张吉夫就是一个一辈子都在做好事却不求回报的人。张吉夫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他所做的慈善活动,以及对湘山阁"永济于世、孝友传家"精神的形成,对中国地方桥粱建设与发展等等诸多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于今,张吉夫虽然不在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湘山阁精神却依然还在,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5px;">【作者简介:张爱民,号墨溪,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推广者、文史研究学者、书画艺术家。】</span></p> <h3>永济桥远景</h3> <h3>实地考察张吉夫捐建的"冷水桥"</h3> <h3>张爱民与文史研究爱好者一起考究古碑</h3> <h3>杏村富龙桥</h3> <h3>湘山阁远景</h3> <h3>湘山阁一角</h3> <h3>关注墨溪堂了解更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