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敦煌.莫高窟,一个熟悉又陌生,神秘而遥远的名字。这次我真的要见到它了。</p><p class="ql-block">它是这个行程中我最想去看的地方,一进大门我竟有些激动,兴奋地期待着。因每日参观人数有限又是旺季,<span style="font-size: 18px;">门票一定要提前购买,</span>我们提前三周购买门票都无法排到更早的时间段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次参观体验与以往的景点参观很不一样,我们排着长队等候以为直接就入窟参观了,未想是先被安排看了两场电影。第一场是关于莫高窟的前世今生介绍,第二场是球幕电影,选了几个经典洞窟作讲解,让观众如何观赏这些瑰宝有个初步认识。必须要为研究院这一良苦用心的铺垫点赞,我把它理解为初级“扫盲”,它可以让一些观者进去后不是茫然地跟着“看风景”而不知所云不知所观。我在饶有兴致的观看过程中偶然瞥到我邻座的一位大娘不知道什么时候酣然入睡了,哎,她是否在梦游莫高窟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看完电影,我们依次排队继续入内,走到石窟还有一段距离。<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远远地便看到绵延的洞窟。</span></p><p class="ql-block">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时至今日,敦煌仍有492座石窟保留有壁画及彩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终于来到门前了</p> <p class="ql-block">民国初重修的作为莫高窟标志的九层楼</p> <p class="ql-block">在敦煌研究院讲解人员的引导下,一队队游客被分组带到窟区,一组三十人,在崖壁蜿蜒的栈道上往来穿梭,然后被引入指定的洞窟内一探究竟。我们买的是A票,可以参观八个窟,讲解员是按排队顺序随机分配的,参观的八个窟也是随机分配好的。我们组的讲解员很专业,声音很有磁性很好听,完全可以达到播音员的水准。有这样的敦煌好声音引领,加分了先。</p> <p class="ql-block">为了对应方便,研究人员为每座石窟都指定了编号。</p> <p class="ql-block">石窟的入口处相对狭小,但进去一看呢,真是别有洞天。讲解员带我们参观了唐、宋、隋、夏几个时期的窟,洞窟内的空间往往比外面看到的大得多,有的像一个宽敞的大厅,有的像一个长方形的走廊,有的前后左右带有套间。再往上看,窟顶也各有不同,有的是平顶,有的是穹顶,有的是四坡顶,有的是人字披顶。</p><p class="ql-block">与窟外满眼单调的黄色砂石岩壁形成鲜明对比,窟内从下到上、从四壁到建筑构件都布满了装饰。由于修建年代和修建者不同,每座石窟形成了不同的色调,有土红、石青、石绿及年久氧化变色后的暗郁灰色调,而在整体的色调下,又尽是生动细腻的色彩搭配变化。每座窟内充满了丰富的图案和形象,有佛,有菩萨,有神兽,有人,有动植物……众生以不同的方式组织穿插在一起,在荒凉寂静的幽暗洞窟中化现出一幅幅蕴含灵性与生机的画面。</p><p class="ql-block">(因禁止拍摄,窟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我被眼前这一切所震慑,在惊叹之余又感到有些茫然无措,每到一窟,几乎所有的空隙都填满图像,仿佛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容纳下一个宇宙。画在壁上的千佛像是看得最多的,而其它铺天盖地纷繁复杂的图像,眼睛不知该从哪里看起,该如何去欣赏、理解这些图像的含义。它们为何出现在这里?描绘了什么?又想向观众传达怎样的信息?此刻,我知之甚少。</p> <p class="ql-block">在此之前,我从书上对敦煌莫高窟的认知是,敦煌莫高窟被誉为人类文化艺术的宝库,这里保存了自北凉到元代(4-14 世纪)绵延一千余年的石窟艺术,中华、印度、希腊、伊斯兰等几大文明在此交融碰撞,历代虔诚的僧侣、供养人与匠师团队为它倾尽心血。漫长的时间、广阔的空间与善巧的心灵共同作用、形成了这座集壁画、彩塑、石窟建筑于一体的文化艺术殿堂。作为我国的民族艺术瑰宝,它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稀世之珍,为我国的民族艺术珍宝和人类文化遗产的明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现在我也只是个不远千里来一睹它风采的过客,</span>真正要看懂敦煌的艺术,与它的历史、文化密不可分,我只能局限于目光所见。但这并不妨碍艺术本身强大的感染力,一千多年前的画师,是如何以他真挚深沉的情感和高超的技艺,紧紧抓住观众的目光,进而深深地触动人心。我珍惜看到的每一眼,不错过讲解的每一句,不浪费移动的每一个脚步,毕竟我们只能看到有限的八窟啊。</p> <p class="ql-block">我们看到了那个曾经轰动世界的藏经洞,墙壁上还留着打通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敦煌莫高窟第17窟,右侧小门即藏经洞入口。</p> <p class="ql-block">在此之前我稍有了解这段令人内心沉重的历史,这不禁就要讲到王元箓这个关键人物。</p><p class="ql-block">一九OO年六月二十二日,王道士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一门永久性的学问,将靠着这个洞穴建立,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而且,从这一天开始,他的实际地位已经直蹿而上,比世界上很多著名博物馆馆长还高,当然,他不会知道。他拿了经卷到知县那里鉴定,知县又拿给其他官员看,有些知道一点轻重的人建议运到省城却又心疼运费要求原地封存。在这个过程中,消息已传开有些经卷已流出。<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当时,英、法、德、俄等列强,正在中国的西北地区进行着一场考古探险的大拼搏,这</span>引起了一些外国人士的注意。</p><p class="ql-block">在王道士发现藏经洞的当天,列强决定联合出兵,这就是后来攻陷北京迫使朝廷外逃,最终又迫使中国赔偿四亿五千万两白银的“八国联军”。好像一个庞大机体的神经系统被刺痛,于是,西北沙漠中一个洞穴的门,霎时打开了。更巧的是,仅仅几个月前甲骨文也被发现了。藏经洞与甲骨文一样,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因此,它们是必须猛然出现在这个民族即将失去自信的时刻吗?</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中国学者不能像解读甲骨文一样解读藏经洞了,因为那里的经卷已被悄悄转移。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天下最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中华文明长达好几个世纪的大量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p> <p class="ql-block">世人如何评判王元箓?我在看《又见敦煌》演出时,没想到有专门给了这个不起眼却能让历史吐出重重叹息的小人物一个章节,我看出了无知、无奈、无助、彷徨、迷茫、挣扎、叹息、怜悯、慈悲,世人最终借菩萨之口对他抱以宽容的姿态。</p><p class="ql-block">是的,他能如何呢?正如舞台上敦煌研究院的研究员,看着这一幕悲剧的发生,他该怎么说又该让王道士怎么做呢?正如余秋雨先生想像在那个凄艳的黄昏里,他站在沙漠中间果真拦下斯坦因的车队,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呢?一队装载古代经卷的车无处可达无处安放。那么,不如让斯坦因拉到伦敦的博物馆?当然他不会这么做。“长长一排车队,全都停在苍茫夜色里,由我掌管。但是,明天该去何方?这也难,那也难,我左思右想,最后只能跪倒在沙漠里,大哭一场。哭声,像一匹受伤的狼在黑夜里嗥叫。”</p><p class="ql-block">真可谓在错误的时间由错误的人来开启了一个人类宝藏!</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八个窟真是意犹未尽啊,但不给再多看了,只能再去陈列馆看看咯。</p><p class="ql-block">我想回去后一定也会再补关于敦煌的课。</p> <p class="ql-block">最后借余秋雨先生的一段话作结尾。莫高窟,以人类的几大文明为背景,一代代的佛像都在石窟里深刻而又通俗地端庄着,微笑着,快乐着,行动着,苦涩着,牺牲着。</p><p class="ql-block">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眼千年,人间值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