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船清梦压星河

燕麓

<p class="ql-block">  三年之后,从清华学堂徐徐走出的那个时刻,我会想起父母带我站在日晷前望向大礼堂的那个有些遥远的下午。彼时正值盛夏时分,暮意正浓的太阳在灼热的空气里洒落最后一抹余晖,将草坪染成耀眼而迷人的金色,使面前的日晷在上面投下一道长长的阴影。对它我早有耳闻,却没想到此番一见会显得如此矮小而其貌不扬;上面镌刻着的四个烫金汉字却显得极有力度——“行胜于言”。这绝不只是书法本身的力度,我想,它亦在往来人的胸膛中压上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斗志。</p> <p class="ql-block"> 身前的大礼堂与身后的二校门沐浴在夕照之中,无言地矗立着。百年如斯。左手边,一群乌鸦从“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后的那片树林中飞出,在原本安静的大地上留下阴影与嘈杂。</p> <p class="ql-block">  从回忆中抽身而出,我望向北京朦胧的夜空。三年之后,我终于以一名真正的学子而非游客的身份驻足于此。无意识间在微凉的晚风中呼出一口气来,我知道,在重重天幕的上方,有最明亮的星辉在闪耀。</p><p class="ql-block"> “寻梦?</p><p class="ql-block"> 撑一支长篙,</p><p class="ql-block">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p><p class="ql-block"> 满载一船星辉,</p><p class="ql-block">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p><p class="ql-block"> 诗意所向并非清华,但恰能贴合我的心境。犹忆高二将结束时,我仍迷茫而不知前路所向,正在寻梦途中毫无目标地徘徊彳亍。期末考试的失利使自己惊醒,随后高三接踵而来的几次月考中的表现均差强人意,这一切都使得暑校前夸下的海口正一点点变成一个泡沫般美丽而虚幻的妄念。于是,我更无暇寻求心之所系,只有在父母的焦急与自己的不甘中艰难求索。<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也许,待我抵达更远的前方之时,眼前的道路会自然延伸下去,揭示出正确的方向,指引我向彼岸进发。</span></p> <p class="ql-block">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即使是这样机械而盲目的前行营造出了心无旁骛的表象,迈进之路依然充满了艰难曲折。就在寒假将至,我也因数月的跌宕与辛劳而疲惫不堪时,一条起初无人在意的新闻却逐渐演变成了注定刻入亿万人记忆的灾变——疫情爆发了。不得不用以替代线下教学的网课,成为了自我喘息与放纵的绝佳窗口;一日日在娱乐与睡眠的荒废中度过,疲劳与麻痹的双重力量使我不断在随波逐流中迷失。直至一次线上考试惨不忍睹的结果再次使我惊惶,父母的忧虑、斥责亦只能在我的心头平添阴霾,不见方向。</p> <p class="ql-block">  所幸不久后疫情稍有平复,回校后的学习又重回正轨。与我不同的是,身边同学利用网课期间的大把时间充分训练,我与他们的差距似乎只有更远。尽管如此,我却并无心急火燎之感,依然循老师指导不疾不徐地前进;也许正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吧,我的成绩也一点点稳步上升、摆脱波动。一次次变得对题目更加熟稔,我也越来越成竹在胸,不再焦急忧虑。</p> <p class="ql-block">  高考结束,我仍是无所挂念、一片坦然,对名次、成绩亦不费心。成绩公布之时,比起惊喜,在我心中更多的却是泰然。在经历了重重艰难与奋进之后,于不经意之间,我竟已然到达了期许的此岸:前路、梦想,这些或许虚无缥缈的东西,终于竟一点点明白起来,逐渐变得触手可及。</p> <p class="ql-block">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在忘我的沉醉中撑篙而行,我抵达了水天相接的“青草更青处”;蓦然回首,满载的一船星辉已至身旁。我想起三年前那个夏日,连绵的雨曾经流过“水木清华”的匾牌,滂沱在朱自清曾在静夜中叹赏的荷花。如今,我得以真正身临彼方了。</p> <p class="ql-block"> 伫立于清华学堂面前,我耳边又回想起上午开学典礼时演奏的校歌:“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我也是清华一员了啊。忽然又惶惑起来:我能做好清华的一员吗?我会不负清华大学之名吗?不过也只一瞬,便又释然了。是啊:重重天幕之上,不尚有繁星闪耀吗?终有一日,我必能再度身至水天相接处,而得以航行于星河之上。</p><p class="ql-block"> 小苗同学写于2021年大年三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