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种子课·魔术·探究性作业——杭州“千课万人”学习活动

Sun

<p class="ql-block">忆江南,最忆是杭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诗情画意的7月,我们一行30余人走进杭州,参加了“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杭州论坛学习活动。</p> <p class="ql-block">首先,是徐长青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基于数学文化视阈育人方式变革实践探索》。</p> <p class="ql-block">徐老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p> <p class="ql-block">一、学校文化开元,追求课程立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课程是基于儿童的立场,让学生站在学校的正中央,提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的开展,符合着时代发展进程的、有浓厚的时代气息的教育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对于数学老师来讲,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数学?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而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追求的就是一种真实的文化的撞击,寻找的就是这种文化的力量,我们教给孩子的知识不是简单的一种知识的呈现,背后应该有文化的滋养,正是因为有了文化的滋养,才使学生更喜欢数学!</p> <p class="ql-block">二、转变育人方式,培育学科素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训练语言,我们说语言是思维的外教语言流畅思维就是一种语言的流畅版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培养学生的课程理解力,学生才会忠于课程,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和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三、重构课程体系,实现学为中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目前我们课程体系还是以师生交流为中心,还没有走向生生的交流。老师如何退出去?老师课上带着放大镜,要放大儿童的思维,并且把这个思维呈现给其他的同学,而不是教师解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课堂变成师生交流,那么一节课每人交流不到一分钟下课,如果我们课堂是生生交流,那么每个同学都会沉浸在40分钟内进行文化的滋养,所以我们必须要从我们学情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学生讨论时走下讲台去寻找问题,像蜜蜂在百花中采蜜一样,不要给学生过多的指导。如果有想对全班同学说的话,要走回三尺讲台之后再发布信息,保证面向每一个学生。</p> <p class="ql-block">四、变革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评价,而不是对结果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时的非智力因素的习惯和思维品质的评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p> <p class="ql-block">俞正强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主题为</p><p class="ql-block">《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统计领域的种子课》的报告。</p> <p class="ql-block">首先,俞特通过几个例子给大家解释了什么是种子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让大家在生命中的重要日子、团体中的重要成员、教材中的重要单元等深入浅出的事例中了解到什么是种子课,知道了种子课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俞特举例:7月1日为我们国家的重要日子,这一天,因为它重要,时间好像都变慢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此引发我们思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一节重要的种子课,因为学生经历了思考、发现、探究等实践性学习活动,对教师和学生来说,这一堂课,似乎也变慢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它留给师生的影响,却是十分深远的。</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日常的考试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考得出来的,是显性知识。比如:基础知识和技能等。</p><p class="ql-block">考不出来的,是隐性知识。比如:思考力和价值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显性知识,可以通过讲、说和记录的方式进行;</p><p class="ql-block">隐性知识,比如统计观,一定要让学生体验和经历。</p> <p class="ql-block">俞特以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的统计分类为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假设:学生们选吉祥物,有苹果、梨和香蕉(举例),最终定哪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生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年龄阶段,经历选出自己喜欢的,然后通过调查、统计,最终的结果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而且决定结果不是根据谁胖谁瘦,不是根据谁是班干部,单单是根据喜欢的人的多少。</p> <p class="ql-block">学生学习经历了一堂需要考虑他人、如何解决问题冲突的人生课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俞特一再强调,一定要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学生经历冲突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处理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形成了自己的统计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时,可能避免冲突,选择平和的方式解决问题,避免偏激与情绪化处理问题。由此看来,一堂看似不起眼的数学课,原来有这么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那么,小学生如何理解统计?如何进行统计?进行统计有什么用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统计的出发点是比多少(比高低),统计的知识基础说分类计数,统计的表达方式是统计量,统计表和统计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归根到底,任何一个知识都是这三个问题——是什么?怎么样?有什么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俞特的讲座提醒我们,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要认真对待每一堂数学课,特别是每一节种子课。简单的数学知识背后,蕴藏着巨大的能量,需要我们学会挖掘,学会以未来的眼光对待它。</span></p> <p class="ql-block">吴振亚老师给我们带来《用数学魔术玩好数学,玩出思维》趣味报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数学和魔术结合起来,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简单的道具,就可以创造一个丰富的数学魔法世界。看孩子玩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正如吴振亚老师所说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一个孩子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都会有更好的表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数学其实离我们生活很近,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不仅充满了乐趣,而且充满了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吴老师“玩好数学魔术,玩出思维”让我们对数学倍感兴趣,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中去。</p> <p class="ql-block">刘善娜,浙江省特级教师,才华颜值并存,在本次《数学探究性作业的实践与推广》报告中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在开始,上来就提出了一个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业最大的功能是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教师都会认为是巩固,提高练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经过刘老师的点拨,才理解到原来作业并不是为了做而做,而是侧面反应当学生做一份探究性作业时会不自觉写很多内容,而这就是体现孩子们的自主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数学探究性作业,是小学生在探究问题引领下,基于自身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展开探究,以培养解决问题、探究、推理、传意、构思等数学高阶思维为着眼点,呈现整个探究过程的数学作业。</p> <p class="ql-block">本次讲座主要以“高阶思维内涵与探究作业角色分配”为中心进行讲述关于探究性作业的种类与方法。</p> <p class="ql-block">高阶思维:分析</p><p class="ql-block">例如在关于认识长度厘米和米,学生通过画图进行比较认识不同物体的大小适合用什么单位。</p> <p class="ql-block">高阶思维:评价</p><p class="ql-block">针对自己作业或平时知识点进行反思、评价与订正。同时在学习中也进行角色转化,可以与同学或家长进行合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高阶思维:综合</p><p class="ql-block">把生活知识,其他学科知识与其相互交融,拓宽知识并加深,更重要的体现出趣味性。</p> <p class="ql-block">一天的学习,内容丰富,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不论是数学文化、种子课,还是数学魔术、探究性作业,既给了我们高屋建瓴的思想理论指导,又让我们看到了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和成果。</p><p class="ql-block">它们,既是我们成长路上的种子,也是我们学习路上的营养和指引者,我们将带着这些精华,且思且行,争取汲取数学文化,上好每一堂种子课,丰富数学课程内容,做有思考力的拓展性课程的实践者。</p><p class="ql-block">学校:临沂银雀山小学</p><p class="ql-block">图文:王霞 姚耀 刘珍 孙雪</p><p class="ql-block">2021.07.23 于杭州</p>

数学

学生

思维

我们

作业

知识

探究性

种子

统计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