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钱梦龙老师说:“教师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镜里朱颜无计驻,为伊心上留春住。“伊”就是我钟爱的语文教学,永远的精神支柱!”于是,我的脚下永远是起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21年7月23日,</span><b style="font-size: 18px;">西安市鄠邑区高中语文王美智“名师+”研修共同体研修活动</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再次开展。研修共同体成员线上相聚,认真研修,共同聆听了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推出的中学语文教师“读书种子计划”——“名家说名作”第十场荐读会,语文特级名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专委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程翔老师作为主讲嘉宾作了题为《语文课堂的境界》的报告,为老师们介绍了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的《导读的艺术》一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报告中,程翔老师以“我从这里走过”为开启,深入浅出地谈了自己对钱梦龙老师“语文导读法”的心得感悟。同时,他从语文导读法的“历史背景”“定义”“基础理念”“结构模式”“课例解说”五个角度,深刻分析了“语文导读法”的理念与内涵,提纲挈领又不失风趣地介绍了钱梦龙老师的教育思想,点燃了研修共同体老师们的心火,大家加强学习,深入思考,获益匪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学问无遗力,工夫勤始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西安市鄠邑区教科局教研室 王美智</b></p><p class="ql-block"> 学习的路上,我庆幸自己遇到了诸多前辈的“指点”。今晚,有幸与工作室老师一起线上学习程翔老师主讲的《语文课堂的境界-钱梦龙〈导读的艺术〉荐读》。</p><p class="ql-block"> 教师风格各异,但好教师最基本的评价标准只有一条:能把课上好,把学生教育好!一直喜欢儒雅谦逊、风趣幽默的程翔老师,更感动于他持守的职业信仰:课比天大!课比天大,能检验教师的教育人格;课比天大,是因为课堂对学生做人的影响极为深刻;课比天大,是说课堂将奠定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课比天大,是说课堂能让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他曾说:用学术眼光对待语文教学,文化的站位、母语的立场、艺术的手段!于是,他的专业发展“訇然中开”!</p><p class="ql-block"> 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成熟教师和不成熟教师的区别是什么?”“不成熟教师备课时总想着自己如何讲得好,成熟教师备课时总想着学生如何学得好。”这个弯,程老师用了十年时间才转过来,而我,有幸在2015年听程老师讲座时豁然开朗。</p><p class="ql-block"> 1980年钱梦龙老师提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观;三十多年后,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写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可见“学生主体性”这样的教学观早已普遍为教育界接受。</p><p class="ql-block"> 除了 “三主”还有“四式”导读法,主要体现在“自读课、教读课、作业课、复读课”四种课型中,体现在教学人性化、民主化、科学化、艺术化,从而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钱老师把他的以“三主”为指导思想,“四式”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构思统称为“导读”。</p><p class="ql-block"> 简而言之,“三主”是组织语文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四式”是体现这个过程的基本程式;而教学效率的提高,则取决于教师正确的“导”和学生主动的“读”。据此,钱老师把他的这种方法叫做“‘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简称“语文导读法”。</p><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钱梦龙老师也有一句名言:“我倘能生存,我仍要探索。”改革者,就是这样不息地奋斗,“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发展”,实现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实践的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模式创新、方法创新、形态创新、过程创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跟名家读名作,做有学理的语文教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看程翔老师荐读钱梦龙《导读的艺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西安惠安中学 郭 娜</b></p><p class="ql-block"> 之前看过程翔老师的许多高中语文精品课的录像,十分钦佩程老师儒雅的教学风范。程老师这次结合自己的教学成长历程,为我们介绍了钱梦龙语文教育的思想结晶《导读的艺术》,给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学理上的方法指导。</p><p class="ql-block">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几乎占据着大部分的语文教学时间。但是什么样的阅读教学是有效的、符合教育规律的,这对于一个刚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来说,如果只是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摸索,难免会走很多弯路。钱梦龙《导读的艺术》阐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语文教学思想,并结具体介绍了语文导读法教学的具体操作步骤,例如,如何自阅读,如何定向问答,如何深思质疑,如何复述整理,如何练习等等,这对语文阅读课不仅有理论上的指导性,也有具体实践方法上的指导性。</p><p class="ql-block"> 程翔老师说:“不成熟老师备课时总想着自己如何讲得好,成熟教师备课时总想着学生如何学得好!”这是一个语文老师必须迈过的一道坎。一个爱阅读、重学习语文老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才能少走许多弯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追寻钱老之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西安市鄠邑区第一中学 常婉英</b></p><p class="ql-block"> 教学永远不会一劳永逸,教学的过程就是不断阅读、不断深入思考,不断反思过程。今日有幸聆听程翔老师的讲座,关于钱梦龙巜导读的艺术》,程老师声情并茂地解读,让我坚定了追寻钱老的步伐。</p><p class="ql-block"> 初入教坛的我,总是想着怎样将课备好,备得怎样精彩。怎样才能在课堂上,显得自己满腹经纶,才华卓绝,让学生五体投地真心佩服。</p><p class="ql-block"> 这种情况在我阅读钱梦龙先生的语文教学理论时有所改变。初始,对“导读”二字,也只是一个肤浅的认知,就是开课前的作秀,后来方知自己的孤陋寡闻,见识短浅。“导”是相机诱导,因势利导,是启发,是指导,不是以为的注入和填鸭,是将学生当做活生生的学习的个体,而且是具有主动能动性的个体。教师顺着学生的个性发展、思维流动之“势”,指导、引导、辅导、启发,不越俎代庖,不满堂灌。用此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决。真正成为只是的主人,名副其实的主体。</p><p class="ql-block"> 钱梦龙先生的,“三主”“四读”教学法,虽然是上世纪80年代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可是与我们现在提倡的学科核心素养依然是符合的,因此,此种方法也是我们培养学生各方面核心素养的最好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见,钱梦龙先生的思想多么超前。</p><p class="ql-block"> 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程老师的深入解读,让我在学习中,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明确了前景的方向,也更坚定了改个的步伐。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学习,永远在路上</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西安惠安中学 宋艳艳</b></p><p class="ql-block"> 钱梦龙先生的“三主、四式”课堂教学模式放在当今语文教学上仍不过时,也和当下的很多教改不谋而合,是十分实用且让我深受启发的教学法。聆听完程翔老师对钱老“语文导读法”的介绍后,我忽然间陷入了沉思中,回想自己教书三年,这三年可能并没有完全做到“目中有人,心中装着学生”。很多情况下,我甚至把课堂当成了自己主讲的阵地,当成自己表演的场所,而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认知、发展的主体,是课堂上展示主角。我想我应该要重新思考下该如何上一堂真正的语文课了。</p><p class="ql-block"> 1.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独特的学习体验,课堂上教师尽可能隐藏自己,把学生推到前台,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p><p class="ql-block"> 2.牢记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顺着学生的个性发展、思维流动之势,引导、启发、辅助学生,不可越俎代庖、填鸭牵牛,将自己认知的结果强加给学生,真正把教师的作用定位在“导”上。</p><p class="ql-block"> 3.加强语文工具性的训练:钱老提出的训练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基本形态,“训”是指教师的指导、辅导,“练”是指学生的实践、操作,而非那种应试式的反复做题操练。语文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我们要在课堂上进行生动而有效的“训练”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学会写作。</p><p class="ql-block">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深思质疑的能力:教师教读之前,学生能否通过自读进入文本,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章语言,甚至质疑问难?我想教师教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教会一篇文章,而是希望学生能通过一篇文章的学习学会读一类的文章。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教会学生自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聆听珠玑语,如沐春日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鄠邑一中 王曼</b></p><p class="ql-block"> 今天与工作室的老师一起线上聆听了程翔老师的讲座荐读,相比于阅读文字,得能闻见其声貌,才将心中的程老师的形象丰富了起来:渊博儒雅之外,多了谦逊平和。</p><p class="ql-block"> 《学记》中关于“导读”的诠释: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导读的艺术,是对中国古代教学优良传统的继承。程翔老师通过两本著作,向我们介绍了钱梦龙老师“三主”“四式”教学思想,即“语文导读法”。“三主”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四式”指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程翔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向我们强调了一个基本前提:要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确认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发展潜能的活生生的人。这个前提下,程老师领悟了要想着学生如何学得好,我也在此时才豁然开朗。正所谓“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教学不在于全盘给予,而在于相机诱导。</p><p class="ql-block"> 我想,醍醐灌顶的机会和睿智的师长,应该是人生中最幸运的遇见。程翔老师的荐读,于我来说,正不失为这样的幸运。程老师认为自己的很多教学理念与钱老师是“心有戚戚”的,作为站在讲台上的后辈,我自然没有足够的学识和能力与他们同频,但亦能如沐春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