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最美的风景

寻常巷陌

<p class="ql-block">  距离2010年去台湾旅游,已经十年有余了。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那是一次比较愉快的行程,因为,我看到了最美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我之旅游,从不在乎口福,不大会品味美食,然而相对于当时我自己的日常生活,台湾的饭菜和点心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菜品种类不是很多,但是透着富足和安闲,只是蔬菜品种,尤其是绿色蔬菜太少了;再就是台湾的点心非常精致、味美,尤其是老婆饼和凤梨酥,至今回味起来,仍觉清香犹在,齿颊芬芳……</p><p class="ql-block"> 相对于台湾的风景,给我留下更深印象的是人。台湾宝岛,风景秀丽,但是相对于大陆来说,不过是南方山水具体而微的一个缩小版罢了,至于游览当地的园林庙宇,亭台楼谢,也不过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管中窥豹。当我看着台北故宫里晶莹剔透的碧玉白菜、小时候学过的《核舟记》里的细致入微的核舟、慈禧太后那长满绿色铜锈的长长的手指套和失去光泽的玉耳坠;古香古色的成套的清朝家具……仿佛就在北京,在故宫游览,但是台湾故宫那仿古的外形和现代化的内部装饰,让我心领神会,失笑莞尔……</p><p class="ql-block"> 在我来看,以上这些都不是我最重要的收获,最重要的是台湾人,即使是仓促的粗浅的认识,于我心中的投影,至今清晰、温暖。</p><p class="ql-block"> 飞台湾转道香港机场,需要在香港机场等待两个小时。在候机大厅里遇到来自台湾的母子二人——一位三十七八岁气质美女和十一二岁的男孩。闲着无事,我们攀谈了起来。年轻的妈妈杏眼修眉,恬静,俊秀,娓娓地告诉我们:她祖籍河南,父亲于1948年随国民党迁往台湾,遂在台湾成家立业。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父亲乡思情浓,09年春就急冲冲飞回了老家。“我和哥哥姐姐也想回去看看,可是父亲说,别去了,去了你们也不习惯,老家太落后了。”美女探寻地看着我们,眼神里闪过淡淡的惆怅。</p><p class="ql-block"> 机落高雄,但觉满目祥和,心旷神怡。温柔的海风,清新的空气,人流熙攘、洁净祥和的大街,高端气派、舒适宽敞的大巴,风驰电掣般的消音摩托,爱河轻舟上的熔金落日……及至风景秀丽的阿里山、湖光山色的日月潭、水天一色、蜿蜒绵亘的沙滩,绿树掩映的赤崁楼,依山临水的中山大学……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人生的美好经历,回味如饴。</p><p class="ql-block"> 但是,最让我不能忘怀的是人,是当时台湾人带给我的那份美好。无论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空乘、酒店饭馆工作的花甲老人,还是景区卖水果的大叔大婶、半山腰唱着山歌的卖茶叶女孩,甚至偶遇闲聊或需要探寻的路人,都是温和的,淡定的。他们都是眉眼和善,温言细语地问你是哪个省的,说是一开口就知道是大陆人,国语比他们说得好。如果碰巧遇到的人也来过大陆,他就会告诉你他去过那里,或是祖籍何处何处,言谈之间,或欣喜,或伤感,甚至是愤怒(比如我在《归心》里提到的老人),俨然一家人,或者是亲戚。我就想,台湾就是台湾,不是日本、韩国,更不是欧美,真的是自家人,血脉相通的自家人!</p><p class="ql-block"> 台湾人的温和与礼貌,是我所有旅途中最值得赞叹的。每当我们要买什么东西,卖主都是静静地等着你挑选、询问,他们彬彬有礼的回答,从不夸张地兜售,更不会强迫购买,没有大陆商人夸大的言辞、难以忍受的热情,急吼吼的赚钱心态,他们一副怡然自得,随遇而安的样子。游人顿感和睦融洽,宾至如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阿里山之游尤其感受到了这一种美好。</p><p class="ql-block"> 时当大巴车穿云破雾,驶近阿里山半山腰的一座卖茶叶的小楼时,三四个小姑娘正笑嘻嘻的迎候在门外。没有拍照,已经记不得姑娘们的衣衫是什么样子了,只记得她们的笑容,自始至终都是灿烂的,绝不是那种职业化的微笑,而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灿烂的笑容,能够融化坚冰,消除隔阂的温暖的笑容。她们步履轻盈,款款地摆上茶来。紫砂小茶杯一字摆开来,小巧的紫砂壶里流出的清澈茶水,缓缓地注入每一个小小的茶杯,茶香氤氲地散开来,进入你的鼻孔,沁入心脾……随行的人群里有歌声响起:“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姑娘们大声的笑起来,笑弯了腰,清亮亮的的笑声穿林涉水而去,整座山好像都笑起来,风过林梢,沙沙作响。茶过三巡,我们要继续前行了。因为是才上山,大家都没有要买东西的意思,就嬉笑着上车了。姑娘们站在门口送我们,没有一丝的不悦,笑容依然是那样友好地灿烂着……</p><p class="ql-block"> 下山时,又遇到一位八十三岁的卖纪念品的老婆婆,虽鸡皮鹤发,却精神矍铄,耳不聋,眼不花,步履稳健。我给年幼的女儿买了两个漂亮的木娃娃。老婆婆告诉我,年轻人都下山了,去大城市打拼,山上基本都是老人和孩子,老人居多(怪不得我们遇到的年轻人只有茶庄里的几个小姑娘)。老婆婆的慈祥与温和如夏日浓荫里洒落的阳光,斑斑驳驳地将你笼罩起来,温暖而又清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过境迁,转眼已是十年有余。后来的赴台旅游越来越红火,也越来越平常。我没有再去,相信那里的风景依然美丽,但不知道现在那里的人有没有改变,有没有沾染了更多的烟火气、世俗气、铜臭气,有没有种种迫不得已的的裹挟。有生之年,一定还机会再去,去探亲,去访友,去传递思念与牵挂,更或者携手并肩,实现梦想。相信台湾山水依旧壮丽美好,台湾人依旧温润亲切,台湾的一切安好,如我的家,我的家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