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脚隼

郭庆科

<p class="ql-block">  西红脚隼(学名:Falco vespertinus):小型猛禽,体长28-33厘米。翅较长,几达尾尖。雄鸟通体黑灰色,尾下覆羽和覆腿羽栗色,眼圈、嘴、蜡膜和趾亮橙红色;翼下覆羽和腋羽与体色相似,为黑灰色。雌鸟头顶和后颈橙棕色,其余上体沙褐色,具灰色横斑,前额、头侧、颏和喉皮黄白色或白色,具一短的黑色口角髭纹,下体橙棕色,有时在两侧有少许黑色纵纹,尾灰色,具7-10条黑色横斑和宽阔的黑色亚端斑,翅下覆羽皮黄色。</p><p class="ql-block"> 栖息和活动于开阔平原、地边和河谷灌丛地带。常成对和成小群活动。飞行较快,既能鼓翼飞翔,也能在空中盘旋和滑翔,休息时多栖于电话线或电线杆上。主要捕食大型昆虫,也捕食蛙、野兔、鼠类和鸟类。繁殖于东欧和中欧,往东一直到西伯利亚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上游的一些支流地区,往南到中亚和中国新疆西北部阿尔泰地区;越冬于非洲。</p><p class="ql-block"> 西红脚隼翅较长、几达尾端,第2枚飞羽最长,嘴和趾较弱。雄鸟通体黑灰色,翅上、翅下覆羽和腋羽亦为黑灰色,飞羽灰色,具银色光泽。</p><p class="ql-block"> 雌鸟上体灰色,背、翅和尾具暗灰色横带,头顶至后颈橙棕色或棕色,具纤细的黑色羽轴纹,眼周和眼下有黑斑;颏、喉和头侧白色,其余下体橙棕色或暗红色,偶尔具细的黑褐色纵纹,飞羽灰色,初级飞羽黑色,内翈具白色横斑。翼下覆羽和腋羽橙皮黄色。</p><p class="ql-block"> 幼鸟上体暗褐色,具赭色羽缘,尾具横斑,前额白色,头顶具宽的淡色羽缘,眼先、眼周和口角髭纹黑色。下体赭白色,具褐色纵纹,</p><p class="ql-block"> 虹膜暗褐色,其外有一圈红色边缘,嘴峰蓝色;蜡膜和脚、趾在雄鸟为红色,雌鸟为橙色,幼鸟为黄色,爪白色。</p><p class="ql-block"> 栖息和活动于开阔平原、地边和河谷灌丛地带,也到疏林林缘地带活动,通常不进入森林深处。</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为夏候鸟。春季迁来时间多在4月初5月末,秋季离开时间多在10-11月。常成对和成小群活动。飞行较快,既能鼓翼飞翔,也能在空中盘旋和滑翔。主要捕食大型昆虫,也捕食蛙、野兔、鼠类和鸟类。通常在空中飞行捕食昆虫和小鸟,也在地上捕食。捕食活动在白天。</p><p class="ql-block"> 繁殖期5-7月,通常自己不营巢,而是利用乌鸦、喜鹊等其他鸟类的巢。在无巢可利用时也自己筑巢。通常营巢于树上,有时也在树洞、岩沿和地面灌丛间营巢。每窝产卵通常3-4枚,偶尔有多至5枚或6枚和少至1-2枚的。卵为白色,密布红褐色或锈红色斑,卵的大小为32-42毫米×26-31毫米。雌雄亲鸟轮流孵卵,晚上和孵卵末期多由雌鸟孵卵,孵化期21-28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全身被有白色绒羽,体重仅10-13克,刚孵出时主要由雄鸟育雏,以后雌鸟亦参与育雏活动,经过26-27天的巢期生活,雏鸟才能离巢。</p><p class="ql-block">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p><p class="ql-block">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p><p class="ql-block">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二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