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它”很年轻,才10多岁,小小少年,活力四射,名字叫:莫子山公园。随着浑南新区的开发而成长起来,真正有模有样是这两年的事儿,我从一开始,它还是个土包的时候,就关注它,它终于长大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子山公园在沈阳市浑南区中央公园最南端向东2公里,白天、傍晚、夜幕下,都很有味道。我分别在这三个时间,用手机拍了点儿照片(机场附近禁止无人机),咱们共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谓的山,其实就是一个土包儿,或者叫坡,我预测,实际山高也就30多米,百度介绍,海拔100米左右。对于四周平坦的街路,它就算“高山”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子山建设得很亲民,叫山,又不高,大人小孩都喜欢,山矮又小,景致集中,精华处处体现。公园的元素应有尽有,湖、桥、亭、榭……<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装饰的石阶、有绿草与鲜花相拥的小坡,还有弯弯曲曲的甬道。</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门北侧沿阶而上,有美食街、咖啡吧,室内室外皆宜。南侧是现代简约风格的建筑“城市书房”莫子山图书馆,一下子就把层次提升起来,环境十分优雅,读书人很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值得夸赞的,是山上的小雕塑园,兼文化与艺术、现代与古典、东方与西方、抽象与具象、音乐与故事、高雅与通俗等元素,仔细端详、慢慢品味,长知识也长见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热,游人少,静谧、空旷。头顶,白云在如洗的碧空游走,路边的野花盛开,坡上的李子树苹果树山楂树,已果实累累。上下来去左拐右突的小路,是山间健身步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傍晚太阳落山前,金色的云霞与高楼塔吊相连,城市夕阳风景,随着时间涂抹变化,坐在小山坡的草地上,看着西边,白昼的帷幕慢慢拉上,城市的灯光亮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园的灯光也亮了。“爱情的小路”,数个心型排列的灯廊,蜿蜒伸去,粉红色娇艳的光亮,温馨柔美,一对对青年男女拉手穿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子山公园,是浑南新城绿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时正值全运会在沈阳举行,所以,在功能上,与全运性质更协调,有网球中心,群众性冰上、雪上运动项目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别看山小,山、水、林三位一体的自然景观特色突出。以山水为骨架,以森林为主体,以各类风格各异的花园为特色,形成山水相依、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主题公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开始叫莫子山体育公园。在原有地势基础上进行修建和整理,形成北山(海拔108米)、中山(海拔87米)、南山(海拔99米)。三座山远近高低各不相同,形成相互映衬、错落有致的景观山系,成为东西生态景观轴线的优美对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水随山而行,山因水而活,山水相依的景观才会灵秀生动,为此整个莫子山体育公园建造一个人工水系,发源于北山,流经中山脚下,至南山山底处为止,整个水系有跌水、瀑布、溪流、湖面等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水景景观。</p> <p class="ql-block">《行健》作者:李象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东方的写意与西方的写实完美结合,作品展现生生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作品在法国获国际沙龙泰特大奖。</p> <p class="ql-block">《古今》作者:田子阳。雕塑主要表现中国从古到今的文化传承、社会的变化及在面具后面隐藏的,中国数千年社会、文化、道德、伦理等各方面的真实表象。通过不同材料的组合,视觉上给人以不同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1963—父母》作者:陈妍音。以写实的手法,以色彩的运用,再现了父辈的影像与青春岁月。及其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p> <p class="ql-block">《春风化雨》作者:刘金亭。作品中的女孩来自乡村,考上大学后,反哺于乡村,成为一名乡村教师。而瞬间的动态,体现了对于归乡的渴望。以及为乡村学子带来知识的迫切心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使作品呈现更加亲切的形态,</p> <p class="ql-block">《形》作者:李遂。自我是在直面荒诞,从“此处”前往“此处”的过程中,出现的作用力。物并不是它本身的样子,而是它在相互作用时的样子。通过矛盾,找到正确的方向,这人生便真实存在过。</p> <p class="ql-block">《哈娜》作者:高士贺。灵感来自数学领域中,“克莱因体”对不可定向之拓扑空间的描述,是空间的无限扩展。同时结合艺术语言,再演变至生物的形态。进而暗示着无限宇宙中生命的循环与延续。</p> <p class="ql-block">《几个静止生命的现代变体》作者:许亨。作品以现代工业的技术手段,表现远古生命形态中,理性与抽象的“美”。原始生命体经过亿万年演化,成如今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其美的本质却丝毫未变,隐藏在事物的背后。</p> <p class="ql-block">《老子》作者:陈云岗。通过对圣贤老子形象的塑造,表现了“无为”与顺其自然的辩证思想,以及智慧与宽广的胸怀。</p> <p class="ql-block">《兴安岭的传说》作者:李向宇。以娴熟的具象写实手法,运用工笔式的细腻刻划方式,塑造了母亲的代表性形象。展现了母亲的慈祥、辛劳、无私与伟大。</p> <p class="ql-block">《上帝之手》作者:李铭然。通过对历史名作的变体与组合,并配以新的不锈钢材料,从而构建出新的富于时代性的雕塑语言效果。</p> <p class="ql-block">《生生不息》作者:袁佳。作品以水为山和舟,象征着升腾与前进,以及城市生生不息的活力。数字则与城市的历史性事件的纪年暗合,从地平线开始为0,即雕塑公园成立的年代2018,最顶端的—30000、—7200,则代表城市人类最早的活动,及7200年前的新乐文化。</p> <p class="ql-block">《行走的高原》作者:张哲宇。金色的布达拉宫,安静流淌的云絮,静静的牧场是我心中的西藏。西藏的魅力绝不止来自终点的美景,而是与生俱来的信仰,自然而然,让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长寿椅》作者:傅中望。通过不同性质物品的重新组合,及鲜明色彩的运用,展现视觉的新的可能、新的感受、新的语言。</p> <p class="ql-block">《梁祝-化蝶》作者:尹智欣。作者运用夸张幽默的雕塑构图,表现男女舞者,在冰上,仿佛蝴蝶一般,翩翩起舞。胖胖的舞者形象,在视觉感受上,达到了反现实的效果。并减轻它的“重感量”,使之用优雅的姿态,呈现出一份轻盈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光荣与梦想》作者:曲英佐。在传统雕塑骑马像的基础上,雕塑与底座的关系,带来了表达方式的突破。各自独立又彼此交响共振,体块的融入带动雕塑语言本体的变化,新的特质和言说路径,与形式语言得到了拓展。</p> <p class="ql-block">《遐思》作者:王少军。以圆雕、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表达了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于人文环境,与思想的回归和向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