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年往迅劲矢,时来亮急弦,时光飞逝,一周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顾一周的学习生活,在这一周里我们聆听了来自首都专家教授名师,从师德学生,心理特点,教师成长思维,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等等方面的讲座,收获颇丰,就本次的学习生活做一个简单的小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以德育德,不令而从🍂</b></p><p class="ql-block">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新时代教师需要持之以恒的个人魅力和学科专业积累,就得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坚持,就得有在艰难中继续前行的勇气。更要在不断前行中提升自己的修为,要有放大镜意识悟收获,要有显微镜意识,找问题,要有望远镜意识重规划,要有广角近意识拓思路,要有平面镜,意识是差距,更要有后视镜意识促提升。积极践行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当好学生的引路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成长思维,思维成长🍂</b></p><p class="ql-block">打破固定式思维,相信通过坚持努力及专心致志的学习可以得以成长和发展。注重过程中的行动,坚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原则。制定成长型思维目标,让目标具有明确性,可衡量性,可操作性,现实性以及时限性,具体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影响课堂教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整合资源,丰富课堂🍂</b></p><p class="ql-block">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班主任的工作繁琐而复杂,一节近、亲、实、小的班会课,可以让你事半功倍。新时代教师教什么比怎么教更为重要,根植课程意识,提升课程素养,让课程序列化,助你成为应用型人才,成长型教师。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小问题,大学问,只有深度学习才会有更大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与时俱进,才适应时代的教育需要,通过这次学习,我们从观念上,理论水平上,方法技巧上,都获得了更多的认识和提高。</p> <p class="ql-block"> 杨柳依依,槐香阵阵。纯而不腻,醉而不迷。相信我们带回的不仅有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回忆,更有观念上的改变,方法和技能上的习得。更重要的是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感受到的那种历史感以及都市现代感,带着这种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在我们的教育之路上再次出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