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2021年7月21日至22日,我们在牡丹区润泽小学参加了由牡丹区教体局和牡丹区进修学校共同主办的牡丹区中小学班主任全员系列培训班的学习,聆听了两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共赴了一场助力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盛宴!</p> 7月21日 <p class="ql-block"> 第一天培训天气阴雨连绵,但老师们学习的热情丝毫不减,偌大的会场内座无虚席。</p> <p class="ql-block"> 全体班主任教师共同聆听了由江苏省家庭教育专家、南京江浦实验小学班主任、江苏“莫愁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全国陶行知理论与成果奖先进个人,南京市首届德育工作带头人——夏光清老师带来两场主题分别为《践行:做一名有原创味的班主任》和《追问:教育的本真是什么》的培训讲座。</p><p class="ql-block"> 夏老师的讲座活泼生动,互动性强,充分调动了老师们的参与热情,领悟到了教育的真谛。通过夏老师的讲座,老师们充分感受带着情怀工作,才能让教育更有温度,才能“润物细无声”!</p> <p class="ql-block"> 夏老师先从“做温而有度的班主任”谈起,这不禁让我们思考“零起点教学”是知识、习惯的零起点,还是教学起点的不超前,不拔高?夏老师指出教育上操之过急和缓慢滞后,都会摧残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那么“静待花开”,“牵着蜗牛散步”,是教育的方法,还是教育的心态?其实静待花开是对结果的不强求,但不是过程的不作为;不能只“静待花开”,却忽略背后的“默默耕耘”。到底“凡学之道,严师为难。”是尊重老师,还是尊重知识?夏老师指出我们既要尊师也要重道。我们要做温而有度的班主任,认真落实“家长教育有亮点,课堂教学有抓点,班级管理有看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接着夏老师谈及我们不仅要做“温而有度的班主任”,还要“做家庭教育的同行者”。父母教育孩子,仅仅有爱心和耐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拥有一点专业的智慧和专业的技能。家庭的抚养不仅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 ;父母只有让孩子心理上产生依恋,孩子才更加听父母的教导。 研究证明十二岁之前,父母对孩子的陪伴越多,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心理就越多,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与控制力就越强。那些自己不爱读书,缺乏思考,精神贫困的孩子父母,孩子在其引导下不知道会走向何方。要使得孩子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一些孩子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心力憔悴”,内心只对美食、玩具、手机游戏、冗长的电视感兴趣,独对读书缺乏热情。可见,一味宠溺孩子,忽视社会规范的教育,缺乏边界意识,就容易培养出“熊孩子”、“妈宝男”、“书呆子”、“问题生”。我们要做家庭教育的同行者,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因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足而沦为“道德和学习的弱势群体”。</span></p> <p class="ql-block"> 然后夏老师指出我们不但要“做家庭教育的同行者”,也要“做家班共育的原创人”。家庭教育缺乏专业性和社会化,不少父母的教育思想还停留在“凭感觉”、“摆权威”或“随大流”、“赶时髦”的摇摆状态,心中没有一种稳定的教子思想与方法,教育缺乏一贯性和长远眼光。这是家庭教育所有问题的核心。父母最缺乏的是能够支撑孩子一生的哲学理念,大多只是在方法、技巧上作文章,获得的只是一鳞半爪的支离破碎的东西。父母无条件的爱只能提供安全感,而一个人的成长必须经历社会化的过程,只有父母的爱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问题行为的背后,我们不能只关注教育问题和方法,更应该关注问题背后的需求,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这就需要我们做家班共育的原创人,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最后,在培训的交流互动环节,夏老师追问“教育的本真是什么?”和老师们一起探讨教育之道,呼唤教育四个回归:回归教育的规律;回归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回归课堂教学规律;回归学科知识建构的规律。教育需要“赋能”。“每天一小步,一步一个脚印儿,才能远方。”反之,积极地、努力地“为”,多会带有很多的“期待”,一旦结果不满足这些“期待”,教育动作就会变形,结果往往更偏离“预期”。同时教育也需要“唤醒”。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去做那些违背真理、逻辑、规律的事。人要遵循自然之理,顺应自然的运行,不必人为地去干预自然的运行,不做不必做的事(无为),但必须去做“作为自然与社会的一部分的你”该做的事(无不为)。我们作为班主任,更要做一个有心人,及时找准建构班级秩序或人际关系准则的德育突破口,回归教育的本真,让每个生命尽情舒展!</span></p> 7月22日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的培训学习更是精彩纷呈,来自北京小学大兴分校的张景浩校长为班主任老师们做了《扬起自信的风帆》专题报告。张校长深入浅出,结合具体工作实例给老师们传授班主任工作技巧,他幽默风趣的语言,使老师们听的津津有味,会场氛围轻松活跃,大家感到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张校长先从“自设障碍”谈起,自设障碍是自我保护的一种策略,“自我保护”主要是保护个体的“自尊”,“自我保护”可以减少个体的“失败感”,增强其“成就感“。“自尊”是“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维度,是个体对自我的认可和尊重。“自我概念”越好的人,他的成就动机越高,他就会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学业成绩三者呈正相关,我不禁思考:那我应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我概念与成就动机,从而达到学业成绩提高的目的呢?张校长下面的讲话为我解除了疑惑:“渴望伟大”是个体行动的最大动力。我们应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缺点如病可自愈,优点如花需培养,我们要做孩子“向好”的见证者,不要做孩子“问题”的证人,尤其是在对待后进生的问题上,我们更可以运用这种“天平理论”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张校长认为对待后进生更要讲究智慧,不能给他设置他不太可能达到的目标,比如这个孩子平时考十多分、二十几分我们不能让他下次考试一次考到七八十分,这会让孩子产生畏难情绪,打消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张景浩校长提出一公式:学习积极性=奖励的目标价值x可能性。我们一定要遵循五点教育原则:低起点、小步子、密台阶、快反馈、小勺喂。对待孩子我们要多点耐心,不能急于求成,教育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看到孩子身上的点滴变化,给予激励强化教育,最终汇成汪洋大海,孩子一定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与家长沟通方面,老师应讲究语言的艺术,做好家校共育,对孩子给予充分的肯定,夸孩子优点要具体,点缺点要抽象。家校配合,给孩子贴各式各样积极向上的标签,“麦琪和她的天才班”这一事例充分说明了我们对孩子的肯定对孩子的积极影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整场讲座过程中,班主任老师们不仅专心聆听,用心记录,而且在最后的互动交流环节,大家积极参与,老师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大家齐心协力解决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难题,张校长更是一针见血指出根本问题所在,为大家解疑答惑。老师们结合自己班级问题,不断思索,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p><p class="ql-block"> 通过张景浩校长的讲座,我明白了真正教育上的意义:不是为教而育,是为育而教。教育即生长、教育即变化、教育即发展,通过教育使孩子发生好的变化,那么这就是好教育。</p> <p class="ql-block"> 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班级是一种文化载体,不仅仅是几十个孩子和几个老师的简单相加,而是几十个家庭文化的相互融合,而班主任就是促进其融合和发展的关键。实践出真知,育人无止境,管理无边际!让我们把培训所学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为目标,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用爱心激发工作热情,在不断磨练中促进专业成长!</p> <p class="ql-block">编辑:陈娜 孔肖燕 成凯迪(太原路小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