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介石最后悔的三大错事:爱错一人、杀错一人、放错一人

三羊开泰

<p class="ql-block"><b>蒋介石在夺得了国民党的党政军大权之后,便开始了对中国的独裁统治,这期间蒋介石的个人命运与中国命运联系在了一起。他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中国合法政府的领袖,成为了中国战区的最高统帅,与美国总统、英国首相谈笑风生。那是蒋介石人生的巅峰时刻,但随着解放战争的打响,蒋介石和他的蒋家王朝一同被中国人民所推翻,败逃台湾的蒋介石望着汪洋大海的烟波缥缈,心中郁郁寡欢,他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曾坐享无上荣耀,也曾黯然奔波逃亡。</b></p> <p class="ql-block"><b>在晚年时蒋介石回顾自己的一生,有三件令他最为后悔的事情,俱是与蒋介石性格缺点有关。今天历史求知所就来带大家一起了解让蒋介石最后悔的三件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爱错一人悔恨一生</b></p><p class="ql-block"><b>蒋介石一生与几个女人有过关系呢?准确地说是5个,这其中有蒋介石明媒正娶的毛福梅、陈洁如和宋美龄,也有给蒋介石做妾的姚冶诚,最后还有少为人知的同时也是蒋纬国生母的日本女人重松金子。这五个女人,唯有蒋介石的首任妻子毛福梅和重松金子为蒋介石生下了两个儿子,分别是蒋经国和蒋纬国,当然蒋纬国究竟是不是蒋介石的亲生儿子,至今还是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历史谜团,蒋介石所爱错的那个人,</b><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正是蒋纬国的生母重松金子。</b></p><p class="ql-block"><b>蒋纬国的生母到底是谁,有传言说是津渊美智子,并且说的是有鼻子有眼。我们就来先听听这个传言。1887年出生的蒋介石,在1905年的时候还是一名迷茫青年。1905年18岁的蒋介石希望东渡日本报考军事学校,但是彼时蒋介石的父亲早亡,蒋介石全靠其母王采玉独自拉扯长大,虽然蒋介石幼时顽劣,但他对于不辞劳苦抚养自己长大的母亲十分尊重,于是便将这一想法告诉了王采玉。</b></p> <p class="ql-block"><b>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继承祖业经营盐铺,在溪口也是有名的富商,但是蒋家作为一个大家族,随着蒋父的病亡,王采玉根本无力支撑起盐铺生意,于是偌大的家产便被分了出去。虽然家道中落,但蒋介石的教育却是没有落下,王采玉十分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于是供其读书,不过蒋介石着实不是读书的料,生性顽劣的他眼看已经是一个18岁的大小伙子,也不得不为自己的前途着想。</b></p> <p class="ql-block"><b>王采玉见自己儿子有着远大的抱负,于是变卖家中田产为蒋介石筹集留学费用。1905年蒋介石终于踏上了东渡日本的轮船,来到日本之后,蒋介石才知道报考日本军校根本不是他想象的那么一回事。原来清政府早就与日本政府有过协定,只允许清政府公派学生去留学,不许私人赴日留学。蒋介石于是又于1906年底回国,考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在历经一年的军事学习之后最终获得赴日留学的资格。1908年春,蒋介石二渡日本,在这期间,他与戴季陶成为了伙伴。戴季陶是何许人也?他于1905年赴日留学,是国民党的元老之一。蒋介石和戴季陶在日本一见如故,遂成为关系十分好的朋友。</b></p> <p class="ql-block"><b>两人同宿同眠,竟同时爱上了一位名叫津渊美智子的日本少女。戴季陶长相俊朗,又颇具文采,因此尽管蒋介石和戴季陶同时向美智子发起追求,但美智子还是跟戴季陶走到了一起。后来美智子育有一子,但戴季陶却碍于家庭原因并不能将这个孩子抚养长大,于是就希望自己的结拜兄弟蒋介石帮忙抚养,这个孩子就是蒋纬国。这个传言的确是有模有样,但相似的剧情,却有另一个不同的版本。在另一个版本中,蒋纬国的生母名叫重松金子,这个名字出自蒋介石的日记。在1921年3月蒋介石的日记中记载“今晨起床,接季陶信,知纬儿生母因难产物化,不胜哀悼。纬儿生长之不能见其生母,必为其终身之缺憾。”在重松金子去世之后,戴季陶将这一消息告诉了蒋介石。</b></p> <p class="ql-block"><b>在这个版本中,故事的剧情与上类似,但更为简单朴实。1943年11月,戴季陶曾有过这样一段谈话“我和校长(蒋介石)共居一室,雇一日本下女服侍生活。那日本下女供奉得我们非常体贴,于是我们两个青年人竟然遏制不住自己,就和她同居了。我因为过去在沪长期纵欲,已经染上恶疾,丧失了生育能力。所以翌年日本下女生了一个男孩,他就是校长的二公子纬国。”戴季陶直接否定了自己与重松金子生下蒋纬国的传闻,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样,恐怕已经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蒋介石在晚年时仍然十分后悔自己在青年时的放纵,他与戴季陶共同爱上了一个女人,蒋介石也只能为自己昔日犯下的风流债负责。</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杀错一人背负骂名</b></p><p class="ql-block"><b>西安事变是蒋介石一生命运的重大转折点,在此之前蒋介石一心“剿匪”就连日本人入侵东北大地都置之不理,令部下士兵不予抵抗。蒋介石不愿抗日,只愿“攘外必先安内”的态度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强烈不满。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示威游行,学生们高喊着“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全国民众积极响应,抗日成为了每一个人心中的共识。</b></p><p class="ql-block"><b>在这样的大势所趋之下,蒋介石仍然不管不顾,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从南京飞往西安,督促张学良等部队进剿红军。张学良当面表示反对,并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要求,此举遭到了蒋介石的拒绝,两人大吵一架不欢而散。张学良并不是一开始就支持抗日、同情红军的,他也是受到了身边人的影响,这个人就是西安事变的另一位主角杨虎城。其实西安事变的主要谋划者正是杨虎城。因此在蒋介石看来,杨虎城才是想要加害自己的主犯。</b></p> <p class="ql-block"><b>1929年前,杨虎城一直是冯玉祥的部下,但随着蒋介石和冯玉祥的关系濒于破裂,杨虎城收到了蒋介石抛出的橄榄枝。杨虎城感到冯玉祥一直拿他当杂牌炮灰,于是率部依附于蒋介石,并在随后的中原大战中立下战功,得到了蒋介石的嘉奖。中原大战结束后杨虎城被任命为陕西省政府主席,主政陕西。这期间蒋介石和杨虎城进入了“蜜月期”。但两人合作不过两年,蒋介石把陕西政权交给杨虎城也是形势所迫而已。</b></p><p class="ql-block"><b>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杨虎城反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积极主张抗日,蒋杨二人逐渐走上决裂。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冲破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最终落脚陕北,蒋介石的“剿共”军事力量也随之北移,张学良也率部来到了“剿共”前线。杨虎城和张学良从一开始的互不相识到逐渐了解,最后杨虎城说服了张学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b></p> <p class="ql-block"><b>关于是谁主张发动西安事变的,张学良在1955年写给蒋介石的《回忆》一文中给出了解答“杨反问良是否真有抗日决心,良誓志以对,杨遂言待蒋公来西安,余等可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故事。”很显然,从杨虎城和张学良此后两人的命运来看,正是杨虎城主谋提出“兵谏”。西安事变最终以和平方式解决,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他对于张、杨的愤恨却是已经埋在心底。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后亲自送蒋介石回到南京,旋即遭到了审判软禁,而杨虎城也被迫“出国考察”。</b></p> <p class="ql-block"><b>等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杨虎城希望可以回国投身抗战,没想到刚一回国,杨虎城一家就被蒋介石诱至南昌后软禁,此后一直被关押12年之久。1949年初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上台后下令释放杨虎城,但命令并未施行。1949年9月6日,国民党在弃守重庆前,毛人凤受蒋介石的指示,将杨虎城一家以及他秘书一家残忍杀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放错一人沦为笑柄</b></p><p class="ql-block"><b>蒋介石手上沾满了革命人士和爱国群众的鲜血,作为国民党反动派的头目,蒋介石可谓是掌握了无数人的生死,同时蒋介石内心极其狭隘,睚眦必报,凡是得罪过他的人都会受到蒋介石的报复,蒋介石连对他有恩的人都会弃之不顾。比如蒋介石的结拜大哥许崇智,作为蒋介石的结拜大哥,许崇智三番两次地在孙中山面前举荐他。是国民党元老,曾担任孙中山大元帅府的陆军总长、建国粤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军事部长等要职,一直是蒋介石的上级。</b></p><p class="ql-block"><b>1913年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许崇智东渡日本,第一次遇见了蒋介石,随后他与蒋介石、张静江结拜为金兰兄弟,其中张静江年龄最大,许崇智居第二,蒋居第三。彼时蒋介石一口一个“二哥”叫得十分亲热。为了向权力中心爬,蒋介石极力讨好许崇智,并在许崇智的推荐下获得了黄埔军校校长一职。这是蒋介石命运的转折点,凭借着黄埔军校,蒋介石积攒了足够的政治资本。</b></p> <p class="ql-block"><b>1925年发生的廖仲恺被刺案,给了蒋介石机会,他利用此案排除异己,一步步夺了许崇智的兵权,最终逼走许崇智。自此许崇智在国民党中的军事领导地位被蒋介石取代。通过此事足可见蒋介石心中权力欲望极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对于自己的家人,蒋介石却是无法狠毒起来。蒋介石放错的人就是自己的大哥蒋介卿。</b></p><p class="ql-block"><b>蒋介卿比蒋介石大12岁,其母是蒋介石父亲蒋肇聪的第一任妻子,蒋介石的母亲则是第三任。蒋肇聪死后,俗话说长兄如父,但蒋介卿并没有尽到传统的义务。在蒋肇聪临死前,他叫来蒋介卿和蒋介石,他对蒋介卿说“尔弟妹尚幼,吾死后,尔母必哀痛不自胜,尔年长,其能尽孝致友以慰吾心。”蒋肇聪希望蒋介卿能够尽孝,好好照顾自己的后母王采玉和弟妹,但蒋介卿却翻脸不认人,在3年后便提出了分家,蒋介卿继承了蒋肇聪的盐铺等全部资产,还有房屋田产,留给王采玉的只有一片竹山、20亩薄田和所住的几间屋子。</b></p> <p class="ql-block"><b>生活的艰苦令蒋介石的幼弟幼妹相继夭折,唯有蒋介石和王采玉相依为命。孤儿寡母生活困苦,可不见蒋介卿来接济,就连蒋介石外出读书的路费也是靠其他亲戚借予的,后来蒋介石革命失败,流亡困顿的时候,蒋介卿丝毫没有倾囊帮助的意思。</b></p><p class="ql-block"><b>蒋介卿虽然为人浮浪刻薄,但终究没有欺人太甚,蒋介石发迹之后,蒋介卿多次利用自己是蒋介石兄长的身份来捞取好处。虽然少年时兄弟之间有些芥蒂,但成年后的蒋介石也念着一丝兄弟之情,对蒋介卿多有照顾。蒋介石安排蒋介卿担任英德县知事一职,这个官职虽然不大,但却是个肥差,最适合蒋介卿这种不学无术的人来混日子,更不用说在蒋介石的庇护下,也不会有人敢找蒋介卿的麻烦。</b></p> <p class="ql-block"><b>但蒋介卿只知道吃喝玩乐,上任不到半年就贪污了一大笔钱,因此也被免职了。后来蒋介卿走宋美龄的路线,他积极讨好宋美龄,于是宋美龄通过私人关系瞒着蒋介石把蒋介卿介绍到宁波海关当差,但蒋介卿还是一如既往地贪污玩乐,不久便被纠弹解职,落荒而逃。1936年发生的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传到了居住在奉化溪口老家的蒋介卿耳中,当得知蒋介石被扣留西安生死不明的消息后,正在看戏的蒋介卿惊骇过度,当即中风跌倒不省人事,不过三天便病亡了。蒋介卿为何突然惊骇到跌倒呢?大概是担心蒋介石死后自己的好日子也过不长了,谁知蒋介石安然返回,蒋介卿竟被活活吓死了,一时间沦为笑柄。</b></p><p class="ql-block"><b>回首蒋介石所后悔的这三件事,均是和蒋介石的私人感情有关,他在政治舞台上是一个心狠手辣、善于投机的政客,但在生活里,蒋介石也不过是一个优柔寡断、暴躁多疑等性格有缺点的人,他攀登上权力的巅峰,却只为个人私利,而不顾人民死活,最终被中国人民赶跑,在台湾度过了自己的余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免责声明: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告知,速删.</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