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了一本书,想起了一个人——为此,我去了一趟五十六年前我下乡的尖山公社德令大队……

蒲公英

<p class="ql-block">  今年七月十六日,我完成了一部二十五万字的纪实性自传体文学书稿。</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里,讲述了我下乡前后七年多的坎坷和传奇,在撰写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始终撞击我的心灵——隋连凤。</p><p class="ql-block"> 他是一九四七年在解放战争中入伍的老兵,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战争,荣获过战功。他一九六六年初春担任我们德令大队果树队青年点管理员,我们称谓隋管家。</p><p class="ql-block"> 他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克己奉公,拿我们下乡青年象自己的小兄弟姊妹或孩子一样的关爱,从未在青年点吃一顿饭。</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对我,给予我的支持让我终生难忘。</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九年三月,是隋连凤提名推荐我参加公社贫宣队。大队党支部讨论表决时,意见出现分歧,“虽然小贺个人表现好,但他的父亲是反革命,不合适”“如果他去了,公社给打发回来怎么办?”隋连凤挺身而出“我们要相信贺志冲,他是下乡青年自己选出来的点长,又是咱大队果树队的劳动标兵,这么优秀的青年为什么不能去贫宣队?如果公社不同意,我去找,我用党票担保,小贺一定是最好的!”大队党支部书记孙桐元和大队长孙桂昌发言支持隋连凤的意见,最后,大队党支部全体支委一致同意我上公社贫宣队。从此,我走上了人生的一个全新的大舞台……</p><p class="ql-block"> 放下书稿,我决定去一趟尖山公社德令大队,去看望恩人隋连凤的家人……</p> <p class="ql-block">  七月二十一日早六点,我和好友辽报摄影记者张黎明,乘坐大连至庄河中巴公交车,八点来钟在高速公路永胜村段下车。</p><p class="ql-block"> 此地没有下高速公路的出口,我俩在找出口的时候,发现高速公路桥下停有一辆小型(电动)汽车,张黎明招呼“司机,你等我们一下。”司机同意。</p><p class="ql-block"> 我俩找到一个跨越护拦的小毛道下去与司机见面。我说明来意,他高兴的说:“我姓宋,是兽医,你们要去尖山公社德令大队的路我透熟,走吧,你说上哪找谁,我领你们找。”</p><p class="ql-block"> 真是天助我们,如果不是遇见他,我们根本不知怎么走。</p><p class="ql-block"> 上车后,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看他的手严重变形,惨不忍睹。问他是不类风湿造成的,他说是。“这病三十多年了,痛毁了,过去穷没钱治,硬扛过来了。我们那个年代的人,跟着毛主席共产党不怕苦,不怕难,硬是往前干。想一想,没有毛主席,没有共产党哪有今天哪?!</p><p class="ql-block"> 我干兽医三十多年啦,走到哪里,我都要讲——不要光看树上结的又红又大的苹果,要知道这一切都是从山定子(苹果树嫁接的母本)来的!”</p> <p class="ql-block"> 在路上,我见到大道两旁的大田里的玉米种植方法是小垅密植加间种,很亲切。</p><p class="ql-block"> 她让我回想起,我在万顺生产队当队长期间就是采取的这种科学种田的方法,打了翻身仗。到了公社后,我又蹲点永增大队小漁屯生产队,协助队长总结坚持玉米小垅密植加间种的经验,宣传推广,使小渔屯成为庄河县科学种田的先进典型,受到时任旅大市委书记刘德才的表扬……</p><p class="ql-block"> 我让司机宋师付停车,我站在田边,张黎明为我拍照。</p><p class="ql-block"> 当司机宋师付听我讲到小渔屯故事后,他高兴说,“你不简单,你说的不假,70年我在尖山中学念书,学校组织学生去小渔屯参观了,是一个姓宋的妇女队长给我们讲的,当时小渔屯生产队种的地就是现在这样,那阵子各队种田都是大步丟,一墩苞米,一墩豆。产量少,学小渔屯,产量都上来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和司机很投缘,一路谈笑风声,心舒气畅。</p><p class="ql-block"> 第一站,路过尖山公社机关所在地,我们下车,那幢大瓦房还在,虽然,面目全非,但我还是找到一九七0年六月至一九七一年九月我在公社通讯报导员岗位上工作的办公室。</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起草了尖山公社召开思想政治工作和生产工作等重要大会的领导报告或讲话稿,撰写了尖山公社上报下发的文件以及对外宣传报道的新闻稿件。</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七0年十一月,我受尖山公社革委会(党委)领导的安排,根据进驻尖山公社的庄河县革委会党建领导小组试点要求,六天内,我写出了(一万三千字)庄河县三十三个公社第一个组建新党委的报告——《关于组建中国共产党尖山公社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并且经过社县两级领导讨论审议,一次性通过……</p><p class="ql-block"> 正是在这里,我经历了机关工作的历炼,为我以后人生的出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张黎明拍下我身后墙上有“国”字的那间屋,就是当年我的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出了公社机关所在地,下一站上哪?</p><p class="ql-block"> 我告诉司机宋师付,咱顺路一站站走,我要去的几个地方你排一下,路过那,先到那。</p><p class="ql-block"> 路过德令大队队部所在地的时候,我下车打听了大队党支部书记孙桐元和大队长孙桂昌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告诉我们,前面一趟房是孙桂昌的老闺女孙美俊开的药房。</p><p class="ql-block"> 我进去自报家门,她听说我是德令大队果树队的下乡青年,在忙着给买药的老乡们办理医药事情之后,细细地听着我的问话。</p><p class="ql-block"> 她告诉我,她的父亲孙桂昌两年前去世了。我心头一震,“如果两年前来,可以见上一面,多好!”可是,没有如果,孙桐元比孙桂昌更早些年过世了。我告诉她“她的父亲孙桂昌是我们敬佩的独臂将军,孙桐元是我们敬佩的好书记。我写的书里,要用他俩当年的照片,请帮我找一找,发给我。”她同意了,和我加了微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孙美俊联系上了孙桐元的女儿九九,通过九九又联系上了九九的二哥孙财心,我们加了微信,终于得到了当年孙桐元书记和孙桂昌大队长的珍贵合影。我在微信回复他们的子女:“孙桐元和孙桂昌是我们党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我们永远怀念他们。”</p> <p class="ql-block">  我们出了药房,前面不远就是集市。司机宋师付说,集市上人多,好打听事。到了集市,我打听一个卖棉槐条筐的老人“你好,我是德令大队果树队下乡青年,想找隋连凤家,您知不知道?”“我不是德令的,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我回头一看,一个中年人冲我笑了笑。“你是德令果队青年,喃们青年里有个叫马进友的,是不是?”“是啊,我们一个青年点。”“那你是?”他问我。“我姓贺。”他惊喜的大声说“啊,你是贺志冲!”我和张黎明还有卖筐人都惊奇的看着他。我问他:“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呵呵呵,你太有名了,我那时候小,大概五六岁,就知道你的名字了。”</p><p class="ql-block"> 正在此时,我接到一个上级部门来的工作电话,说了有五分钟。</p><p class="ql-block"> 那个说出我名字的人,静静的笑呵呵的看着我,等着我打完电话。我很感动握住他的手,向他致谢。</p><p class="ql-block"> “老弟,你多大了?”“我六0年生,六十二岁,属鼠。”哈哈哈,我乐了:“怪不得,你知道我的名字,我七十四,四八年生,也属鼠,原来,咱俩是一窝鼠呀。”我俩都笑了。我记下了他的名字高维峥。</p> <p class="ql-block">  我向他打听隋连凤家的情况。他告诉我“隋连凤不在了,不知他老伴现在怎样,隋连凤的二儿子隋有成是学校老师,就在集市这条道的前面住,可以去找他。”</p><p class="ql-block"> 我们乘车向前走不远,很快找到了隋有成的家。可是,他家里无人。正要回身走时,司机宋师付指了指我们身前的一个农家院门说“我刚才打听这家里人了,她说隋有成老婆上集市了,她给打电话让她回来。”</p><p class="ql-block"> 我们等了一会儿,隋有成的爱人宋阳从集市赶回来了。我向她打听了隋连凤家的情况,她告诉我一个让我欣喜无比的消息——她的婆婆,隋连凤的老伴身体很好,现在在倪屯大儿子隋有海家住。</p><p class="ql-block"> 她带路,我们高兴的驱车前往……</p> <p class="ql-block">  到了隋连凤大儿子隋有海家,我打了招呼后,迫不急待的去里屋看望想念已久的老嫂子——隋连凤的老伴。</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代表青年点去隋连凤家,看望她和孩子时,她哮喘病重卧床,还有其它疾病,常年吃药维持,家因病致贫。而今天,老嫂子步履自如,红光满面。</p><p class="ql-block"> 从我见到她到,她一直拉着握着我的手。</p><p class="ql-block"> 我告诉他“我是大连下乡青年贺志冲”她马上说“贺志冲,我记得你,俺家老隋总念叨你,你对俺家好哇。”我想起恩人隋连风大哥不在了,心里难过之极,眼泪奔涌而出……我告诉老嫂子“我永远不会忘记隋管家,我的老大哥!是他的用党票为我担保,送我上公社贫宣队。”</p><p class="ql-block"> 老嫂子落泪了。</p><p class="ql-block"> 说话间,隋有海的爱人从院子菜地里,摘了小西红柿和黄瓜,热情的送给张黎明和我吃。</p><p class="ql-block"> 老嫂子高兴的说:“贺啊,你放心吧,我的儿媳妇都好啊,她们为我想的周到,不论上谁家,吃的穿的住的样样都好。”</p><p class="ql-block"> 老嫂子握着我的手,我握着老嫂子的手,由衷的笑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与隋连凤的二儿媳宋阳,大儿子隋有海加了微信,请他们帮我查找隋连凤参军的证明和六十年代的照片,我将要在书中使用。隋连凤的生平照片,大多在二儿隋有成手里保管着。他当天回来后,我已离开。</p><p class="ql-block"> 当天晚上,隋有成通过他的爱人宋阳和我加了微信,将他父亲隋连凤的参军证明和照片,发给了我,并留言:“谢谢叔叔,忆当年,感慨万千!今天我对象打电话说有个姓贺的青年来了,我马上想到你的名字!因为你的名字在我脑海中记忆深刻。我的父母在我很小时经常提起你。”</p> <p class="ql-block">  见到了隋连凤的老伴我的老嫂子,身心健康,家中儿女,仁义孝顺,我格外高兴。</p><p class="ql-block"> 这个心愿完成之后,我又请隋连凤的二儿媳宋阳帮我联系我们青年点里在当地结婚安家的刘双丽,徐凤珍,王静芬三人,结果,有一个遗憾,她找了刘双丽的几家亲戚都没有联系上刘双丽。</p><p class="ql-block"> 宋阳带我去了徐凤珍,王静芬家。我看到了她俩,也看到她俩各自的好丈夫,当年我们下乡青年的好友黄大哥和宋大哥。看到她们生活很好,身体还好,听说孩子们都很有出息,我心受安慰……</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们回城了,她们留在了乡下,在天地间选择了不同的但目标一致的路——走向幸福!</p><p class="ql-block"> 从王静芬家中出来,已十一点,我们中午要赶车回大连。司机宋师付送我们又回到了原来下车的高速公路对面坡下。我掏出二百块钱递交他,他说太多了,一百就够了。我说“不多,我们谢谢你,因为有了你,我们今天一路顺利!”“张黎明说:“贺老师说的对,应该谢你!再见了,下回来,我们还用你的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撰稿 贺志冲 </p><p class="ql-block"> 摄影 张黎明</p><p class="ql-block"> 二0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