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元不翼而飞?暑期小心该骗局盯上你家孩子

大行德广 伴您成长

6月27日,12岁学生小张在家使用父亲手机刷抖音,刷着刷着他看见了一个加群免费领取某游戏皮肤的视频,小张心动了,马上扫码入群。<br> 进群观望了一会儿,小张发现群里不少人都说领到了皮肤。名额有限,小张赶紧申领。群管理员主动添加小张的QQ,并发来一个二维码,称小张是未成年人,要用父母的微信扫码才可以免费领皮肤。<br><div>  小张用爸爸的微信扫码后,弹出“激活码领取失败,扫码微信即将被封号”的页面。小张慌了神,爸爸的微信一旦被封号麻烦就大了。</div> <p class="ql-block">  正当他不知所措时,群管理员安慰他,只要按要求完成身份验证,就可以避免封号了。对方又发来一个二维码,让小张用爸爸的微信扫码。</p> 慌乱中,小张赶紧扫码,结果跳出了一个需要输入密码的付款界面。小张起了疑心,是不是对方在骗他。对方称这是解除账号限制的操作步骤,钱会在第二日返还。小张有点犹豫,这时对方吓唬他,若不及时解封,他爸爸将要坐牢。<br>  听到这里,小张不敢再质疑,多次扫码输入密码付款上万元……直到消息提示账户余额不足,他才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 在此类诈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通过抖音、快手、微信、QQ等平台发布免费送游戏皮肤、红包返利等虚假信息,利用在校学生涉世未深,防骗防范意识相对薄弱等弱点,诱导学生向其转账,其中大部分受害者是通过家长手机完成支付。<br>  这种诈骗手法的主要手段是:打着“免费”的旗号,利用青少年单纯的思维,以及在玩游戏方面不能、或不敢与家长沟通的弱点,诱导孩子借用或偷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操作。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农业银行再次提醒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无论哪一种形式的诈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无外乎都围绕一个“钱”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所以凡是涉及钱财</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少年一定要高度警惕</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提升防骗“免疫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最后祝大家度过一个快乐、</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安全的假期</div> <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