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学科融合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7月22上午由来自武汉市洪山实验小学的廖实老师精彩讲解了“信息化背景下的学科融合和创新”。</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只有积极的老师才能教出积极的学生,教育给学生赋能,技术给教师赋能,这句话很好的阐述了学生,老师,技术之间的联系。</span></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现阶段我们国家实施的是素质教育,而课堂教学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必须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我们都知道,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社会,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渗入了全社会的方方面面。而我们教育系统,虽然也有了电脑,可教师的利用程度、还比较低效。今天廖老师的讲课,使我们受益匪浅。</i></p> <p class="ql-block"> 廖老师还展示了自己的教学优秀案例,一堂课的精彩重要的是教师而不是工具。</p><p class="ql-block"> 从教育发展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文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正在深刻地改变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教育作为人类文化传递的重要手段,必须在人类社会已全面进入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社会的形势下肩负起传播现代文化和科技的职责。所以,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可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在被动地位的局面。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学得更直观,更主动,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可充分实现学校教育的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p> <p class="ql-block">之后,还与我们分享了很多创作微课的方法和小工具。</p> 分析“30个微能力点”内涵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7月22下午,由张新蔚老师的幽默开展,将学员们带入了主题。她从理念与要求,全面促进。再分析了“两个转变”、“三个重点”、“四个维度”、“五个方针”、来诠释微能力点内涵和校本应用考核方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我看来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所以没有现成的教学规律可循,而本次培训就我们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教师展示,指导,其他学员的探讨,使我学会了如何写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设计,学到了许多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而且师生平等,使我更易于理解与接受。使我认识到怎样从学生的角度,将自己的课设计好和上好,并且很大程度的弥补了我的计算机知识的缺陷。</span></p> <p class="ql-block"> 后面明确指出了校本研修是教师的主战场。只有教师如何掌握校本研修,才能在教学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查漏补缺。</p> <p class="ql-block">后面张老师又分享了一些实用工具</p> 结束语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培训时间已过半,新时代,新要求,新挑战,新征程!学习永远在路上!让我们携手走进教育信息化2.0时代,做新时代好教师,共创教育新佳绩,为培育新时代接班人而不懈奋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