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红色之旅

瀛坤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百年庆典忆历程,红色圣地寻足迹</span></p> <p class="ql-block">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p><p class="ql-block">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p> 橘子洲头 <p class="ql-block">橘子洲是湘江的一个江心小岛,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形成于晋惠帝永兴二年(公元305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形成了“一面青山一面城”的独特景观,是长沙重要名胜之一,橘子洲介名山城市间,浮袅袅凌波上,被誉为“中国第一洲”。</p> <p class="ql-block">2009年12月26日,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落成典礼在橘子洲头隆重举行。</p><p class="ql-block">当日是毛泽东诞辰116周年纪念日,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在湖南长沙橘子洲头落成,并正式对市民开放参观。雕塑依据1925年青年时期毛泽东形象创作而成,长83米,宽41米,高32米,基座3500平方米,由8000多块采自福建高山的永定红花岗岩巨石拼接而成,总重量约2000余吨。</p> <p class="ql-block">“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让我们记住了这条著名的江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走进伟人故里——湖南韶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接受一场精神上的洗礼。</span></p> <p class="ql-block">韶山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的湘中丘陵区,湘乡、宁乡、湘潭交界处,相传舜帝南巡到此,见风景优美,遂奏韶乐,引凤来仪,百鸟和鸣,韶氏三女得道于此,故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七律·到韶山》</p><p class="ql-block">毛泽东 1959 </p><p class="ql-block">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p><p class="ql-block">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p><p class="ql-block">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p><p class="ql-block">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p> 毛主席广场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广场始建于1993年,位于湖南韶山核心景区的中心,原名毛泽东同志铜像广场。广场面积仅3970平方米。毛主席铜像以开国大典时手执文稿的姿势为母本,总高10.1米,朝向为东偏北。2008年1月,中央批准了改扩建方案,并同意毛泽东同志铜像广场改扩建后命名为“毛泽东广场”</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铜像重3.7吨,像高6米,基座高4.1米,通高10.1米,象征着“10.1”国庆,更象征着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以集会区为正负零铜像总高度14.5米。铜像朝向为东偏北51.5度,背靠韶峰,面向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泽东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着“主席”证,手执文稿,目光炯炯,面带微笑,正视前方,巍然挺立,成功地再现了人民领袖毛泽东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p> 毛泽东同志故居 <p class="ql-block">古朴农舍—见证伟人成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毛泽东故居,一栋古朴的农舍坐南朝北,面临绿水,背依青山;房子俯瞰成汉字“凹”字形,在当地俗称“一担柴”式的房子。</span></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同志故居,原称上屋场。毛泽东同志故居共有大小房屋20间,东侧为毛家宅院,共14间;西侧为邻居宅院共5间;厅屋两家共用,现门额为邓小平同志手迹。毛泽东于此诞生并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p><p class="ql-block"><br></p> 岳麓书院 <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与岳麓书院</p><p class="ql-block">毛泽东的老师、也是他后来的岳父杨昌济是岳麓书院的教授。1917年和1919年,毛泽东曾两次居住在岳麓书院的半学斋。岳麓书院的赫曦台、爱晚亭是青年毛泽东经常散步、学习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正门,“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对联是清嘉庆年间山长袁名曜和学生张中阶合撰的。</p> <p class="ql-block">位于岳麓书院的中心位置的讲堂,是书院的核心部分。讲堂檐前悬挂的“实事求是”匾,是1916年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所撰。“实事求是”源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宾步程校长将其作为校训,旨在教育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居住在岳麓书院时,这块匾额已经挂在檐前了,想必令青年毛泽东印象深刻。后来,在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提出了“实事求是”,并系统地阐释了其内容。1943年,毛泽东亲笔写下“实事求是”,作为延安中央党校的校训,沿用至今。</p> 爱晚亭 <p class="ql-block">爱晚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清风峡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爱晚亭。</p> <p class="ql-block">爱晚亭与毛泽东也颇有渊源。早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期,毛泽东就常和罗学瓒、张昆弟等人一起到岳麓书院,与蔡和森聚会在爱晚亭下,纵谈时局,探求真理。1918、1919年,毛泽东两次离开长沙去北京,都是在爱晚亭前话别友人。因为这个缘故,1952年重修爱晚亭时,湖南大学校长李达致书毛泽东,请求题写亭名,毛泽东欣然提笔。爱晚亭内立有石碑,上刻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长沙》诗句。</p> <p class="ql-block">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