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今韵召稼楼(申城印象之六十一)

怡然

<p class="ql-block">当当当”——榃湖岸畔,晨曦微澜,召稼楼里钟声响起,召唤农夫垦荒稼耕——建炎元年,宋室南渡,部分中原士民南徙于斯地,寓隐者谈德中在榃湖岸畔建一小楼,登楼召唤游民垦荒稼耕,时称“召稼楼”,是为浦东开发第一楼。钟声从此响起,穿越历史的时空,一直响到了元代、明代、清代……其后,元廷参军沈万四、当地富商奚仰怀亦来加盟,于是垦荒业不断发展,海滩荒地成了粮棉之仓,召稼楼逐成浦东都会。现在的古镇召稼楼虽已经成为沪上历史风貌之区,古风今韵,尤具魅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上海不仅是繁华的现代都市,也有很多有特色的古镇,比较著名的六大古镇有朱家角古镇、七宝古镇、枫泾古镇、新场古镇、金泽古镇、泗泾古镇,召稼楼古镇并不在其列,但是千年古镇召稼楼“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儒韵风流、智贤迭出”,具有十足的古镇风范。对于江南、上海以至全国各地的古镇,怡然走过的不少,但是古镇依然对怡然有足够的吸引力,因为每一座古镇都有历史、有传说、有建筑、有美食、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召稼楼虽然不在上海六大古镇之列,但先入为主于怡然的是“召稼楼”古镇的名字,稼穑指播种与收获,但二者一般都合用,泛指农业生产劳动,进而想起学过、背诵过、讲授过的《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拜访召稼楼古镇的理由想好了,于是便在2021年夏日入伏的第5天游览了古镇。<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家里到召稼楼古镇经过1小时40分钟的车程,但交通还算便利。一座高大漂亮的召稼楼牌坊招唤行人驻足,依稀是一千多年前的召稼楼在召唤着游民来这里垦荒稼耕。走过牌坊便是一座气宇轩昂的点将台,古镇中的点将台借了“点将”之气势,与历史上的战事无关,实际上是举行重大仪式与文娱活动的地方。正式步入古镇是从一条游廊的报恩门进入,古镇有一座报恩桥,记载的一个关于报恩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相传大明天启6年(1626年),一只小船悄悄地停靠上召稼楼奚家的水桥码头,一个人影上前敲响开了奚家的门。不一会儿,几个家丁抬着3只箱子进了奚家大院后,那船很快一路沿姚家浜向东而去。来人是周浦商家冯克安的管家冯福宝。今夜他奉主人之命将三箱金银,寄放在商界口碑极好的明方孝孺后人召稼楼奚家。说好日后时局一稳就来取,半年多过去仍不见冯家人影。原来,冯家族人被关押,家产被抄没,老人相继过世……只有冯克安的小儿子伯卿逃脱,可他下落不明。后来经过番辗转,奚家少爷终于找到了冯伯卿,终于将这三箱金银完璧归赵。后来冯伯卿把这三箱金银做“垫手布”,经过数年的打拼,终于富甲一方。冯伯卿亲自带着六箱金银送到召稼楼,又遭到奚家的谢绝。于是双方约定:把其中三箱用于修缮千年古刹金刚庙,另三箱,用于翻建召稼楼市河上摇摇欲坠的“保安桥”,并改名为“报恩桥”。如今,这报恩桥是新修的,但关于报恩桥的故事却口口相传了近500年,筑桥铭勒是为了弘扬先人恩义诚信的美德,也许这便是召稼楼特有的文化吧。</p> <p class="ql-block">这里称召稼楼第一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走进报恩门,走过报恩桥,在这个炎热的夏日行走于不算宁静的古镇,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思绪。曲折的弄堂、斑驳的石板路、古老的老屋宅邸,编织成古镇特有的风景;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游廊美亭,洋溢着浓郁的江南风情;梅园、礼耕堂、宁俭堂等引人思绪悠悠。</span></p> <p class="ql-block">召稼楼的桥多,其形态多样、结构多姿。无论你走到古镇的哪一条大街小巷,哪一处宅堂园林,始终与你形影相随,桥不仅仅是路的沟通与连接,更是文化的传承,诸如报恩桥;召稼楼的台多,有巍然高大的典礼台,有精美小巧的裕如台,有灵秀俊美的理水舫等。“裕如台”建于奚氏老宅的外面,相当于古戏台,裕如者取“丰衣足食”之义;理水舫设于“礼园”之内,应该是为纪念明代水利专家叶宗行而建。</p> <p class="ql-block">裕如台取丰衣足食之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而在“礼耕堂”,苏韵评弹团的徐均老师正在弹唱《乾隆下江南》,堂屋里坐无虚席。构成古镇的元素,除了古代建筑的多样性外,还少不了美食与教育,所谓物质与精神文明缺一不可。召稼楼三宝闻名远近,即羊肉、拆蹄、大曲,前二者为美食。一是羊肉鲜美可口,不膻不腻;二是拆蹄色泽红亮,酥而不烂。俗话说,美食街上走一趟,酒暖饭香思回头。只是怡然一人行走,无品尝之兴趣,但观而已。<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时代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至于教育,那可不一般,召稼楼历来被称为海滨邹鲁,耕读传家,文教发达。绿野私塾,春雨草堂家塾、广智学堂等众多学校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江东才俊。张闻天、黄炎培、倪尚达、苏局仙、奚燕子、曹汝霖等都曾在此就读启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召稼楼的大街小巷逛得差不多了,怡然走进了《礼园》。进入礼园的大门,犹如从喧嚣的闹市走进了世外桃源,沁人心脾的清凉穿过暑热扑面而来。礼园是在清代奚氏仁善堂遗址上新建的,是“新版”的古典园林,属于仿古景点。<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礼园基本上分为南北两部分,其中南面的园子部分以假山为核心,北面的园子部分以水面为核心,均与亭台楼阁相伴。召稼楼“礼园”有两个湖,云湖和鹤湖,并列在礼园北部。说是两湖,其实是一个湖,中间以跨湖的“崇贤廊”就像是一座“廊桥”,在意念上分隔成两湖,廊东称云湖,廊西叫鹤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礼园占地15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内有上海城隍秦裕伯纪念馆、城隍文化展示馆、浦江大禹叶宗行纪念馆、叶宗行展示馆、召稼楼整体规划模型陈列室、秦怡艺术馆。走进礼园,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一步一景,苏杭建筑特色尽收眼底。这里不仅是敬仰先贤们的文化场所,也是陶冶情操的园林。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叶宗行纪念馆,是为纪念本地乡贤而建。明代水利专家叶宗行,为开浚范家浜、通黄浦江、汇吴淞江立下功绩,遗泽后世。“君与钱塘万古清,浦江与君万古流。淞浦合流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叶宗行是水利史上堪称一流的专家。他为上海水利作出的贡献,为上海崛起作出的贡献永留青史。</span></p> <p class="ql-block">&nbsp;&nbsp;——秦裕伯纪念馆,是为纪念本地乡贤而建。秦裕伯是唐代诗人秦观的后人,他是元明两朝县尹,为表彰他造福乡梓,朱元璋皇帝敕封为“上海城隍”,清同治十一年(1872),朝廷又晋封秦裕伯为“护海公”,像秦裕伯这样被两个朝代皇帝封为“神”者,很少见。明代大画家唐寅(唐伯虎)在裕伯画像上的题辞赞美:“布衣致龙衮之勤,林下来朝廷之敕,生有奇功,死有遗泽欤!斯人也,山水同风,万古不息者秦!”</p> <p class="ql-block">——秦怡纪念馆,这是我国迄今为止以仍活跃在影苑剧坛上的艺术家命名的第一座艺术馆。秦怡是中国影视、话剧女演员,表演艺术家 。正如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说的:“因为她的性格和品质的美,她才能塑造那么多美丽的人物,包括伟大的母亲。”这就是秦怡,一位出色的母亲,更是中国影坛上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黄炎培职业教育展示馆。黄炎培先生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城厢镇人,清末举人。他不仅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伟大的爱国民主人士与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也是近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文学家。他早年曾启蒙于召稼楼广智学堂,为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顾振烈士纪念馆。顾振(1913—1942.2.6),闵行区陈行镇顾家宅人,原名增福,别号真火。建立抗日武装,多次袭击日伪军据点。1942年2月5日,为亢祖周部诱捕,1942年2月6日被“忠救军”杀害于青浦北竿山附近农村。1952年,追认为革命烈士。</p> <p class="ql-block">行走于礼园,怡然深有感悟,原来这座具有古典园林风格的“礼园”,才是召稼楼古镇的核心。得名于司马相如《上林赋》“修容乎礼园,翱翔乎书圃”的礼园,正是为“广绩古镇历史之文脉,造福近悦远来游人,培植礼敬先贤情愫……”</p> <p class="ql-block">走出礼园,再看古镇的那古屋小巷、粉墙黛瓦,很有点“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感觉,难道是走了一回召稼楼古镇,怡然的人生精进到一个新的境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