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小生沈小苟(童)

玩石不恭居士王家干

<p class="ql-block">《江北小生沈小苟》</p><p class="ql-block">锡剧过去是常州、无锡、苏州、江阴、宜兴一带的民间滩簧小戏,著名民族音乐家储师竹为其命名为“常锡文戏”,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始称锡剧(当时的苏南行政公署设立在无锡市)。</p><p class="ql-block">靖江原本隶属常州府,大部分人操吴侬软语,喜欢看常锡文戏。1951年,苏南锡剧艺人翟荣宜率领戏班子来到江北靖江地面,联手江北小生沈小童(小名沈小苟)组建了私营的同心锡剧团。后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剧团在何地演出就归属那里的政府领导,同心锡剧团于1955年5月在靖江登记时,就变成集体所有制的靖江县锡剧团了。</p><p class="ql-block">沈小苟1926年元月5日出生在靖江生祠镇乡下,被斜桥镇广福村沈家岱(五号桥附近)农民沈山虎收养,养母是沈吴氏。沈家领养的宝贝儿子“小苟”从小聪明过人,尤其喜欢民间文艺,吹拉弹唱无所不精。十几岁就在靖江东片遐迩闻名。二十岁还没到又参加了抗日革命队伍,且于194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工作出色任六助乡基干队队长,还在靖江公安局所属的短枪班里干过。日寇投降后,国民政府还乡,新四军北撤了,还乡团要抓共产党员沈小苟,他独身逃到江南避难,在江南的戏班子乐队里拉主胡(乐队首席)谋生(那个戏班子后来是姚澄领衔的江苏省锡剧团),因而脱离了党组织。乱世难混,战乱时期戏也难唱,沈思乡心切,暗中回家探望老母,谁料被敌人的眼线出卖,国民党还是要抓他坐监,幸好遇到一位赏识他才华的朋友,保护他让他到柏木桥驻点里藏了三个月。</p><p class="ql-block">靖江解放后,苏南一批锡剧艺人来靖江找沈小苟组建戏班子,沈这才由乐池跳上舞台,正式开始了他的舞台艺术生涯。</p><p class="ql-block">自五十年代伊始,“江北小生沈小苟”在扬子江两岸名气很大,不但在靖江,连江阴、无锡、常州、武进、宜兴、金坛等地观众也争相买票看“江北小生沈小苟”的戏,他的真名“沈小童”反倒不被大家提及。因为天资聪颖技艺精湛,他后来又被组织安排到江苏省戏曲学院专攻导演,学成后任靖江锡剧二团团长和导演,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还出席了江苏省各条战线先进人物参加的“群英会”。</p><p class="ql-block">在“大革文化命的年代”,他也因所谓“脱党”问题被多次审查,问题查清不久就得病了,于1978年11月1日去世,只活了52岁。</p><p class="ql-block">江北地面喜欢锡剧的人很多,但能上舞台当顶梁柱的艺人却是凤毛麟角,当今锡剧舞台上最有成就的艺术家是江北靖江籍的倪同芳,她的父亲倪浩堂是一位老资格的革命家,共产党建政后在无锡的苏南行政公署工作,倪同芳的特别优秀与她从小在无锡长大肯定是有些关系的,因此,在靖江地面成才的沈小苟能受到江南观众的追捧就更显得极不平凡了!</p> <p class="ql-block">沈小苟在江苏省戏剧学院导演班和同学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沈小苟和爱人吴玉芳及儿子沈仲明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祖孙三代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沈筱苟之印</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王家干,男,1945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靖江县西来土桥。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会员、国家二胡考级考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群众文化副研究馆员。他自幼喜爱艺术,10岁习琴,13岁被特招入艺术师范,16岁至专业文艺团体,由主胡而指挥,由指挥而作曲,由作曲而作词,由作词而作诗,由作诗而作文。曾任靖江县歌舞团、六合县文工团乐队队长兼指挥、六合师专音乐老师、六合县文化馆常务副馆长、六合区文艺创作室主任等职。</p><p class="ql-block">王家干一生以“手艺人”自居。自称“不甘寂寞的小人物,不肯盲从的老百姓”。“不信天命信拼命”是其座右铭。信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坚持“不吹牛、不拍马、不落井下石、不墙倒众人推”。极力“与人为善、成人之美”,但也“嫉恶如仇、针锋相对”。追日追月追真谛,觅琴觅弦觅知音。有感而发创作,很少无病呻吟,且为文始终坚持四个标准:民众欢迎、行家认定、总编放行、自己过瘾。曾在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有《弦外集》、《中外诗歌精选》、《现代诗歌精选》。参与过《江苏二胡考级教材》和《放歌南京》等书的编辑。长篇传纪文学作品《芬芳人生》(经典《茉莉花》收集加工者何仿传)在南京出版社付印出版。也曾应中国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邀请,于2004年率领12名民歌手进京录制了20多个江苏民歌专题节目,在央视的多个频道中向世界播放过。退休后被南京《都市文化报》和《周末新江北报》聘用主编文化副刊。先后参加南京钟山民乐团和南京市文化馆的群星民乐团,演奏二胡、高胡、板胡、中胡及自己改良的三根弦的胡琴。1983年率先发起举办雨花石展览而担任过南京雨花石协会副会长二十载,现仍任其顾问。70岁后依然在全国的征文和南京市的器乐创作和比赛中得创作奖和演出奖。其中《灵岩石说》获中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二等奖、《妹打号子哥等待》获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二等奖和创作奖。</p><p class="ql-block">王家干2007年被南京民乐团邀请,任其在英特网《西祠胡同》的《金陵乐谈》的版主,并兼任《雨花石文化园》的首席顾问和名誉版主。曾被西祠胡同《六合人家》评为十佳网友。2017年获江苏省百名健康文化老人称号,2019年获江苏省最美文艺志愿者称号。百度里输入“王家干”可看到江苏电视台教育频道为他摄制的电视专题片《跨界奇人王家干》(上下集)和他演奏的很多视频及大量文章。</p> <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27号《靖江日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