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我们的青春是与 </p><p class="ql-block">知青的岁月密切联系在一起的.........</p> <p class="ql-block"> 对青春的爱长踞在我心里,常常在梦里希望找回根本不可能找回的青春,在那无学可上的日子里,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银行卡,更没有她,成天东游西逛,百般无聊,但我还是觉得当初多么地快乐,天也蓝啊水也绿。1971年5月,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呐喊声中,在亲人的泪水里,在希望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激励下,自贡银行系统100余个知青,来到眉山崇礼区插队落户,这群人里,最大的17岁,最小的还不足16岁,从此,知青这一称号伴随着我们一生,乡下的日子苦不堪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吃了上顿愁下顿,用今天镇领导的话说,“我们披星戴月,面朝黄土背朝天,住茅房,吃粗粮,青春的足迹遍布崇礼的每一块土地”,平均年龄不足17岁的年轻人,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有多大的毅力才能支撑起瘦弱的身体去战天斗地。</p><p class="ql-block"> 1972年11月,还是在一片锣鼓声中,没得亲人的眼泪,更没得青春该有的青春相送,我踏上了从军之路,这一走来去就是五个年头,从此与知友们杏无音信,大家再见面已是45年后的初春,在成都望江公园聚会上,我见到了失散多年的知友,大家百感交集,由熟悉变的陌生,由陌生变的熟悉,非常高兴,一改从前授授不清的矜持,嘘寒问暖,谈笑间,不同程度的流露出对青春的眷恋,和岁月带给我们的无奈。感谢华姐把大家召集到了一起,致敬50年返乡活动,</p><p class="ql-block"> 在鲜花盛开的五月,我们来到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地方,缅怀自己的青春,在其乐融融的大厅里,大家尽情歌唱,欢声笑语中仿佛回到了理应属于自己青春的好时光,村干部象当年一样把我们接回当初的家,乡亲们象待亲人一样热情款待我们,不一样的是我们巳年愈花甲,芳华渐去,不少知友激动的热泪盈眶,几个七尺男儿感动的流下几滴英雄泪。今天,在这曾经战天斗地的土地上,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岷江大桥横跨金渡,王渡,我们曾经建设过的黑龙滩水库,碧波荡漾,修过的东风渠,浇灌着万亩良田,我们高兴地见证了崇礼日新月异的发展。在这曾经流汗流泪的土地上,寒宾店那座古扑的石桥依然留在、还是那条小溪,缓缓地流向远方,万坝乡村女教师妸娜的身影又浮现在眼前,观音场老槐树下的小饭馆还是那个饭馆,力哥英妹䜣情的小树林依然静静地守候在那里,当然,万乃娃的悲剧永远一去不复返了。傍晚,我们不约而同倘佯在崇礼小镇的街头,努力寻找当年的踪迹,我伫立在老邮局门前,百感交集,当年盼家信想情书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乡村的黄昏依然那样宁静,农家院屋,炊烟袅袅,倦鸟陆续归巢,田野里蛙呜犬叫,远处不时传来猫凄凉的叫春声,从前那条小路巳尽染苍桑,迎着落阳伸向远方,五月的凉风吹动着知妹们的裙摆,天边的残阳映在她们不再年轻的笑脸上,在这血色浪漫中,我们祭奠对青春的亏欠,怀念流泪的芳华,祈祷岁月静好,流年无觞,在回往生命的里程里,燃起一点不灭的烛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