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孩子健康成长

晴伊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这项细致、复杂的任务。”教育这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建设。</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nbsp;学习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话题,让孩子学会学习是所有父母的期待。而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是实现未来一切的保障。家庭作为孩子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家庭教育与生活本身可以自然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更具有针对性。</p> 学校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丽的学校,丰富多彩的课程,孩子们快乐无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营养美味的午餐,好香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教育我们要感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争当优秀少先队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强调校内外安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家访,关爱孩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假期里,老师也时刻关心我们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们假期里也不休息,漂亮的校园总有人守护!</p> 家庭篇 <p class="ql-block">  暑假来了,家长每天和孩子待在一起,是件温馨甜蜜的事情,但一不留神,有些家庭就成了“战场”。这让不少家长感到困惑。各位家长,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烦恼?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给各位家长参考。</p> <p class="ql-block"> 紊乱的作息不仅对孩子的身体有害,更容易让孩子放任自己,不能提前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开学时孩子将很难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还需要一段时间重新调整,既折腾又影响学习。因此,建议家长要给孩子立规矩。</p><ol class="ql-block"><li> 作息时间要有规律。</li></ol><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假期一到,很多孩子的作息时间全都乱了套。经常熬夜、睡懒觉成了普遍的问题。 睡懒觉这件事,重要的不是几点起床,而是每天都要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起床,不能任由孩子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p> <p class="ql-block">2.适度使用电子产品</p><p class="ql-block"> 想让孩子远离手机,父母要学会给孩子立规矩,明确约定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时长。父母在执行规矩时必须立场坚定,不可动摇和妥协。同时,父母也要以身作则,适度使用电子产品。如果孩子在学习,爸妈却在玩手机,孩子一定是不服气的。</p><p class="ql-block"> 其次,帮孩子找到比玩手机更有意思的事。比如陪孩子做游戏,一起看有趣的绘本,带孩子出去爬山、踢球、逛博物馆等,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爱好,接触更好玩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3.孩子外出要告知家长</p><p class="ql-block"> 假期里,父母可以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但一定要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了解孩子的去向。告诉孩子,这是为了保证如果有突发情况,父母能及时提供帮助,确保孩子自身安全。</p> <p class="ql-block">4.规划学习</p><p class="ql-block"> 老师会给孩子安排一定的假期作业,但总有很多孩子喜欢把作业拖到最后,在假期最后几天才慌忙地补作业,甚至熬夜狂补。“番茄钟作业管理”法能有效治疗拖延症。</p><p class="ql-block"> “番茄钟作业管理”方法指的是把作业分解成15分钟(小学生)或30分钟(中学生)左右。当孩子集中精力写作业15或30分钟后,可以休息5分钟,如此视作种一个“番茄”。哪怕作业没有做完,也要定时休息,然后再进入下一个番茄时间。待收获4个“番茄”后,能休息15至30分钟。</p><p class="ql-block"> 对大量作业的恐惧和抗拒是导致拖延的重要原因,“番茄钟”的设定就是帮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而种番茄期间的休息安排,能使下一个“番茄”时段更有动力。</p> <p class="ql-block">5. 保持阅读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阅读是锻炼孩子思维的最好方式,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是一直处于思考状态的。一个经常思考的孩子,大脑细胞必定处于活跃状态。可如果孩子不爱读书,不爱学习,长期不动脑,就会加速大脑衰退,再聪明的孩子也会变迟钝了。</p><p class="ql-block"> 首先,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一个经常在孩子面前看书、看报的父母,一定会有一个爱阅读的孩子;反之,如果父母不爱看书,不爱学习,孩子也一定不喜欢阅读。</p><p class="ql-block"> 其次,不妨和孩子商量假期阅读计划,让孩子把想读的书一一写在表格里,贴在房间的墙上,每读完一本,自己打上“√”。</p><p class="ql-block"> 孩子坚持阅读不容易,有时候还需要家长来点奖励刺激。家长可以设置孩子完成多少阅读量,则奖励一顿大餐、一个玩具或是一次旅行。</p> <p class="ql-block">6. 假期饮食要均衡</p><p class="ql-block"> 早餐是大脑活动的能量之源,如果不吃早餐,体内将无法供应身体需要消耗的血糖,孩子就会出现易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有些家长不给孩子做早餐,也有一些家长在孩子吃过饭后,不断往孩子嘴里塞饭,要多吃点、再吃点,生怕孩子少吃会饿着。殊不知,吃太饱非常伤大脑!长期饱食,容易导致脑动脉硬化,出现大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现象。当然,还有一些孩子除了饮食不规律,还会“狂”吃零食,暴饮暴食,油腻生冷食物摄入量严重超标。</p><p class="ql-block"> 希望家长在假期里注意孩子的健康,叮嘱孩子每天按时吃早饭,维持正常的体运行节奏。同时还要给孩子合理安排饮食,以清淡为主,蔬果搭配,均衡营养。最重要的是,不论是在家还是出去玩,都不要因为某样食品或者特色小吃好吃,就让孩子吃得太饱!</p> <p class="ql-block">7. 开展“亲子活动”</p><p class="ql-block"> 假期,很多孩子喜欢“宅”在家里,上网、看电视、玩手机,或者什么都不做,就待在家里放空。他们仿佛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说好见想见的人,去想去的地方,学想学的知识,到头来,没有一件事是能坚持下来的。</p><p class="ql-block"> 如此一来,孩子不仅缺乏身体锻炼,也容易变得内向、怕生、不懂得和人交流和沟通。</p><p class="ql-block"> 希望父母工作之余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公园逛逛,或者安排一些体育锻炼,连逛街也算是一项“运动”。另外,还可以鼓励他跟附近同年龄的孩子一起玩。小孩子之间的追逐打闹,自有他们的乐趣,也达到了锻炼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8. 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p><p class="ql-block"> 现在,很多孩子在家都成了王子、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不仅会让孩子生活能力变差,还会使孩子缺乏一定的责任心。</p><p class="ql-block"> 所以,家长要“狠点心”,不能太溺爱,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是要吩咐他去做。比如,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家务,也可以让孩子管理自己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家庭归属感就会越来越强。</p> <p class="ql-block">9.柔性处理“亲子冲突”</p><p class="ql-block"> 假期里,父母与孩子有“深度接触”的机会。但不少家庭恰是在这“深度接触”期暴露了问题,假期成了亲子冲突的高发期。</p><p class="ql-block"> 当家长与孩子意见不一致时,父母不可太强势,太唠叨,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意见和需求,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多给孩子表达想法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10.注意孩子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  给孩子万千疼爱,不如让孩子远离伤害。在确保孩子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一份暑期计划,既要合理完成暑假作业,也要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结合孩子自身兴趣丰富暑假生活,陪孩子度过一个平安文明、健康美好的暑假。</p>

孩子

家长

假期

父母

番茄

学习

作业

阅读

家庭

作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