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童年写字的乡情回忆

空心木头

夏日,我闲暇在家,故乡的亲人打来电话,说是故乡祭拜祖先以及故乡亲邻婚丧嫁娶的公厅,经过修缮,已经竣工,装扮一新。而众乡邻都有热心捐款的,需要写一幅毛笔字,刻上乡邻的名字,以表示对热心捐资建设的乡亲的尊重。<div>  故乡的老人已经托付我弟弟带来捐款建设家乡公厅的乡亲名字和钱款,需要我用心写字。可是,我已经多年没有练习毛笔字了,钢笔字也写的潦草,父老乡亲要我出来亮相,这份乡谊不能拒,这份荣耀不能放弃。</div> 可是,买好笔墨之后,开笔之前,我拿一张稿纸试写,那真是不写不知道,一写吓一跳,这叫什么字体?这样的字怎可去见父老乡亲?<div>  我深知书法是一门深奥的艺术,我曾在本市看过书画大家饶宗颐写字,那是大书家,笔走龙蛇,似有神相助。写完了,像是指挥一场打胜仗的将军,轻轻放下手中的笔,围观的人怎么赞叹,大师都不置一语,大师就是大师。</div><div> 可是我不是在创作呀,我是在写字,怎么写得这么糟呢?我走上天台,释放心中的疑惑。天台上的凉风吹得我清醒,我自省,此次写字,写的不好,就是把为乡亲写字看得太重。凡事看得太重,心态就不平凡,官位看得太重,就会退而不休,金钱看得太重,就会怨天尤人。乡亲大伯说,用什么笔,怎么写都好,这不就简单了吗。我就是为了面子看得太重,才会下笔乱糟糟。</div> 人能自省,就能返璞归真,于是,我想起很多年前,家乡尚在贫穷中,我进了学校读书,老师教我写字的故乡往事。<div>  那年,我父亲不识字,父亲对我说,家再穷也要供我读完大学,我必须听老师的话,好好读书,好好写字。小学毕业后,如能打算盘,写书信,识老爷字,不要认错家神牌,不要走错家乡路,就好了。</div><div> 那时候,教我写字的老师是城里人,老师姓什么我已忘却了,只记得老师大约30岁左右就戴眼镜。种田人对年轻的教书先生戴眼镜很不认同,以为他是在装模作样,就给老师起了个外号叫“四眼”老师。</div> “四眼”老师的毛笔字写得实在标致,上午第一节课,老师把写好的小幅字,排在黑板上,教我们反复念:“字如衣冠”,接着就讲了很多写字与身份的故事。还讲到家乡潮州明代出了状元林大钦。一听这个名字,就要知道家乡出有名人,要好好读书写字,才对得起祖先。<div>  后来,我才知道,老师在讲台上讲这些,一半讲给学生听,一半讲给在教室外督查的校长听,那时的老师都是由校长推荐的,适应乡情,也是为故乡稻粮计呀!</div><div> “四眼”老师教我们如何执笔,红纸库白纸库写到九宫格,天天都必须练习写字,回家时,父辈查的也是字写得如何。我的父亲不识字,就常拿着我写的字去灯笼铺给会写字的人看,父亲从不骂过我,只是有时看我拿起笔对着废纸乱涂写,就说:“勿自骄。”我曾心里想:父亲不识字,知道自骄是什么意思?现在想来,这是少年的叛逆。</div> 那时候,我顺利读完小学,小学毕业之后,进入乡村中学读书,我写字的笔基本能拿稳了。有一天,父亲从市场买来一根新扁担和一小罐桐油,放学回家时,父亲笑着叫着我的乳名:“阿永!来写字。”<div>  父亲帮我磨墨,然后取出新扁担,说:“慢慢写,两个担头部写‘蔡’字,这是俺家的字号。”写好了,父亲把扁担拿去灯笼铺问那些能写对联的乡亲,乡亲说:“奴仔字,不会写错。”父亲说:“不会写错就好。”</div><div> 自那时开始,家里的筐萝簸箕农具乃至布袋,该做记号的,一有空,父亲就叫我写字。</div> 年底了,家家户户要谢神,以往,那些老爷名都要花钱请人写,父亲相信我不会写错字,就把门顶插着的七八位老爷名取下来,买了新红纸细心折叠着,嘱咐我慢慢写。厝边的邻居阿婶阿姆前来围观,都说好呀好。母亲说:“他还未写过信哩!”<div>  对往事的美好回忆,是上苍赐给我对故乡的精神营养品,对家乡的记忆,最忆的是童年,对父亲的思念,没有生我养我的故乡,我能长大吗?没有父亲母亲省吃俭用,送我到学校读书,我能识得几个字吗?没有“四眼”老师手把手,教我如何执笔运笔,我怎么知执毛笔该是这个姿势,没有阿婶阿姆的拍手称号,故乡的亲人能相信我让我写上乡亲们捐资建设公厅的名字吗?</div><div> 可是,如今,我不仅极少练习写字,而且习惯与电脑打字,荒废了毛笔字了。</div> “不会写错就好。”这是我父亲多次说过的一句话。父亲这句话平平常常,如今回忆起来,却觉得很实在。父老乡亲要我写为建设家乡捐款的乡亲题名,是对我一生为人办事的肯定,是浓浓乡情的信任。乡亲老伯说的“你怎么写都好”,下一句不就是“不要写错就好”吗?<div>  想到这里,想起我在故乡学写字的往事,想起浓浓的乡情乡谊,我的心就踏实了。</div> 这天上午,我照常散步,饭后稍为休息,洗好澡,切好红纸,拿起毛笔,坐下来细想,想起童年之无邪,想起父辈的希望,想起浓浓的乡情,想到乡亲们在我童年碰到困难时的关照,我该用什么去感恩呢?<div>  我先写出“新年进步”四个字,觉得可以,便仔细地认真地在红纸上细细书写乡亲们的名字,以及恭贺故乡公厅建成的序言,还有乡亲们热心捐资建设公厅的钱款。</div><div> 字写好了,我的弟弟上门来取,回去后,乡亲大伯打来电话,说字写得好,准备张贴在公厅空旷的大门边白墙上让乡亲们留下美好的记忆,又说准备请来石匠,把字雕刻在石板上,让乡亲世世代代永远感恩。</div><div> 我心中欣喜了,因为,我心中的乡土乡情,并非都是以钱论亲疏,有时一句贴心话,口渴时一口家乡水,为家乡写字办一件事,都会让外出的乡里人记住一辈子,留下浓浓的故乡深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