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区民政局聚焦三导向推进城乡社区治理

美友4204690

为进一步夯实国家治理根基,江川区民政局立足职能职责,聚焦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统筹推进全区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助力“三区一城”新江川建设。 <b> 聚焦目标导向,构建治理体系。</b>一是建强工作队伍。圆满完成2021年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依法依规选举产生村组干部1367人,66个村(社区)全面实现“一肩挑”,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了人员保障。二是规范区划设置。将大街街道析置为星云、宁海2个街道,切实推进城市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深化行政区划调整,启动36个村改居工作,进一步加快我区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三是推动建章立制。组织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完善工作,打造河咀社区、矣文村、侯家沟村等一批优秀村规民约示范村(社区),全面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构建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体系。四是发动社会参与。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通过在下营社区、浪广社区等城市社区开展妇女儿童之家和“邻里情·一家亲”2个市级试点项目,争取22.5万元开展区级儿童关爱、养老服务等项目,进一步引导社会工作力量参与城乡社区治理。 <b> 聚焦问题导向,补齐治理短板。</b>一是推进减负增效。建立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社区办理事项从原来的117项精简到87项,清理社区“牌子”过多的问题,社区大幅“瘦身”,开展“万能章”专项治理行动,明确20项不应由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证明事项,统一村(居)民委员会证明格式,清理“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为社区工作减负。二是加快设施建设。向上争取资金564万元用于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全区64个村(社区)为民服务站已全覆盖,实现村(居)民办事“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民民服务体系。三是创新治理方式。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村(社区)社工室建设工作,购买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关爱保护等工作,优化基层服务供给,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四是注重示范带动。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和平安社区建设,选树浪广社区、河咀社区、六十亩村等一批工作经验成效较好的示范村。积极推进大庄社区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试点项目,逐步通过可学习、可推广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典型带动全区工作推进。 <b> 聚焦结果导向,提升治理水平。</b>一是推进民主参与。加强对村(社区)议事协商工作指导,督促各村(社区)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在六十亩村开展村级议事协商实验试点工作,增强村(居)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二是提高办事能力。做好村级组织换届“后半篇文章”,联合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举办村组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30名村(社区)干部参加省、市级城乡社区治理专题培训班,不断增强村(社区)干部抓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三是壮大社工队伍。采取资金奖励方式鼓励符合条件的在职人员、村组干部、普通群众参加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目前,全区登记注册的社会工作者40人,其中助理社会工作师20人,社会工作师20人。四是注入志愿力量。积极开展志愿者注册工作,动员各志愿者队伍参与“双创”、老旧小区改造、星云湖保护治理等中心工作。善之缘、心聚力、青中心等社会组织定期发动志愿者到浪广社区、大街社区、六十亩村开展“一老一小”、婚姻家庭等社会公益事业,广泛带动全区群众参与基层社会事务。

社区

治理

工作

推进

导向

社会工作

城乡

社会

全区

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