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细处见师德,学到深处境界高 ——师德培训第二天纪实

快乐致尚

<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21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教授王卫华为师德养成教育市州级骨干教师参培学员讲课的主题是《教育体验研究一一师德修养的新路径》。王教授开门见山地指出,要提倡“做”的师德,而不应该是“说”的。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将自己几十年的潜心研究成果对学员一吐真言,指点迷津,让大家领悟到师德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王教授认为,教师最大的师德就是把课上好,而不是整天扮演道德家的角色;最好的绝招最有效的教育就是全面了解学生,做到知己知彼 ;提高教学质量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和师生融洽关系,每周记录经历教学成功的体验。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新颖典型的案例,道出了学困生尤其是英语学困生那种举足维艰的迷茫与无助,指出了让孩子走出低谷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教师要精准把握孩子的真实底子、真实想法和真实需求,循序渐进,适时鼓励,有效引导,有的放矢。“慢”才是教育教学的艺术。</p> <p class="ql-block">  王教授的课自始至终都能让每一位学员睁大眼睛竖着耳朵专心聆听,不时响起阵阵掌声。他说,师德的话题无需高大上,只有从教师心底流淌的声音,才是教师自己的声音,也是最有可能真正改变教师行为的力量,而不至于听了教授的课热血沸腾,回到学校后又涛声依旧。</p> <p class="ql-block">  当天下午,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王彦老师的讲课《敬业立学 崇德尚美一一浅谈学科教学中的师德师风建设》与王卫华教授的讲课异曲同工。她告诉学员们必须要立足于学科教学,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育观、教师观,要用发展、多元、无限可能的眼光看待学生。王彦指出,改变学生,改变教师,提升师德水平和人生境界都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读书,读原著。在21世纪新时代的今天,切不可满足于“教的专家”,而应该转身为“学习的专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两位老师在讲课中注重对学员的启发提问,课后均安排了交流互动环节。(永州市学员 雷志雄 刘百花 报道)</span></p>

师德

教师

学员

讲课

教授

教学

学困生

学生

王彦

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