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插队生活二三事(三)

云游四海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浇麦</p><p class="ql-block"> 浇好小麦越冬水是保证小麦冬季有适宜的水分供应,巩固冬前分蘖,稳定地温,压实土壤,防止冻害死苗。有利于年后早春保持较好的墒情。</p><p class="ql-block"> 我们队里的小麦在冬天要至少浇两次水,一次是年前的越冬水,一次是年后春季的返青水。我们一般都是夜里给小麦浇水。因为夜里没有人用水,所以水流量大,水源充足。</p><p class="ql-block"> 夜里给小麦浇水,我们都是两个人一组来完成。天气虽然很冷,但浇水时的兴奋和紧张也就感觉不到冷了。一条小水沟的两边要同时浇水,我们就是根据水流的多少,麦苗是否都喝到了水的情况而做到堵水或放水。说起来简单,但做到堵,放自如不容易,尤其还是黑灯瞎火的夜里。我在第一天就是手忙脚乱地几次踩到水里,自己的棉鞋也湿得透透的,只能回村子回家换鞋去。走在空无一人的村子里,害怕,恐惧时时袭来,让人不寒而栗,但我也只能硬着头皮回家换鞋。</p><p class="ql-block"> 有经验的姐姐告诉我怎么识别土地的干湿情况。说地上是灰色的就是干的,地上是黑颜色就是湿地,地上亮晶晶的就是有水的地方。我记得牢牢的,但一到实战就顾不上了。这一是没经验,二是眼睛近视。我没有雨鞋和富余的鞋,再湿了也只能忍着了。好在浇麦子的活没有几天就干完了。</p><p class="ql-block">6.记分员</p><p class="ql-block"> 1974年年初时,我已插队一年四个月了,社员们觉得我是一个认真,老实,能吃苦的人,又没有家庭,亲友的牵绊,能够公平,公正地为大家办事,所以一致推选我当记分员。</p><p class="ql-block"> 说实在的我是不想接记分员工作的。第一虽然插队一年多了,但因为接触的局限性,并不认识全体社员,更有一些人都叫不上名字,就没有办法记录。第二每天队里有出早晌干活的,可以自愿参加,我一般都不去。当了记分员就必须天天出去记录下来谁出勤了。</p><p class="ql-block"> 但队长相信我能干好,说服我接了这个工作,每天早上,上午,下午队长都陪我一起到社员干活的地方记录,我拿着本本认真记录下来,因为这关系到社员一年的收成和分红呢。</p><p class="ql-block">7.回城</p><p class="ql-block"> 1974年年初,我做记分员工作差不多有一个月了。这时大队里通知有师范学校的来招生,想去的知青可以报名。我们先插队的五个女生有三个报名了 ,我是其中一个,我就想早回城,还能上学是很不错的,至于以后没有想那么多。</p><p class="ql-block"> 经过政审,体检都合格后我就回城上学了。爷爷的医药行老朋友听说我上师范学校,和爷爷说“你孙女算是上贼船了”。可见当时的教育环境是非常不好的。这是后话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是1974年3月回京后我与爷爷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从1972年9月至1974年3月,我的插队知青生涯差不多是一年半的时间。这比起老三届的知青真的算不了什么。他们一是离家远,二是时间长,环境更恶劣,生活更艰苦。</p><p class="ql-block"> 说实在的插队生活我大多都不记得了,我本身就是不记事的人。但我所记录下来的也确实是真真实实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只是因为印象太深刻而存储在记忆的深处。</p><p class="ql-block"> 一位美友说得好,他说这是“一次人生的历练,一场不负青春的芳华,一生难以忘怀的记忆,一段值得自豪的经历”。是啊,这是我一生都难以忘怀而自豪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水平有限,就写到这里吧,万分感谢美友们的支持,关注和评价。谢谢。祝美友们健康,幸福,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