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伴着小雨,紧张的一天,收获的一天开始啦!第二天可谓精彩纷呈,干货满满。朱煜老师从《整合单元资源 落实语文要素》的讲授,到示范课《乡下人家》《牛和鹅》,我们犹如在享受着一场营养丰富的视听大餐。如果说朱老师的“教”是独特的,那么孩子的学更“迷人”,教与学的相互碰撞,造就整个课堂的异彩纷呈。第七小组的学员们更是勤学善思,抒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h3> <h3> 汲取着朱煜导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引领,心中诸多疑惑瞬间茅塞顿开。在讲座的倾听中,我们对统编教材又有了深层次的理解,结合课标,明确了要把工具性讲透,让人文性自然跟上。而习作例文单元和阅读策略单元要教给学生方法,学会仿写。这些理念恰恰就在之后的两节观课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朱老师的课堂上完美体现了“教、扶、放、”,即教方法,学方法,用方法。所有的设计引导都在为落实语文要素服务,让学生在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掌握如何表达,即表达要有依据,说话要完整。从学习中不自觉就窥视到了自己课堂上的不足:缺少对文本的挖掘,缺少对关键词句的提取,缺少教学生学会分析和正确表达,使得文本往往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所以,语文课堂的核心还是要落实语文要素,提升语言素养。</h3><h3> 卢氏县南窑小学:王 伟</h3> <h3> 听朱煜老师本节课最大收获:其一备课时老师一定要多读文本,多体味,找到核心的,关键的教学点,经常问自己三个问题:这篇文本作者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么写?自问自答文本解读清楚再去设计教学。其二课上教会学生分析,讲述,教给学生不但说出答案而且能说出依据,坚持课上这么引导学生,一定能提高学生语言素养。</h3><h3> 鹤翔小学 : 苏 婕</h3> <h3> “老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把教材中“隐形”的内容发掘出来;老师要有一种能力,解读文本,并结合文本设计教学,达到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目标。”朱煜老师的箴言在他的课堂上很好地得以验证和诠释。感悟课堂智慧,收获满满。</h3><h3> “普通”而又“风趣”,“朴素”而又华丽”,“淘气”而又“安详”,抓互为反义的关键词,关注表达,学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语言文字训练,感悟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语言文字训练还体现在:找到文本验证观点,表达更完整;概括归纳小标题,训练更有素……课堂说话正在发生,真实,朴实,扎实!</h3><h3> 漯河市昆仑路小学:张会平</h3> <h3> 朱煜老师为能帮助学生品味独特之美,朱老师开展了有步骤的教学。在教学中,他并不急于要求学生解答问题,而是通过范读、跟读文中有特点的词语,带学生进入情境。读完词语之后,朱老师又范读了第一自然段,并引导学生谈谈各自的感受;紧接着,通过出示关于瓜架的图片,近距离地让学生感受这架瓜果的独特;讨论、交流之后,通过对比瓜藤和石狮子的图片,再一次感受乡下人家的可爱;最后,通过对比“可爱”与“可爱多了”这一语言表达形式的变化,深入体会乡下人家普通却富有情趣的品味。通过第一自然段中富有层次感的“教”,学生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便能一下子意会花卉的朴素却不失华丽,而在学习第三、四自然段时,更能畅所欲言,说出这些景物的独特、迷人之美。</h3><h3> 郑州金水区南阳路第一小学:钱文艳</h3> <h3> 《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的感想</h3><h3>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老师,阅读的益处不言而喻,我们也知道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可面对课堂有限的40分钟,怎样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拿起书本的兴趣,以选编进教材的课文为“引子”、为凭借,引导学生由学习这篇文章后,迫不及待地想读与这篇文章有关的书籍或作者的其他著作等,如果学生产生了读书的渴望,不用强制,不用硬性要求,他们就会自己积极主动的去买书和借书,当书成了学生的亲密伙伴,阅读的习惯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当然,在学生自主挑选喜欢的书籍时,我们也要对孩子做好好书推荐,让学生汲取有营养的精神食粮。同时,定期进行读书分享,在交流碰撞中,提高学生对好书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读更多好书的愿望,长此以往,读书就会成为真正快乐的事情。</h3> <h3> 让语文落地生根</h3><h3> 今天上午,我怀着一颗虔敬的心,认真聆听了朱煜老师执教的《乡下人家》这篇写景散文,顿觉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朱老师深度解读文本,课堂上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情,以学定教,以“什么是独特的,什么是迷人的”这个中心问题贯穿课文始终,引导学生反复品味咀嚼关键词句,感受“乡下人家”景色的独特迷人。朱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学习表达方式,如:由“种一架瓜果”让学生仿说出“栽一片花卉”、“养一群鸡鸭”,由扶到放,让学生学会语用表达。在学生的疑惑处,朱老师及时引导点拨,如:为什么“普通而又风趣”是“独特又迷人的”学生不知如何组织语言时,教师不急不躁,耐心示范,教学生梳理表达自己的理解,学生在朱老师的引领下,语言表达渐入佳境,让我们真正看到了学生由不会到会的动态学习过程,实实在在做到了让课堂说话 ,真真正正让语文落地生根。</h3><h3> 卢氏县实验小学:路梅芳</h3> <h3> 今天上午听了朱煜导师讲的《乡下人家》,一如既往的很“朱煜”——简约朴实,却又独到细腻。朱煜导师首先通过词串帮助学生梳理信息,通过学生描述对词语的大概理解,以使学生能间接获得对文章内容的大致印象,这实乃一大亮点;随后,以中心句“独特而迷人”为主线,引领学生在文中逐段寻找关键词,根据板书引导学生提炼小标题。最高境界的教学,可能就是这样,顺文而教,顺规律而设计,才能做到了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藏在文本之后的魅力。真是别样的“乡下人家”!</h3><h3> 辉县市同济学校:刘志莹</h3> <h3> 今天听了朱煜老师的两节课,我收获颇多。朱老师第一节课给我们讲了四年级的课文《乡下人家》。课堂上,朱老师重在培养孩子们的学习方法和阅读能力,他的课虽然没有像有些公开课那样行云流水,但却让我们真正感到语文教学的真谛和魅力。孩子们在上课时的学习兴趣很浓,发言也积极,收获很多。朱老师第二节课讲的是《牛和鹅》,主要是针对如何对文章作批注和″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为重点展开教学,整节课围绕着这两个问题,让孩子们思考,表达想法,此时的课堂让我从心底感到舒服,我的心被深深震撼了!</h3><h3> 孟州市大定小学:杨晓红</h3> <h3> 魅 力</h3><h3> 今天听了朱煜老师的两节课,深深被朱老师的魅力折服。一个老师在讲台上可以如此有魅力,让上课的孩子们包括听课的老师们在这几十分钟里都做到了全神贯注、全身心投入,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朱老师做到了。</h3><h3> 朱老师的课教学目标清晰,重难点突出,教学流程流畅连贯,教学环节设计紧凑,板书简洁明了。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了。</h3><h3> 其中最打动我的是朱老师课堂上的评价语言,不论孩子回答问题的答案有多异想天开亦或是跑题,朱老师总是能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化解并且一直在肯定学生,给孩子们回答问题的信心,让孩子们敢说、敢表达。然后朱老师逐步用评价语言去引导学生正确的回答问题,再对学生们提出回答问题的要求,让孩子们每站起来回答一次问题都有进步有收获有成长。</h3><h3> 孩子们能够上朱老师的课是何其幸运,我们作为朱老师的学员能听到朱老师的课更是幸运的。成为这样有魅力的老师,开展这样有魅力的课堂,是我奋斗的目标。</h3><h3> 南阳市十二小:王 珂</h3> <h3> 今天又听了朱煜老师的讲座和两节课之后,我主要在这一点上有很大感触:</h3><h3>朱老师在课堂中特别重视学生回答问题的表达方式的训练。我记得在昨天和今天的两次讲座中,朱老师都在PPT上出示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这句话——“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他强调了其中的“运用”:一个是口头表达,一个是书面表达。他还说过:“语文课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实在于教给他们表达方式。”那么在他的每一节课中,他真的是在不厌其烦地教孩子们表达,不断帮孩子们训练、强化一些规范的表达方式。正如今天有些学员所说的“朱老师的课堂比他的讲座还要吸引人”,他的课堂是他教学理论最好的说明,通过今天的课堂,我深刻理解了老师的这句话。</h3><h3> 阳市洛龙区关圣街小学:姜艳艳</h3> <h3><i><b> 守语文之根,让课堂说话。在教师成长书院中,跟着朱煜老师,徜徉在语文教学的美景中,期盼明天的碰撞,擦出更璀璨的火花。</b></i><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