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听完薛老师的课感受颇深:设计巧妙。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让学生感受生动的语言,薛教师结合课后的习题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首先老师从“什么的树林 什么的草本气息 什么的父亲”的短语入手,让学生利用逐词叠加的方法填写课文中的修饰语,边添加边理解词义,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孩子用不同形式的朗读,通过朗读这些短语使学生感受到什么是生动形象的语言。最后再让学生学习这种修饰语叠加的方法练习天上的月亮怎样的小口语练习,即学即练,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h3> <h3> 第二个教学活动是整体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因为三年级的孩子还不能自己概括,所以老师就抓住课文中的时间顺序的词语,为学生搭建了语言支架。之后,薛老师又让学生找到了课文的关键句,学生便把握住了课文的主要结构及课文的主要内容。</h3> <h3> 第三个教学活动是薛老师抓住父子的对话,让学生进行朗读,在朗读中让学生想象我的所想,从中理解对话意思。继续通过让学生画批的方法找到父亲像猎人的语句! <br> 第四个活动是让学生辩一辩。这一设计过程也是薛老师结合课后题整合后的杰作。“父亲像不像一个猎人”“父亲像一个猎人但他不是一个猎人你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找到依据”“父亲像猎人但不是猎人,让你打个比方你觉得父亲像什么”这三个问题贯穿这个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更关注父亲的一举一动,抓重点词语:歌唱 舒畅地呼吸等词语,也就是知道了要抓住细节描写体会,使得学生学会了用什么方法走进文本,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情感:体会到父亲对鸟的喜爱之情。最后升华到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棵树,就成了一片树林,就都会爱护小动物。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走进了文本的深处。</h3> <h3> 总之,薛老师的课让我体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未来的每堂课上,我都要认真备好每节课,让孩子们收货颇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