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旗袍100年!

和平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b></p> <p class="ql-block">“旗袍”的称渭已有百年历史。在清代,女性旗人所穿之袍称为旗袍,即旗人之袍,它是现代旗袍的血源。至今,旗袍仍是中国重要的女装形式。&nbsp;</p><p class="ql-block">旗袍的演变,见证了百年城市的文明、历史演变,见证了中华服饰艺术的兴衰。“海派旗袍”则是旗袍服饰明珠中的极品,它不但体现了二三十年代中西文明碰撞的文化结晶,更承载着老上海的繁华与音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旗袍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清末时期,旗袍服饰表现的是“装饰文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代,由于满汉文化的兼蓄交融以及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装饰艺术上非常讲究繁华,我们从清代的建筑、家具和各类艺术品上,均可发现华丽、繁琐、重叠的装饰文化特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当时,旗袍的前后身及双套袖上,绣着满满的<b>图案</b>与粗细相间、多叠次的<b>花边</b>,穿着者与其相匹配的头饰是发髻夸张而高大的“大拉翅”,上面设有插簪、钗、流苏、疙瘩针、耳挖勺、头花等固定装置,这也可能是为了同时满足配戴众多首饰的需要。穿旗袍女一般手指上均套有制作讲究、工艺精湛、花纹精细的指套,指间攥着绣花手帕(采悦),脖子上围有绣花长围巾(盘领),脚穿高低花盆鞋,这就是典型的清末时期的“格格”典雅装束。&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当时的汉族服饰以<b>“上衣下裙”</b>形式为主,与旗服上下一体的“袍”在裁剪、制作工艺上有着明显差异。在明代,装饰以简练为主,家具设计讲究线条但装饰简练,穿着的上衣下裙的装饰同样简练。到了清代,随着清政府发起的“雉发易服”改革浪潮的掀起,传统的服制就发生了重大变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上身衣服以<b>绣满精湛的花纹图案</b>为主,衣上必<b>镶嵌如意滚边</b>,并钉有<b>花边</b>和制作精细的<b>工艺盘纽</b>等装饰。下身马面裙上,两块绣工精致的绣片组成了裙子的精华,裙片被打有变化多端的百摺盖,“马面”之间有各种形式的装饰。这种由衣裙组成的华丽套装,组成了典型的清代妇女服饰。&nbsp;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清代在穿戴上以对称、直线、端庄、华丽为美,所以当时人们穿戴后无论站或坐的姿势,都是一种规矩的直线结构,造成一种“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给人以端庄贤淑之美。而其体现出的“装饰文化”也被称作是“深闺服饰”。&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民国时期</b></p><p class="ql-block"><b>旗袍是以服饰表现的“海派文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20至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的顶峰。旗袍则在这一时期奠定了它在中国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满清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没有什么时装可言!一代又一代的人穿着同样的衣服而不觉得厌烦(摘自张爱玲散文《更衣记》)。然而在清末光绪年间的公元1898年,康有为在戊戍奏稿中就提出了要废除阔袍大袖、褒衣博带满族服饰的要求,从而奏响了<b>服饰改良</b>的序曲。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满清政府,使中国社会风俗进入了划时代的变革阶段。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在西方文化的激烈冲击下,民间服饰的制作与装束,也渗入了西方文明强烈的改革要求,使当时的衣服款式与文化,沦于亦古亦今、又中又西、不汉不满、不洋不中、不伦不类、光怪陆离的纷乱之极。像中装外面套西服的装束,在当时就屡见不鲜。就连刚成立的临时政府也对此现状无可奈何,难以作为,只能遵循“民国服饰暂时听其自便”的原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公元1912年3月13日,是中国妇女解放耸立历史纪念碑的日子;当时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发布命令通饬全国劝禁缠足。自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在全国展开后,三寸金莲就此终止后继,广大妇女重新建立了社会地位,纷纷投身于社会生产与活动;<b>传统、宽阔、笨拙的旗袍</b>与“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因不适应社会发展与文化革命的浪潮而开始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改良文化”——“海派文化”服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实际上,当时的<b>旗袍服饰与文化发展</b>有一段停滞、断层的时间。在老旗袍样式与理念过时,新的旗袍改革文化与表现样式又没有出现时,日常衣着只能在上衣下裙的基础上进行试探性地改良。当时的临时政府规定:男子公服采用西装,常服采用长袍;女子规定为上衣下裙的套装形式。但这样的规定显然与社会文化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因为当时做西装的呢面料都需要进口,这当然不利于民族产业,所以当时社会反对采用西装作为礼服的呼声甚高。因此当时的临时政府只得重新规定,男子以长衫马褂作为礼服,女子的衣裙面料需采用丝织品,四周要加绣饰,而且裙子一定要采用红色面料。&nbs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服饰首先从上衣开始改良:在原来衣服的基础上将大量绣花取消,强调滚边、云纹和盘纽,并把衣形收窄和缩短,衣领高耸并夸张,名谓“元宝领”或“马鞍领”,这使穿着者头颈显得<b>袅娜妩媚</b>,但却极不舒服自由。对此,著名的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女士,于1944年在上海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流言》的《更衣记》篇中这样描写:高得与鼻尖平行的硬领(指元宝领),像缅甸的一层层叠至尺米高的金属项圈一般,逼迫女人们伸长了脖子。&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妇女的另一主要服饰——<b>裙子,也必须改革</b>。在清代,诗书礼仪之家,小姑娘长到13岁必须穿裙子,女子外出裤外必须罩裙子,裙子要藏住“三寸金莲”不外露,并且裙子的颜色对不同的穿着对象有着严格规定:妻穿红色,妾穿粉红色,老妇穿黄色,寡妇穿黑色,青楼女与裙无缘。如此讲究的裙子颜色,确实在当时的大街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中国清代和民国时期的裙子是中国历史上最讲究的服饰之一,穿着要求相当苛刻,正如张爱玲在散文《更衣记》中所描写:裙上的细褶是女人的仪态最严格的试验。家教好的姑娘,莲步姗姗,百褶裙虽不至于纹丝不动,也只限于最轻微的摇颤。不惯穿裙的小家碧玉,走起路来便予人以惊风骇浪的印象。更为苛刻的是新娘的红裙,裙腰垂下一条条半寸来宽的飘带,带端系着铃,行动时只许有一点隐约的叮当,像远山宝塔上的风铃随风摇曳。&nbs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广大妇女为冲破封建势力的桎梏,适应时代的需要,对服饰也进行了必须的革命。到了民国,裙子的式样已有明显改良;繁琐的百褶裙已很少有人穿着,人们将百褶变成大褶或无褶,继而将裙子改变成裙裤,后又改变成了裤子,极大地方便了妇女参加社会生产与活动。&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nbsp;1926年底,小圆角上衣开始被淘汰,断层了十几年的旗袍重又开始流行。随着<b>改良旗袍</b>款式的不断变化,人们的发型也随之而变,女子解放了自古以来对头发不能剃剪的“总发”戒束,妇女开始剪发而使多种时尚发型配合旗袍流行。随之而来的玻璃丝袜、高跟皮鞋、首饰、项链等也纷纷进入了<b>旗袍服饰与文化配套</b>的行列,极大地丰富了妇女的生活。&nbs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刚开始流行的旗袍则借鉴了高领上衣的衣领样式,为了保守唯恐衣领不紧,还特意在领子上加了一排漂亮的盘纽。许多人穿了这种旗袍后会感到呼吸不舒畅,颈脖转动不自如,因而不久就不流行了。&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我国妇女长期生活在封建统治者“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社会意识形态下,她们不得不把上天赋予健康女性身体最美的部分——“乳房”给强迫紧闭束缚起来,于是“束胸”就成为千百年来,伴随成年女性身体发育的无奈选择。平胸为美,刚开始流行的旗袍设计剪载,是以没有胸裥为特点的。&nbs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27年7月7日,广东省政府委员会通过了广东省政府民政厅代理厅长朱家骅递交的《禁止妇女束胸的提案》,于是就展开了我国妇女解放史上有名的“天乳运动”。广大妇女从此可穿着贴身的旗袍挺胸走向社会,旗袍的式样亦更趋向了<b>曲线美</b>。为此,出现了因胸不丰满者而戴“义乳”者,以此来遮盖自身体形的缺陷,增加穿旗袍的美感。&nbs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著名早期影星阮玲玉,便是最早戴“义乳”的中国妇女之一。戴上“义乳”的阮玲玉旗袍穿着合身,胸乳圆润,与<b>旗袍的曲线</b>结合近似完美,创造了众多影迷纷丝们疯狂崇拜的<b>银幕旗服形象</b>。&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上世纪20至40年代,是近代<b>中国女装</b>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的顶峰。旗袍则在这一时期奠定了它在中国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此时的上海成了领衔全国新时装的展示舞台与风向标。随着社会逐步走向开放,妇女地位的提高,尤其是妇女重新认识到了自身的美和必要的自身保护,解除了不必要的思想、社会习俗约束,开始在穿着上尽量体现、追求自己女性的美。因此,旗袍的式样开始趋向紧身和恰当的袒露;夏季的旗袍趋向轻薄凉快,有的甚至以公然袒露胸怀于众人面前为美。&nbs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一时期,旗袍款式的变化得到了长足发展。勤劳聪明的绣娘,把清代满幅繁杂、多层次的大小绣花精炼后重新安排组合,绣在改良旗袍的显眼部位上,使旗袍更增强了<b>高贵与华丽</b>;此时流行的旗袍,更强调滚边修饰,用线条来加强凸现东方女性的曲线美,用花草鸟兽等各色多样的盘纽,为旗袍画龙点睛,使其更富<b>雍容典雅</b>的气质。&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做工方法上,旗袍也逐渐形成了<b>立体造型</b>制作体系:如衣片上出现了省道,腰部裁剪更为合体并配上了西式的装袖,旗袍的衣长、袖长则大大缩短,腰身也更为讲究,出现了开襟、半开襟、立领盘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衣身连袖、平面裁剪等制作工艺。&nbs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旗袍的样式百花齐放、各领风骚</b>:开襟样式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圆襟、直襟、方襟;领口样式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样式有长袖、中袖、短袖、无袖、宽袖、窄袖;开衩样式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分类。于是,这种以中西合璧的立体载剪工艺而制成的新型旗袍,立即风靡上海、全国,受到淑女名媛的青睐,并最终形成了<b>“海派旗袍”服饰与文化</b>这一在特定历史时期引导展现中国服饰工艺与文化发展的奇葩。&nbs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现代社会,旗袍是以服饰表现的“时尚文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50年代,在内地,旗袍已不再是平时的生活着装了,但是在有重大活动时,爱美的女性还会穿着漂亮合身的旗袍出席,旗袍成了当时女性靓丽的礼服。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出访国外时夫人都是以旗袍作为盛装礼服,成为我国旗袍史上的美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nbsp;然而,在一场众所周知的浩劫中,享誉中外的中华女性特有的代表性服饰旗袍,也难免于灾,成了所谓“四旧”和“资产阶级小姐、太太的服饰文化代表”;大量制作精美的旗袍在浩劫中被烧被毁,当然也有人把幸存的旗袍放在箱底封存了起来,使旗袍的美在浩劫中得以幸存。当然,这些旗袍也就自然成了当今旗袍收藏家不断寻觅的“宝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实际上,在上世纪50年代后,旗袍着装在台湾、香港、海外华人圈内,并没有中断过,仍是十分受欢迎的重要着装与礼服。当时在台湾,从二、三十年代起就是中国妇女服饰着装时代人物的宋美龄,就非常喜欢穿旗袍,她常穿旗袍参加各种重大活动,成了我国服饰文化史上的旗袍着装典范。我们知道,在旗袍史上可写上重彩一笔的“花样年华”的故事,就发生在1962年的香港。自从社会流行穿旗袍后,台湾、香港和海外华人区都设有专门的旗袍定制店,旗袍在华人的心目中已成了永恒的选择,成了民族情节与国家服饰文化的代表。&nbs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旗袍重新回到了爱美女性的身上,成为在各种喜庆场合与舞台表演中女性最喜欢的着装与主打礼服。&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曾有人大力提倡穿汉服,但却只有旗袍传承了下来?因为宽衣大袖的汉服虽有汉韵,但毕竟与当今的社会生活与发展不协调。历史告诫,不是所有古人留存的东西,都会得到继承与发扬;只有被现代社会与文化包容,并能从中得到提高、发展、丰富的事物,才会显现其无穷尽的生命力,得到人们的认可、传承与喜爱。历史上四大美女的服饰可以出现在舞台上或偶尔闪耀在商业活动中,但绝不可能融入现实生活,因为它只为四大美女所有,或为喜欢美女的小部分权贵所有。唯有旗袍,它传承了传统的绣花艺术、图案造型;它的花边、滚边以及旗袍本身的曲线美,代表了东方人艺术的神韵;云纹、盘纽的花样如此精彩,以至人们在得到视觉艺术享受的同时,还能深切感受“海派”服饰的特征、中国服饰文化神韵以及服饰工艺制作的天人合一境界;深切感受因女性穿着而展现出来的美的旗袍艺术。&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历史的沧桑及上海城市百年的辛酸变迁,都能从旗袍和曾经的服饰习惯中找到痕迹,而从旗袍百年演变史中体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演变,人们蓦然发现“海派旗袍”的造型、面料、剪裁、缝纫乃至盘扣花边纹样,都可以成为现当代都市服饰设计理想的创意元素之一。&nbs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