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17号,濮阳县一中团队乘大巴车奔赴信阳参加为期五天的培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的培训组织很科学:班长和副班长负责和组织方沟通,负责通过组长安排学员们的生活学习。根据科目分为六个小组,每位小组的组长负责自己小组内的学习和生活,分管每一天与老师的沟通和班内主持工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平日的老师们无论是年轻可爱还是德高望重,坐到会场贴有自己名字的位置上都求知若渴,仔细听着教授的讲座,及时记录着自己感触很深的内容,内容多了就先拍下来课下再整理。对自己身份的无缝转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下马上总结,写出心得体会。怎么教育学生,就怎么要求自己。老师,时刻都在为学生树立榜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每天,没人提醒,所有老师也都会及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并拿出和同组交流。除了群里以外,吃饭也在讨论,下课时间也在讨论。相互交换没拍到的PPT和把对自己影响深刻的内容。在学习上,我们没有半点马虎!</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为什么在学习了这么多年在面对一些十几岁孩子时还要如饥似渴的学习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焦素娥老师给出了答案,她说: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并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老师才是最受欢迎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培训中,我们知道:真实、务实、扎实、真诚、平和、亲和是好老师的必备品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培训中,我们知道:教师首先是学习者,其次才是教育者。教学是科学,是需要研究和思考的科学;教学是活的,是有生命力的,是需要教师投入精力和智慧去创造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奥地利犹太哲学家、教育家马丁·布伯:教育不能只玩弄一些手段。教师只能以他的整个人、以他的全部自发性才足以对学生的整个人起着真实的影响。当他无意影响他们时,他的蓬勃的生气向他们倾注着,极其有力而彻底地影响着他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老师,永远是走在学习的最前沿,老师永远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学习,对我们老师而言,是终身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是一座桥梁。连接了学生和知识。学生们不反感学习,因为探索未知世界、操作、交往、在安全的氛围下展示自我是人类的本能,他们讨厌的是死板,僵硬,无趣、重复的知识本味的讲授中心的教学过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郑立平老师指出:我们的学生对美好学习生活(含成长)的向往与我们的学校发展不充分和我们的教师自身成长滞后不能提供不能满足之间的矛盾,是当下教育的主要矛盾,也是影响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原因,也是直接影响教师身心健康与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更需要新的教学模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立兵博士提出了学习中心课堂,实际上新的教学模式的名字很多,但是有一个相通之处在于改老师的主角为学生为主角。学习中心课堂提出: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我们要培养的重中之重。促进的不再是掌握知识能力,而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要以学生的问题为中心,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但是。并不是老师退出课堂了,这时候的老师角色更加重要。老师改主角为导演,好的导演能让演员更优秀,在课堂上,老师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来通过情境导入,启发学生思维。这个过程学科知识通过各个学科体验、多重思维应用、学生自助参与,学习方式多样而达到学生高阶认知,也彰显了育人本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心理学家约翰.杜威说过:“如果用昨天的方式教今天的学生,就会剥夺了他们的明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要教出的是明天的太阳,未来共和国的脊梁。为此,我们在学习中努力着,成长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用尽全力,只为我们的孩子学起来毫不费力。</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