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1年7月20日,我们走进了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与发生在七十多年前的那场决定中国未来的战役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对话。</p><p class="ql-block">辽沈战役纪念馆是为了纪念辽沈战役而修建的一座专题性纪念馆,最早成立于1959年1月。1963年10月,第一个基本陈列馆完成并开放。“文革”初期被迫闭馆,“九一三”事件后被撤销。1978年恢复,修改陈列后重新开放。现坐落于锦州市中心锦州火车站东侧的新馆于1988年10月31日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并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纪念馆前青松环抱的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p> <p class="ql-block">馆名由叶剑英同志于1978年10月题写。</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主题雕塑《决战决胜》,采用仿铜高浮雕,以人民解放军突破城垣的瞬间为创作背景,表现出人民解放军无坚不摧、勇往直前、胜利进军的雄伟气势。</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没有特意突出林彪的领导地位,但也没有抹杀林彪作为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应有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里展出的这幅照片显示得非常清楚,林彪是东北局的主要领导人。看与会者的表情,东北战事应该已是胸有成竹。</p> <p class="ql-block">大家都还记得杨子荣的故事吧。剿匪也是当时东北的一大任务呢。</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里的通道也布置成了忒具东北味道的白桦树林。</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东北居然还有这么多学校。</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见到歪把子机枪。歪把子机枪真的是歪把子。</p> <p class="ql-block">认真看完了这张某班战士的立功计划书,颇有感触:有这样的战士,解放军怎么能不打胜仗?!</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里的这个场景非常震撼。坦克摧枯拉朽,破墙而出,一个崭新的世界就在面前。</p> <p class="ql-block">老水兵正在仔细观看塔山英雄树。</p> <p class="ql-block">从1946年~1948年,国民党军人数越战越少,解放军人数却越战越多。</p> <p class="ql-block">除了踊跃参军,还有大量的民兵。</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里有多幅照片显示,虽然不是拿刀拿枪与敌人展开正面战斗,但作为担架队员以及运输队员,民兵和正规军是同步在进行战斗。</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里也陈列有好多民兵英雄的照片。左上角这位民兵英雄曾一个人俘获了国民党军十人。右下角这位民兵英雄组织他们村里的二十多人,曾参加战斗十余次。</p> <p class="ql-block">当时在东北支前的,还有毛泽东号机车组。</p> <p class="ql-block">大家都记得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牺牲时只有19岁。</p> <p class="ql-block">今天在纪念馆里看到还有一位同样的英雄。</p><p class="ql-block">在锦州战役中,梁士英和战友被一座地堡挡住去路。紧急关头,他挺身而出,将爆破筒塞进地堡,并用胸膛牢牢顶住,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部队开辟通路。</p><p class="ql-block">据说他的孙女就在纪念馆当讲解员。</p> <p class="ql-block">看看这些还带有战争印记的锦旗。 他们曾经过战争的洗礼,似乎还能闻到锦旗上硝烟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辽沈战役,东北解放军伤亡6.9万人。他们的鲜血与生命换来了这些锦旗飘扬。</p> <p class="ql-block">《攻克锦州》全景画。</p><p class="ql-block">攻克锦州全景画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段再现了1948年10月14-15日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的31小时激战。</p><p class="ql-block">全景画馆采用了现代立体音响技术,把解说和表现战争的声响合成,当观众欣赏全景画时,能同时听到和画面形象相一致的方位传来的解说声、爆炸声、喊杀声、马达轰鸣声,使全景画表现的战斗气氛更为浓烈。</p> <p class="ql-block">全景馆里人头攒动,这是后辈对先辈的致敬。先辈们,你们可以放心了,中国的后辈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一定会把祖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中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