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真情二十年———致青春

Helen

<h3>  当我接到1998级孩子们邀约参加他们毕业20周年庆,心里觉得无比感动。这届学生由于我2001年生小孩的缘故,未能将他们送毕业,心中一直觉得非常亏欠。 感动于学生们的诚挚,哪怕当时的我对他们很严苛,考试分数没达标好些同学都挨过打手心。感动于孩子们的善良,时隔二十年,中间的种种隔阂和小摩擦,他们已浑然不知,结果全记得的是老师们对他们的好。感动于孩子们的真切,二十年过去,他们中大多数已成家立业,为人父母,有些俨然是旁人尊称的老板或单位的管理层,但在老师面前他们仍是如此恭敬。好多时候,我在想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成人成才,光耀门楣,声名显赫……</h3> <h3>  回首20年前, 自己还是一名新手老师,而这些孩子的家长们无比信赖我,无条件地支持我的工作。还有这些孩子,能够包容我急躁的坏脾气,能够体谅我初为人师的青涩。作为老师,我们有机会见证同学们的成长,看着你们一路或高歌猛进,或跌跌撞撞,经历了各种残酷的选拔和人世间的冷暖,你们能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h3> <h3>  作为老师,我也觉得很有成就感。老师对学生的愿望其实很朴素,并非只有考入名校,升官发财,成为金字塔顶端的人才觉得脸上有光。其实,听闻同学们在社会的各个行业成为业内的翘楚或者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或者一名遵紀守法的好公民,或者公司里的好员工,或者称职负责的好家长,我们一样觉得荣光。他们勤劳勇敢,善良坚定,用自己的双手给社会创造财富,积极反哺社会,这难道不是教育的价值所在?</h3> <h3>  当年这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初中毕业便是自己目前的最高学历,二十年前由于社会经济不发达,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我们中好些同学受了委屈,吃了不少苦。比如,雪梅住的远,走路上学单边都要1个多小时,冬天上学放学早晚都要打手电;金梅因为个子高,坐在最后一排看不见央求家长配副眼镜,这样的要求都不能得到满足,最后只能辍学,外出打工。雪梅艰难的求学生活一直伴随她到大学继而在成都科技园工作。而没能完成初中学业的金梅如今已赡养瘫痪在床的母亲近二十年……真的是生活虐人千万遍,我们仍待生活如初恋。</h3> <h3>  就是在这样一批普通的孩子身上,让我看到自己曾在教育上的目光短浅。谢谢你们毕业20年之后,仍能记得我曾在你们的生命中出现,谢谢你们带给我的温暖与感怀。</h3> <h3>  亲爱的孩子们,尽管你们已经毕业二十年了,但我仍希望以后的时光中,你们力争今天完成的事情比昨天更有质量,明天的目标比今天更远大。人不是不合格才学习,而是通过学习不断成长。要有“本领恐慌”的压力,懂得我们的“本领”在时代中会不断折旧,必须通过持续学习来保值与增值。“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早已过时,要毕生用“终身学习,终身受教育”的观念去追赶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