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婆纪念公园

xiderun

<p class="ql-block">黄道婆纪念公园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徐梅路700号</p> <p class="ql-block">上海黄道婆是宋末元初松江乌泥泾人,青年时离乡远赴崖州(今海南三亚),三十年后把学习的崖州黎族棉纺织技术带回故乡,并与江南棉纺织现状相结合,发明了更先进的江南棉纺织技术,带动了江南棉纺织的传播,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是丝路女儿。</p> <p class="ql-block">黄道婆墓于1957年修复,1962年公布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移地重修于此,1987年重新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认定为徐汇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以“一庭院、三展馆”为布局,庭院区域采用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型与布局,院内太湖石、园林绿植与中国传统建筑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正中,大树参天,顺着斑驳树影右拐,推开新上漆的朱红大门,黄道婆雕像立于正中馆中,草甸、石板、假山由远及近排列,错落有致。石板刻着古海上丝绸之路、乌泥泾方位、再到黄道婆雕塑落成的文字,仿佛这些石板从土地中生长出来,把化为尘埃的历史组合成鲜活的文字,供人解读。</p> <p class="ql-block">由上海雕塑家杨冬白创作的黄道婆雕像,身形挺拔,披肩裹身,手持布匹纱线,眼神坚定而温柔,既体现了“关怀民众,衣被天下”棉纺织者形象,也展示了她独立、自由与温柔的性格特质。</p><p class="ql-block">黄道婆(1245年?—1330年)又名黄婆、黄母,原松江府乌泥泾(今属上海市)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p><p class="ql-block">幼时为童养媳,因不堪虐待流落崖州(在今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居约40年,学习棉纺织技艺并有改进,总结出“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织造技术。元朝元贞年间(1295~1297年),返回故乡,教乡人改进纺织工具,制造擀、弹、纺、织等专用机具,织成各种花纹的棉织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根据黄道婆时代制棉纺织技艺的基本工序“捍、弹、纺、织、染”来依次了解这为伟大女性科学家为中国甚至世界棉纺织史所做出的贡献,并陈列包括乌泥泾布、纺车、织布机、书籍等五百余件展品。</p> <p class="ql-block">l</p> <p class="ql-block">左展厅——“捍”。“捍”就是棉花脱籽的意思,脱籽耗时耗力,织一匹布,光是脱籽就需要三四天。</p> <p class="ql-block">黄道婆因此改良传统脱籽程序,创造出了“揽车”工具。揽车实现了棉籽分离,这项发明不仅让民众摆脱了繁重的手工脱籽工序,直接影响到棉花种植面积,推动棉纺织业发展。</p> <p class="ql-block">展厅有一台轧棉揽车供参观者体验棉籽分离技术。</p><p class="ql-block">不仅如此,还有小游戏体验摘棉轧棉场景,单人玩耍或双人、亲子互动,寓教于乐,其乐无穷。</p> <p class="ql-block">主展厅——“弹、纺、织”。踏进主展厅大门,「衣被天下」四个大字映入眼帘,嵌于扎染布与乌泥泾布,从上至下,似银河倾泻到人间,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把视线转移到右侧,在大块空出来的场地里,摆放传统的单锭手摇纺车,它需要一手摇柄带动车轮转动,另一手捻纱,但纱线很容易断,效率很慢。</p> <p class="ql-block">黄道婆从海南崖州学习归来,发明了三锭纺车,同时能够纺三根纱,省力高效。</p> <p class="ql-block">从主厅左侧通道往前走,一个大玻璃罩子罩着两把弓弦,弦下铺满棉絮,用手指拨动弦,弦击棉絮,棉絮在弦的击打下蓬松起来,这就是弹棉花。</p><p class="ql-block">可是,小弓弹棉花费时费力,黄道婆改良成大弓,使用锤子敲击弓弦,加快了棉絮蓬松步骤。</p> <p class="ql-block">棉纺实践基地可以临场体验古老技艺,有蓝靛扎染、棉线纺织、刺绣三块技艺。</p> <p class="ql-block">公园虽不大但绿化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谢谢收看。</p><p class="ql-block">照片2021年7月20日拍的,</p><p class="ql-block">文字摘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