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共享 共创共建

阜康市责任督学研修班

<p class="ql-block">  研,yán,形声字,繁体为“硏”,从石幵(jiān)声。本义:细磨。以石研磨。《说文解字》:“礳也,从石幵(jiān)声。”○1细细地磨:研墨;研药;研成细末。○2研究,深入地探求:钻研;研讨;研求。研究是解决难题的手段,人人可以学会研究。</p> <p class="ql-block">赵瑞红:山西晋中榆次教育督导室督学,2018年4月被聘为省级督学,2010年被评为山西省教育督导先进工作者,2014年一2019年,连续6年全程参加省教育厅、省教育督导委员会对吕梁、晋城、临汾、长治、忻州、大同、晋中等地区40多个县的督导检查评估工作。</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姚世敏: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专家委员会研究员,教育部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教育督导专业委员会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中国教育策划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访问学者。全国科研杰出校长,三晋名校长,太原市名校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何成喜:榆次教育局督导室主任。山西省学校内涵发展委员会副理事长、山西省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山西省晋中市教育协会理事。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先后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市级优秀校长、市卓越校长。</p> <p class="ql-block">  山西行,晋阜情,踏上山西沃土,聆听专家讲座,收益颇多,感悟良深。作为教育督导培训班学员之一,学习收获如下:一名教师要真正成长起来,需要学校充分激发教师潜能,唤醒教师的主动成长意识,让教师经常性地拥有‘成长感’,并转化为进一步成长的动力。怎样使教师拥有“成长感”?需要开展共同体教研,助推中青年教师找到新方向。过去我们所讲的“传帮带”已经不能局限于课堂了,应该更加注重教师教育理念和创新思维的全面提升,才能真正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做好教育。开展共同体教研,加强梯队建设,注重青年教师创新思维的培养,才能为一所学校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共读共享、共创共建”是“共同体教研”的核心理念。(赵海英)</p> <p class="ql-block">  今天聆听了专家专题报告,高屋建瓴,实用性强,教给我们如何去督、如何去导。“三不”:督导不留情面,不走过场,不说假话。“九看”:看管理、看队伍、看配备、看课堂、看活动、看课后、看指导、看评价、看变化。增强学校对督导工作的认同感,促进学校的自主发展,督学要与学校同仁形成学习共同体,为我们督导者定好了位,指明了方向,教给了方法。我们是从一线走出来的教师,也许在教学中我们是佼佼者,但以督学的角色听评课,恐怕就外行了。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对督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韩会丽)</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培训我们收获满满,让我们学到了许多新理念、新方法,破解了我心中的困惑和工作中的难题,更让我深深认识到督导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p> <p class="ql-block">  在讲座中,赵老师对《教育督导条例》的解读,使我们明确了《教育督导条例》颁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实施教育督导应当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遵循教育规律”等五条原则。</p> <p class="ql-block">  今天在培训中聆听了山西专家赵瑞红老师的讲座《新时代督导工作的一些思考》,使我对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使我明确了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的意义,全面系统地了解了督导评估的步骤,赵老师细致的讲解点亮了我对督导评估工作前进的航灯。</p> <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国家实行督学制度,以及作为督学应该具备的各项条件。我最感兴趣的是“督导的实施”,因为这是与我们督导的工作密切相关的。《条例》中规定了教育督导机构对哪些事项实施教育督导,以及督导的方式,让我明白了我们督学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不管是平时的日常督导,还是自己在学校所承担各项工作,都要一丝不苟的完成,才能更好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教育督导工作。(郭小红)</p> <p class="ql-block">监审:刘 军</p><p class="ql-block">编审:谢晓艳</p><p class="ql-block">编辑:刘格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