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泾:芦荡深处的传奇老街

宋老头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喻户晓的现代京剧《沙家浜》,是根据抗日战争时期苏州阳澄湖地区新“江抗”(新四军一部)真实的斗争历史基础上演绎出来的。 剧中的沙家浜原本没有这个地名,是作者依据故事涉及到的几个地方,如,陆巷、消泾、长浜、横泾、张家浜和西董家浜等,创作者在上述的几个自然村镇基础上艺术提炼而来的虚构地名,历史上的苏州地区原本并没有沙家浜这个地方。</p><p class="ql-block"> 现今的沙家浜镇原名横泾乡,是常熟市辖内的一个乡镇,因为早年沪剧《芦荡火种》的缘故,当时曾改名为芦荡乡。改革开放以后,因为现代京剧《沙家浜》的名气要比芦荡乡大。为了借助品牌效应,加快经济发展,又将芦荡乡更名为沙家浜。如此一来,原有的横泾渐渐地被人遗忘。</p><p class="ql-block"> 2004年为了让后世之人记住曾经横泾老街,常熟人投资1500多万元在沙家浜水乡影视基地核心区域内修复性的复建了横泾老街。重建的老街,恢复了横泾老街往日的模样,刁宅大院、春来茶馆、江南小渔村等一批旧址遗迹,横泾老街又回归于原本的样子,这座芦荡深处的传奇老街又重归于世人的眼前。</p> <p class="ql-block">  横泾老街是为拍摄电视剧《沙家浜》而复原的古镇,保存农村建筑旧貌,吸纳江南小镇精华,重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市井风情,唤醒人们对“梦里故乡”的记忆。  </p><p class="ql-block"> 青石板铺就的街道,陈旧的木柱构建的房屋街廊,一块块可拆卸的旧式木门板和廊下挂着的一串串红色的灯笼、店门前摇曳着各式各样的酒旗。整个老街呈现着古朴典雅、风情浓厚的民国风。</p> <p class="ql-block">  横泾老街虽说是重新复建的,但是这里却集中完全还原了江南水乡古镇老街的一切元素。↓</p> <p class="ql-block">  斑驳的石板路,幽深的水巷,临水的人家,热闹的街廊,街巷廊坊 ……放眼望去,白墙黑瓦,木格子窗,青砖铺地,扑面而来是古色古香江南水乡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横泾老街“染坊”,染坊,也就是制作江南人最流行的蓝印花布的手工作坊。↓</p> <p class="ql-block">  铁匠铺,是过去农村能够看到的一门原始的锻造工艺坊,随着现在工业的发展,打铁铺已经成了几近消失的老行当。↓</p> <p class="ql-block">  春来茶馆是当时抗战时期新四军的地下联络站,茶馆里有聊天、有谈生意的,具有很好的掩蔽性,所以当年江抗部队主要的活动区域和开会碰头都在茶馆。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人们重温红色记忆和体验经典魅力的必去之处。</p> <p class="ql-block">  “春来茶馆”,更据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东来茶馆”改编而来。↓</p> <p class="ql-block">  春来茶馆门前的按照戏中舞台形像而雕塑的“阿庆嫂、胡传魁、刁德一”三尊铜像。↓</p> <p class="ql-block">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春来茶馆的七星灶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茶馆的民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  横泾老街规模最大的院落——刁家大院,前后三进,总面积2千多平方米,大院后面还有后花园、假山、池塘、厢房等配套建筑,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宅第。此院大门口挂着“忠义救国军第五支队司令部”的牌子,是电视剧《沙家浜》重要的拍摄场地。↓</p> <p class="ql-block">  刁德一,戏剧《沙家浜》中的人物,是沙家浜镇地主刁老财的儿子,曾留学日本,归国后任忠义救国军参谋长,积极为日本人卖力,大肆搜捕新四军伤病员,后被新四军镇压。刁德一故居为刁德一生前居所。↓</p> <p class="ql-block">  江南农俗馆,江南农俗馆是常熟农民收藏家沈月英女士历时数十年,耗资数万元投建而成。↓</p> <p class="ql-block">  馆内展示了大量江南水乡农家的生产、生活用具,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捕鱼捉蟹网笼、耕田、收割脱粒、弹棉花、纺纱织布等器具,真实地反映了水乡人家的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  酒酿饼是常熟著名的特色小吃,也是春天的时令点心。每到春天,不少老字号都会推出手工制作的酒酿饼,清甜浓郁的香味,吃一口软糯细滑,淡淡的酒香味道在口中弥漫开来,令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翁家槽坊,是横泾老街上的一家制酒工坊。店铺里的一现做现卖的杨梅酒、青梅酒、陈年老酒等等。↓</p> <p class="ql-block">  横泾老街上的城门楼了。据说,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日寇一个据点,也是一处关卡,故岗哨、沙包、铁丝网一应俱全,当然这些全是后来为了旅游和拍摄影视剧而制作的道具。↓</p> <p class="ql-block">  横泾老街临河而筑,河流一侧都是民屋,表现出江南水乡特有的小桥流水人家般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横泾老街处昆承湖南畔,这里水深土肥,盛产菰芦鱼蟹,昔时湖畔村民以捕捞为业。其湖面水域辽阔,湖荡中菱荷相间,芦苇密布,风光旖旎。抗日战争中,新四军伤病员利用茂密芦苇荡的自然优势,与日寇、敌伪军巧妙周旋,赢得了斗争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  水车、风车、高竖桅杆的农船和船坊尽现当年农家生活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浓缩的江南,乡村建筑的旧貌,江南小镇的精华,重现上世界三四十年代江南市井风情,唤醒每个人的江南水乡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  沙家浜集江南水乡特色建筑之大成,再现抗日战争时期江南水乡小村风貌,建筑依水而建,前是宽阔水面,渔翁垂钓,橹声咿呀,苇叶青青,一派水乡恬静。↓</p> <p class="ql-block">  横泾老街是江南典型的水乡,桥自然也就多了起来,而且还有不少是年代久远的古桥。这座位于横泾老街北端吊竹渡桥就是建于清代的一座古桥。↓</p> <p class="ql-block">  “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深厚绵远的歌声伴着芦苇摇曳声从湖心迎面而来,那一湖苍翠湖绿的芦苇化作倩影婆娑的窈窕少女涉水而来,脸上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i><u>  横泾,这个不为人熟知的老街,躲在江苏常熟沙家浜芦花荡深处。铺天盖地的芦苇,是沙家浜的标志,漫天飞舞的芦花,将小小的横泾古镇团团围住,隔断了红尘亦隔去了喧嚣。</u></i></p> <p class="ql-block">图片:宋老头</p><p class="ql-block">编辑:宋老头</p><p class="ql-block">文字:宋老头(部分景点介绍摘自网络,谢谢网络作者!)</p> 谢谢您的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