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航天英雄聂海胜青少年时期的故事(连载三十八)徐青

徐青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航天英雄聂海胜少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8、闪光的团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3年5月的一个星期天,聂海胜和同学肖居成、周越颖、李军四人,相约来到了位于枣阳城大东街的照相馆照了一张合影相。这个时间,既是聂海胜高中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又是聂海胜入伍参军的前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照片取出来后,同学们免不了要互相传看。大家发现,聂海胜在照这张合影相时,胸前戴着校徽,校徽的上方正中,是闪闪发光的团徽。从这张照片上可以看出,聂海胜是一名共青团员,聂海胜是枣阳一中的一名学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在同学们中引起了一场小波澜,好多同学惊呼起来:“我的团徽呢?”“我的校徽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学们学习紧张辛苦,住读条件较差又几次搬家,学校对戴团徽、校徽也无明文规定,同学们暂时找不到自己的团徽、校徽了也很正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聂海胜上初中时,是年级同学中第一批入团的,从入团的那一天起,他就把自己的团徽和小时候在部队当连长的本家大哥送给自己的五角星、红领章等珍贵的物品,放在一起珍藏了起来。到孙寨中学,到杨垱大公社中学,到枣阳一中……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一步一步越走越远,越走越高,越走越坚定。但不管走到哪儿,他都把珍藏着团徽等宝物的小包包,带在自己的身边。经常把团徽和红五星拿出来看看,每看一遍对自己都是一次鞭策和鼓舞,面对团旗举手宣誓的那一幕,经常出现在他的眼前。团旗下自己发出的誓言,也经常在他耳边回响。他时时刻刻都牢记着,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也牢记着,自己是一名从枣阳一中走出的高中学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去火车站生资公司打工扑空回来的聂海胜,从大哥家带了一袋子桔子到学校。湖北枣阳的乡村,有很多的桃子、苹果和梨子等水果,是出了名的桃之乡。但桔子很少,在枣北几乎就没有桔子。在大哥家,海胜先尝了一个,桔子的甜,和桃子、苹果的甜是不一样的,像蜜一样甜的桔子,还略带一点纯正的酸味,吃起来满口生津滋润心肺,还感觉有些提神,原来桔子是这么好吃。同学们是不是也没吃过呢?回到学校他把一袋子桔子全分给在场的同学们吃了。他对人一向就是如此慷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头回吃到桔子的史天东、张文旭、胡华忠、王志向和肖居成等十好几个同学,有的边吃海胜的桔子,边想起初中快毕业时吃海胜压缩饼干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压缩饼干也是海胜大哥送给他家的。饼干是仓库里更新换代时廉价处理的,虽是更新换代处理品,但质量却还完全符合食用标准。那天海胜回家,妈妈给他拿出了压缩饼干,压缩饼干又香又甜,吃了特别耐饿。海胜待人一百个诚,到杨垱大公社中学不久,就像在孙寨中学一样,很快和很多同学成了好朋友。遇到好处,他马上想到同学们。临走时他对妈妈说了,想把饼干带到学校让同学们也尝一尝的想法。妈妈知道娃们上学辛苦,就让他把一盒子压缩饼干全带到学校了。可有几个同学没吃到,他们找海胜时,海胜很着急。怎么办呢?不知大哥家还有没有。于是,他又跑回家一趟,找到大哥时,大哥把仅剩的半盒全给他了。这一下好了,同学们都可以吃到了,海胜高兴地跑回了学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下课很早,聂海胜和八九个同学一起,拿着书本来到了学校后面顺城村的一个稻场上。一阵微风拂面,吹来稻花的清香,沁人心脾。同学们或躺或坐,有的在读书,有的在谈心,有的仰望蓝天憧憬着美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突然,专心读书的聂海胜猛地站了起来。原来,他听到了空中飞机的声音。飞机一瞬间就飞得没影了,海胜还久久地站在那看。直到确信飞机不会飞转来了,他才对在场的同学们说:“不知道我将来能不能考上飞行员?”同学们都知道他的性格,加上他人缘好,在场的没一人敲他的破锣,但一时也找不出合适的话来鼓励他。只听他又接着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会尽最大努力的。”大家鼓励他说,听说枣阳一中年年都有同学考上飞行员的,你学习成绩好身体素质也好,将来一定考得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临近高中毕业,聂海胜(前排左二)四位同班同班同学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今日枣阳。聂海胜家乡湖北枣阳汉城文化园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学们看书看累了,太阳也快落山了,大家沿着一个台水渠朝学校的方向往回走。水渠中间有一根十二三米长的水泥管道横跨公路,距地面有五六米高,有几个胆大的同学想从水泥管道上走过去。只见那几个同学,有的向前走了两米多,就顶不住了只好又转身回来。有的向前慢慢走了两三米后不敢再走了,只好匍匐前进慢慢爬行过去。只有聂海胜一人,伸开两臂做平衡棒,很轻松地连走带跑着快速过去了,赢得了同学们的齐声喝彩。史天东看他平衡机能这么强,走向前对他说:“你将来要是开飞机了,肯定开得又快又稳。” 聂海胜最爱听这话,面对着同学们,他很开心地笑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天中午,同学们都在排队买饭。不知哪个班的一个男生,跑上去就“卡”在了几个女同学的前面。那几个女同学敢怒而不敢言,其他在后面排队的同学们也都很有意见。这时,只见聂海胜径直走到那位同学面前,很友好地劝那位同学到后面按顺序排队。那位男生不仅连头都不动一下竟还出口伤人,骂聂海胜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聂海胜不与他理论,更不与他对骂,他伸出右手把那位男生紧紧地“抱”出了队伍。那个同学抬头看时,原来“抱”他的是学校的运动健将聂海胜,他很知趣,转过身跑得没影了。当时,同学们在哄然大笑的同时,都向聂海胜投去了钦佩的目光。海胜转过身准备离去时,才看到那几个同学是他们班的高玉改、杜宏、任青和张寒等。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次学校进行内务卫生检查评比时,聂海胜都主动地帮助生活委员金邦才,督促同学们把各自的内务卫生整理好。对有的同学没有叠好的被子,他动作麻利地挨个重叠一遍。有几个同学铺面上总是乱七八糟,他都一个一个帮助他们收拾顺当。他把集体的荣誉看得很重,就是一个脸盆、一双鞋子没放好,他也要动手摆放整齐。内务卫生检查评比结果,他们班总是第一,年级流动红旗一直挂在他们班的宿舍里。流动红旗,成了不动的红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聂海胜集体荣誉感强,荣辱分明,意志坚定,品格高尚,认准的事情决不动摇,学习、工作和体育等多方面,始终走在同学们前面。团徽,是青春和理想的见证。看到这张照片后,同学们都明白了。原来,聂海胜除了有一颗火热的心外,他心里还有一颗闪光的团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触聂海胜的乡邻、亲属、同学和老师越来越多,我的心越来越感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轻时在所在部队师政治部,多年担任新闻干事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在解放报和原武汉军区战斗报,发了不少的新闻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我得心应手的是写人物故事和人物通讯中。后从军内写到军外,从青年写到中年,以故事、通讯和报告文学的形式,采写宣传过不少先进典型。这些作品大都发表在《解放军报》、原武汉军区《战斗报》、《湖北日报》和《党员生活》等报纸杂志上,虽然报道的那些先进典型事迹翔实生动感人,但总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我:“真有那么好吗?”先进典型,“墙内开花墙外香” 现象时常存在,我曾为此困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采写创作聂海胜青少年时期的故事时,随着采写的深入,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聂海胜在墙外香的同时在墙内更香。聂海胜闻名全国后,从枣阳走出的人们,如果对人说我是枣阳人,说半天人家不知哪跟哪。如果一提航天英雄聂海胜,人家很快都明白了,并且双方的距离一下子拉近。枣阳接待外来的客商,只要介绍这里是航天英雄聂海胜的故乡,当即就会引起共鸣。聂海胜成了家乡枣阳的光荣与骄傲,也成了家乡枣阳市和襄阳市,乃至湖北省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家乡出现聂海胜热,出现聂海胜效应,仅是因为聂海胜成了航天英雄、成了“感动中国” 的新闻人物吗?我认为不完全是这样的。聂海胜成了航天英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时,聂海胜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不能说话;他的二姐和妹妹两家举家在外打工,为了节省几个旅途钱连春节都是在他乡度过的;聂海胜的小弟28岁了还是光棍一个。聂海胜没向组织和当地政府提任何要求。当地政府根据家乡人民群众的愿望、经上级政府批准将他童年就读的学校更名为“海胜小学”、将他高中就读的班命名为“聂海胜班”时,他坚决不同意。社会各界看他家困难,自发地向他家捐款捐物,聂海胜一分不收,一件不要。聂海胜的爱人聂婕琳和家乡枣阳的亲人们,都坚决支持他。退不出去的物资和钱款,当地政府按照聂海胜的要求,全部捐赠给了希望工程、敬老院和学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使家乡各级领导和家乡人民群众,看到了聂海胜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和博大的胸怀。家乡人民群众,从内心里关心他、爱护他、敬重他、支持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选自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徐青作品《梦想成真聂海胜》一书中。此次制作美篇时文字略有改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