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18日晚上,我们一行9人在上海南站乘Z27次卧铺赴武汉。次日早上抵达武昌站,导游接站后即带领我们乘大巴直奔第一个景点——荆州。</p> <p class="ql-block">荆州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公元前689 年,楚文王建都于郢(现荆州市纪南城),历经20 代帝王,定都411年,创造了灿烂的楚国文化,可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p> <p class="ql-block">荆州古迹众多,纪南城遗址、熊家冢墓地、八岭山古墓群、雨台山古墓群等出土的丝绸、雕塑、以及彩绘漆木器气韵生动,美轮美奂,彰显楚国风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楚国人艰苦创业和开拓进取,创造了楚国的辉煌历史,博大精深的楚文化长河源远流长。</span></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乘车来到宜昌,参观三峡工程,那里有“筑坝为民,治水兴邦”的标题。三峡工程是治理长江水患的关键性骨干工程,是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 ,是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标志性工程。此照片是参观时提供的影视背景拍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峡船闸是目前世界上连续级数最多, 总水头和级间输水水头最高的内河船闸。船闸工程包括上游引航道、3主体段、下游引舟道、输水系统、山体排水系统等,总长6442m。</span></p> <p class="ql-block">三峡工程明渠截流:2002年11月6日完成,采用双戗立堵法截流,龙口水深24米,截流流量每秒8600~10300立方米,龙口抛投量大洋洲上戗16.7万立方米,下戗16.1万立方米,最大抛投强度达到每 日15.4万立方米,抛投历时4天,投入设备176台套,施工人数2000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峡坝址基石。</span></p> <p class="ql-block">走上三峡坝区制高点坛子岭,站在与大坝等高的位子, 俯瞰整个坝区,近距离鸟<span style="font-size: 18px;">瞰</span>三峡工程全貌,体会毛主席诗句“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豪迈情怀,远观三峡移民第一县—梯归新县城。</p> <p class="ql-block">三峡工程世界之最1.防洪效益最显著: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来米,防洪库容220亿立方米,能有效保护长江中下游地区的1500万人口,23 00万亩土地。</p><p class="ql-block">2、发电量最大:总装机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7亿千瓦。</p> <p class="ql-block">3、建筑规模最大:大坝全长2310米、泄流坝段长483米,安装26台7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双线5级船闸和升船机均为世界第一。</p><p class="ql-block">4、工程量最大:主体建筑物土石方挖填量约1.34亿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2800万立方米,金结制作安装达到28万吨。</p> <p class="ql-block">5、施工难度最大:2000年混凝土浇筑548万立方米,月浇筑高达55万立方米,创世界记录。</p><p class="ql-block">6、施工期流量最大:工程截流流量9010立方米/秒、施工导流最大洪峰流量7.9万立方米/秒。</p><p class="ql-block">7.泄洪能力最大:泄洪闸最大泄洪能力达10.25万立方米/秒。</p><p class="ql-block">这些照片都是在<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峡坝区制高点坛子岭拍的。</span></p> <p class="ql-block">8、拥有级数最多:总水头最高的内河船闸 三峡工程的双线五级船闸总水头达113米。</p><p class="ql-block">9、拥有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升船机有效尺寸为12x18x3.5米,最大升程113米,船箱带水重量达1.18万吨,过船吨位3000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张照片是参观大型装载机、翻斗车等体验当年长江截流的壮丽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10、工程移民最多: 工程库区动态移民达113万。</p><p class="ql-block">11、拥有最大的地下电站: 地下电站安装6台70万千瓦的机组 ,是单机容量最大,上下游跨度最大。</p> <p class="ql-block">7月20日早上我们坐大巴来到《清江画廊风景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涵盖隔河岩水电站大坝以上至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盐池温泉,沿清江一线的所有旅游景观及景区景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清江画廊风景区属湖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也是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的国家森林公园和湖北省旅游局命名的全省四大甲级旅游风景区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12年12月19日,湖北宜昌市长阳清江画廊旅游度假区收到国家旅游局景观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函件,确认清江画廊成为国家5A级景区,也是国家地质公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穿过这个涵洞的大门才到画廊码头。</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清江旅游码头上船,一路观看两岸绿水青山,到中午抵达 《武落钟离山》,在那里上岸。吃了午餐后,一部分人到山上去游览,到下午2点左右再乘船返回。</p> <p class="ql-block">小朋友独自一人站在船头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武落钟离山》是巴文化的发源地。上下两张照片是我们快要走出景点时拍的。</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武落钟离山上拍下来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从这个门楼里出来,结束了清江画廊之行。后乘车前往恩施。</p><p class="ql-block">照片下面靠右一张是去时的船码头,左面那张是在中午停靠的武落钟离山码头边饭店的阳台上拍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傍晚我们来到“世界男子不二心,天下女儿第一城”的【土家女儿城】,那天的晚餐正好要我们自己解决,我们边走边看,这里非常热闹,吃的东西也是丰富多彩,而且价廉物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里是全国土家族文化集聚地、也是武陵山地区城市娱乐集结地、也是中国西部首家文化旅游商业古镇 、也是中国:恋爱之城、相爱之都 —土家女儿的发祥地。(每年农历七月十二就是一年一度的恩施土家女儿会故名的相亲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晚上我们入住恩施的旅店。</span></p> <p class="ql-block">7月21日早上我们来到被专家誉为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难分伯仲的【恩施大峡谷】,步行【云龙河地缝景区】,欣赏“水浊峡谷、瀑布跌水”为一体水文地质大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云龙地缝景区的入口进入,是一座风雨桥,桥下便是一条深深、长长的峡谷,伫立桥上,向两侧俯瞰,窄窄的峡谷,好似大地上的一道裂缝——“地缝”之名,恰如其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穿过风雨廊桥,沿山上的小道,蜿蜒而下,很快就下到了地缝底部,云龙河边。只见一瀑布,名曰“黄龙”,飞流而下,水声如雷。顺河边栈道,相隔不远,又见一瀑布,是为“银龙”,从天而降,水落石上,溅起水花四散,水雾一片。</span></p> <p class="ql-block">走过云龙索桥,来到河的对岸,继续前行不久,则是第三个瀑布——云龙瀑布。前两个瀑布,我们是隔岸而观,这第三个瀑布就在我们一侧,奔流而泻,因此,我们需要穿过一处头顶有遮挡的栈道,这让我们有机会,更加近距离地感受瀑布的流水淙淙和轰鸣之声。</p> <p class="ql-block">《暗河古道》整条游步道依据古时的栈道改造而来,依山而建,沿河而走,非进地缝内不可能发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占尽险要地势, 所以称为“暗河古道”更添神秘的历史色彩。</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乘大峡谷索道登顶峡谷之巅。这组照片的上下两张是坐在揽车上,在登顶的途中拍的 ,中间一张是我和若涵从“地缝”乘观光缆车上来 ,比爷爷他们早到, 在等候时拍的。</p> <p class="ql-block">坐索道登顶至《七星寨风景区》入口的第一个景点是2021年网红打卡地。然后导游大致关照我们两条路线,我们选了能观景但较累的一条路。这时淅淅沥沥的小雨已经下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山上的指示牌走,见一个停一下,这个《祥云火炬》为岩溶石峰景观,是三叠纪(25亿-2.3亿前)灰岩经风化剥蚀、溶蚀而形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该处自然单体岩柱原本与大山为一体,但因灰岩层理较薄,质地不纯,断裂裂隙发育,部分岩块自然脱落,而逐渐分离而独立,并呈现“烽火炬”状,故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18px;">所谓《双子塔》是指两座几乎完全对称,且互不相连,但又像彼此深情凝望的柱状山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 25, 25);">在大自然中找两座形态相似的山峰并不难,难就难在这两座山峰比邻而居,且如孪生兄弟般高度相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母子情深》是林木中不太起眼的一块岩石,其形态颇似一位母亲怀抱着她的孩子。在看到这块被命名为“母子情深”的岩石前,因为这一高一矮两座山峰更像母女或夫妻。</span></p> <p class="ql-block">《断崖绝壁 》在云龙河西侧,高耸的陡壁近南北向分布,海拔1700余米,高出地表600多米。这是三叠纪(2.5亿一2.3亿年前)灰岩沿近南北向的断裂裂隙、经风化溶蚀及重力崩塌而形成悬崖峭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悬崖峭壁的山腰间建有栈道,全长488m、高出地面约300m,石阶118个,与山岩绝壁融于一体。因该栈道建于绝壁之上,故称之为绝壁栈道。</span></p> <p class="ql-block">我在悬崖绝壁的道上选择了两个突出点各拍了一张。</p> <p class="ql-block">《迎客松》这个景观坐落在湖北省恩施市恩施大峡谷内,大峡谷共要翻四座山才能完成。走到此地我们已经腿脚发软了,没退路即使不看也得走。它生长在一处绝壁上,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景色。非常酷似鞠躬迎客的样子,也被称为:“鞠躬松”。</p> <p class="ql-block">过了回音谷就能看到《迎客松》,这里的迎客松虽然没有黄山的雄伟,不过毕竟这是棵真树,而且就长在悬崖上,这么旺盛的生命力,真是奇观。</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个景点《一炷香》,为喀斯特石柱,海拔1647m,为溶蚀余石柱。是三叠纪(2.5亿-2.3亿年前)灰岩经风化剥蚀、溶蚀及雨水冲刷乃至脱离主岩体(周边山体)而形成的独立岩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炷香(蚀余石柱)是恩施大峡谷的镇谷之宝,高97m,柱体底部直径6m,最小直径只有4m,在同类喀斯特地貌中十分罕见,为园区标志性景观。2013年它被美国CNN评为中国最美的四十个景点之一,属世界级地质遗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一炷香出来不知道走了多少路,真的是精疲力尽了,才看到《手扶观光电梯》。</span></p> <p class="ql-block">恩施大峡谷的《手扶观光电梯》是亚洲最长的户外扶手电梯,起于云梯入凡下行50米,止于甘堰塘游客返程中心,全长688米,从海拔1452米到海拔1234米,上下垂直高度218米,中间设观光平台,共有9台观光型大扶梯成“之”字形布置组成,是从大楼门下山的唯一交通工具 。乘坐扶手电梯不仅可节省体力,减少2378级下行台阶,缩短行程约1.2公里。从电梯里出来,我们惊叹:亏得有这电梯,真不敢想没有这电梯,这2378格下山的路怎么走?这30元钱太值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7月22日上午我们参观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恩施土司城】, 这里集中了恩施民间工艺者的卓越技艺,集中展现了门楼、风雨桥、九进堂、钟楼、铁索吊桥、土苗民居等恩施传统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还在土司王宫九进堂内欣赏由土家族民间艺人带来的原生态表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游览结束后,我们乘车前往中华脊梁—神农架,车行6小时后抵达鱼木镇,在酒店入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7月23日上午我们来到【神农架风景区】,她位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的西南部,被列入世界人和生物圈保护区,是国家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主要景点有“神农顶”、“风景垭”、“板壁岩“等。有“华中屋脊”之称。相传上古在此搭架上山采药而得名。这是景区的大门,相传右边牛🐮角左右有一条龙和匹马。</span></p> <p class="ql-block">【神农坛风景区】整个景区内青山环绕,美丽而幽静。分为主体祭祀区、古老植物园,千年古杉等。祭祀区分为天坛、地坛,依山而建。天坛正中的主体建筑是神农巨型牛首人身雕像,立于苍翠群山之间,以大地为身驱,双目微闭,洞察秋毫,似在思索宇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神农坛》是为祭奠炎帝始祖的丰功伟绩,弘扬始祖文化,在这充满天地灵气的福泽之地,将炎帝神农氏雕像供奉于此,与“神树”——千年古杉相伴,让中华儿女寻根祭祖、祈福纳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导游帮我们拍的全家福。</span></p> <p class="ql-block">《千年杉王》小当阳的千年古树铁坚杉是神农架茫茫林海中最为苍劲挺拔的一株杉树。这株铁坚杉,巍峨挺拔,昂首云天,枝繁叶茂,葱茏劲秀。主干坚似青铜叩之铮铮有声,树身苔迹斑驳,像古青铜器上的翠锈,凝聚着岁月的风霜古杉如擎天一柱,轧枝蟋云,展目逶迤群峰,俯瞰幽谷山涧。杜甫的名句“苍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正是它最好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接着我们来到【天生桥风景区】 ,是一一个集自然景观和巴人文化展示,休闲揽胜与文艺创作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区。这里有风情万种的飞瀑、鬼斧神工的天然石桥、险峻扼要的石壁栈道、文人墨客休养创作的山寨及神秘独特的巴人部落巴蛮茅居共同组成了一幅绚丽的山水画卷。</span></p> <p class="ql-block">还没见“桥”,一路上大小瀑布扑面而来 ,小朋友捷足先登啦。</p> <p class="ql-block">《天生桥 》是一座天然形成的石拱桥,它实际上是龙头山的一个穿透型的喀斯特溶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由于黄岩河的水流沿着龙头山内部白云岩岩层中的裂隙产生强烈的溶蚀作用,逐步形成了这个溶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此溶洞高逾17米,宽约10米,它的形成使河水改道,不再沿龙头山向下游流去,而是直接穿过溶洞奔腾直泄,景色十分壮观。</span></p> <p class="ql-block">走过天生桥,就来到《鹰潭》。</p> <p class="ql-block">《退思桥》退思而过,回忘天然奇洞。</p> <p class="ql-block">《苔蔓溪》</p> <p class="ql-block">导游告诉我们:到了《羊潭》以后基本是购物的地方。大约11点半左右我们从这里返回天生桥后出去吃饭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下午我们来到位于神农架省级旅游度假区木鱼镇的生态科普景区,209国道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的【官门山风景区】。景区植被丰富,雨水充足,风景优美,沟壑纵横 ,谷幽林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是以探索与发展为主题的科考、科研、科普体验区。8公里的长峡,河水奔流不息,暗河纵横交错,集中分布了亚热带到寒温带的植物2500余种,建设了16个专业景区组成的亚洲一流珍稀植物保护园。</span></p> <p class="ql-block">路过看到这棵《连心树》省沽油科、银鹊树,树龄超300年。树杆同根而生,相互穿插成大树。百姓称其为“连心树”寓意不弃不离、生死相依。神农架百姓古有崇拜自然的习俗,叩拜大树、山石认“干爹”,以求消灾赐福,许愿实现,来年挂红还愿。是民间文化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里有两条道路一条河流贯穿始终,河两侧山峰林立,林木葱郁、遮天蔽日,河内流水潺潺、终年不断。最大的亮点是领略神农架“物种基因库”。</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河流一直走,四周的房子里都是植物的标本。突然看到来到有一片瀑布,我们往上追根寻源。</p> <p class="ql-block">原来我们来到了《神农泉》,一个泉眼带来了一片瀑布,而且错落有致,上下共有三层。</p> <p class="ql-block">还有好吃又玩的《龙吟泉》,大人和小朋友都情不自禁地去玩一下,力气小的出不来,力气大的喷得一身水。</p> <p class="ql-block">8公里的长峡,河水奔流不息,暗河纵横交错,集中分布了亚热带到寒温带的植物2500余种,建设了16个专业景区组成的亚洲一流珍稀植物保护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路过的地方也许叫《曲径通幽》,旁边像森林一样,要过一座荡来荡去摇逛的桥,在上面拍照,蛮有意思的,桥下是小溪水潺潺,非常凉快。</span></p> <p class="ql-block">终于找到熊猫馆了,可这里是熊猫馆的救助基地,只见一个小熊猫在玩耍,真的有点失望。</p> <p class="ql-block">然后我们到【神农顶风景区】去,其中包含小龙潭(金丝猴救助基地)、金猴岭、露营地、神农谷、大脚印、神农顶观景平台、迷人埫、板壁岩、太子垭等许多小景点。</p><p class="ql-block">上山之前导游说上面很冷,让我们赶快去车上拿衣服 ,没想到车开走了 。这时雨又下起来了,无奈之下我们买了几件雨衣应付。没想到老天开恩,山上不仅不冷,而且雨也小了。</p> <p class="ql-block">林海哨所——《了望塔》这里海拔高度是2949.7米。了望塔塔高18.2米,钢筋混凝土结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了望塔》可以感受湖北公路制高点,观华中第一峰神农顶(海拔3106.2米)及保护区民兵哨所,大家可以来登上塔顶。塔顶上设有一架高倍望远镜。通过它可以眺望大、小神农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板壁岩》海拔2590米,因山势陡峭似板壁而得名。它也是“野人”经常现形留迹的地方。板壁岩景点是一个典型的高山植被原始生态分布区,有高山草甸、箭竹、高山杜鹃,原始森林和形态各异的石林 , 让你犹如置身于另一个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山坡上簇簇高山杜鹃散落在如绒的草甸上,微风起处,大片箭竹林如波涛翻滚,咝咝声连绵。</span>此照片为“公鸡报晓”。</p> <p class="ql-block">《美女照镜》此岩石外形似一位美女手持铜镜,对镜自顾,打扮妆容。 由此取名为“美女照镜”。这是白云岩遭受差异风化形成的象形景观。</p> <p class="ql-block">《生命之根》左侧石柱高约8米,是擎天立柱,是生命之根。</p> <p class="ql-block">左面的岩石有点像野人抬头张开嘴巴嚎叫的样子,故名 《我和野人有个约会》。</p> <p class="ql-block">这两块岩石叠在一起 ,像《乌龟抬头望》月去。</p> <p class="ql-block">《神龙锦屏》此岩壁高大而平整,由白云岩中含有的硅质条带组成复杂的花纹,犹如一座绘有龙纹的屏风,故名“神龙锦屏”。这是由于白云岩层中的硅质条带比较坚硬抗风化能力强于白云岩,所以硅质条带突出于石壁而形成独特的造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神农谷》海拔2785米,东连华中第一峰,西接大小神农架,北望金猴岭,南俯板桥河,有“进山不到神农谷,等于没到神农架”之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看到山谷上的人实在太多,根本无法拍照,就因为有这么一说 ,我们怎么都要拍几张 ,可效果并不理想 ,经过修改才能看到一点不太满意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又因为我们拍照时总要少一个人,因此拍了两次。</p> <p class="ql-block">快到集合点了,美芳看到我们还在景点走来走去选择避开人群,帮我们抢拍了一张。</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我们在下了山,看到这块的石头上有“神农谷”的大字后补拍的。</p> <p class="ql-block">《金猴岭》海拔3019米,面积为5平方公里。南连红岩洞,北临小龙潭,东接草坪湾,西濒长岩屋,距松香坪107公里,距九酒线约1公里。金猴岭内生长着巴山松、华山松以及猕猴动物。山势平缓,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瀑布飞泻,是神农架原始森林保护较好的地方之一。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金丝猴就在这里栖歇,常年吸引不少专家前来考察,使此山成为不可多得的金丝猴、白熊保护区。人们在观赏风景的同时,也有幸目睹金丝猴的真面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金猴飞瀑》堪称神农架瀑布的典范。它于万丈悬崖之上,挣脱白云蓝天,穿越密林深涧,飞泻而下。</span></p> <p class="ql-block">飞瀑实在太美,我们站在水中间细小的桥上拍照,心里有点怕,可我抵制不了内心的喜欢,留下了难忘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走到了坡的下面,意犹未尽,考虑到还有人没拍,我们又拍了一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7月23日傍晚我们从【神农架风景区】出来,快到集合点时突然看到这块巨石,上面镌刻着“神农架”这几个字,正好弥补了我们的不足,于是我们一起请旅友拍了这张有意义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7月24日早上我们游览【天燕风景区】,海拔2200米 ,以奇树、奇花、奇洞与山民奇风异俗为特色,燕天生态旅游区,因北有燕子垭,南有天门垭而得名,燕子洞、飞云度彩虹桥、阴阳谷、神鬼探海、凤天台,领略神农架的“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的奇特气候特征。</p> <p class="ql-block">《幽涧叮咚》沟涧自南而北,呈底宽10-20m、高达50m的箱形谷。分布着灰色尼质条带灰岩夹豆状灰岩,平行发育的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节理将岩层为南北向的两涧一岭,水自节理面中流出;从裂隙中渗出的水,遇不水的多泥质岩层面时,无法下渗,便顺层面而出。</p> <p class="ql-block">《燕子洞》为石灰岩溶洞,因栖居数千只短嘴金丝燕而得名。洞口海拔2,343米,高17米,宽20米,洞口宽大,洞内面积约420平方米,由北东向南西方向延伸3,700米,洞内沿节理、裂隙形成多处支洞,可见钟乳石、石笋等景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燕子垭》海拔2150米,因毗邻干燕群居的燕子洞而得名。燕子垭是人造壑口,当年为使209国道贯通,人工爆破山体而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望仙台》凡是海天高远,苍茫空阔之境,必有仙人经过。登此台,闭目聆听,虚无缥缈间若有仙气扑面原来是神农踏浪而来。</span></p> <p class="ql-block">当时天空的云彩还没完全散去,同事美芳眼快手快给我们拍了一张,还拍到了左下方的彩虹桥。当我做美篇时发现当时的天空特别爽朗,事后才得知这个平台叫“望仙台”,怪不得我们像是在云端里拍的,神态特别好,不“录用”有点可惜 了,于是我把三张照片照片拚起来,留着以后看看,沾点仙气。</p> <p class="ql-block">通过望仙台往下走才到对面的燕子垭。<span style="font-size: 18px;">燕子垭垭顶上,建有一座全钢结构的观景桥--彩虹桥。彩虹桥拱连南北,长58.8米,拱高于公路面48.8米,蔚为壮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走上彩虹桥,好像已经到了云端上,心情格外开心,忙着拍照每个人脸上都是笑眯眯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上面一张是同事赵其惠拍的,下面一张是导游小宋拍的,真的要感谢他们为我们拍得称心满意的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还有这个小美女在彩虹桥上请导游小姐姐拍的照片 ,风光无限,有点回头一笑百媚生的味道。</p><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尚早,导游安排我们自费去游览了巴桃园景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神农架巴桃园景区》传说是炎帝的果园🍅🍊🍓,因为有核桃原种——巴核桃而得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里山清水秀,植被茂密🌴🍃,负氧离子,环境清幽静谧,是娱乐休闲的好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景区有一颗神奇的千年《九龙神杉》为松科冷杉属秦岭冷杉 ,生长于N31049' 3 E110031 45” 海拔1648m,树胸围4.78m,胸径152cm,树高度33.8米,年龄约1000年。相传为炎帝神农的妻子听跃亲手所种,也有传说为听跃的化身,是当地人祈求子嗣、祈求财运、祈求福寿、祈求平安的圣树,被人们尊称为“九龙神杉”或“杉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游览完后我们前往道教文化地武当山。</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一路走一路看,有房车、小木屋、还有野餐的帐篷等。走累了便来到摇椅上坐坐摇摇,好像要填补60年前的空白似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游览结束后我们在巴桃园吃午餐,下午前往道教文化地武当山。</span></p> <p class="ql-block">7月25日上午我们在武当山游客中心换乘观光车游览《太子坡》 ,又名复真观,背依狮子山,面对千丈幽壑,环境清幽,景色秀丽,建筑布局有序,错落有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太子坡,明永乐十年(1412)敕建,清代曾三度重修,是武当山建筑群中规模较大的一座道教宫观。有“九曲黄河墙、一柱十二梁、一里四道门、十里桂花香”为太子坡的四大特色景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五云楼》是武当山古建筑的最高的六构建筑,装修设计独具匠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金柱采用12根梁枋交叉迭搁,裂架用穿针式,墙体用硬山式,使其科学分力荷载,达到建筑工艺与实用功能的和谐统一,既节约用材,又增大了空间。设计师通过变换屋面、高低错落等方式,使建筑臻于完美。金柱又称"一炷十二梁”。</span></p> <p class="ql-block">《紫霄宫》宋宣和年间创建,元代重建,名“紫雪元圣官” 明永十年扩建,赐额 “太玄柴雪宫”。明嘉靖三十一年增修 </p><p class="ql-block">建,是武当山现存最完善的宫殿之一。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共有殿宇、楼阁、廊庑860间,规模宏伟,气派非凡。</span></p> <p class="ql-block">《圣境台》是武当山道教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完美体现。位立此地,极目远眺,貌蜒起伏的城墙、坚韧挺拔的古松、肃穆庄严的太和宫、丹墙翠瓦的转运殿、巍峨隽秀的狮子峰,绵延千里的云海,形成了一幅气势磅礴、动静交互的天然画卷。此时此地,取景留念,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意境便永远定格了。</p> <p class="ql-block">《琼台中观》,也叫“紫岳琼台”,始建于元朝,相传为真武得道受封之地 ,其中保存有武当山最大的真武石像。这里群山排列如幡盖之状,松竹梳风有琴瑟之声,古人赞曰:“千章锦绣诗难尽,万幅丹青画不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自琼台登金顶,可乘索道5分钟到达,或可选择3公里的游步道拾级而上,沿途均可远眺金童峰、玉女峰和笔架峰,亦可欣赏悬崖峭壁之上北宋书法家米芾“第一山”摩崖石刻。石刻通高36.9米,宽16.9米,字体纵横变化,笔锋虎跃龙腾,世人曾曰“美人绾髻不用簪,第字好像青丝盘,游龙嬉水一最好,仙人打坐化成山”来形容三个字的鲜活灵动。</span></p> <p class="ql-block">《武当山紫金城》敕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环天柱峰逶迤而立,周长344.43米,建有东西南北四座天门,被誉为“天上故宫、云外清都”。</p><p class="ql-block">入南天门拾级而上,途经灵官殿,殿内置锡制灵官神像一尊。相传灵官面生三目,能识人间善恶。</p><p class="ql-block">俯瞰金顶,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布局巧妙,与周围山峰交相辉映,形成“天造玄武”的自然奇观,让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主峰顶上的《金顶》是武当山的精华和象征,是我国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传说这颗宝珠能镇住山风,不能吹进殿门,以保证殿内神灯长明不灭。其实山风吹不进是因为殿壁及殿门的各个铸件,非常严密、精确。金殿内有“真武”铜像,重达10吨。殿外是白玉石栏杆台,台下是长约1500米的紫金城。城墙由巨大的长方形条石依山势垒砌而成。这座金殿建在武当山群峰中最雄奇险峻的天柱峰上,具有“天上瑶台金阙“的效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金殿》敕建于明永乐十四(1416)年,位于海拔1612米的天柱峰顶,为铜铸鎏金重檐庑殿式仿木结构,总重90吨,耗金360公斤。殿内供奉真武大帝铜铸婆金神像,金童玉女捧册端宝侍立左右,水火二将执旗捧剑拱卫两厢,神案下置“角蛇二将”,上方高悬康熙皇帝御笔“金光妙相”金匾。金殿之后设父母殿,待奉着真武大帝的双亲--净乐国国王和善胜皇后,以供善男信女瞻仰膜拜。</span></p> <p class="ql-block">俯瞰金顶,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布局巧妙,与周围山峰交相辉映,形成“天造玄武”的自然奇观,让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南岩宫》景色宜人,峰林奇绝有“峭壁悬宫”之誉,为我国石雕建筑艺术宝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唐宋时,就有道士在此依岩修炼。元扩其规制,元仁宗赐石殿额“大天乙真庆万寿宫”,元末南岩宫大部分建筑毁于兵火。明永乐十年(1412年)敕建,赐额“大圣南岩宫”,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殿宇扩建到640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唐宋时,就有道士在此依岩修炼。元扩其规制,元仁宗赐石殿额“大天乙真庆万寿宫”,元末南岩宫大部分建筑毁于兵火。明永乐十年(1412年)敕建,赐额“大圣南岩宫”,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殿宇扩建到640间。</span></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在武当山游览结束后,通过一个类似商场的地方,被告知要拍照,此类事情在旅游景点比比皆是 ,我没在意。等到出口处经不起旁人劝,付钱为好。其实这个背景根本拍不到的,想到假的心里不太开心。</p> <p class="ql-block">7月26日早上我们乘车前往襄阳 ,参观湖北省襄阳古城墙。《夫人城》位于襄阳城西北角是一座子城。东晋太元三年二月,前赛符坚派符<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丕</span>攻打东晋要地襄阳。时东晋中邮特梁州刺史朱序在此镇守,误认为前秦无船,难渡博水(汉水),轻敌疏备。朱序母亲韩夫人早年随丈夫朱熹于军中,颇知军事。当襄阳被西攻时。她亲自登城观察地形 ,巡视城防,认为应重点增强西北角一带的防御能力,并亲率家婢和城中妇女增就一道内城。后<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符丕</span>果向城四北除发起进攻。很快突破外城。晋军坚守新筑内城,得以击退符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了纪念韩夫人筑城抗敌之功,后人称此段城墙为“夫人城”,明初在此扩建长24.6米、宽23.4米的子城。后世多次维修,上勒石额"夫人城”,并立有“襄都益民胜迹,夫人城为最”等碑。1982年,襄阳市人民政府修复城培垛堞:建纪念亭于城上,内塑韩夫人石雕像,辟为旅游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古城墙是观赏山、城、洲、水的最好立足之巅,登临夫人城远眺,滚滚汉水、长虹大桥、汉江大桥等美景尽收眼底,让人大宝眼福,心旷神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然后我们乘车前往襄阳,午餐后参观古隆中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古隆中景区】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以西约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地处内。“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这是《古隆中》中对隆中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古中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因“隐居隆中三顾茅庐”,引发《隆中对》,被世人称为智者摇篮,三分天下的策源地。在绵延起伏的山岭间,忽有一山“隆然中起”,北枕汉水,“幽邃,蔚然深秀”,这便是古隆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据《舆地志》记载:“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声。”隆中因此而名之。著名的刘备三顾茅庐的史事和兴汉蓝图“隆中对策”都发生在这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古隆中风景区面积共209平方公里,是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诸葛亮和其叔父隐居之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堂前正上方的匾额上有黑底金字“卧龙遗址”为董必武的题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94年经国务院审定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经国务院审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1月7日,襄阳古隆中被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草堂》诸葛亮从十七岁至二十七岁寓居隆中时日常会见宾朋的地方。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发生地。</p> <p class="ql-block">《六角井》是诸葛亮青年时期隆中住宅院内的生活用井。早在东晋时期,史学家习凿齿《襄阳记》就对此有记:“襄阳有孔明故宅,有井 深五丈,广五尺,曰葛井” 《水经注》亦曰: “隆中诸葛故宅有旧井一,齐建武中有人修井行得一石枕,高一尺二寸,长九寸,献齐王。”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六角井不仅成为古隆中传统的十大人文景观之一,而且亦为草庐故址所在的实物佐证。</p><p class="ql-block">从襄阳出来我们趋车直奔武汉。</p> <p class="ql-block">从草堂出来路过小池塘,里面色彩斑斓的鱼吸引着小美女,忍不住要顿下玩耍一下。</p> <p class="ql-block">还有这里的“古隆中风景区”的打卡地,都是值得我们留下足迹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们来到武汉《东湖听涛风景区》游览。在门口看到花丛中的巨大岩石上镌刻着”东湖揽胜”,是著名佛教协会会长、书法家启功先生的题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到了东湖我赶紧看地图 ,想看一下毛主席曾经住过的地方 ,听工作人员说那边离这里太远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东湖湖面辽阔,水面达33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大五倍多,东湖湖岸曲折婀娜多姿,湖岸蜿蜒曲折,素有99湾之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里湖山秀美,岸线曲折,漫步湖边,游行吟阁、长天楼、爱国诗人屈原等景点群。没走多久 ,看到宽阔的湖面上有少量的荷花开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行今阁》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为纪念屈原 ,东湖风景区于1955年建造此阁、阁名出自《楚辞.渔父》中“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今泽畔". 阁顶檐下匾牌由郭沫若题写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前立屈原塑像一座 像高3.6米。 底座高3.2米。1979年4月叶剑英到此并赋诗:泽畔行吟放屈原,为伊大息有婵娟。行廉志洁泥无滓,一读骚经一肃然。</span></p><p class="ql-block">当晚我们入住武昌的酒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7月27日早上我们来到【黄鹤楼公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武汉十大景”之首、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江山第一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黄鹤楼】主楼为四边套八边形体、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顶覆金色琉璃瓦,由72根圆柱支撑,楼上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楼外有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建筑环绕,整楼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檐下四面悬挂匾额,正面悬书法家舒同题“黄鹤楼”三字金匾。(这张是黄鹤楼的反面)</span></p> <p class="ql-block">这张【黄鹤楼】拍得太有意思了,全家人都在里面了,除面上三位在镜头里,有一位是编外人士 ,还有一位是秘密工作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黄鹤楼】上看到的的武汉长江大桥,令我想起儿时念过的:小朋友你们瞧,这座大桥多么好。两头还有桥头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黄鹤楼】上看到的另外的武汉长江大桥。</span></p> <p class="ql-block">武汉的《千年吉祥钟》,也称为千禧钟。位于黄鹤楼以东沿山脊轴线的高台上,1999年12月31日落成,2000年1月1日第一次敲响。这座大钟身重20吨,蒲牢1吨,共计21吨,取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连接之意,是自明朝永乐大钟后五百多年来我国铸造的最大的铜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登上《黄鹤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万里长江水滚滚东流去,流连于当年文人墨客的诗海文章中,感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优美篇章。既可重温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之豪言,又可追忆毛主席《水调歌头.游泳》之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之豪语。</p><p class="ql-block">这两张照片是站在黄鹤楼上拍两边的风景,其中:上面是黄鹤楼对面的钟楼,下面是在黄鹤楼上拍的对面长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接着我们去参观了【红楼】,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原系清朝政府修建的湖北谘议局局址,于公元一九一〇年(清宣统二年)建成。因其主体建筑为红色楼房,因此又被称为“红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此照片是展会上展示的航拍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成功地发动武昌起义。翌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宣告“以共和政体建设民国义声所播,全国响应,导致清王朝统治迅速覆灭从而一举结束在中国绵延二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启了中国走向共和的大门。</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在现址的大门外拍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最后我们来到【湖北省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东湖风景区,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湖北省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26万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945件套,国 宝级文物16件套。</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参观了《曾侯乙扁钟》是周代礼乐文化的伟大创造,是曾国人民智慧的结晶。</p><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后,我们圆满完成了本次行程,从武昌乘动车回家。</p> <p class="ql-block">7月29日四弟带我们到安徽凤阳去参观《小岗村》。那是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农业“大包干”,从此拉开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18位带头人的红手印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最终上升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彻底打破“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我国农业发展越过长期短缺状态,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大包干”契约作为改革开放珍贵文物,陈列在国家博物馆,彰显了小岗村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和中国改革标志的历史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然后来到凤阳城内,看到到处都在圈地,大规模兴建明古城。这是其中的一个好气派的城楼,是啥建筑名还刻上去。</p> <p class="ql-block">我们又来到已经基本完工《明皇陵》,这块无字碑位于明皇陵神道南端东侧,形制与大明皇陵碑相同。立无字碑的用意从美学上讲是为了布局对称的需要;从感情上讲,朱元璋认为自己成就的帝业是父母累善积德所致,无上伟大,无法用文字表达;作为农民出身的父母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奇迹大书特书。这种寓意曲达、意味深长的匠心设计,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p> <p class="ql-block">皇陵碑高6.87米,由三块石头组合而成。碑身、碑座、碑帽。卑帽由六条相互交缠,蜿蜒环绕的盘龙组成。碑座是一只赑质,大龙的六子,善负重。皇陵碑身正面阴文镌刻朱元璋撰写的碑文。皇帝 父没有宝座,没有年号的。皇带亲自写碑文,而且以孝子的身份 世所罕见 ,为皇陵第五绝。 啤文一共1105个字。主要记叙朱元璋卑微的身世 、僧 侣生活、成马生涯,以及夺取大明江山的全过程。阐明兴运昌国道理 ,作为,子孙后代的训典。</p> <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左右两边是清一色的松柏树,还有2排石狮子和石人神道,好像是文武百官在夹到欢迎似的,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皇陵陵丘位于正殿南240米,其状为一个长圆形土丘,东西长60米,南北长40米高约10余米。明嘉靖十年命名为“翌圣山”。建国后,其上栽的侧柏已经成林。1983年春,县文物管理所于墓道两侧栽植侧柏280株,均已成活。朱元璋称帝后对陵寝制度做了重大改革。他将地上的封土堆由以前的覆斗式方形改为圆形或长圆形,又取消寝宫,并扩大了祭殿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泉井是作为守陵人的生活饮用水。井栏是汉白玉质地产于凤阳本地。井口边的深凹位置是常年拉绳提水所造成的。水井位于金水河旁而井水的水位比金水河水位高,有种“井水不犯河水之感”。</p> <p class="ql-block">7月30日中午我们在淮南八公山凌云山庄见证了“小亨总”的抓”周”仪式后,品尝了丰盛的午餐。于傍晚乘高铁回沪,一路上只停合肥和南京两站,顺利到家。</p><p class="ql-block">感谢各位朋友的一路关注和点赞,下次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