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孤》:寻子之路铺满坚忍和大爱!

老徐文痕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网上观《失孤》,缘起最近一则上了热搜的新闻:电影主人公雷泽宽现实中的原型、山东聊城那位叫郭刚堂的倔犟汉子,终于找回了被拐24年的儿子郭新振,两个拐卖儿童的人渣同时落入法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一条让人品尝苦尽甘来味道的新闻。河南到山东,数百公里跨界两省,父子相见相认相拥。满屏泪水飞溅,亲情漫溢!影片主演刘德华给郭刚堂父子隔屏送上十分真挚暖心的祝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华仔自然不会想到,一部电影公映五年之后,竟然还有这样一个银幕之外的结尾。</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16年,中国内地女导演彭三源自编自导的电影《失孤》公映。反拐寻子题材,真实事件改编。这部属于小制作的影片,当时并未引起观影热潮。尽管华谊兄弟传媒领衔制作,刘德华、井柏然、吴君如等一干星将加持助阵,团队班底相当精湛,但影片反响有些默然。恍如银幕上的匆匆过客,波澜不惊,口碑、评分皆不显赫。虽然影片在金鸡、华表包括香港电影金像奖等评选中都有收获,也仍未带来轰动社会效应。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前推两年,陈可辛执导、赵薇主演的那部《亲爱的》,已经让打拐题材经历过巅峰。当下社会,对同质文化现象的呈现,变得越来越挑剔苛求。</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电影开场,福州街头车来人往的马路上,茫然无措的女人苏琴在熙攘的人群里散发着寻女广告:她一岁半的女儿周天意丢了!那张漂亮得令人心碎小女孩儿照片,被执勤交警扶起的马路中间寻子广告牌,无情袒露着一个黑色现实:儿童拐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渡船上疲惫不堪的雷泽宽,正漂向赴泉州寻子的路上。一辆尘土覆盖的摩托车,一个永远不离身的破旧皮包,一张密密麻麻画着标记的地图,还有那面插在车后写着“寻子”大字的旗子。这些,属于那个满脸沧桑、奔波寻子15年不言放弃的山东汉子,属于那份博大坚忍到无以复加的父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摩托车后面的旗子由一面增加到两面。雷泽宽把无意中发现的寻找周天意的广告也制成了小旗。后来,遇到修车小伙曾帅并得知其也是被拐卖孩子后,小旗又增加到三面。大爱在苦涩中延伸,寻子,变成一种同病相怜的互助,随风飘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寻子之路艰难中伴随着数不清的失望。一个“相似”的信息后面就是百里千里迢迢!泉州那个孩子不是雷泽宽丢失的儿子,因为伤疤不在记忆里的那只脚上。明明知道不是,偏不愿意相信。雷泽宽15年里经历的一再破灭的希望,引发了回程的瞬间疯狂和走火入魔,令人肝肠寸断,潸然泪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铁索桥,竹林,妈妈的长辫子,是曾帅对幼年仅有记忆。他能阅尽网上搜出的数千幅铁索桥照片,能在梦中幻化出家乡的竹林和妈妈的长辫子。在曾帅身上,是一个“倒寻”的故事。他追着雷泽宽到福建,是为了寻找自己的生身父母,给自己一个交代。他能想到的是,当年父母找他时,可能会怀疑孩子是否已经死了,而自己今天寻找父母,则担心父母会不会早已离开人世。失孤,失去了两代人甚至三代人正常人生,世间的骨肉离散啊,给多少年轻抑或年迈的心灵,刻下了过深的年代皱褶,添加了生命难以承受之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寻子的岁月里,交织着无尽悲喜。苏琴终于没有再等来女儿那一声妈妈的呼唤,投河自尽了!而曾帅则幸运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也找回了原来的名字:毛雪松。真是悲喜交加!照相,录指纹,当一个“黑孩子”终于有了可以乘坐火车的身份证,那有些木讷写满复杂的表情背后,有曾帅生身父母的纵横老泪,有苏琴绝望的身影,有雷泽宽憔悴里的欣慰,有寻子之路的坎坷和泥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寻子过程中,也汇集着同情和大义。高速路上交警为雷泽宽指路引路及200元的悄悄资助,志愿者提供信息和陪伴寻找,火车上偷偷拍照报警抓获人贩子的年轻人,曾帅免费修车和最后把自己的新车送给雷泽宽的举动,福州街头交警对苏琴的劝慰,轮渡上为雷泽宽寻子之事争吵的陌生人,把寻子广告偷偷贴到街上的好心人……这一切,都流淌着世间温暖,往悲剧中注入着可贵的正能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缘起,缘聚,缘散,缘灭。回家的路,漫长而暗寓着未知轮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生活的城市里,相当长一段时间,几乎所有公交车上,都挂着“宝贝回家”网站的公益广告。每次乘车,心里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我曾写文表达过对丧尽天良拐卖儿童者必须处以极刑的愤懑,也曾为无偿帮助失子家庭的好心人公开致以敬意。惩恶扬善,永远是这个社会的基本生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屈指算来,从影片里的雷泽宽到现实中的郭刚堂,他的寻子之路已经超过20年。20年的失孤经历,无论结果怎样,都令人唏嘘不已!当打拐声音越来越坚决、响亮的今天,当科技发展已能够有效缩短寻子之路,让眼泪不再长流不止,防止更多悲剧发生的当下,我们那句祝福才可能越来越接近实现——天下无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