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梅里雪山不是某一座山峰的名字,而是由一系列平均海拔 6000 米以上的山峰组成,俗称“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海拔 6740 米,为云南第一高峰,是至今仍未被世人登顶的处女峰,也是唯一一座因文化保护而禁止攀登的高峰。</p><p class="ql-block"> 卡瓦格博,被誉为“雪山之神”,雄踞藏区八大神山之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梅里雪山地理位置独特,位于横断山脉腹地,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的“三江并流”区域中心,是一座北南走向的庞大的雪山群体。</span></p> <p class="ql-block"> 梅里北坡是指梅里雪山北侧的群峰,由东向西顺次包含来日贡卡峰(6300米)、奶日顶卡峰(6379米)、芒框腊卡峰(6040米)、狮子座雪山(卡瓦格博Ⅱ峰6509米)。</p><p class="ql-block"> 梅里北坡徒步路线,以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佛山乡亚贡村为起点,沿梅里雪山北坡一侧山麓徒步环行,近距离观赏雪山冰川美景,最后再回到亚贡村,这条徒步路线也被称为“坡均徒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梅里转山有几种转法:</p><p class="ql-block"> 旅游线路梅里内转——雨崩徒步。</p><p class="ql-block"> 难度高的梅里外转,则是虔诚的佛教信徒们一生必走的朝圣之旅,一般就是顺时针方向绕卡瓦格博一周,用时8到13天。</p><p class="ql-block"> 飞来寺看到的梅里雪山此角度为梅里东坡</p><p class="ql-block"> 甲应——梅里雪山西坡</p><p class="ql-block"> 我们选择走进梅里腹地—梅里北坡徒步转山。</p><p class="ql-block"> 在梅里,走一段朝圣天地,探寻自我的路。不期而遇,就是最好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 7月8号第一天,亚贡村(3080米)到涨价营地(3540米)到竹林营地。(3550米)</p><p class="ql-block"> 早上9点10出发,下午14点多点到达竹林营地,行程10点76公里,上升816米。</p> <p class="ql-block"> 由于他念他翁封山,</p><p class="ql-block"> 我们临时决定转战梅里北坡,</p><p class="ql-block"> 一切都是那么的刚刚好!</p> <p class="ql-block"> 徒步起点的集体照来一张~</p> <p class="ql-block">到达涨价营地,</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发现了好多的小蘑菇,本以为这样白色的小蘑菇可以食用,问向导告知有毒,晚上的蘑菇汤是泡汤了。</p> <p class="ql-block"> 到达竹林营地后,帐篷搭好,李哥开始烧水泡茶,高海拔徒步 ,喝水是必须的,多喝水还可以预防高反,烧水泡茶一锅接着一锅,李哥忙个不停,一天的路程走下来以后,都很累,都不想动,可是水还是需要人来烧的,谢谢李哥辛苦的烧水。后面的几天到营地后都是他在烧水泡茶的,谢谢,谢谢,感恩!</p> <p class="ql-block"> 茶喝饱以后开始做饭,一一美女大厨勤快的忙了起来,美女不但爬山快,煎炸煮还在行,唱姐洗菜,分工合作,我们各人拿出自己带来的美食,不一会功夫晚饭开吃,说的是晚饭,其实四点还不到就吃晚饭了,边吃边聊诗和远方,后下雨,睡觉还早大伙转移阵地进了藏人搭的小木屋,继续围炉夜话,这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夜,早上雨终于停了。</p> <p class="ql-block"> 7月9号第二天 ,竹林营地到坡均营地(4120米),9点10出发,12点到达营地,行程近5公里,爬升570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大早营地忙碌相,</p><p class="ql-block"> 收拾帐篷打包装袋,</p><p class="ql-block"> 出发!</p> <p class="ql-block"> 过河,过河,</p><p class="ql-block"> 在梅里有小木桥走,</p><p class="ql-block"> 过河是一件很幸福的事。</p><p class="ql-block"> 想想那些年,淌水过河。</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在茂密森林里穿梭,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随处可见,树身上,树根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小道弯弯曲曲,特有的气候造就了特有的环境,使得这里的植被很好,走在这样的原始森林中,有种不真实感觉,如梦如幻,感觉是在童话故事里行走。</p> <p class="ql-block"> 这棵老树一个人抱不过来和李哥二人合抱还差一大截勾不到手,看来它经历了不少岁月。</p> <p class="ql-block"> 顺着来日贡卡(6300米)、奶日顶卡(6379米)、芒框腊卡(6040米)三座雪山融化的溪水而一路向上,沿途都是青葱翠绿的生命力,这个绿挂第一次见,感觉是走在绿野仙踪里,好梦幻!溪流时急时缓,溪水的清澈,你真的难以想象。</p> <p class="ql-block"> 幽深的峡谷,</p><p class="ql-block"> 飞舞的瀑布,</p><p class="ql-block"> 被森林环绕的宁静湖泊,</p><p class="ql-block"> 令你近乎窒息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 有好几段这种塌方路,天气好,小心通过是没问题的,要是下雨天,就要注意脚下安全行走了。</p> <p class="ql-block"> 有小木桥过河,太爽了!</p> <p class="ql-block"> 山花皆旧友,</p><p class="ql-block"> 水月是吾师;</p><p class="ql-block"> 莫道还禽翠,</p><p class="ql-block"> 寒凉老树知!</p> <p class="ql-block">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p><p class="ql-block"> 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p><p class="ql-block"> 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p><p class="ql-block"> 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p> <p class="ql-block"> 修行之路众生相 ~</p><p class="ql-block"> 坐亦禅行亦禅,</p><p class="ql-block"> 一花一世界,</p><p class="ql-block"> 一叶一如来,</p><p class="ql-block"> 春来花自青,</p><p class="ql-block"> 秋至叶飘零,</p><p class="ql-block"> 无穷般若心自在,</p><p class="ql-block"> 语默动静体自然。</p> <p class="ql-block"> 玩过,歇过之后继续拔高。路上花花草草太诱人,这样走走停停,喝喝水,拍拍照,看看风景的行走,真的是太舒服。</p> <p class="ql-block"> 走到这里发现几头牦牛挡在路中央,不敢靠近,远远的吆喝驱赶它们,发现牦牛根本不理会,只得停下脚步等待向导上来,向导来后走近牦牛,吆喝着牦牛听得懂的话语,不会牦牛散开,看来牦牛也是认人的。</p> <p class="ql-block"> 高山雪水汇流成河奔腾而下,</p><p class="ql-block"> 从高处看很是壮观。</p> <p class="ql-block"> 石缝中的顽强</p><p class="ql-block"> 闲看花开,静待花落,</p><p class="ql-block"> 冷暖自知,干净如始。</p> <p class="ql-block"> 路上遇到的高山杜鹃,</p><p class="ql-block"> 向导说这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p><p class="ql-block"> 满山的高山杜鹃,高高矮矮的,高的杜鹃花期已过,只看见为数不多的几颗盛开,而矮的杜鹃花正盛开,各种颜色都有,像这种大型的树木盛开的杜鹃花还真没发现多少,后来最后一天在下山的时候发现了一些。看来真的是名贵。</p> <p class="ql-block"> 文中很多的照片,视频来自队友,仁人帅哥一路走一路拍,爬山拍照两不误,厉害了。一一为这次出行新买的手机,还有唱姐带的单反,半天云,龙哥,李哥,照相都棒棒哒,还有美女若兰也抓拍了许多照片,谢谢你们,我就盗图好了,哈哈哈!让旅行中的点点滴滴得以纪录下来,留着纪念。</p> <p class="ql-block"> 路上,向导一再喊着:慢慢走,慢慢走,不急,不急。哈哈哈!这路走得可是够慢的呀,还要怎样慢呢?难道是我们一行都太厉害了吗?是的,向导说:你们太快了!其实我知道:我们一行人中好几位都是去全世界爬山的主。什么乞力马扎罗,EBC,ABC啥的。当然除了我。</p> <p class="ql-block"> 中午12点到达营地,帐篷扎好后,李哥继续烧水泡茶,这个点到营地扎营是不是太腐败了,哈哈哈,不过我喜欢,累后就该好好休息,继续喝茶,继续诗和远方,说着笑着,忽然听见外面传来惊喜声:看见了,看见了,雪山 冰川露出来了。大伙一听,立马奔出小木屋,手机拿出来拍,拍,拍。</p> <p class="ql-block"> 坡均营地在当地藏语中意为“神仙居住的谷底”,面朝奶日顶卡、芒框腊卡、来日贡卡三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巍峨奇峰。我们来的这时间这里属于雨季,云雾缭绕,本没希望一睹神山真容,但很幸运,也许我们的真诚神山有所感应,让我们看见了三座神山,和冰川。幸福来的太突然。</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人说它是“梅里雪山最后的秘 境”、“离卡瓦格博山神最近的地方。很幸运,我们走过这里,我们来过这里,我们亲近过这里。</p> <p class="ql-block"> 万年冰川——奶日顶卡冰川近在咫尺,奶日顶卡冰川位于奶日顶卡峰(6379米)一侧,站在坡均营地上,淡蓝色的巨大冰川带横亘在眼前,千年冰川的纹理与络脉清晰可见,很想伸手去触摸一下,感受它穿越时空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当地村民说,二十年前冰川在坡均的下方,去营地还要过冰川,而现在,全球变暖的原因,冰川已经处于坡均上方许多,并且每一年,冰舌都在往上缩,也许不出20年,这震撼壮观的景色,就不复存在了。所以说,有些事情是不能等待的,走出去才能发现更多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一会功夫,</p><p class="ql-block"> 神山又被云雾笼罩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继续回到小木屋,</p><p class="ql-block"> 继续我们的诗和远方。</p> <p class="ql-block"> 一一大厨继续她的煎炸煮。一个下午就在小木屋喝茶中度过,今天唱姐到达小木屋后高反得很严重,我们问她怎么样,她说:还行,没事。唱姐小木屋躺着休息,我们在外面讨论着,明天不行,我们就陪着她下撤。晚上他们几个睡小木屋,一一一再叮嘱小木屋里的人注意观察唱姐的反应,随时有所照应。真心佩服唱姐,其实她来的第一天,就有高反症状,她一再坚持着,她说这次徒步是她的一个新高点,她想试试。唱姐走路爬山都挺快,后面她翻过了5200米的滇藏垭口,突破自己,创造了一个自己徒步的新高点,厉害了唱姐。</p> <p class="ql-block"> 拍啥呢?拍啥呢?</p><p class="ql-block"> 瞧这三帅哥认真起来的样子好可爱。</p> <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雪山冰川,</p><p class="ql-block"> 草甸溪流,这就是仙境,</p><p class="ql-block"> 袅袅炊烟在小木屋上方飘荡着,</p><p class="ql-block"> 又有了人间烟火气,</p><p class="ql-block"> 真的是人神共居的仙地,</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地方待上一个下午怎能说长,</p><p class="ql-block"> 如果可以,</p><p class="ql-block"> 那就一直待着守望神山。</p> <p class="ql-block"> 7月10号第三天,,坡均营地到次丁 垭口(4770米)到坡将营地(4450米)。</p><p class="ql-block"> 早上9点出发,下午13点40分到达营地,行程5公里多点,爬升668米。</p> <p class="ql-block"> 每天的合影不可少~</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驮马队~</p><p class="ql-block"> 亚贡村对这里的管理还不错,藏民向导每天都把垃圾装包带出大山到村子统一处理,看见他们把营地收拾的很干净,连我扔掉的白菜烂叶子也不放过。我们每人收取了20元进山垃圾费,看来没瞎收费,还大山一个清洁,这里做的很好。</p> <p class="ql-block"> 一一你在拍啥呢?这里是个观景点,天气好可以拍到雪山的倒影在水中呈现。好可惜,现在雾气那么大,雪山都不肯露面,啥都看不到。这个算海子吗,应该是湖,雪山看不到,但是这个湖很美,我们便停下脚步,不停的拍照。</p> <p class="ql-block"> 一水一山何处得?</p><p class="ql-block"> 一言一默总由伊;</p><p class="ql-block"> 全是全非难背触,</p><p class="ql-block"> 冷暖从来只自知。</p> <p class="ql-block"> 我们都是大山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我们为你而来,</p><p class="ql-block"> 那一世,</p><p class="ql-block"> 转山转水转佛塔啊,</p><p class="ql-block"> 不为修来生,</p><p class="ql-block">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p> <p class="ql-block"> 几何线条的美,</p><p class="ql-block"> 刚劲有力而柔美。</p> <p class="ql-block"> 上来就是拔高,</p><p class="ql-block"> 高原徒步三步一喘,</p><p class="ql-block"> 五步一歇,</p><p class="ql-block"> 累啊!</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还要坚持,</p><p class="ql-block"> 因为喜欢!</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p><p class="ql-block"> 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p><p class="ql-block">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p><p class="ql-block"> 三步两步便是天堂,</p><p class="ql-block"> 却仍有那么多人,</p><p class="ql-block"> 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p><p class="ql-block"> ———仓央嘉措</p> <p class="ql-block"> 本来的行程是去他念他翁看花看海子的,没想到这里也能看到各种高山花,意外,惊喜连连。</p> <p class="ql-block"> 云雾缭绕,天与山相接,</p><p class="ql-block"> 弥漫遮蔽,席天漫卷,</p><p class="ql-block"> 时隐时现的云海</p><p class="ql-block"> 更为雪山批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p> <p class="ql-block"> 天时阴时晴,云雾缭绕,</p><p class="ql-block"> 高山隐藏在雾气里,我们走走停停,</p><p class="ql-block"> 一会身边发来惊喜声,</p><p class="ql-block"> 出来了,出来了,高山看见了,</p><p class="ql-block"> 一会冰川也看见了,</p><p class="ql-block"> 向导说:你们运气真好,都看见了。</p><p class="ql-block"> 好多的队伍上来,啥都没看到。</p> <p class="ql-block"> 次丁垭口(4770米)~~~</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信号。终于翻山了此次徒步的第一个垭口,经幡飘扬我等转山的虔诚得纪念下。</p> <p class="ql-block"> 转身,一缕冷香远,</p><p class="ql-block"> 逝雪深,笑意浅。</p><p class="ql-block"> 来世你渡我,</p><p class="ql-block"> 可愿?</p> <p class="ql-block"> 高山雪茶~</p><p class="ql-block"> 这可是生长在4500米左右高海拔的茶,据说喝了可以抗高反,治疗高血压。</p><p class="ql-block"> 回到营地我们立马开始煮了喝,无味,泡久茶水微黄,叶子微绿,有回甘。第一天仁人帅哥煮这茶,龙哥不情愿的喝了,没想到,第二天他竟然主动要求泡雪茶喝,他说真的治疗高反。对了,后来问了向导,向导说不能煮,只能泡着喝。我这还带回来些,有要喝的吗?来~</p> <p class="ql-block"> 一一在忙碌着,今天唱姐过生日,我们杀了一只鸡,烧了几个菜,另外大家都带了好多的吃的,长桌宴开起来,若兰拿出了8个小肉松包代替生日蛋糕,祝:唱姐生日快乐!🎂好暖心的一个小团体。</p> <p class="ql-block"> 高山上的跑山鸡真香啊!五天的行程我们吃了三只鸡,是不是太过分 ,太腐败啊,哈哈哈,我喜欢。</p> <p class="ql-block"> 每天下午三点多钟后,都是雨,或大或小的,那个雨下吧,下吧,反正我们的任务每天早早完成,听说这里干旱一年多了,也就是最近才下雨,嗯,刚进山的时候也发现了好多的大树枯死,不知道是自然老死还是干枯死的。今天翻垭口的时候,有点信号,营地也有点信号,断断续续,队友在拿着手机找信号,和家里人报平安,说电信的信号还行,我们吃饱喝足,18点就躲进自己帐篷早早休息睡觉,养足精神明天冲5200的滇藏垭口。</p> <p class="ql-block"> 7月11号第四天,坡将营地到滇藏垭口(5200米)到双湖,到坡将营地(4450米) </p><p class="ql-block">早上8点30出发,于11点50到达滇藏垭口,后下山,13点45到达营地,爬升1000米,路程近8公里。</p> <p class="ql-block"> 早上的营地,一大早就被叮叮当当的铃声吵醒,原来是牛,马,骡路过帐篷,是我们的帐篷挡住了它们的道。伸头出来看看,今天天气不好,帐篷后的狮子座山,不肯露出真容。</p> <p class="ql-block"> 每天的合影照来一张,</p><p class="ql-block"> 证明一个都不少。</p> <p class="ql-block"> 拔高,还是拔高,</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强度有点大,</p><p class="ql-block"> 要翻滇藏垭口。</p> <p class="ql-block"> 快冲顶的时候雾大了,向导说不要说话安静,不能打扰了神山,不然会下雨的,我们都不说话默默爬着,唯恐惊扰了山神。</p><p class="ql-block"> 卡瓦格博,被誉为“雪山之神”,雄踞藏区八大神山之首。</p><p class="ql-block"> 雪崩频发且神秘莫测,据说若有人高呼,就有“呼风唤雨”的效应,故而路过的人几乎都敛声静气,不愿触怒神灵引来雪崩之灾。</p><p class="ql-block"> 梅里,又令人心存敬畏。1902年至1996年,近百年来,人类十多次尝试攀登卡瓦格博峰,均以失败而告终。1991年,17名中日联合登山队员试图登顶,更是全部罹难,成为当时世界登山史上的第二大惨案。2000年,当地政府颁布法令明令禁止攀登梅里雪山,这座因信仰和文化而被尊重的山,将永远不允许被攀登。</p> <p class="ql-block"> 上 滇藏界垭口,</p><p class="ql-block"> 一路都是碎石,滑石,</p><p class="ql-block"> 走这路,简单粗暴,</p><p class="ql-block"> 没得选,走就是。</p> <p class="ql-block"> 5200米的滇藏垭口,</p><p class="ql-block"> 路况和爬四姑娘峰差不多,</p><p class="ql-block"> 高度比四姑娘大峰还高。</p> <p class="ql-block"> 滇藏垭口是由云南进入西藏的分界垭口。上到垭口又是一番狂拍,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我爱我的梅里雪山。走过一些路,才知道辛苦。登过一些山,才知道艰难。趟过一些河,才知道跋涉。跨过一些坎,才知道超越,上得了雪山,才知道爬雪山的难。</p> <p class="ql-block"> 第一梯队滇藏垭口(5200米)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左一:帅哥半天云(爬山听着音乐,说是跟着音乐节奏走舒服,看来是很舒服 因为他走得很快!)</p><p class="ql-block">左二:美女一一(活动召集者,能爬山,能跑步,能煎炸煮,组织能力很强,很热心,很细心的一美女,辛苦了。)</p><p class="ql-block">中间:我</p><p class="ql-block">右二:美女若兰(属于越战越勇型选手,前期各种疼 :眼睛疼,膝盖疼 后期啥都不疼了,她说:上高原能治她的疼。)</p><p class="ql-block">右一:李哥(一很热心的人,每天到营地就忙着烧水泡茶,有时候早上我不想烧水 都蹭他的水。)</p><p class="ql-block"> 你们都是棒棒哒!!!</p><p class="ql-block"> 山顶雾气太大,啥都看不到,向导说从这里下去就是西藏了,因为政策的原因,云南的马不可以去往西藏,所以我们今天的路程就是折返,回到坡将营地。今天的队伍分成两组,两个向导分别带着两队,我们登顶后下山不久便遇上了第二梯队,其实他们也挺快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二梯队滇藏垭口(5200米)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左一:仁人帅哥(有点高反,还坚持拍照,一路拍了很多大片)</p><p class="ql-block">中间:唱姐(厉害了姐,一路高反都坚持下来了。)</p><p class="ql-block">右一:龙哥(脚膜炎啥的,脚下山都不能正常走,忍着痛坚持下来了)</p><p class="ql-block"> 你们都是棒棒哒!!!</p> <p class="ql-block"> 打伞的李哥~~~</p><p class="ql-block"> 全程不用登山杖,下雨还打伞,走这路跟玩似的。厉害,厉害。</p> <p class="ql-block">牧场上的一棵树~</p> <p class="ql-block"> 7月12号第五天,坡将营地到亚贡村到飞来寺。</p><p class="ql-block"> 早上8点30出发,于下午15点到达村子,行程15.24公里,爬升700米。</p> <p class="ql-block"> 早上5点30分开始下大雨,雨水像倒下来似的,直泼地面。风也很大,刮的帐篷呼啦啦的响,被大雨惊醒,看雨这样下法,很担心今天能不能出山?在帐篷里辗转难眠,只能听雨打帐篷声。祈祷雨停吧,停吧,今天要出山。7点30分雨终于停了。雨后的天气竟然出奇的好。狮子座山也显露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 雨后的营地~</p> <p class="ql-block"> 忙碌的营地~</p> <p class="ql-block"> 狮子座雪山别称“卡瓦格博Ⅱ峰”,海拔高达6509米,仅次于“雪山之神”卡瓦格博峰,是梅里雪山境内第二高峰,被藏传佛教信徒奉为“修行于太子宫殿的神仙”。</p> <p class="ql-block"> 你好!</p><p class="ql-block"> 狮子座雪山!</p> <p class="ql-block"> 狮子座雪山~</p><p class="ql-block"> 这种帽子云难得一见,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看到这里的天,你才知道天有多蓝,大家可兴奋了,拍照拍个不停。</p> <p class="ql-block"> 这是骡子还是马?我是分不清!</p><p class="ql-block"> 坡将上方营地别称坡将牛场,</p><p class="ql-block"> 是一大片很美的天然古牧场,</p><p class="ql-block"> 夏季绿草如茵,</p><p class="ql-block"> 牛羊满山岗。</p> <p class="ql-block"> 达拉亚古营地(4200m)~</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下山,</p><p class="ql-block"> 随着海拔降低,</p><p class="ql-block"> 植被越来越丰富,</p><p class="ql-block"> 溪水河流在林间流淌。</p> <p class="ql-block"> 最清晰的脚印,印在最泥泞的路上。雨后走在马帮后面,有一段路稀巴烂,走得一呲一滑的,鞋子上沾满了泥巴。走过这段,海拔降低,进入峡谷,顺着溪流左右绕行,树绿,草绿,林子绿,阳光洒在丛林中,落在身上,落在地面上,幽幽丛林,显得那样的静谧,斑驳光影中前行是那样的美妙。</p> <p class="ql-block"> 到了这里意味着出山了,没想到从这小桥到村子最后两公里的路竟然走了整整一个小时,出山了还要拔高才能到达村子,这是怎样的神仙地方?14点天气太热,一下从冷到热还蛮难适应,晒死了,热死了,渴死了,走得痛苦。15点终于走到村子里,梅里北坡转山圆满结束。</p> <p class="ql-block"> 又见卡瓦格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日照金山~~~</p><p class="ql-block"> 飞来寺特意停留一晚,第二天看日照金山,观景房里看神山,美哉!去的时候神山在云雾里若隐若现,只能看到一点点小尖尖,没想到出山了,再次停留等待,终于遇见最美的卡瓦格博,最美的梅里,心诚则灵!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梅里雪山下次再会!</p><p class="ql-block"> 谢谢一一的精心组织安排,谢谢一路相伴的队友们,有缘咱们江湖在见!扎西德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