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37年,西安事变刚结束不久,我党此时的任务仍极为艰巨,这时周总理决定与孔石泉等20余人一道前往西安,进一步筹划建立西安办事处的事宜。</p><p class="ql-block">此次出行,保卫处准备十分充分,对路上的情况作了详细分析,但是没想到,即便如此,周总理在延安还是遭遇了刺杀,就连周总理事后都说:“我一生遇到过许多次危险,但是最危险的要数延安这次。”</p><p class="ql-block">那此次西安之行到底发生了什么?身为革命圣地的延安又为何会发生刺杀案件呢?究竟何人所为?</p> <p class="ql-block">1936年,我军历经千辛万苦,一路从赣南苏区跋山涉水转战陕北,结束了艰苦卓著的长征之路。</p><p class="ql-block">这时,日军准备大肆侵略我国领土,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我党决定从大局出发,号召全国民众一致对外,共同抗日。</p><p class="ql-block">全国上下顿时反响巨大,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等极力响应号召,但蒋介石却始终执迷不悟,一心想要铲除我军力量,完全听不进任何劝谏之言。</p><p class="ql-block">无奈之下,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决定扣押蒋介石。</p><p class="ql-block">为了达成一致合作抗日,我党特意派遣周总理专门前往调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进国共谈判合作抗日的进程。</p><p class="ql-block">在周总理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但摆在眼前最艰巨的任务是与国民党进行谈判。</p><p class="ql-block">因为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后被扣押,所以周总理此次出行必定艰险重重,难以预料。</p> <p class="ql-block">与周总理一同出行的有之后的开国大将张云逸及开国中将孔石泉,外加几位新闻记者共20余人,他们准备从延安出发,经甘泉、黄陵等地到达西安,筹建西安办事处事宜之后,周总理再转赴南京。</p><p class="ql-block">此行保卫队做了充足的准备,对于一路上将会遇到的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与预防,虽然此时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已同意合作抗日,应该不会搞什么幺蛾子,况且一路上多是西北军与东北军的驻地,自然没什么妨碍。</p><p class="ql-block">但即便这样,保卫处仍不敢掉以轻心,特意派遣特务队前去护送,同时租用了三辆卡车,此次行动绝对保密,就连参与行动之人也不知道第二天的行动,并且我军对于他们均进行了严格监控。</p> <p class="ql-block">按照计划,第一辆车将搭乘32人,组成一个警卫排,每人配备一支短枪,150发子弹及4颗手榴弹,周总理将乘坐第二辆大卡车的副驾驶室,而随行人员时任我军副总参谋长的张云逸、周总理的随从副官陈友才,我军参谋处负责人孔石泉及新闻记者则坐于车厢内,其余炊事员、通讯员、勤务员等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则乘坐第三、四辆汽车。</p><p class="ql-block">原计划于4月24日启程,但我军对于国共谈判还有一些问题有待商榷,所以周总理与一辆卡车及保卫人员只好先留下于次日出发,其余两辆车先行出发,出发前周总理还特意嘱咐副官陈友才,一定要让他们注意安全。</p><p class="ql-block">次日一早,周总理准备出发,陈友才对此很是担心,特意让周总理身着军装,自己换上呢子制服,头戴礼帽,脚穿长筒马靴,装扮成周总理的模样,也正是这次换装,才让周总理避免了一次劫难。</p> <p class="ql-block">4月25日,周总理与孔石泉、陈友才、记者、警卫员等25人踏上了前往西安的征程,当日吃完早饭后,毛主席缓缓走到窑洞坡上,目送周总理一行人离开延安,此时毛主席与周总理都没想到,前面将会有一场腥风血雨等待着他们。</p><p class="ql-block">差不多上午9时左右,周总理等人离开延安,卡车在崎岖的山路上上下颠簸,出发前陈友才特意向警卫员介绍了西安的情况,明确了注意事项与警戒任务。</p><p class="ql-block">一路上,陈友才坐在周总理身边,眼睛直勾勾地盯住外面,始终提高警惕,而坐在后面的特务队同志们欢歌笑语、谈天说地,对于此次西安之行极为兴奋,因为他们其中大多是参加过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一步一步艰难走向陕北,如今破天荒坐上了卡车,心情自然格外激动。</p> <p class="ql-block">周总理的警卫员刘久洲站在车厢中,看着延安渐行渐远,初次坐车的他心里激动万分,但还是抑制住心中的喜悦,表现出一个警卫员应有的素质,他看着路边忽闪而过的树木及房屋,心里担心至极,于是一边摸着手中的长枪,一边担心地直呼:“这东西速度如此之快,如果突发什么情况我们能打准吗?”</p><p class="ql-block">身边的战友也心怀顾虑道:“这么颠簸,肯定不好打。”</p><p class="ql-block">在战士们激动且忧虑的心情下,卡车顺利进入劳山山区,此地距离延安50华里,树木葱郁、层峦叠嶂,山路崎岖蜿蜒,地势极为险要,卡车经过此地漫卷黄土,司机师傅一鼓作气,油门踩到底,冲过山坡便到达了甘泉县境内。</p> <p class="ql-block">此地属于敌军驻地,车子一路颠簸来到一处山坳之地,周总理突然想起一件事,便扭头向身边的陈友才说:“此前1935年,敌军的两个团就在此地被我军消灭。”</p><p class="ql-block">话音未落,这时砰的一声直接打断周总理的讲话,车厢内的警卫员顿时提高警惕:“什么声音?好似牧羊的鞭子声,可是这荒郊野岭之地,怎么会有人放羊呢?”</p><p class="ql-block">不一会,接连的砰砰声此起彼伏,张云逸根据多年的作战经验判断这是枪声,周总理闻声后迅速观察周围地形。</p><p class="ql-block">就在这时,侧方悬崖峭壁上响起了阵阵枪声,周总理镇定自若沉思数秒:“西安事变才和平解决,应该不是敌军伏击。”</p><p class="ql-block">他深感此次西安谈判关乎民族未来,于是立即下令冲过去,伴随着一声令下,卡车司机一脚踩油门,本想着可以顺利冲出去,但没想到开了几米之后卡车突然停下,原来狡猾的敌人在此地挖了无数深沟,卡车陷进沟中无法动弹。</p><p class="ql-block">这时,一群敌军手端机枪朝着车子横扫过来,子弹如雨点般的一泻而下,车轮被直接打瘪,车窗玻璃也被砸碎,司机也随之身中数枪倒在了方向盘上。</p><p class="ql-block">周总理此时趁机开门跑下车,不顾个人安危,仍一个劲地高喊:“快下车!散开,组织反击。”</p> <p class="ql-block">这时,车上的同志们相继跳下车,寻找有利位置反击,张云逸则一边反击一边大声道:“陈友才,你带警卫员保护首长先走!”</p><p class="ql-block">可是陈友才还未来得及下车,就被敌军飞过来的子弹击中腹部,于是他命令几名警卫员掩护周总理和张云逸撤退,自己带人阻击,身着制服,头戴礼帽,在场中央指挥着战士们。</p><p class="ql-block">这一幕被敌军看在眼中,他们以为是周总理,于是连发数颗子弹向他射过来,这时陈友才心中暗暗窃喜,自己的伪装果然有用,在他心中始终明白自己多吸引敌军一会,就能多增加首长撤退的机会。</p><p class="ql-block">就这样,他利用车上的行李加以掩护,同时学着周总理的语气指挥战士们,可是没过多久,他便被敌人的子弹击中昏厥倒地,由于失血过多当场牺牲。</p> <p class="ql-block">随同作战的警卫员、战士强忍心中悲痛,继续指挥战士们作战,虽然敌人居高临下,但是我军战士仍不畏艰险英勇抗击。</p><p class="ql-block">周总理与张云逸等人气喘吁吁穿过树林,看见身后没有敌军追击,这才坐在地上休息片刻。</p><p class="ql-block">这时,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们立即提高警惕,扛起长枪准备反击,但是当脚步逐渐靠近之时,他们才发现是战士曹鸿都,曹鸿都赶忙向周总理汇报:自己是奉陈友财之命,前来保护几位首长的。”</p><p class="ql-block">周总理顿时感动万千,缓缓走到一处山坡,望着刚刚激战之地,久久一言未发,等待数分钟后,张云逸便提议:“首长,这里目前还不安全,我们尽快返回延安吧。”</p><p class="ql-block">于是,他们继续往前走,在到达一个山谷之地时,四面野草丛生,悬崖峭壁无路可走,曹鸿都对此着急万分,周总理赶忙上前安慰道:“不要着急,办法是想出来的。”</p><p class="ql-block">曹鸿都突然看见前面土崖上有树枝垂下,于是灵机一动,抓住树枝并将其绑在腿上爬上去,其余人也照同样方式,一路辗转往延安方向走去,在众多老乡的帮助下,终于到达了我军保卫局在此地设立的联络站十三里铺,那么周总理走后,负责阻击战的战士们如何了呢?</p> <p class="ql-block">由于敌军一直处于有利地位,无论是人数还是兵力,敌军都占领绝对优势,但我军战士仍丝毫没有退缩,陈友才牺牲后,战士们更加勇敢,但最终敌我差距悬殊,我军警卫员死伤惨重。</p><p class="ql-block">敌人在陈友才身上搜索许久,最终在大衣口袋中顺利找到一张写有周总理名字的名片,于是他们认定这就是周总理,残忍至极的他们随即拿出长刀,在陈友才身上连捅数刀,鲜血染红了整个衣襟。</p><p class="ql-block">当时在延安的毛主席得知周总理遇袭之后,顿时紧张起来,并严格下令:一定要把周总理救回来!</p><p class="ql-block">事后,战士们搀扶着将陈友才的遗体送回延安,历经艰难回到延安的周总理看到替自己牺牲的副官陈友才时,不禁泪流满面道:“友才是替我死的!”</p><p class="ql-block">早早在延安南门外等候周总理归来的毛主席,看到他的身影后不禁喜笑颜开,周总理回到延安后,为了铭记此次教训,特意写下八个字:劳山遇险,仅存四人。</p><p class="ql-block">此次遇险25人中,10位警卫员不幸牺牲,仅剩周总理、张云逸、孔石泉、曹鸿都四人平安归来。</p> <p class="ql-block">但次日,周总理仍不畏艰险,继续乘坐敌军所派飞机奔赴西安,商讨国共合作具体事宜。</p><p class="ql-block">此事发生后,毛主席下令严查此事,张云逸推测此案件是土匪所为,但是周总理出行十分严密,土匪是如何知道的呢?</p><p class="ql-block">时任西北保卫局侦察部长的谢滋群奉命侦查此事,他走访周边每家每户,一个村民透露“案发当日他上山砍柴,看见了土匪李青伍的人马”,那究竟是谁透露的消息呢?</p> <p class="ql-block">谢滋群一边筛查周总理的同行之人,一边派人潜入土匪内部获取情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根据打入土匪内部的同志得来的消息,李青伍安插在延安的有一个名叫冯长斗的探子,谢滋群立即将其逮捕。</p><p class="ql-block">经审讯,冯长斗交代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李青伍的身份是敌军的团总,为了得到蒋介石的重用,决定派人打入我军刺探情报,冯长斗便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当他无意间看到我军征集三辆大卡车时,立即明白将有大事发生,于是将这一情报告诉李青伍,周总理前往西安的消息也就此泄露。</p><p class="ql-block">最终,我军成功逮捕李青伍等人,并召开公审大会,当场予以枪决,同时召开追悼会,悼念在劳山遇害的烈士,陈友才的遗体埋于延安宝塔山之下,但由于敌军的破坏,现在已经下落不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