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西关屯的知青故事 ——谨以此文献给我亲爱的老同学 岁月无声,往事如烟。1968年9月15日,我和同学们积极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下乡到辽宁省北部的康平县西关屯公社。如今,一转眼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知青都已变成白发老翁老太,真是岁月不饶人啊!我在感叹时间飞逝、人生不易的同时,更领悟到了时间的宝贵、同学情谊的珍贵!所以,总想通过文字和图片,把一个个美好的回忆、美好的瞬间尽可能展现出来,特制作了《西关屯的知青故事》这部美篇相册,以此表达我内心对老同学老知青们的炽烈情感,尽情抒发那种青山不老的同学情怀。</h3> <h3> 1968年9月初的一天,沈阳市隆重召开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会。“老三届”——与共和国同行!这段历史不应被泯灭,这是一个时代的痕迹,这是共和国热血儿女的足迹…… 一、离别家乡; 二、苦乐年华; 三、风雨兼程; 四、欢乐如歌; 五、重返西关。</h3> <h3> 一、离别家乡 1968年9月15日上午,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砂山地区的沈阳市第八十中学操场上,红旗招展,人山人海,锣鼓齐鸣。所有下乡的同学家长和亲属都来到学校为我们送行,我们登上了沈阳军区后勤部派出的三十辆解放汽车准备整装待发。这时,我的学长、初三五班王纯新的哥哥拿着相机拍下了我们出征前激动人心的时刻。照片上黃色箭头所指的,是解放军进驻我校“三支两军”干部徐夕环排长,他负责我们初一•三班已经半年多了,这次作为带队干部也要随我们一同去农村待一阵子。他对同学们说道:你们放心吧,“扶上马送一程”这是部队首长交给我的任务,必须完成好!。 汽车起动的一刹那,我站在车上向车下站立着的父亲母亲和妹妹望去,看到父亲那种军人特有的坚定而又鼓励我的目光,心里顿时一热,向父亲点了点头,猛然间又看见妈妈正在用衣襟擦拭着眼角的泪花,我知道她是在为我担心,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这一走不知还能不能回的来。我大声呼喊着“爸妈你们放心吧,我会回来的!”汽车已渐渐走远了,我的话也不知他们听见没有。我看见车上大部分女同学流下了眼泪,有的哽咽着喊着“爸爸妈妈再见了!”那个离别的场景至今还是历历在目,忘不了啊!</h3> <h3> 声势浩大的赴康平县知青下乡车队,而且都是清一色的崭新的军车,先是在沈城的主要街道绕行,然后向北驶去。街道两旁的行人纷纷驻足观望,还向我们挥手致意,我和同学们还不时地振臂高呼口号“坚决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向贫下中农学习,向贫下中农致敬!”那个场景我至今还记忆犹新。第八十中学是沈阳市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试点单位之一,所以是沈阳最先行进的“先头部队”,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准备相当充分,工作进展顺利。当车队途径沈阳最繁华的太原街和沈阳火车站时,我看到了醒目的火车站大钟表,时间定格在公元一九六八年九月十五日十一时。再见了,亲爱的父母!再见了,可爱的沈阳!</h3> <h3> 二、苦乐年华 1968年9月15日14:30分,知青车队顺利抵达康平县。可能事先早已规划分配好了的,我们乘坐的汽车径直开到了西关屯公社西关屯大队。卸了车放下行李稍作休息期间,带队的解放军徐排长已经和西关大队领导介绍了情况,然后为我们安排了由大队部临时腾出的三间知青住房,男生住东屋,女生住西屋,中间是伙房,两口大锅灶分在入户门的两边。屋里是农村普遍的南北大炕那种。当时同学们对周边的一切都感到很新鲜,女生们叽叽喳喳总是说个不停,而男生们则东瞅瞅西看看,还不时的和身边的老乡们搭个话,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有点好笑。来到农村的第一顿饭是大米饭,菜是猪肉炖豆角,这还是西关大队特意为我们准备的,同学们真是有点饿了,吃起来感觉香喷喷的。几天后才知上级对知青的待遇不薄:下乡第一年的伙食供给由国家负担,尽管粗粮多细粮少,菜金有限,如果超支大队再另想办法。从第二年起就是知青们自力更生、自食其力了。分配到西关大队的知青共有42人,起初是一个伙食单位共享一个大灶,大队有专门的炊事员为我们做饭。 “分家” 好景不长,半个多月后,我们便实行了分队管理方式,把大家分别安排到几个生产队各自独立生活,形成五个知青点,随所在生产队劳动。分配的生产小队有三队、四队、五队(是三年五班的同学)、六队、八队。我分在第四生产队,共有8个知青,四男四女。我们轮流做饭。第一次做农村的大锅饭谁都免不了闹出笑话,不是饭做糊了就是夹生,要不炖菜忘了放盐,要不就是齁的没法吃。后来时间长了,逐步摸索出了经验就慢慢学会了做饭,大家也能吃饱饭了。</h3> <h3> 西关屯的概况 我和同学们在西关屯生活了半个多月,才逐渐了解到西关屯的大体概况:西关屯公社是1961年从方家屯公社分出来成立的(1984年改为乡,1986年又改成现在的西关屯蒙古族满族乡),有9个行政村(现在是11个),我们所在的西关屯村(即西关屯大队)是公社革委会的所在地,是全公社(今为乡)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下乡时,全公社仅有六千多人(现在一万五千余人)。西关屯位于康平县的西南部,距县府32公里。面积86平方公里。全乡地势东高西低,黄土丘陵为主,也有半丘陵半平原(包括西关屯村)。主要农作物是玉米、高粱,另有少量的畜牧家禽养殖业。整体看,西关经济十分落后,农民生活比较艰苦,按年平均结算,农民一个工(10分)才合二三毛钱。我们下乡知青的第一年男生一个工计七分,女生计六分,属于那种“半拉子”社员,等到第二年才转正,和社员们一样算个整工。到年底分红时,知青们一年到头仅有不到一百元的收入,可见这个曾被列入“国家贫困县”的农民生活十分艰辛,还没达到“温饱型”。一方水土一方人。在和社员们的交往中,我和同学们发现,这里虽然地理环境一般,经济相对落后,但是这里民风质朴,基本的人文环境并不差,甚至比沈城的某些地方还好些。老乡们朴实憨厚,热情好客。对我们这些初来乍到、不会料理生活、甚至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不懂得如何干农活的城里孩子,他们总是嘘寒问暖,还手把手的教会了我们各种生产和生活技能。生产队知青点的房东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照顾我们,哪个同学有病了,房东马上端来自己不舍得吃的面条卧鸡蛋送到炕前。到了冬天,我所在的第四生产队卢队长几乎天天来青年点看我们,关心地问我们炕烧的热不热,炕上有没有裂缝,要千万注意防止烟道的烟气冒出来以免发生危险。他还说“我儿子忠林是县里的回乡知青,啥也不会,都是慢慢熟悉的,你们别着急,慢慢来,会适应的。”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农村人的热情,这种实诚淳朴,热情好客是出自内心的,他们脸上真诚的笑容仿佛已经建立起了心灵的沟通。 “农民真的不容易” 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和社员们攀谈说道收成年景时,他们脸上马上皱成一团,又时不时转头笑笑,露出惆怅的表情,后来才明白那是一种无奈和无助的苦笑。我曾幼稚的和他们说“那你就多种点地不就得了”。老农的回答道“你可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了!你们城里的小孩子知道个啥!”那时的西关还是靠天吃饭,庄稼的好坏并非人勤地不懒所决定的。除了地理气候环境因素外,主要还是由于当时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包括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这些道理是我长大以后经过学习才明白的)。那时天真的我们还不懂得这些,也不完全理解农民们为何这样苦,为什么他们整日脸朝黄土背朝天,年复一年春夏秋冬成年累月的忙碌着,却还是过的穷日子,温饱都难以解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但随着后来的下乡在农村的实践、特别是长大后甚至到退休了我才明白了:乡村的田野变成一幅多彩多姿的山水画何其容易?幸福不会从天降,一朝一夕难成功。美丽的农村风光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进步,更要靠他们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不懈奋斗才能实现!其实,不光是农村,哪里都一样,哪里都应该是这句话:“幸福是干出来的!” “干农活太累了” 我们下乡时节,正值秋季。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农民辛辛苦苦劳作一年祈盼结果的季节。同学们身处一片黄澄澄的谷物田里,和社员们一样露出幸福的微笑,原来庄稼地是这样的,我们在城里吃的粮食竟是这样收割下来的。而当同学们挥起镰刀收割黄豆、谷子、高粱、玉米的时候,却露出了另外一种表情,有的呲牙咧嘴,有的狠皱着眉头,有的干脆蹲下不断擦拭着脸上的汗水,“太难了,这活生平第一次干,没想到这么累!”有的同学手上起满了血泡,然后用手绢缠包住手,不得已还得继续干……不干就没有工分,没有工分以后靠什么生存呢?! 到了冬季,农活少了,但积肥、往地里送肥、修水渠等等,活还是不少,并没有过多闲着的时候。有的同学们回沈城探家了,而多数同学仍在坚守岗位,继续坚定着“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的信念……</h3> <h3> 徐排长,同学们都很想念您! 1969年12月22日,徐排长在调回部队前与西关屯部分知青合影留念。徐夕环排长是“文革”时期被部队派驻我校参加“支左”工作,他是我们班的“军代表”,更是我们的好大哥。他和我们一样打起背包来到西关屯,和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最主要的是他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那股热情和身体力行的高尚品格。两个月后,军区下达撤出“三支两军”命令,徐排长与我们惜惜相别。如今这一别就是半个世纪。不知道徐排长您现在哪里?您还好吧?不知这辈子我们还能不能见上一面?全班同学真的非常想念您!但愿这个美好的缘分能够实现!</h3> <h3>西关屯知青的“全家福”,摄于1971年8月,是一位下放到西关屯走“五七”道路的田老师大家给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为我们留下了一生的怀念。(有几个同学当兵去了,有几个同学探家回沈阳了,所以“全家福”并不全)。</h3> <h3>上图:几位女同学在西关屯的合影。下图:张洪霞同学(已担任六队的妇女队长)与西关大队各个生产队妇女队长合影。</h3> <h3> 义务献血 有一件事,使我也让西关屯的乡亲们至今难以忘怀:1968年深秋的一个夜晚,一位农村大嫂突发产前大出血,生命危在旦夕,急需输血。当时我和同学正在熟睡中,突然听到急促的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原来是西关大队革委会主任马汉友,他简要说明了情况,和我商量能不能动员你的同学去献血救人。我二话没说拿起一把镰刀(那时胆小,不敢走夜路,也怕遇到野狗)冲出门去,一口气跑了五个生产队的青年点,把睡梦中的同学们全给嚯拢起来了。几十名同学深更半夜从热被窝爬起来,火速赶到公社卫生院,争先恐后要求献血。最后只有三名同学符合o型血条件。当他们的血液缓缓输入病人的身体后,这位大嫂转危为安,保住了性命。这三位无偿献血的同学是——王纯新、曾兆吉、孙家红。记住吧,让我们深深记住他们的名字!记住那个时代还有他们这样的人,记住西关屯出现过可敬可爱的沈阳知青!</h3> <h3> 青春的岁月象条河,有苦有泪有诗歌。不堪回首,却又回首,因为那是我们的青春,那是我们的芳华,是我们嘹亮的歌,是我们人生的历练,是永恒的记忆!</h3> <h3> 登上巴虎山 1968年的国庆节,西关大队特意为我们知青放一天假。在农村没有节假日休息这一说,除了过大年到闹元宵放假,其它时间都要去干活。我和同学们不谋而合,决定去爬巴虎山。徐排长临时有事回部队了,没在西关屯。于是,我就和西关大队马主任说了,他表示同意,嘱咐我要注意安全,并给我们派了一个年轻的向导带我们上山。城里的孩子长那么大还没爬过山呢!大家兴致勃勃,一路急行军十多里路,从巴虎山的北侧登上了山顶。 后来才知道巴虎山(也叫巴尔虎山、八虎山),是沈阳区域的第一高峰,主峰海拔447.6米。位于康法两县交界处,山的南坡属于法库县,北坡属于康平县西关屯乡,山势东西走向,为医巫闾山余脉。八虎山南坡平缓,北坡较陡峭,山顶部平坦舒展。巴虎山距省城沈阳90公里,距康平县城35 公里,到西关乡政府驻地7公里。早先年,因这里山高林密,人迹罕至,曾有老虎栖息,当地人传说有八只老虎雄居八个山头,故将山称为八虎山。人们习惯称为南八虎山和北八虎山。这里山高险峻、地貌雄奇多变,形成山峦叠嶂、群峰兀立之势,山区森林茂密、植物资源丰富。春花、夏绿、秋红、冬雪,山涧溪流不断、泉水充盈,山高谷深、环境清幽。 当时,我们站在山顶,面向南方,遥望沈阳,思念亲人,大家发自内心地齐声呼喊着:爸爸妈妈你们还好吗?!请你们放心,我们在农村一切都好!这激昂且有些悲怆的声音在山谷久久的回荡着……<br></h3> <h3> 这是女知青们为欢送曲聪敏同学(前排左三)要随家到外地插队了,特意到法库县照相馆照了一张合影像。几十年过去了,当我看到此照,一种久违的感觉油然而生:多少年后又看到了你青春的笑脸!</h3> <h3> 知青的幸运儿 在西关屯的知青中,先后有六人光荣参军,他们是:翟富献(69年2月兵),袁清(69年11月兵)张振东(70年1月兵)、邵立奎(71年兵)、赵有才(71年兵)、朱国明(71年兵)。说起当兵,我对此深有感触:当时征兵给西关大队五个名额,知青的比例为百分之十,所以勉强给知青一个名额。经方家屯公社体检站体检后,西关知青中包括我在内有五位同学体检合格,而我相对差一点,身高仅1.7米,体重只有98斤,而且同学们都知道我还不到十七周岁,但没想到我竟然被录取了,终于圆了我从小就盼望长大去当兵的梦想。后方知是同学和西关大队领导的一致推荐,这才让我穿上了绿军装(年龄问题做了技术处理),也由此而改写了我的人生旅程轨迹。当时,我没有把当兵的消息告诉家里,心想到了部队再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可没想到凌晨时分,在铁岭换火车时遇见了父母和弟弟,他们专程来为我送行。原来是我的学长、初三三班的姜文喜被征兵录取后回沈阳送行李,跑到我家说“你儿子当兵了”。现在回想起来,我至今都非常感谢同学们的抬举厚爱,如果不是当兵,可能我和同学这辈子都无缘再见面了(69年5月我全家支边到了新疆南疆,如果我不当兵肯定要随家前往)。作为知青来说,在当时还不知道知青抽调返的情况下,参军入伍是脱离农村的唯一出路,所以说他们当了兵绝对是西关知青中的幸运儿。然而,只有经过解放军这座革命大熔炉的锤炼,才使他们完成了从知青农民到革命军人的华丽转身,从而为他们今后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h3> <h3> 1970年12月20日,三年五班的知青们欢送卲立奎同学(前排中)入伍合影留念。</h3> <h3> 辛勤的园丁 作者的学长、三年五班的康大姐下乡后,经过农村天地的艰苦锻炼表现优秀,被公社抽调到西关小学当老师,成为一名出色的园丁。她编排和训练的舞蹈获得全公社调演一等奖。图为她和学校老师合影留念、她的学生表演的获奖舞蹈。</h3> <h3> 知青电工 “这帮沈阳来的小青年还真有能人嘞了”。——图为三年五班的王纯新在检修变压器设备。由于他在劳动中的突出表现,被抽调到公社电站。他刻苦钻研电力工程技术,学成后成为一名骨干,为农村电气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喜看农村电气化——他和杨师傅在变压器上进行检修的场景,被定格在当时的康平县日报上,西关屯的知青和社员都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h3> <h3> “假小子” 在西关屯的知青中,曾流传过“徐大胆骑马”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照片上的徐丹薇(上图右一、下图后排右一)。因为她总有点不服气,啥都敢试敢闯,所以同学们都叫她“徐大胆”,还有的叫她“假小子”。第四生产队有一匹枣红色马,春耕农忙时全靠它拉犁种地。一天劳动间休时,徐丹薇很好奇地想靠近它,但这马认生,突然立马扬起头冲着徐丹薇吼叫,顿时给徐丹薇吓得不轻。车老板告诉她不要怕,离它远一点就行,徐丹薇听了心里却不服。收工时,她就学着和车老板牵着马回到小队部的马棚。那片地是队里最远的一块地,车老板每天把马牵来牵去的好辛苦。于是徐丹薇就主动要求来回牵它。收工后跟车老板学着,从井里打一桶水让马饮完水后,再把它交给饲养员。这样一来二去,枣红马好像明白什么似的再也不跟她吼了,眼睛还一眨一眨的,好像在说我们认识了。徐丹薇见熟悉了,便有点得寸进尺,想骑着马上下工,可徐丹薇个子不高,很难一下子跨上马背,于是她就想办法找个高坡或者架子什么的蹬着上去骑着马走。往返田地要路经一条小路,有一段路下面是水沟,这匹马总是稳稳当当的走着从未失蹄,当走到国道时它还突然加速,一路小跑回到了队部,可见老马识途一点不假。公社不少人看见一个女知青骑马路过,都夸她胆大,当地女社员也没有骑马下地的。其实这当中有个小秘密,这匹马虽然眼睛好大,可它看不着,是匹盲马,所以很老实骑着它很安全。徐丹薇曾回忆这段往事时说道“我有幸和这匹盲马交了朋友,至今难忘。它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它坚强肯干能吃苦,看到它我也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h3> <h3> 女知青更难 下乡期间,女同学和男生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出勤劳作,她们所经受的苦难不比男生少。如果说在农村男知青难,那么女知青就是难上加难,她们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硬是用自己的双肩挑起生产和生活的两副重担,在泥泞崎岖的小路上艰难的行走着。张洪霞就是她们其中的一个。她不怕苦不怕累,在艰苦环境中磨练自己,得到了农村社员和知青们的好评,成为西关屯下乡知青的优秀典型,先后两次推荐她代表西关屯公社知青出席了康平县下乡知青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表彰大会,为西关屯知青赢得了荣誉。 </h3> <h3> 1972年2月,西关屯大队的两位领导马汉友(前排左二,时任大队革委会主任)、田会计(前排左三,时任大队会计),到沈阳出差时与在沈探亲的部分知青合影留念。</h3> <h3>图为同学们在西关屯的留影。 车老板儿打狗 知青的生活可以说“丰富多彩”、自我陶醉,劳动之余有拉二胡的,有吹笛子的,吹口琴的,再就是打打扑克消磨时光,也有少数同学捧着书本呆呆地看着,还有的同学相互嬉闹着,似乎忘掉了一天的疲劳。然而也有乐趣的事时常发生,印象中有一个“吃狗肉”的故事让人忍俊不禁。1972年的春天一个傍晚,在六队的同学车一平(同学们不呼其名,总是喊他车老板儿),收工回到青年点,发现大门敞开着,不知谁家一条大狗正在锅台上啃着大铁锅里高粱米饭的锅巴。“好家伙,竟敢跑到我这里抢食来了!”立即拿起一把二齿钩冲着狗打去,不料这狗不识好歹,张起前腿便向车一平扑来。一平同学毫不畏惧,扬起二齿钩挥了下去,真是百发百中,直接耙住了狗头让狗一命呜呼。好久没吃到肉了,这不,送上门来的肉不吃白不吃,车一平不知从哪学来的扒皮手艺,三下五除二就把狗皮剥个干干净净,闻讯赶来的同学一起下手忙乎,一大锅香喷喷的狗肉做好了。后赶来的同学吃完肉说“真香啊!”当有同学问道你吃的是什么肉呢?“不知道,只知道这肉真香……”。</h3> <h3>难得几个同学回沈城探家,于是他们聚在一起照个合影留作纪念。</h3> <h3>图为西关五队的三年五班同学和他们班的军代表裴排长合影留念。记得当年同学们最喜欢唱的一首歌是《见到你们格外亲》,大家用歌声来表达对解放军同志纯真的钟爱之情。部队的同志无论是在校“支左”还是带队下乡,都深受同学们的爱戴。</h3> <h3>五十多年前的女同学于下乡前的合影。</h3> <h3>从农村抽调回城的三个同学姐妹凑在一起去了北陵公园。七十年代的沈阳玩的地方还真不多,所以北陵、东陵公园是同学们游玩的首选之地。同学们在一起开心的倾诉这几年的苦与乐。</h3> <h3>1976年夏,作者从部队回沈休假,与几位已从西关屯抽回沈阳的老同学游览北陵公园。那时我们几个都是二十多岁,步入社会的时间长不长,谁都没敢设想自己将来会怎么样,只知道知青回了城,一切从零开始,努力迈好人生的第二步吧。</h3> <h3>图为我的学长、西关五队青年点三年五班的王纯新(上图左一,下图右一)和同学黄玉胜两位大哥,他们曾在“文革大串联”期间,徒步从沈阳走到北京,幸福的见到了日夜想念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然后他们又开足马力,继续徒步向革命圣地延安进发。“长征式的串联”在那个年代屡见不鲜,但能够走这么远还是为数不多的,可见他们的毅力和耐力如此顽强!</h3> <h3>班里的几位女生下乡时的合影。</h3> <h3>上图是在学校时我们四个要好的同学于下乡前的合影。我身后的同学叫朱国明(后排左一),我俩还是父一辈子一辈的发小,从小学到中学再到西关青年点一直在一起,68年下乡时他只有15岁,是班里年龄最小的知青,下乡的第二年也当了兵。下图是作者当兵走后,四队青年点的男生合影。左一是丑敬忠,右一叫张承斌(他属于“抗战八年”的老知青),这两位同学在六十岁左右先后过世。四个战友已经走了两位,怎能不让人悲叹!</h3> <h3> 亲爱的老同学,你还记得当年红卫兵时期的服装标配吗?军帽军装军腰带,主席像章戴胸前,手捧宝书心里亮,左臂袖标红卫兵。那时全国的红卫兵都是这种清一色的着装。图为张洪霞(左者)、代有娟(右者)红卫兵时以及张洪霞和曲聪敏在下乡前的合影。</h3> <h3>照片上分别是李亚滨与徐丹薇、代有娟与初一•四班的刘静华分别在下乡前合影。</h3> <h3>部分同学合影留念。</h3> <h3> 收获爱情 劳动产生感情,下乡收获爱情。艰苦的环境和共同的命运,让男女知青在辛勤的劳作和生活中,一点点碰撞出纯真的爱情火花。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爱情力量驱使他们度过了任何艰难险阻。困苦见真情。在西关屯,曾兆吉和曹雨田、车一平和唐杰这两对同学回城后分别结成伉俪,成为幸福的两家人,成为同学中久传的佳话。这正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知青缘喜结姻缘。</h3> <h3> 最后返城的三位同学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张承滨,刘成言,王承毅三位同学,直到1976年12月26号才最后返城,在西关屯足足坚守了八年,他们经受了漫长的磨练与艰辛。作者向最后撤出阵地的三位同学致以崇高的敬意!</h3> <h3> 三、风雨兼程 从1972年起,西关屯的知青们陆陆续续、分期分批从农村抽调回沈阳,开始了新的一页。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农村又回到了生长的城市,虽说是回到了“原点”,但对同学们来说,到了工厂或事业单位上班,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好在没有白在农村待几年,毕竟我们曾滚了一身泥巴,多少也练了一颗红心,知道自己脚下的路该怎么走,知道该如何去面对自己的未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们听从党的召唤,以火热的斗志,勤勤恳恳工作在各条战线上。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他们知难而进,毫不气馁,不少同学都是靠顽强的自学或参加文化补习培训,补上了自己的文化短板,在业务学习和生产技能方面更是虚心求教、刻苦钻研,取得了显著成绩。他们中有的成了单位的业务骨干行家里手,当上了部门小头头,有的当上了技术员、高级技工、会计师、工程师,有的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劳动模范……知青的生命底色让他们没有虚度年华,“共和国长子”的血脉基因赋予了他们意志坚定的品格,红旗下生长的一代坚持信守着心中的道德和理想,他们用自强不息的行动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了合格的答卷!</h3> <h3> 砥砺前行 知青这一代人曾经历了“三反”运动、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计划生育、批林批孔、改革开放、下岗失业等等。然而,他们依然砥砺前行,不畏艰难,堂堂正正的做人。 在西关屯的知青中,抽调回城的情况可以说千差万别,一部分同学分到了国有企业,少数人去了事业单位,也有一部分同学分到了市和区属集体企业,都是一些效益不好的单位,但即使这样,他(她)们也觉得能回城总比在农村好。当时不觉什么,可一到退休时就看出了单位与单位、人与人之间的明显差距,具体体现在退休金待遇的差别比较大,有的月养老金五六千元,有的仅有一两千元。但同学聚会时谁也不会显摆自己或者去倾诉生活艰辛的苦水,大家聚在一起就是图个高兴,图个老同学老知青相聚的快乐,图个开心健康的活着!</h3> <h3> 再难也要挺住 我们班的多数同学正当年富力强时,和数千万国企职工一样面临着下岗、买断工龄,失去了工作,减少了收入,但他们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们用双手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担起了对家庭的责任,毅然坚强的生活。特别是不少同学家上有老下有小的状况,收入却很低,负担相当沉重,生活十分艰难。有的同学身体极差,却不肯休息还在拼着命工作,总想着为家里、为嗷嗷待哺的孩子多挣点钱。那种状况用步履艰难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有的同学曾对我说:“我是想歇歇,可是我不敢歇也不能歇啊!看着这一大家子过的日子我只能咬牙挺过去!”他们作为社会底层的百姓,苦苦地硬撑着,一步一步跋涉着,硬是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有的同学想起当年下乡时看到农村的生活,都说“也许我们还不如西关的农民呢!”流露出那种比当年社员们还要窘困且又无助的表情(现在来看,有的还真的比不上农村的生活水平)。我从部队转业后在机关工作旱涝保收,情况多少比他们好些,所以体会不到困难同学的那种窘境和苦涩,每当我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候,看到老同学一个个衣着朴素却不失干净利落,我深知他们是处处节衣缩食,从不铺张浪费。朴实无华的他们还总是乐观豁达,从不自卑自弃,更没有消极沉沦,而是挺直了腰板,负重前行,顶住了就业生存和家庭生活的巨大压力,与自己的命运抗争,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奋力拼搏,从不畏惧。说实话,直到现在和将来,我的内心里一直是敬佩和敬重他们,他们真的是不容易啊!每当想到这些,我都感觉甜酸苦辣陈杂五味涌上心头,却说不清也道不明。我只有心里默默的思考些什么,或者在同学聚会时平静地对他们说道“慢慢熬吧,争取有个好身板,以后会好起来的……”说完连我自己都感觉这话有些苍白和惆怅。惟有我心底的深处真诚的祝愿老同学们的晚年一定会也一定能好好的!</h3> <h3> 谁的人生不是荆棘前行,亲爱的老同学,当你跌倒的时候,懊恼的时候,品尝眼泪的时候,都请你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请你相信,你的坚持,终将美好!</h3> <h3> 人和人相遇,是上天的缘份;人和人相识,是命运的成全。擦肩而过也好,陪同一段也罢,都是冥冥之中注定好的。我们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算不出最美的相遇在什么时候,最痛的离别又会在哪一天,不管是陌路还是并肩,遇见了就是缘,相处过就是份,都值得我们去珍惜。有些缘份,不能说,不能想,却不能忘,给你遗憾的同时,也给你深深的思念。</h3> <h3>图为同学们在李月英家小聚会。 聚会聚的是情分,是感情。每一次同学聚会,心里都有着无数的感慨,但最多的是大家过得开心,玩得快乐,其他的一切都变得并不哪么重要了。相聚的美好,只有我们彼此心里清楚,最快乐的时光,陪伴着我们一路前行,这就是我们老三届的同学情!</h3> <h3> 岁月无痕人有痕,多少回忆在心中。如同记忆长河中的朵朵浪花,会激发出一曲曲动听的歌谣,让我们在夕阳中荡起的双桨,健康生活,快乐过好每一天!</h3> <h3> 人生就像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且生命又如此短暂和脆弱,可谓是人生无常,世事难料。这几十年里,班里先后有10位同学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们是:张宗科,李燕翔,丑敬忠,李月英,郉玉金,张承斌,魏运强,温建国,张庆生,曾兆吉。每当想起英年早逝的同学,心中不免有些伤感:好好的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苍天啊你是如此的不公!我亲爱的老同学、我的好哥们好姐妹,愿你们一路走好!愿天堂里的知青们永不分离!我们永远怀念您!前些日子,惊悉老同学曾兆吉走了,又是一阵心痛,他才到七十岁啊!想起他在学校、在农村、以及回城后的许多往事,想起他喜欢拉二胡曲,很喜欢垂钓……于是,为他写了一首诗,以此深切悼念和缅怀我们的老同学。 悼念曾兆吉(外一首) 惊闻兆吉驾鹤去, 沉痛默念寄哀思; 同窗情谊五五载, 梦里依稀是昨天。 知青岁月洒热血, 西关芳草润年华; 一把二胡伴苦乐, 悠扬琴声似水流。 (外一首) 祭奠兆吉一柱香, 愿君安息在天堂, 今生同学多珍重, 身心健康渡夕阳! 写于2021年5月19日</h3> <h3> 能吃苦受累是人生的财富 同学们经历了下乡的磨练,再到回城后几经风雨,无论是下乡时间的长短,还是回城后上岗下岗以至退休的沉浮,无论现在是富有还是贫困,这几十年的积淀让同学们共同懂得了一个道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而能吃苦受累,就是人生的一大财富。那时我们都很年轻,我们共同苦过,我们累过,有过欢乐,有过烦恼,有过追求,有过奋斗。也许我们的知青生活很平淡,没有什么业绩值得拿来炫耀。但是,我们磨练了意志、锻造了忠诚、培养了血性、懂得了担当!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完成了人生最有意义的跨越!</h3> <h3> 四、欢乐如歌 人生路上,没有一帆风顺,却总有苦尽甘来,阳光总在风雨后。从1996年起,同学们提议:把“9.15”我们下乡的这一天定为同学每年一聚的日子,今后每年的9月15日都要聚一聚,共同重温恰同学少年的风华正茂,回味下乡西关屯的蹉跎岁月,展望老同学们夕阳西下健康快乐生活的美好愿景……</h3> <h3> 聚会的歌声 同学们聚会时,总是不忘唱几首老歌,当大家的喉咙一张开,那种奔放、热烈、怀念的情绪,顿时让我们忘记了年龄,忘记了身处何方,忘记了所有的忧愁和烦恼,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青而不知的知青年代。这场景也让我们感悟到,歌曲中的歌词,简直就像是为我们写的一样,是那么的直白抒情、那么的刚强有力!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它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 它不怕风吹雨打 它不怕天寒地冻 它不摇也不动 永远挺立在山巅</h3> <h3> 《我们走在大路上》 我们走在大路上 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毛主席领导革命队伍 披荆斩棘奔向前方 向前进向前进 革命气势不可阻挡 向前进向前进 朝着胜利的方向 ……</h3> <h3> 《阳光总在风雨后》 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 愿与你分担所有 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 要勇敢的抬头 谁愿常躲在避风的港口 宁有波涛汹涌的自由 愿是你心中灯塔的守候 在迷雾中让你看透 阳光总在风雨后 乌云上有睛空 珍惜所有的感动 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 阳光总在风雨后 请相信有彩虹 风风雨雨都接受 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br></h3> <h3> 常聚常欢乐 岁月无情,时光匆匆,不知不觉中,一晃就过了几十年。想当初,意气风发的年少时光,风华正茂的中学时代,上山下乡风雨同舟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到后来,我们各自都忙事业,又为了家人为了生活,日夜操心着,四处奔波着。现在我们退休了,也该好好休息一下了。确实这些年我们最常忽略的,是自己。如今,儿女都长大了,我们也得以从日常琐事中脱身,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己身上。于是,暮年的我们重新思索起人生的真谛:人这一生,什么才是最珍贵的?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是钱财吗?可钱财终归只是身外之物。 是名利吗?名利说穿了,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思来想去,于自己而言,还是好身体和好心情最重要! 没有了健康的身体,没有了愉悦的心情,再多的财富和名声,也变得索然无味。 对于渐渐老去的我们来说,跟朋友多聚一聚,常笑一笑,才是硬道理。 心情舒畅了,身体更健康了,人也就越活越年轻了。 说句心里话,我们现在能聚就聚聚吧,聚一次多一次,聚一次也少一次,常聚常欢乐! 亲爱的老同学,让我们在变老的路上,好好善待自己吧,别在委屈自己,要活的快乐,活的有尊严,活的幸福,怎么开心怎么活;亲爱的老同学,让我们相伴着走下去,一起活得开心,过得美好,一起放慢脚步,一起寻找生活的新乐趣,共同度过一段段潇洒惬意的时光。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放下执著,享受人生。</h3> <h3>几位同学专程去辽宁北镇市看望在那里安家落户的老同学李亚滨(中间者)。</h3> <h3> 知青情结 白驹过隙,时光飞逝。转眼间,当年的那些小姑娘小伙儿,如今已是银丝染霜、年逾古稀,但我们都不会遗忘那些难以忘却的记忆。一段难忘的岁月,知青岁月;一种永远的情结,知青情结。所以,我们无论地位的高低,无论财富的多少,大家总能真挚的聚在一起,共同的举起酒杯或者同饮一壶清茶,有着叙不完的情、说不完的话。回城后的四十多年来,同学们没少聚会,当中最多的话题是在西关插队的故事,似乎总也说不完、叙不够。没下过乡的人,也许你永远体会不到那种感觉、那种情景、那种情意、那种情感。唯有我们,才能说出掏心窝子的话!只有我们,才有资格、才有如此的痴情怀念那逝去的沧桑岁月!这——就是西关屯的沈阳知青!</h3> <h3> 铭记师恩 铭记师恩,感念师情。2012年9月5日上午,我和部分老同学几经周折,终于见到了阔别四十四年的班主任顾秀春老师。真没想到已是七十三岁的老师而且分别这么长时间,却还能认出大多数同学并叫出他们的名字。顾老师文革前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在学校当我们初一三班的班主任,她和蔼可亲,关心学生,教学有方,对我们的成长特别是人格成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要知道这个引领作用对于青春期正在生长可塑的我们来说,将是多么的重要啊!同学们一致评价她是八十中学最好的班主任。后来她调到沈飞中学当高级教师、校长直至退休,现如今在家看孩子,身体挺好的。同学们衷心祝愿敬爱的老师健康长寿、安度幸福晚年。</h3> <h3> 知青的路, 我们曾一起走过, 未来的时光, 我们还要彼此再牵手。 再见了,老同学! 再相见,老知青! 祝您一路平安!</h3> <h3> 知足是一种心态,一种人生修养,其实生活没什么埋怨的,快乐是很简单的,快乐就是要有目标有追求;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发自内心的微笑;懂得去宽容他人。无论在生命中会遭遇多少的困苦、艰难和波折,我们都要保持淡然。</h3> <h3> 女生天生爱美, 老了依然风韵犹存。 儿时快乐踢口袋, 如今来个踢踏舞。</h3> <h3>芳华留不住,岁月已白头,愿我们的余生,活得轻松,老得漂亮,只要生命继续,让毎一天都风光无限!</h3> <h3>图为2021年6月,几位老同学来到抚顺龙凤村,让山青水秀同学游别有一番风味。</h3> <h3> 知青你现在还活在这世上,就是幸运的,能健康的活着就是幸福,能唱歌、会跳舞、常旅游,你就是神仙。知青让你当神仙的日子不多了。该干嘛就干嘛,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吼就吼,该跳就跳,该玩就玩,该乐就乐。不要隔代当奴才,不要舍不得花钱,不要再等明天。要想得开、放得下、走出去,做一个快乐的老知青!</h3> <h3> 从少年勃发到青春芳华,一起同过窗,一起下过乡,从事业有成到两鬓染霜,人生几十年风雨征程我们一起走过,如今真情不改的老同学,依然绚丽如同晚霞。</h3> <h3> 友情是我们人生航程的一面帆,也是我们前进路上的一盏灯,是生活历程里长久的一种快乐,也是坦途坎坷中的一种温暖。亲爱的老同学,感动于平实生活里的一路相伴,领略微信里互勉互助的一生拥有。愿同学友谊天长地久!<br></h3> <h3> 共和国的同龄人永远和祖国在一起。祖国万岁!</h3> <h3> 多少次有缘聚会, 美酒佳肴伴我醉。 人间最美同学情, 风雨人生彩虹归。</h3> <h3> 知青不能忘了初心,但也不必沉寂于过去,过去有你的灿烂辉煌,也有你的不堪苦痛。太惦念过去,离痴呆就不远了。对未来也不必太奢望,未来终究是个梦。这梦很遥远,也许你等不到,明天也许很漫长。所以不必想太多,要抓紧的是今天。知青人生无常,但天理有常。人生短暂,余生很贵。让我们都好好活着吧,珍惜今天,迎接明天!</h3> <h3> 昨天的一切,已经一去不返;明天会如何,根本无法判断;只有过好今天,方可不留遗憾。不管过去了多少个昨天,不论还能享受多少个明天,我们生活在当下,就要好好把握这难得的时间。昨天回不去,明天尚未到,需要珍惜的,唯有实实在在的今天。珍惜现在,善待今天,就会拥有永远的美好,更能拥有美好的永远。</h3> <h3> 我们只是凡间的平常人,每一天,哪怕再迷茫,也要让自己微笑,凡事看淡些,珍惜自己,不沉沦,生活还要继续。手酸了,可将手里的东西放下;心累了,请把心里的事放下。用简单快乐之心,笑迎人生,任凭风雨飘摇。任凭岁月变迁,不变的是自己的心,平和的心,珍爱的心,热情的心,向上的心,永远年轻的心。</h3> <h3> 我和班里的同学杜忠岳、车一平有幸参加了初三年五班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的同学联谊会。(该班在下乡时,小部分到了西关屯大队,大部分在西关屯公社姜家沟大队)。看到大哥哥大姐姐们真的都很有样、看到他们那种充满幸福的笑容、看到他们激情四射的同学之情,我完全陶醉了。这是我们今生的缘份,这是同窗几载的依恋,这是青葱岁月的证明,这就是世界上最纯最真的感情——同学情!</h3> <h3> 我们的人生, 从现在开始, 又翻开了新的篇章, 一切都会变得充实而满足。 在变老的路上, 让我们常聚聚吧! 余生不长, 人生没有下一次, 再次相聚的时候, 不知道会少了谁。 岁月无法重来, 人生变幻莫测。 珍惜和老友在一起的时光, 珍惜好每一个当下, 把握住每一个明天。 学会乐观、学会释怀, 聚一聚、嗨一晦, 心态更年轻, 生活更快乐。 老了,常聚聚! 常相聚、常联系, 遇见知已不容易, 老朋友,莫相忘, 感情地久与天长。 </h3> <h3> 半个世纪过去了,知青,已经成了那一代人的特殊名片。曾经风华正茂、青春洋溢的青年,走过了风霜雨雪,经过了岁月的洗礼,曾经的风光不再,但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是青春的印记。</h3> <h3> 同学是一生一世的情缘,同学相聚并非展示仕途得意、生意兴隆的舞台,而在描绘经历了风雨沧桑的那道彩虹,重温那充满梦想的花样年华,叙说那份纯真的友谊,分享成功的喜悦,安抚受伤的心灵,把散落天涯的珍珠重新串成美丽的项链。</h3> <h3> 世界很大,风景很美,人生很短,不要蜷缩在一小块阴影里无法自拔;生活从来不会亏欠谁,给你一块阴影,必定会不远处为你撒下一片阳光,不要让过去占据你的未来。人生最美是淡然,过好每一天;幸福很简单,简单就是幸福。愿我们所有的泪水与挫折,都成为过往;愿幸运与阳光,洒满你的夕阳路,伴你一路前行。</h3> <h3> 青春给了社会,精力给了家庭,耐心给了孩子,容颜给了岁月;余生要留给自己。 愿我们都健康,平安,开心,快乐每一天!</h3> <h3> 现在要想把同学们都聚齐还真的有点难了。自打从农村抽回沈城后,一些同学便失去了联系,我和同学们虽然经多方查找,仍毫无音讯。至今未联系上的同学有:曲聪敏,王薇,徐学昆,提松桥,杨广瑞,王淑琴,关慧珠,孙家红,孙立民。同学们都很想念他们,不知他们现在过的怎么样?也不知今生今世这些老同学还能不能聚在一起?但愿他们也能喜欢“美篇”,或者他们的孩子、他们孩子的孩子也是美友,希望能看到我的美篇作品《西关屯的知青故事》,从中了解父辈的经历,了解他(她)们的风霜雪雨喜怒哀乐甜酸苦辣。假如有缘,说不定还真能在美篇上相逢呢!亲爱的老同学啊,茫茫人海,相遇不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让我们且行且珍惜吧!</h3> <h3> 从朝阳到夕阳 属于老三届中68届的我们,由于历史的原因,没学到什么文化知识就下乡了,说是知识青年,却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知青不知,青而无知。而今我们这帮人是知青不青,知青老矣,既然已是知老,就要知天命且知足,且行且珍惜。我们没有了学业的压力,没有了事业的烦恼,没有了功名利禄的诱惑,角逐人生是如此的安详。人生,从退休才开始,每天都是星期天,每天都是节假日。人生就像一杯酒,越老越有味道。从朝阳走到夕阳,人生的路有多长?我们曾经迎着朝阳上山下乡,如今从容坦然漫步夕阳……这正是:风华正茂几十年, 青丝白发转眼间, 看淡一切身外物, 惟有健康最值钱, 但愿彼此多保重, 过好当下每一天。</h3> <h3> 五、重返西关 一回西关 1996年9月,部分同学在离开西关屯二十年后重返故里,看望了当年知青点房东的大爷大娘。那时的西关屯还没有太大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步伐相对较慢。而让同学们感到十分欣慰的是乡亲们还是那么热情,就像见到了亲人一样招呼着知青们的到来,让同学们感觉就如同到了家一样。</h3> <h3>屋还是那个屋,炕也是当年的炕,好好再坐坐吧!“没想到几十年后我们又来到了曾经的家。”</h3> <h3>在老房东的新居前合个影。</h3> <h3> 二回西关 2016年10月初,一部分同学再次踏上西关屯的黑土地,看望这里曾照顾他们的老乡们、看望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再来西关无故人。老人们差不多都不在了,但与我们般般大的老乡都还认得,久别相逢大家好不欢喜,毕竟见面的机会不是很多。几十年过去了,重回西关屯,让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变化太大了!柏油路,砖瓦房,树木成林,庭院整洁,家家吃穿不愁,生活殷实富足,大人小孩个个精神头十足,就连走路的样子都像是遇到喜事似的,说笑个不停……这里的新农村建设确实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已经摘掉了贫困帽子的农民兄弟正在卯足了劲去奔小康、奔大康。西关面貌真的是焕然一新,我心目中向往的那张农村美轮美奂的风光画卷快要实现了。加油,西关屯!加油我们的第二故乡!</h3> <h3>同学们漫步在西关屯的村路上,心情格外高兴和激动!一种久违的亲切感让我们紧紧的拥抱着这个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朱国明同学(上图右一,退伍后随父母到了南京安家落户了)为了参加这个活动,专程打飞机从南京赶过来,与同学们一起亲眼目睹西关屯的巨变。“比我想象的好多了,西关人民了不起啊!”</h3> <h3>同学们来到当年的六队李宝峰家,看望他的老伴,老人家身体挺好,看到当年的知青来了,非常高兴。</h3> <h3> 2016年10月2日,我和同学们回到了阔别四十八年的西关屯。我们来到了曾经是我们的家——四队青年点原址。今昔非比啊,如今王金才的家和五十年前已是天壤之别,不仅住房彻底改观,而且在吃的穿的用的等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我们不住的感叹着:农村的变化真是太大了!从九十年代以来,有杜忠岳、吕兆秋、车一平等同学曾先后几次来西关“走亲戚”,看望当年的老房东。</h3> <h3> 当年四队青年点的同学合影。我们身后的老房子是王金海家,不知为什么还保留着当年的风貌?去他家没有人,房子空空荡荡,好像搬走了,房子还留着,但我们相信用不了几年也会焕然一新的。</h3> <h3> 三回西关 2018年9月15日,作者和班里的同学们为纪念上山下乡运动五十周年,特意重返第二故乡西关屯。记得当我们乘坐的大巴车刚刚进去西关屯村口时,同学们齐声呼喊着:“西关、西关,我来了;西关西关我来了!”屯里的老乡听见我们的呼喊声,才知当年的下乡知青回来了,很是高兴。这是同学们第三次回西关屯。 《无题》 昔日下乡激情多, 五十余载成传说。 少年常咏凌云志, 老来当唱快乐歌。 两鬓白发光阴苒, 不叫岁月成蹉跎。 沈阳知青旗飘跃, 笑看沧桑奈我何。 ——方铁伦 2018.9.15</h3> <h3> 珍惜人生的友谊,珍惜今生一份缘,珍惜人生每一天,珍惜今生一份情,祝福亲爱老同学,愿你人生的路上,平安快乐和幸福,健康好运跟着你!</h3> <h3>生活似茶,冲不走那淡淡清香;往事如烟,忘不了那点点滴滴。</h3> <h3> 有一把伞雨撑了很久,雨停了还不肯收。有一束花闻了很久,枯萎了也不肯丢。有一种友情,希望到永远。即使青丝变白发,也能心底保留——这就是几十年的同学情。 青山在,人未老,同学情正浓;岁月增,水长流,情怀依旧深。 </h3> <h3>杯杯美酒敬知青,祝愿同学皆平安。</h3> <h3> 回望五十年 五十年过去了,我们苦过、乐过、哭过、笑过;青春和追求,岁月和生命,希望和憧憬,欢乐和眼泪,苦难和艰辛,汗水和鲜血,光荣与梦想伴随着我们成长起来。 五十年过去了,我们曾经有过的辉煌,曾经有过的苦难,都化成了笑容和泪水,构成了我们知青生命的底色。 五十年过去了,但五十年前的青春之火依然在燃烧着,我们识大体、顾大局;我们明辨是非;我们正直善良;我们顽强执着;我们阳光向上。晚年的我们依然为社会和家庭幸福尽责尽力!</h3> <h3> 生命没有输赢,只有值不值。一直以为,美好是在前面,岁月的流沙磨平了我们的棱角,年轮的厚重成熟了一份心情,我们为遇见感恩,为经历感动;不再为得失而纠结,我们只有一份旅途的珍重,一份对生命的包容,经年走过,淡看世俗的喧嚣,独守一份静好,安逸一份平静。</h3> <h3> 人到老年,不如就让过去的过去,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善待如今的自己你将会发现,人生可以每天都很快乐。如今,你处在一个特殊时间段,昨天不再重回,明天尚未到来,不要再犹豫徘徊,应该趁现在去看看无限的江山,去扩展生命的宽度,真的,再不趁着老年去快乐生活,就真的没机会了!</h3> <h3>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波折,总会有险阻。也许今天给你所有,明天又会让你一无所有,无需烦恼,该来的总会来,再黑的夜晚也会有黎明到来的那一刻。不管生活有多么曲折,只要拥有幸福的态度就能挺过漫漫长夜,就能迎来美好的明天。</h3> <h3>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渐渐老去,时代的风,岁月的雨,沉淀在人们的心底,沉淀在共和国的史册里……</h3> <h3> 西关感怀 重回西关寻旧梦, 一草一木总关情。 苦乐年华终无悔, 担当一代我知青! 五十周年再聚首, 同学情深难忘怀。 岁月沧桑真情在, 满目青山夕阳红!</h3> <h3> 重发文稿 2018年9月15日,为纪念上山下乡运动五十周年,并重返第二故乡西关屯,我提前一个多月制作了《青春走过五十年》的视频片、诗朗诵《一个知青的记忆》以及《写在诗朗诵之外的话》,而后在西关屯进行了播放和朗诵,当时在同学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与共鸣。现在,重发诗朗诵的文稿和“之外的话”,就此作为本篇的尾声吧。 《一个老知青的记忆》 ——为纪念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五十周年而 朗诵:浑河岸边 背景音乐:《红旗颂》 <br>穿过历史的云烟,我们这些当年的知青又一次走进了西关,追寻年轻的足迹,回望我们的青葱岁月。五十年前的“9.15”,那是一个火红的日子,那是一场伟大的别离。火红的太阳,火红的脸,火红的胸膛,火红的旗。学校的操场上,挤满了送行的人群,军区后勤部三十辆解放汽车整齐地排列在学校的操场上,扩音器里传来激昂的革命乐曲。知青队伍已经登车,如同奔向战场的勇士,整装待发!口号声、锣鼓声此起彼伏,歌声、欢笑声划破云际。妈妈嘱咐儿子:要常给家里写信;奶奶叮嘱孙子:千万注意身体;妹妹告诉哥哥:那边很冷,你要多穿衣服,别让爸妈惦记;老师鼓励学生:知识就是力量,一定要努力学习!车队已经响起出发的汽笛,车轮开始缓缓转动,送行的亲人还在挥舞着双手,操场上沸腾了!车上一张张稚嫩的脸一齐向车下站立的人群望去,就像打开闸门的洪水,波涛万丈,一泻千里!到达西关已是傍晚时分,乡亲们敲锣打鼓和欢迎口号声,让我们颠簸三个多小时的疲劳一扫而空。西关大队安排我们住进已经打扫干净的三间住房,男同学在东,女同学在西,中间的厨房划分出男女世界。躺在床上,仰望夜空,出来的新奇赶走了乡愁和睡意,东西两个世界一夜欢声笑语,直到满天星斗迎来黎明的晨曦。噹—噹—噹,起床的钟声,把我们从梦中惊醒,初到黑土地的新鲜劲很快就被烦恼代替。这是城里的一群还不更事的孩子,从此开始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开始了从未有过的磨练,开始了新的农村生活……黝黝的黑土地上,我们付出了诚实、勤劳和汗水,我们用双手换来了一个个丰收,我们把青春年华融化在年复一年的风霜雨雪里!我们忘不了,每天脚踩西关土地的辛勤劳作饱尝苦累,我们忘不了,起初独立生活时的一塌糊涂笑话百出,我们忘不了,房东大爷大娘对我们关怀的热心肠,我们忘不了,登上八虎山遥望沈城思念父母的眼泪吧差,山谷里久久回荡着知青们的呐喊声……这段岁月是一部历史,苦的,辣的,甜的,酸的,记述了你、我、他的真实故事;这段岁月是一条长路,直的,弯的,宽的,窄的,连接着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崛起!五十年前的今天,那是一段永久的记忆!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不会尘封千百万知青的眼睛,祖国不会忘记上山下乡的壮举。五十年过去了,我们可以自豪地告诉世人:我们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历史,我们无愧于社会,无愧于祖国!因为我们是爱祖国、有理想、能吃苦、敢担当的知青一代!让我们把满怀自豪揣在心里,让我们用回忆点燃永不熄灭的火炬,让我们用真诚托起明天的太阳、去迎接新的希望、实现新的梦想!<br> 写在诗朗诵《老知青的记忆》之外的话 人都说,年纪大了特别爱怀旧,而我还真是这样。每当回忆起我们上山下乡时的情景,我的胸中就涌起一股想写散文诗的强烈冲动和欲望,仿佛昨天的故事就在眼前。 于是,我就像领到了庄严使命一样,给自己下达了战斗命令,无论如何也要在“9.15”去西关之前赶出来,尽最大努力把视频片和诗朗诵制作好。这部视频短片《青春走过五十年》和诗朗诵《一个老知青的记忆》,是我效仿网络视频并改编完成的,期间经历了半年时间的准备,包括照片收集、背景音乐、文字修改、反复朗诵练习以及后期合成等过程。功夫不负有心人。为提升纪实性的视频制作质量,我特意请了家在江苏南京的小学同学和发小、荣获第四届中国十位杰出诵读艺术家之一的张雪慧为纪实视频片做了配音解说,同时还请了沈阳市优秀小学教师、我的外甥女杨燚为视频配音,效果真的比我的语音好了不知多少倍。 《一个老知青的记忆》整个诗篇从六十年代末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一批批知青离开家乡,一辆辆火车、汽车开动,亲人们洒泪离别的情景,都在视频和朗诵中展现,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了那个永远不能让人忘怀的年代、那个记录了我们青春的年代…… 忆往昔峥嵘岁月惆。我们共同走过了50年,知青岁月至今难忘。和1700万全国各地的知青们一样,记忆中的往事似乎都有相似之处,就如同我们的命运一样,无情的历史毫不客气地在我们头上刻上了相同的名字——知青!伟大领袖毛主席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于是我们义无反顾奔向康平西关,开始滚身泥巴,炼颗红心。后来有人说,知青是荒废了的一代,是从文明走向愚昧的一代,是悲情的壮举悲催的一代。但也有人却说,知青是有作为、有志气、有担当的一代,是了不起的一代!而我要说的是:青春无悔,只能由我们这些人来评说,因为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吞下苦果的,是我们这一辈;人生无悔,也只能由我们这些人来界定。因为从泥土中爬起的,是我们坚强的双腿!在那个年代,我们正值十六七岁的豆蔻年华,却触碰到了谁也无法躲避的历史车轮,而由此改写了我们每个人的命运。知青运动的定位和功过是非,历史自有评说,但历史绕不过这一页。现在我们年龄都大了,都过上了退休生活。有的在家带孩子,乐在其中;有的游山玩水,融入自然;有的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书法绘画、骑行摄影,圆自己年轻时的梦;有的笔耕不断,记录下自己的一生;有的成为发达人士,还在努力奋斗着。但无论怎样生活,无论穷与富,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顽强地表现我们自己,表现我们知青与众不同的经历,表现我们知青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我们人生路上不虚度的人生观、价值观。 网上曾经评论:中国最能吃苦的一代人已经老了。可见还是有人惦记着我们。也许知青现象,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而只有我们记忆犹新,只有我们有着永久的记忆,哪怕得了健忘症,津津诉说的只有我们——知青!不怕别人忘记我们,因为历史会记录知青这段看似平常、却是全世界仅有的——中国知青故事! 假如、我说的是不可能的假如:再有一次上山下乡运动,只要祖国一声召唤,我,我们,还会再次打起背包,手挽手、心连心,勇敢出征,奔向远方! 亲爱的老同学们,夕阳无限好,且行且珍惜。让我们倍加珍惜吧:珍惜自己的身体,珍惜我们的家人,珍惜同学友谊,珍惜美好时光,珍惜那永恒的记忆! 2018.9.1于沈阳</h3> <h3> 重翻历史,回忆当年,心中的甜酸苦辣不知如何形容,50年的经历岂能是几句话说的清的,当年的雄心壮志己换来如今的意志坚强,当年的年青人如今都己白发苍苍,但我们依然活跃在生活的舞台上,紧跟新时代的前进脚步,向前,向前,一路向前!</h3> <h3>点击相册照片可放大和保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