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照片和视频 是手机拍摄 请观赏</i></b></p> <p class="ql-block">广州塔(英语:Canton Tower),昵称 小蛮腰,其位于 广州市 海珠区(艺洲岛) 赤岗塔附近,距离珠江南岸125米,与 珠江新城、 花城广场、 海心沙岛隔江相望。广州塔塔身主体高454米,天线桅杆高146米,总高度600米 。是中国第一高塔 。</p><p class="ql-block">广州塔是广州市的地标工程,电视塔可抵御8级地震、12级台风,设计使用年限超过100年 。</p><p class="ql-block">广州塔隶属广州城投集团,由 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和 上海建工集团负责施工。</p><p class="ql-block">建筑高度</p><p class="ql-block">600米 </p><p class="ql-block">竣工时间</p><p class="ql-block">2009年9月28日</p><p class="ql-block">建筑设计</p><p class="ql-block">荷兰信基建筑事务所</p><p class="ql-block">设计人</p><p class="ql-block">马克·海默尔、 芭芭拉·库伊特。</p> <p class="ql-block">海心桥:取海心沙地名为名,有海纳百川、海之心、海上丝路之意,与海珠桥、海印桥相呼应,并且普通话和粤语发音都朗朗上口。</p><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25日上午,世界跨度最大、宽度最宽的曲梁斜拱人行桥——广州首座珠江两岸人行桥正式建成开通,桥梁正式命名为:广州海心桥,广州海心桥昵称小凤眼。</p> <p class="ql-block">广州首座跨江人行桥开通了,取名海心桥,横跨在珠江上,南连广州塔和广州国际媒体港,北接二沙岛,主跨198米,是世界跨度最大的曲梁斜拱人行桥,桥形设计植根岭南文化,吸取粤曲水袖、广州水上花市、岭南古琴等具有岭南文化代表性意义的意象融入设计当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心桥设计施工难度相当之大,世界罕见,集曲、斜、大、高之难点。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克服受力、人致振动、抗风、抗震、防腐、排水防洪等众多难题。成功建成超大跨度的斜拱曲梁人行天桥。</p><p class="ql-block">这座桥的造型是按照岭南古琴造型设计的,大家评价都非常给力,广州是岭南文化传承之地,这个古琴造型,符合广州千年古都、文化名城城市形象。</p> <p class="ql-block"><b><i>名称由来</i></b></p><p class="ql-block">中文名为“广州塔”。世界大多数电视塔均以地名命名,广州电视塔也需要使用地名命名,因为有海外调查资料显示在纯粹的老外中,对中国城市的了解主要是北京和上海,对广州比较陌生,时常不知广州在中国何处。因此, 广州电视塔的命名不仅是命名的问题,应该承载向全世界传播“广州”概念的要素。</p><p class="ql-block">英文名为“Canton Tower”。英文名不用“Guangzhou Tower”是因为“Guangzhou”这个名称在西文语境中比较陌生,发音也比较别扭。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对外开放通商历史中,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和起点,广州被世人所认识的英文名称一直是“Canton”。“Canton”既指广州,也指 广东, 广东话、广州人、 广东人在英文中都是“Cantonese”。</p> <p class="ql-block"><b>体型</b></p><p class="ql-block">广州塔属于单一体型,主塔体为高耸结构,外观各面基本等高,平面呈椭圆形。其造型简洁、统一,轮廓分明,整个塔身盘旋而上。塔体整体上小下大,建筑腰部较为密集的区段则可提供相对私密的体验,顶部更开放的结构产生了透明的效果可供瞭望。</p><p class="ql-block">广州塔上下两个椭圆扭转在腰部收缩变细,中部最细处的面积与底面和顶部的对比差异突出。格子式结构底部比较疏松,向上到腰部则比较密集,腰部较收紧固定,再向上格子式结构放开,由逐渐变细的管状结构柱支撑。平面尺寸和结构密度是由控制结构设计的两个椭圆控制的,它们同时产生了不同效果的范围。整个塔身从不同的方向看都不会出现相同的造型。</p> <p class="ql-block"><b><i>塔身</i></b></p><p class="ql-block">广州塔塔身设计的最终方案为椭圆形的渐变网格结构,其造型、空间和结构由两个向上旋转的椭圆形钢外壳变化生成,一个在基础平面,一个在假想的450米高的平面上,两个椭圆彼此扭转135度,两个椭圆扭转在腰部收缩变细。塔身整体网状的漏风空洞,可有效减少塔身的笨重感和风荷载。塔身采用特一级的抗震设计,可抵御烈度7.8级的地震和12级台风,设计使用年限超过100年。广州塔外部钢结构体系由24根立柱、 斜撑和圆环交叉构成,各立柱间隔相当,环形排列。</p><p class="ql-block">广州塔的塔身由下而上富有大小变化。其中,底部椭圆直径尺寸约为60米×80米,高宽比为7.5;中部最细处椭圆直径约为30米,高宽比为7.3。上部椭圆直径尺寸约为40.5米×54米。24根立柱的间隔距离相当,协调统一。广州塔塔身整体采用大量的网状的漏风空洞并设置特质透明玻璃漏出窗景由上小下大的两个椭圆体扭转而成,外部钢结构体系由24根立柱、斜撑和圆环交叉构成。 </p><p class="ql-block">广州塔塔身上下通过不同比例尺度的对比,烘托整体立面形象。细部处理必须从整体出发,由于塔中部较高,不便肉眼细部观察,但外观中间最细部给人突出的感觉。另外,由于广州新电视塔处于飞机转向区,按照规定<b><i>,该处飞机在航线所处位置周围300米内不能出现障碍物,新电视塔上方飞机飞行高度为海拔900米,因此,为确保飞机飞行安全,也对塔顶天线做了细部处理,现已从塔顶天线撤出10米,最终高度为600米。</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