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记2021年浙江大学—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教学与项目化学习研修第一天

华盛•德育

<p class="ql-block">  百年树龄的香樟树,镌刻着斑驳字体的教学楼,古典气息的清幽校园,伴有美丽的田家炳书院,宏伟的世纪之光建筑,透着温暖的色彩,在阳光的折射下,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记浙江大学(西溪校区)</p>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推动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在学校汪书记、高校长亲切关怀与安排下,2021年7月18日,临沂华盛实验学校<span style="font-size: 18px;">10位学科骨干教师</span>在胡校长的带领下前往浙江大学开展为期4天的培训。</p> 浙大:求是创新 <p class="ql-block">  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1937年浙江大学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中国科学院和其他高校,主体部分在杭州重组为若干所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p><p class="ql-block"><br></p> 开班:简短隆重 <p class="ql-block">  19日上午举行开学典礼,从孙元涛副院长的介绍中,近距离领略了素有“东方剑桥”之称的浙大“求是创新”的精神,可谓收获颇深。孙院长在发言中强调:希望每个学员保证学习时间、成效!能学有所获、所得。</p> 聆听:受益匪浅 <p class="ql-block">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孙元涛为老师们作了题为《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与深度变革》的报告。他提出我国教育改革存在的优势和问题,提出我国教育改革的五个发展理念,一是优先发展,二是教育公平,三是教育质量,四是教师教育,五是教育评价。其中,教育公平主要涉及到高考公平、公办–民办竞争和城乡差距三方面;教师教育层面则要求选择对的人,并建立持续性的激励制度和政策。对于如何走向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孙教授认为,一是要重建对教师专业性的认识;二是要重新开发“校本教研”的价值;三是要赢在中层与扁平化管理;四是要有“立乎其大”的襟怀与眼界。</p> <p class="ql-block">  从中国基础教育的教育大背景到五个核心发展理念,一个个生动案例串联讲座,让全体人员尽享一顿学术前沿、内容深刻的“饕餮大餐”!</p> <p class="ql-block">  下午,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学习科系副教授刘徽带来一场《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下的课堂转型》的讲座。刘徽教授从世界与中国未来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提出当前教育重视“大概念”教学,以实现核心素养培育。她介绍了大概念的含义和形式,大概念教学的价值,以及发现大概念的“八条路径”,并强调要在大概念视角下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特别要重视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与专家思维的培养。</p> 笔记:收获满满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培训,让全体学员重新以“学生”的身份沉浸在“课堂”中,体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感受学习的魅力,用理念引领行动,让创新成为自觉,只为故里弦歌美,静候木铎真近声!</p>

浙江大学

教育

素养

教学

概念

求是

教师

孙元涛

四是

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