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梁坡底王氏宗谱

王连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内容摘要</p><p class="ql-block"> 本谱以平遥县梁坡底王氏家族670年历史变迁为中心,以王氏族人经历明朝人口大移民为背景,以历代王氏族人永记祖训,感恩先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家风美德,发杨传承为主线,展现了一个家族生生不息、奋力拼搏的凝聚力,揭示了一条永不枯竭的血脉之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策划:王贵生</p><p class="ql-block">总编辑:王连生</p><p class="ql-block">编辑:王开宝 王炳玺 </p><p class="ql-block">封面设计:</p><p class="ql-block">封面提字:</p><p class="ql-block">先祖绘相:王连生</p><p class="ql-block">设计:</p><p class="ql-block">摄影:</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王炳玺 </p><p class="ql-block">校对:王定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贵生</p><p class="ql-block"> 平遥梁坡底〈王氏宗祠〉出资人</p><p class="ql-block"> 平遥梁坡底〈王氏宗谱〉出资人</p><p class="ql-block"> 平遥县梁坡底人,1953年3月16日出生,小学文化,平遥电机车厂工人。1982年下海经商,1995年创建平遥县橡胶厂,安排就业职工500多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曾连续四届当选县政协常委, 一届政协委员,当选五届县工商联会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连生</p><p class="ql-block"> 平遥梁坡底《王氏宗谱》总编辑。</p><p class="ql-block"> 平遥县梁坡底人,1954年11月6日出生,1970年元月参加铁路工作,1971年入伍参军,1976年退伍后在平遥车站、介休车务段、临汾铁路分局工作。1986年在西南交通大学毕业。2012年在太原铁路局退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开宝</p><p class="ql-block"> 平遥梁坡底《王氏宗谱》编辑。</p><p class="ql-block"> 平遥县梁坡底人,出生于1962年3月18日,高中文化,函授本科大学毕业。1986年开始从亊祖传风水师职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炳玺</p><p class="ql-block"> 平遥梁坡底《王氏宗谱》编辑</p><p class="ql-block"> 平遥县东郭村王氏族人,出生于1944年8月,初中毕业后,先后在平遥照相馆、平遥火柴厂、平遥工矿电机车厂、平遥县文物管理所、平遥县公安局搞专业摄影工作,2004年10月退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平遥县梁坡底《王氏宗祠》理事会成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平遥县梁坡底《王氏宗祠》修复设计人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姓图腾</p><p class="ql-block"> 王姓图腾是部落酋长戴着王冠,象征着他那至高无上的权利。图腾的中间位置是指天齐,代表天地中央,左右两个圆代表了太阳的东升西落运行轨迹。王姓是首创天文历法的氏族之一。王字的三划指天地人,是古代君主的称号,有王权之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姓图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氏始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氏先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氏先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氏先祖</p> <p class="ql-block">  一座古城,其实就是一本古书,把曾经的风雨烟云不动声色地嵌入到字里行间,让身处其间的人们浑然置身在历史的瞬间,从时间的褶皱里品读沧桑和历史。</p> <p class="ql-block">  宗祠是一个家族祭祀祖先、家族议亊、传承礼德、团结族人的重要场所。列代先祖均重视宗祠的建设与管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平遥地图</p> <p class="ql-block">梁坡底村 【平遥王氏族人居住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梁坡底村隶属于平遥县岳壁乡,位于平遥古城东南17.5公里处,属丘陵区与土石山区街接的黄土沟梁地带,地处黄土沟梁地带,地势南高北低。选址讲究,面山背水,环境优美。东邻惠济河西岸之沟壑区,南靠太岳山支脉之余脉边缘,西濒九曲十八弯的九龙河谷,北连缓坡而下的丘陵开阔区。整个村庄面山傍水,负阴抱阳,风水佳而气脉壮,环境幽而风水秀,建筑古而民风淳。</p><p class="ql-block"> 因该村住户以王、梁两姓为主,王姓先来,故曾取名为“王家坡底”。后来梁姓兴起得势,不甘居于王姓之后,即改名为“梁家坡底”,简称“梁坡底”。</p><p class="ql-block"> 该村有全县境内十四处远古遗址之一。村南建有拔地参天的实心古砖塔——文峰塔,有雄峙塔右方的八角飞檐的魁星楼;村西南有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墓——窦王墓;村西建有高大石拱桥;村中心有象征砚池的官池。村西南清代九龙庙仅存东西两厢之十间砖窑洞,其余皆成残垣断壁。该村有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的温家大院,为古民居建筑中一处珍贵的遗产。大大小小的古民居宅院,现存有182座之多,其中相当一大部分为二进、三进甚至四进院,保存度较完好,且具有乡村民居价值特色的不少于35座。</p><p class="ql-block"> 该村历史名人有一代通臂拳师梁廷元。长盛蔚商号创办人——一代名贾王朝相,王氏家族的佼佼者,俗语:“东南塬,都走遍,哪儿也比不上梁坡底的堡和院。” 该村近代出了一个巾帼英雄梁淑媛(1914-1939),女,梁坡底村人。民国24年(1935 ),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6年(1937)3月,梁淑媛被介绍到山西牺盟会举办的军政训练班女兵连学习,同年在洪洞县参加八路军。民国 28年(1939)12月,被阎锡山抓捕。民国 29年(1940)1月,被顽军乱石砸死在荒野山沟中。1956年,国家民政部追任梁淑媛为革命烈士,并颁布了"烈士光荣证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平遥县梁坡底村</p> <p class="ql-block">  王氏族人从河南野鸡岗返回山西分别落户于平遥县梁坡底、芦村、青落村。</p> <p class="ql-block">  平遥梁坡底王氏族人分支居住地…原家庄、东郭村、三岔沟、下神南。</p> <p class="ql-block">  平遥梁坡底王氏族人分支居住地…中阳庞家会、平遥沿村堡</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前言</b></h1><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回家为父母扫墓,成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父母的墓地在平遥古城梁坡底村,距县城30华里。祭奠完父母及祖辈后,偶尔要到梁坡底老宅去看一看。虽然老宅已于1976年出售了,然而老宅的一砖一瓦,都是祖辈们辛勤耕耘的物证,流淌着他们的汗水、期望和梦想。站在老宅的院子里,60多年前父亲带我们回老家的点点滴滴,仍然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祭奠祖先,不免想知道梁坡底王氏祖先的来龙去脉,多次打听竟然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有一个本家叔叔王开宝,专门看住宅地基和坟地风水,人们称他阴阳先生。他带着我们看了一处古宅,三眼窑洞开间,正面窑洞原有挑出较长的屋檐、檐柱和石座。屋檐下左右各有两个耳窑。大门处也有门檐,大门外两旁有砖雕装饰,更有一块凸起的《王氏宗祠》木雕牌扁,虽然字迹早已被人铲平了,然而【王氏宗祠】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清晰可见。属于小巧玲珑、精雕细刻、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建筑。我们眼前的景象已经断壁残垣,满目疮痍、面目全非。正面窑洞的屋檐早已化为灰烬,光秃秃剩下三孔裸露的窑洞。左箱房屋顶已经全部塌陷,右箱房也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整个建筑已成废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就在我们极度失望之时,房主人王开寿搬开堆在耳窑里的杂物,让我们看到一块二尺见方的石碑。上面字迹清晰,语言流畅,记载了「王氏宗祠」俢建的年月时辰,历史背景,所筹资金,运作模式,参与人员。碑文立于同治乙丑年,即1865年,距今156年。尤其是碑文结尾,写有"先祖创业之志下,后世必有继志者,使祠堂不致有废业之事。"几句话,深深震撼人心。先祖对后世的殷殷嘱托,跷首跂踵,跃然墙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冥冥之中如有先祖召唤一般。王贵生(哥哥)看了「王氏宗祠」碑文以后,久久不能平静,对家族、先祖的敬仰感、责任感、使命感悠然而生。他多次与族人商讨,如何才能把「王氏宗祠」修复完好,恢复本来面貌,完成先祖遗嘱。刚刚解决温饱的族人,没有力量顾及本族的公益活动。及便是在外面的工作人员,对于投入资金修复「王氏宗祠」,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贵生(哥哥)认为尽早完成先祖的嘱托是大事,做大亊做善事一定要当机立断,不能犹豫不决。决定举全家之力,单独出手,修复(王氏宗祠)。他用8万元购买了(王氏宗祠)的全部产权,投入近40多万元彻底修复了整个建筑。如今,「王氏宗祠」已是焕然一新,旧貌变新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56年前,王氏族人王明泰为首的十余人,筹措600两银子,倾尽全力修建了「王氏宗祠」,让先祖有了安身之地,让族人有了敬奉祖先、寄托哀思之所。150年后,王氏族人的后人王贵生,继承先祖遗志,不忘祖恩,倾其所有,修复完善了先祖留下的「王氏祠堂」,可以说对得起先祖,对得起梁坡底王氏族人,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修复「王氏宗祠」是百年大计。王贵生(哥哥)聘请了具有古建筑维修资质的专业人员,坚持安全第一、恢复原貌、风格统一、俢旧如旧的原则。选材用料多方考究,工序加工坚持细工出细活,不追求工程进度。为此,仅仅几间平房,工程用时竟一年有余,个别项目至今仍然没有完全交工。在此期间,哥哥多方咨询专家,亲自鉴别选料,工程流程和试工现场更是亲历亲为检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俢复「王氏宗祠」的同时,寻根问祖,编制家谱的任务提上日程。在号召梁坡底王氏族人提供本族家谱的同时,组织专人多方考证先祖的来龙去脉。按照梁坡底王氏族人的说法:600年前王氏先祖王中(海)是从太原晋祠迁移过来的,理由是太原晋祠王氏是山西王氏唯一先祖,梁坡底先祖王中(海)不可能从别的渠道过来。仅仅是推说,没有可查证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王氏后人王利民,老家沁源县,在太原退休。他认为梁坡底王氏这一支是从沁源过来的,理由和依据多多。王炳玺是梁坡底分支到东郭村的一支族人,他退休之后开始寻根问祖。根据他了解的情况,认为梁坡底王氏族人是从河南民权县野鸡岗过来的。先祖来历众说纷云,真假难辨。需要拨乱反正,去伪存真。第一步必须排除虚假不实的信息,找到真正的先祖来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经过二年的不懈努力,先后奔赴山西沁源县、介休县、中阳县、晋源区、临汾、洪洞、呼和浩特、北京、天津、河南民权县等地,实地探访王氏族人,考察宅院、墓碑、家谱、照片、遗物等实物。根据近百名受访人亲身口诉,再有河南野鸡岗1986年王氏家谱、平遥芦村1895年王氏小二枝家谱、中阳县庞家会1954年家谱簿为证,最终认定平遥县梁坡底王氏一族系山西太原晋祠人氏。王氏一族于公元1347年(洪武21年),从太原经洪洞大槐树迁徒至河南睢县北70里关堂集,淇县西岗村,在此繁衍生息200多年。明嘉靖年间(1556年)河堤决口,关堂集化为一片汪洋。王氏宗室四处逃生,十三世洪源公带领兄弟三人逃往民权县勐由房,白婷城,吴岗,野鸡岗等处谋生。逃往野鸡岗的王中(海),王庸,王和三兄弟,念及先祖为山西人氏,决意千里寻根,长途跋涉,回到先祖出生的地方,分别在平遥梁坡底、芦村、青落村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寻根问祖即圆满完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完成先祖来源之后,随即又开始续修梁坡底王氏家谱工程。梁坡底王氏家族近千人,除大部分居住在梁坡底村,近百年来分支到外地、外县6处,而王氏族人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幸亏以王开宝为主、王殿武、王荣林、王福星、王炳玺等族人参与其中,汇集了28门王氏家族的世系图表。我接手这些写在平整不齐,七邹八褶白纸上的世系图上,一家一家打电话落实人名及之间的关系。许多至亲的亲人叫不来名字,或者仅仅知道小名。直系血亲父子关系、兄妹关系、祖父母和孙辈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如伯、叔、姑、侄子女、堂兄弟姊妹等关系,老年人虽然能够说得清楚,但是说不清大名。年轻人知道名字却说不清关系。有的一个家族几种说法,互相矛盾。一家一家找人,一次一次核实身份,一遍一遍问询记录。个中滋味,一言难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王继左这一门第十九世王永胜的爱人杨建萍,本门6代人的关系都明明白白,名字记得清清楚楚。为此王继左这一门提供的信息丰富而准确。不仅如此,对村里其他王氏家族的情况,也提供了很多信息,对我落实家谱帮助甚大。王荣林原在平遥税务机关工作,退休后热心编制家谱的公益活动,先后陪王炳玺一起去芦村、青落村了解族人的迁徙过程,并且不遗余力提供了大量的家族人名信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当然,辛苦并且贡献最大,花费心血最多的是王开宝族人,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原始资料出之他的手中。虽然家庭条件有限,研究所需资料不足,仍然写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梁坡底王氏家族序言,王氏家族的整体结构,历史沿革,变迁经过,辈分排列,提出了独到的建议,为梁坡底王氏族谱的编撰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此,我代表族人向所有为《平遥梁坡底王氏族谱》做出贡就的所有族人表示衷心的感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编制平遥梁坡底王氏族谱过程中,我深深地为我们王氏这一族的祖先所激励、崇拜、敬仰和折服。梁坡底王氏先祖王中(海),400多年前,因黄河水灾四散逃离,在慌不择路的关口,念及祖先遗愿,逆官府严禁移民返乡的禁令,带领兄弟及家眷,选择了千里跋涉,风餐露宿,虎狼伴随,乞讨为生的返乡之路。是何等的坚强意志,是何等的冒死魄力,是何等的英雄壮举!梁坡底王氏族人王治泰,150多年前,为先祖神灵有安置之处,卖地卖房,倾尽所有,独自筹措资金600两,修建了【王氏宗祠】,留下万世英名。130年前,芦村王氏族人王明泰,将口口相传的家族遗传,写成了【王氏小二枝家谱】,记录了先祖由河南野鸡岗而来的历史,为我们王氏家族的血脉传承,留下千古记忆。130年前,我们梁坡底王氏还产生了一个商人,他把生意不仅做到全国各地,而且将商铺建在乌兰巴托、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世界各地,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一代巨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难兴邦!大难兴族!王氏族谱记载的先辈历史,将成为我们后辈永久的回忆。在编撰平遥梁坡底王氏族谱中,让我了解到许多感天动地的事迹,也有太多的心灵震撼。让我们永远铭记那些挺起不屈脊梁的先祖们,珍惜并感恩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滋养我们的心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连生</p><p class="ql-block">2021年8月</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序言</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综观古今,国有史,县有志,家有谱。家谱是人类以血缘为核心亲缘关系的投影,它记录了一个家族兴衰发展的简要历史。俗话说:亲有三代,族有万年。有谱必有宗,有宗必有姓。根从何起?苗从何来?无论是参天大树,还是绿叶小草,都不能忘记根本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据河南省民权县野鸡岗《王氏族谱》记载:明朝洪武21年,我王氏从山西太原经洪洞县迁移至河南睢州(睢县)北七十里关堂集,淇县西岗村,至今已六百多年。中间屡遭兵乱之苦,黄水之害。嘉庆年间,河梯决口,关堂集化为一片汪洋。家庙、坟墓、族谱尽皆淹没。王氏宗室四处逃生,我十三世祖洪源公有兄弟三人,分别逃往他乡。洪源公逃往孟油房落户,在孟油房居四世。有兄弟六人,又分居数处。长门在孟油房守祖,二、三、四、五门到野鸡岗居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据平遥县芦村光绪十九年腊月十三日,王氏第十六代孙王治泰(员生)熏沐小二枝家谱记载:始祖是河南野鸡岗人。大明朝代适遭兵乱后,国家迁民。兄弟三人一起从河南民权县野鸡岗迁来平遥落户。王海入籍梁坡底村(全乐里四甲),王庸入籍芦村(康阜里二甲),王和入籍青落村(西宁里十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据历史文化名村《梁坡底》一书记载:梁坡底地处平遥东南丘陵地带,本村现有人口2745人,耕地面积4667亩。南北长约2.35公里,东西宽约9.5公里,海拔900米。受地形结构的限制,全村地势南高北和低。东南部最高处有建村以来的文峰塔和魁星楼,是梁坡底村最有代表性的文物建筑。这一建筑是配套的文物古迹,除文峰塔和魁星楼外,在本村中心的位置,还配有一口砚池。可惜传说的文物古迹毁于1966年,成为一片废墟。后代恢复古迹,急盼已久,在2007年,本村的稀有古迹进行重建。详情列于魁星楼中。梁坡底村东与东泉村隔河相望,西与下沟西偏城村相邻。南与原家庄田比邻,东北与赵壁村,西北与南西泉村接壤。村内自古建筑有序,有明清的建筑院落多处,而这些建筑在平遥东南乡一带享有盛誉。本村王、梁最多,其次以李、温、赵次之。再有郭、侯、耿、武、杨、刘、安、胡、高、郝、杜、史、孙、孔、路、雷、吴、陈、程、白、马、尚等姓。由多姓氏组成的汉民族综合大村,成为平遥东南塬经济文化较为集中的大村之一。1978年以来,由于改革开放发展交通,已将原有的青娇寺、古庙拆除,现有常东路从中穿插而过,将活跃本地区经济文化,起到应有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据传说:明隆庆年间,王海居长,在平遥城东南三十华里的梁坡底落户。此村原为王家坡底。相传该村自古有王梁两大姓氏,明朝中期(嘉靖年间公元十六世纪初)本县梁官村的梁姓十三世孙梁雷,带妻与二子守阳、守朝来到王家坡底。到了清乾隆年间,十九世孙梁大邦用武力改坡底为梁坡底,故得名梁坡底。王庸居中,在平遥城西三十华里芦村落户。因为当时四面芦苇一片,故起名芦村。王和居三,在平遥城西北三十华里青落村落户。有关村名的来历有二种说法:一是当时王和正值年轻,所以起此村名;二是传说凤凰在此落下一支羽毛,因凤凰又称青鸟,因此起了青落村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据查证,梁坡底村在元朝末明朝初居住着姚、段两家。分别居住在旧堡上和小行堡。明隆庆年间始祖王海来到坡底安了家,后姚、段两家移居到别的地方。始祖和子孙又住在旧堡上,西面二宅,北面三宅。小行堡王德寿一宅。先祖们又发展到大堡修下王氏祠堂。在坡底村北一里地中,立下坟地。路西老祖坟,路东新祖坟,名叫坟堆茔。老坟内立一杆塔,新祖坟又立下一杆塔,叫做双塔地。这两座古墓塔造型相似,高度相仿,皆为九层密檐实心青砖结构。塔身呈圆锥形,周长约12米,高约8米。塔筑須弥座,呈八角形。束腰上雕有花卉鸟兽八卦图形,再往上塔身为素面,塔刹覆钵式。第五层上著有石碣,刻有文字,站在塔下难以看清。据悉,如此墓塔在全县仅有四五处,属罕见之文物古迹。两墓塔高高耸立,数里之外即可望见。可惜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期间),塔被人为拆除,今已不复存在。其墓主为我王家祖先,建筑年代应在明朝。后代在大堡修下王鸿阁宅、王炳显宅、王鸿礼宅、王光亮宅、王定福宅、王炳恭宅、王炳尧宅、王凤翔宅、王炳昶宅、王清泰宅、王福星宅、王秉真宅。在大堰上,王鸿文、王鸿武北面四宅,西面一宅,南面二宅中间场地。西行堡王锡品楼院一宅,王鸿先宅(现武祥祠居住)、王道中一宅,北门上王鸿瑜一宅、王锡品一宅。下东行堡王天楼、王成助、王明礼、王成乾、王轚汉宅,上东行堡王步萬宅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梁坡底东新堡(永庄堡)筑堡碣石俧铭 【盖闻古人之筑堡区新以上捍前新以分内外地是以我等心同意合新筑永庄堡共计地二十七亩四分堡内东西街于二条俱阔一丈三尺井二眼堡外东西南北皆有暂壕东截阔三尺西截阔七尺中截阔四尺西南堡内空基按股份均属公地自立石文之后永不许公地损坏堡墙打有不遵此仅者罚银十两堡内勾用将人各俸股各列于后 计开王天楼 二俸 王成助 一俸王明礼 一俸 郭大琦 二俸 梁文远 一俸 王成乾 一俸 王轚汉 一俸 梁振业 二俸 】 现在郭智宅是祖郭大琦宅,梁玄宅是梁振业宅陈新堡前五宅,后六宅。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据传说:先祖娶妻油房沟人。其妻双目失明,但她家山林地不少。他父母说谁嫁娶我女,两座大山作女儿的嫁妆。先祖(那一世先祖有待查证)即娶了其女儿为妻。由此先祖继承了这份产业,派人到油房沟、三岔沟去管理田赋,监督收租。王氏后人由此定居下来到至今。到清朝同治乙丑年间十四世先祖重修祠堂作碑文,碑文在系明堂刻在青石上:【族祠堂所以报本追远也,余之先祖理有不可忘者矣!其始于油房沟等处,置山地权捨里委人租种。每年秋后佃夫逐户交租后,有些佃户不但年年叠欠,且屡屡不送。户人的租,多少不齐。有每年壹贰石者,有得五六斗者。更有五六年轮流得几斗者。佃户不在一处,逐讨又不值当,或当典外姓,或为佃户私占。而此租逐多敬失矣。至道光九年予以户人公议为逐,从前祠堂狭小将出典老债得钱壹佰千文,又卖山田地基,得钱贰佰千文,卖院一所有窑三孔。十一年整修前门,十六七年修东西房六间,又修前檐三间,共费银六佰余两。除所得而外,其余皆户内屡年所得。祠堂既整而先祖之神灵心以安。因此最念祖德,与户人公议,将山沟地重新整理,油房沟得莜麦四拾石零五斗,山岔沟得谷子贰拾四斗外有义家设住得莜麦九石。三处共得租七拾石四斗。外有西南峰租粟壹拾贰石,议定各庄租粟。由族人轮流管账经理等事。得斗者取九开佃户领食作用,一旦分租种钱无多。以后或补修庙宇,或整理公地。佃户来或户人取用祠堂内,外姓昔年出典者。许多内回赎祠堂内所债之钱,以置器用,以俸祭祀,庶上不负先祖创业重流之志,下不失后世继志予善之,而后之奉先祖而守先业者使祠堂兴租粟,不致有废业之事,是则予之理也失是为记。乡饮大宾户人:王明泰撰文。户人:王之屛。经理人:王明泰、王威、王显、王周番、王锡辉、王之佑。员生:王明籍、王锡籍。说干:王绣中、王之臣、王周琳。监生:王之相。同治乙丑年九月立(1865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王氏祠堂的历史变迁:土改时,梁坡底村委把王氏祠堂的北窑东一间半和西房一间分给王炳显,北窑西一间半和西房一间分给了王鸿淦。东房二间分给别的王姓。后来王姓把两间东房拆去,由王炳显买下地基。1980年后,北窑住的两家人,在本村修下新房迁移出去。2000年后,王炳显的次子王开寿做了木材加工厂。2014年农历正月初四,王氏后代二十世孙王贵生、王连生兄弟二人,感恩先祖,心系族人,无私解囊,将此祠堂花费8万元买下。聘请专业人员,全面修复毁损严重的祠堂。重点补修北窑、窑顶加前沿。重新盖起东房一大间,西房拆了顶重新补修,门楼补修完整。如今祠堂已经恢复原状,焕然一新。修复祠堂花费人民币31.5万元,加购买总共花费人民币50万元。为梁坡底王氏族人祭奠、拜谒先祖做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梁坡底王氏自始祖王中(海)于明嘉靖、隆庆年间开始,至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其后人历经风雨沧桑,艰苦创业,不断繁衍生息,发展壮大。在王海坡底村这支王氏的后代中,又先后从坡底村分支到中阳庞家寨的王国裕,分支到三岔沟的王锡理,分支到原家庄的王一付,分支到东郭村的王有禄,分支到下神南的王竹炳。八世孙王一付,从坡底迁居到原家庄已经约十四代人。十二世孙王有禄,从坡底村迁居到东郭村已经约十代人。十五世孙王锡理,从坡底迁居到三盆沟已经约六代人。十六世孙王竹炳,从坡底迁居到下神南已经约六代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从梁坡底分支到东郭村的王炳玺,2006年退休后不忘先祖亲情,开始编写东郭村《王氏家谱》。为了弄清先祖的来龙去脉,亲自去平遥县梁坡底、芦村、河南民权县野鸡岗调查核实。找到芦村、河南民权县野鸡岗两份《王氏家谱》,由此认定梁坡底王氏先祖为山西太原晋祠,明朝洪武年间由洪洞县大槐树迁移到河南民权县野鸡岗。明朝嘉靖、隆庆年间先祖王海兄弟三人,跨千山万水,历千辛万苦,从河南省民权县野鸡岗返回山西省平遥县落户。2015年由梁坡底分支到沁源县王氏后人王明利(太原退休),多次提出梁坡底王氏先祖来源于沁源县。王连生、王炳玺亲自去沁源县、介休市实地查证,排除了先祖来源于沁源县的凝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由于跨越年代久远,历史资料局限。编撰工程浩大,查证工作艰辛,编者水平有限。本谱在编撰过程中,肯定会存在错误和遗漏之处,望族人批评指正。族人王开宝,尽心收集《王氏宗祠》资料,辛苦编撰王氏家谱,做出了重要贡献。族人王开寿义务承担起《王氏宗祠》修复工程的监理工作,为《王氏宗祠》的修复工作尽了全力。除此之外,东郭村族人王炳玺,梁坡底族人王殿武 王福星 王荣林 王开诚,出版社郭光平,李健生,王琪等同人,为编撰工作付出了辛苦。还有许多王氏的长辈、兄弟们,非常关心《王氏宗祠》的修复和资料收集工作,一并表示衷心感谢!并期望大家阅读新谱之后,更加怀念祖先,教育今人,昭示后人,团结协作、奋发向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开宝撰写 王连生编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7.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目录</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谱序</p><p class="ql-block">第一章《 平遥县梁坡底王氏宗谱》祖训</p><p class="ql-block">第二章 《平遥县梁坡底王氏宗谱》家训</p><p class="ql-block">第三章 王姓起源</p><p class="ql-block">第四章 山西王氏族人明朝人口大迁徙</p><p class="ql-block"> 4~1 明朝人口大迁徙图</p><p class="ql-block"> 4~2 平遥县梁坡底王氏先祖王中(海)带领族人千里返 乡图</p><p class="ql-block">第五章 《平遥梁坡底王氏宗谱》世系图表</p><p class="ql-block"> 5~1《平遥梁坡底王氏宗谱》一世——二十五世</p><p class="ql-block"> 5~2《平遥梁坡底王氏宗谱》二十八门家谱</p><p class="ql-block">第六章平遥县梁坡底[王氏宗祠]</p><p class="ql-block"> 6~1王氏宗祠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 6~21885年9月,平遥县梁坡底王氏宗祠同洽碑文</p><p class="ql-block"> 6~3 2015年5月重修{王氏宗祠}碑文</p><p class="ql-block"> 6~4 平遥梁坡底「王氏宗祠」管理制度(草案)</p><p class="ql-block"> 6~5 重新修建{王氏宗祠}剪影</p><p class="ql-block">第七章平遥县梁坡底王氏族人{家谱}</p><p class="ql-block"> 7~1河南野鸡岗{王氏族谱} (1986年)</p><p class="ql-block"> 7~2平遥县芦村《王氏小二枝家谱}(1895年) </p><p class="ql-block"> 7~3平遥县梁坡底王氏族人分 支中阳县庞家会{家谱簿}(1954年)</p><p class="ql-block"> 7~4平遥县梁坡底王氏族人分支中阳县庞家会家谱(2021年)</p><p class="ql-block"> 7~5平遥县梁坡底王氏族人分支沿村堡王 忠义简史()</p><p class="ql-block"> 7~6平遥县梁坡底王氏族人分支东郭村 [王氏家谱](2010年)</p><p class="ql-block">第八章行辈排列</p><p class="ql-block"> 8~1平遥县梁坡底、芦村、青落村辈数占字对照 表</p><p class="ql-block"> 8~2平遥县梁坡底王氏族人行辈排列</p><p class="ql-block">第九章平遥县梁坡底王氏杰出人物</p><p class="ql-block"> 9~1带领族人千里返乡的领军人物..王海三兄弟 </p><p class="ql-block"> 9~2平遥县梁坡底[王氏宗祠]创始人..王明泰 </p><p class="ql-block"> 9~3平遥县芦村(王氏小二枝家谱)作者..王治</p><p class="ql-block"> 9~4一代名贾--王朝相</p><p class="ql-block"> 9~5优秀军事政治人才..王炳谦</p><p class="ql-block"> 9~6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领头雁..王炳铣</p><p class="ql-block"> 9~7王洪泰</p><p class="ql-block"> 9~8王开尧</p><p class="ql-block"> 9~9王贵生</p><p class="ql-block"> 9~10王开明</p><p class="ql-block"> 9~11王开诚</p><p class="ql-block"> 9~12王增寿</p><p class="ql-block"> 9~13王增亮</p><p class="ql-block"> 9~14王建国</p><p class="ql-block"> 9~15王建防</p><p class="ql-block"> 9~16王建勇</p><p class="ql-block">第十章 家谱传记</p><p class="ql-block">10~1 2017年续谱散记</p><p class="ql-block">10~2 2021年读谱札记</p><p class="ql-block">10~3 2010 年王炳玺寻根问祖杂记</p><p class="ql-block">10~4 我的家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附:我国历代朝代公元对照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一章 王姓祖训</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槐世第,及至于今,英才辈出,卓尔不群。孝悌为先,忠信为本,惟耕惟读,恩泽子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不奢不侈,颗粒成廪,婚丧从俭,持家以勤。嫁女择媳,勿尚重聘,积德行善,不惟俗伦。自强自立,处事以忍,广结贤良,不谋非分。当差有事,尊上宽仁,努力进取,友朋谨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勿以诱善,祸及自身,勿以亲恶,招惹公忿。酗酒无度,伤其身心,聚众赌搏,财帛散尽。贪婪飘荡,荒废青春,胡作非为,辱没先人。恋衙投宦,必爱人民,忌才害贤,毒族害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耸人告讼,不如兽禽,利令智乱,灾难必临。祖灵在天,察尔甚真,阴诛阳谴,追究必深。祖灵阴佑,和顺永存,后裔繁昌,福寿盈门。一荣一辱,天地一新,世德世业,纠察昭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谦受益,一满招损,神灵有鉴,莫辱斯文。阴受其殃,阳恶是因,安贫乐道,其心也欣。焚毁朝夕,何堪明晨,纨绔堕落,愧对乡邻。不肖为贤,浪子如金,振兴美族,直上青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秉公惩戒,繁荣后昆,恭愿后裔,永传家珍。百世不竭,积厚且纯,张德扬惠,守规遵训。</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第二章 王氏家训</font></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团结宗族,捍卫国家,不容有违背涣散之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服从祖训,端本孝弟,不容有悖偷蔑礼之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保护祠产,维护公益,不容有侵蚀欺诈之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崇尚道德,遵守法令,不容有作奸犯科之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注意教养,勤求职业,不容有放弃贻误之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六禁食鸦片,严禁嫖赌,不容有伤风败俗之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律己治家,忠信笃敬,不容有卑劣偷惰之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刻苦耐劳,节俭朴实,不容有奢侈游荡之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九合敬同爱,排难解纷,不容有歧视推诿之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振作精神,见义勇为,不容有废弛敷衍之行为。</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第三章 王姓起源</font></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Wáng)姓是一个源头众多、族派纷繁的姓氏。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力的后代,以王族称谓为氏。有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以爵号为氏。有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王族爵号为氏。得姓始祖:太子晋。其名晋,字子乔,系周灵王太子,在山西太原有“子乔祠”就是对王姓始祖子乔的纪念。王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位的大姓,拥有人口近一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四。起源主要有五:</p><p class="ql-block">1、出自姬姓,分为三支。其一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后裔。据《通志·氏族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春秋时毕公高裔孙毕万自毕国出奔晋,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传至魏文侯斯,与赵、韩三国瓜分晋国,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便以王作为自己姓氏。其二源于太子晋。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灵王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其后人由洛阳迁居于太原、琅邪,时人号称王家,因以为氏。其三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周平王在位五十多年,去逝后由太孙赤继承王位,但不久便被推翻,不得已出奔晋国。其子孙也因是王者之族,改姓王姓,是为山西王氏。</p><p class="ql-block">2、出自妫姓,齐王田和后代。公元前404年,田和废齐自立国君,将姜姓齐国改为田姓齐国,后齐国被秦国所灭,国灭后齐国末帝齐王建居共(今河南辉县),生有三子:异、桓、轸。异生子安。项羽反秦时被封为济北王,项羽灭亡后,田安失去王位。其子孙为纪念这一时辉煌,改姓王,为河南王氏。</p><p class="ql-block">3、出自子姓,殷商王子比干之后。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殷商王子比干(纣王叔父)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比干被杀后,葬在当时的国都朝歌(今河南卫辉北)附近,子孙世代为他守陵,并改王为氏以纪念。</p><p class="ql-block">4、他族改姓或赐姓。西汉末,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国二年(10年)下诏说:“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王。”五代时,幽州人刘去非追随刘守奇在后梁政权中任河阳行军司马,李存勖攻破后梁河洛地区,刘去非投奔后梁荆南兵马留后高季兴,后唐建立,高季兴表示归顺,刘去非因曾与李存勖作对,为保护自己改姓王,名保义。北朝时,西域胡人支颓褥迁居到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不久即死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支收又嫁给北周王粲,支收改姓王,儿子即隋朝末年一度称帝的王世充。明朝汀州府(今福建长汀)经历王得仁,其家本姓谢氏,“父避仇外家,因冒姓王氏”。明朝都御史王一鹗本姓杨,大理评事王大崇本姓孙,都改姓王。</p><p class="ql-block">5、少数民族改姓王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下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把籍贯改为河南洛阳,姓氏改为汉姓,可频氏改为王氏。隋唐之际羌族钳耳宗、钳耳干兄弟,在隋炀帝大业年间“以王后兄弟并改姓王氏。”营州地区高句丽人改姓王氏在北朝至隋唐屡见不鲜。如《周书》卷二十《王盟传》记载:“王盟字子仵,明德皇后之兄也。其先乐浪人”。《旧唐书》卷一百一十《王思礼传》记载:“王思礼,营州城傍高句丽人也”。同书卷一百六《王毛仲传》载,霍国公王毛仲“本高句丽人也”。唐高宗总章元年(668)设立安东都护府,所辖回纥人中有姓阿布思的,是回纥大姓之一,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安东都护府被取消,阿布思姓中一个叫五哥之的人投到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帐下,被裨将王武俊收为养子,从此改姓王氏。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在与汉族交往中也有不少把姓氏改成王姓。</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第四章山西王氏族人明朝人口大迁移</font></b></h1><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经元朝末连年战争和频发的自然灾害,明朝初年 时中原人口稀少,百废待兴,而表里山河的山西却 十分安定,因此明朝政府于洪武年间便实施了山西 人口大迁移的政策。这一时期的山西移民规模大、 数量多、分布广。移民自觉的遵守和维护儒家的伦 理道德,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和良好的社会风气, 同时促进了礼教的普及,对于重塑汉文化的正统地 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明朝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迫于某些社会问题的压力而自发出现的流民,另一种是 统治者基于某些需要而主动安排或经官方允许的移 民。前者往往处于盲目无序状态,故对国家的消极 影响较大;后者则是官府组织的有计划的定向流 动。而洪武年间的人口迁徙以政府组织为主导。主 要成员是参加开荒的贫苦农民和屯垦的军队,流动 的去向,大部分是由人多地少的“狭乡",迁到地多 人少的“宽乡",少数用来充实京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洪武二十一年(1388) .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 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诸处闲广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种。"将山西人由狭乡迁往宽 乡,屯垦开荒,以恢复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就明初山西人口分布态势而言,平阳府、太原府、潞州 府、泽州府是当时人口相对密集之区,理所当然地 成为移民重点区域。由于明初移民的官方性质,选 择一个对于各府州县民众距离相对适中且方便的集 结地点就显得很重要。洪洞县标志性的大槐树成为 山西移民出发前的聚集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明朝立国后大规模地移民屯垦以迅速激活农村 经济,"屯田之制:日军屯,曰民屯。"移民就宽 乡,或招募或罪徙者为民屯。"大规模的民屯主要是 把农民从地少人多的狭乡移往地多人少的宽乡进行 垦荒,也有一部分人是招募来的或者是罪徙者。 《明史?食货志》载:"户部郎中刘九皋言:古狭乡之民,听迁之宽乡,欲地无遗利,人无失业也。人 祖采其议,迁山西泽、潞民于河北。后屡徙浙西及 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众屡徙浙西 及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为解决卫 所的军粮供应,也让卫所士兵屯耕自给,称为"军屯 ",政府供给军屯所需的耕牛、种子及农具等。除民 屯和军屯外,还有商屯。为了解决边军粮饷不足的 问题,由商人纳米输边,换取盐引,谓之"开中"。 商屯在明初的屯田中不占主要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明初,山西移民数量猛增,洪洞大槐树由于距离 适中方便集结,成为山西移民的聚集地。"问我家乡 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句民间俗语在各地移民子孙中广泛流传着,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或许 淡忘了祖籍,而洪洞大槐树这一先辈外迁时的聚集 地却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也认可它为家乡 的标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明史,食货志》记载:“太祖时徙民最多"。明初 由政府组织的洪洞大槐树移民屯田便有十余次。除 洪洞外,山西移民在当时的聚集地还有太原、平阳 二府、泽州、潞州、沁州、汾州、辽州、朔州等 地。</p><p class="ql-block">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北京、山东、江苏、湖北、安徽等地, 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山西迁往上述各地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 新疆及东北诸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洪武21年(1388年)由山西迁移人口至全国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洪武21年(1388年)王氏族人由山西洪洞大槐树迁移至河南睢县关堂集,嘉靖年间因黄河水患迁移至民权县野鸡岗,王氏族人王中(海)三兄弟千里返乡回到山西平遥安家落户,繁衍生息。</p> <p class="ql-block">平遥梁坡底【王氏宗祠】王海祖容</p><p class="ql-block">平遥梁坡底王氏先祖王海(中)</p><p class="ql-block">(明嘉靖、隆庆年间 约1521~1572)</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第五章 平遥梁坡底王氏世系图表</font></h1> <p class="ql-block">《平遥梁坡底王氏宗谱》第一世至第二十四世</p><p class="ql-block">第一世至第六世(一)</p> <p class="ql-block">第六世至第十世(二)</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世至第十五世(三)</p> <p class="ql-block">第十六世至第二十四世(四)</p> <p class="ql-block">(五)</p> <p class="ql-block">(六)</p> <p class="ql-block">(七)</p> <p class="ql-block">(八)</p> <p class="ql-block">(九)</p> <p class="ql-block">(十)</p> <p class="ql-block">(十一)</p> <p class="ql-block">(十二)</p> <p class="ql-block">(十三)</p> <p class="ql-block">(十四)</p> <p class="ql-block">(十五)</p> <p class="ql-block">(十六)</p> <p class="ql-block">(十七)</p> <p class="ql-block">(十八)</p> <p class="ql-block">(十九)</p> <p class="ql-block">(二十)</p> <p class="ql-block">《平遥梁坡底王氏宗谱》二十八门家谱</p><p class="ql-block">王海(1)</p> <p class="ql-block">王炳义(2)</p> <p class="ql-block">王金林(3)</p> <p class="ql-block">王清(4)</p> <p class="ql-block">王锡品(5)</p> <p class="ql-block">王明学(6)</p> <p class="ql-block">王起金(7)</p> <p class="ql-block">王启杰(8)</p> <p class="ql-block">王锡左(9)</p> <p class="ql-block">王德寿(10)</p> <p class="ql-block">王秉真(11)</p><p class="ql-block">18世</p><p class="ql-block">王秉真(生卒年不祥)</p><p class="ql-block">王秉华(生卒年不祥)</p><p class="ql-block">19世</p><p class="ql-block">王怀有(1906…1963)</p><p class="ql-block">王爱情(1902…1964)</p><p class="ql-block">杨维平(生年不祥…1949)</p><p class="ql-block">王怀玉(1910…1961)</p><p class="ql-block">候翠英(1917.11.29…20014.12)</p><p class="ql-block">王怀文(生卒年不祥)</p><p class="ql-block">王怀武(生年不祥…1970)</p><p class="ql-block">20世</p><p class="ql-block">王桂梅(1948.9.10…2019.1.12)</p><p class="ql-block">苏明德(1941.6.7…)</p><p class="ql-block">王贵生(1953.3.16…)</p><p class="ql-block">梁红梅(1953.11.7…)</p><p class="ql-block">王连生(1954.11.6…)</p><p class="ql-block">刘四梅(1955.2.27…)</p><p class="ql-block">21世</p><p class="ql-block">王文娟(1981.6.22…)</p><p class="ql-block">李沛燊(1982.3.18…)</p><p class="ql-block">王文庆(1984.5.1…)</p><p class="ql-block">宋晓亮(1984.3.13…)</p><p class="ql-block">王强(1988.7.28…)</p><p class="ql-block">田婧(1988.10.19…)</p><p class="ql-block">王清(1980.8.9…)</p><p class="ql-block">张贺(1980.2.27…)</p><p class="ql-block">王晨(1982.4.30…)</p><p class="ql-block">钱文婕(1978.5.18…)</p><p class="ql-block">22世</p><p class="ql-block">王毅珂(2012.3.4…)</p><p class="ql-block">王毅珺 (2016.10.28…)</p><p class="ql-block">王乐衡(2015.11.2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王世昌(12)</p> <p class="ql-block">王炳章(13)</p> <p class="ql-block">王清库(14)</p> <p class="ql-block">王锡庆(15)</p> <p class="ql-block">王梦勋(16)</p> <p class="ql-block">十六世 王梦勋</p><p class="ql-block">十七世 王鸿文 王鸿武孙氏 王鸿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十八世 王际茂 王际龙(耿氏、李玉兰) 王际盛 王际昌 王际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十九世 张氏 王开统 王开元 王开庆 王开诚 王开春 王开明 王开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十世 王 王 王 女 王 王 王 王</p><p class="ql-block"> 金 石 卫 海 乃 蔚 蔚</p><p class="ql-block"> 平 明 东 旭 文 宾 涛</p><p class="ql-block">二十一世 一 王 王 王 王 一</p><p class="ql-block"> 女 跃 勇 唐 鹏 女</p><p class="ql-block"> 璇 辉</p><p class="ql-block">二十二世 王</p><p class="ql-block"> 状</p><p class="ql-block"> 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王清富(17)</p> <p class="ql-block">王世德(18)</p> <p class="ql-block">王清有(20)</p> <p class="ql-block">王天赐(2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荣程媳妇牛志霞</p><p class="ql-block">王荣鹏媳妇霍莲香女王姝月</p><p class="ql-block">王勇长女,王改红,次女王晶晶)</p> <p class="ql-block">王秀忠(22)</p> <p class="ql-block">王一付~原家庄(23)</p> <p class="ql-block">王竹炳~下神南(24)</p> <p class="ql-block">王有禄~东郭村(25)</p> <p class="ql-block">王锡理~三岔口(26)</p> <p class="ql-block">王忠义~沿村堡(27)</p> <p class="ql-block">王国裕~庞家会(28)</p> <p class="ql-block">  6~1王氏宗祠历史变迁<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宗祠是一个家族祭祀祖先、家族议亊、传承礼德、团结族人的重要场所。列代先祖均重视宗祠的建设与管理。</p><p class="ql-block">平遥梁坡底【王氏宗祠】建于同治乙丑年(1886年),历经战争年代的洗礼。土改时,梁坡底村委把王氏祠堂的北窑东一间半和西房一间分给王炳显,北窑西一间半和西房一间分给了王鸿淦。东房二间分给别的王姓。后来王姓把两间东房拆去,由王炳显买下地基。1980年后,北窑住的两家人,在本村修下新房迁移出去。2000年后,王炳显的次子王开寿做了木材加工厂。</p><p class="ql-block"> 2014年农历正月初四,王氏后代二十世孙王贵生,感恩先祖,心系族人,无私解囊,将此祠堂花费8万元买下。聘请专业人员,全面修复毁损严重的祠堂。重点补修北窑、窑顶加前沿。重新盖起东房一大间,西房拆了顶重新补修,门楼补修完整。如今祠堂已经恢复原状,焕然一新。修复祠堂花费人民币31.5万元,加购买总共花费人民币50万元。为梁坡底王氏族人祭奠、拜谒先祖做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6~2 1885年梁坡底「王氏宗祠」同治年间碑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族祠堂所以报本追远也,余之先祖理有不可忘者矣!其始于油房沟等处,置山地权捨里委人租种。每年秋后佃夫逐户交租后,有些佃户不但年年叠欠,且屡屡不送。户人的租,多少不齐。有每年壹贰石者,有得五六斗者。更有五六年轮流得几斗者。佃户不在一处,逐讨又不值当,或当典外姓,或为佃户私占。而此租逐多敬失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至道光九年予以户人公议为逐,从前祠堂狭小将出典老债得钱壹佰千文,又卖山田地基,得钱贰佰千文,卖院一所有窑三孔。十一年整修前门,十六七年修东西房六间,又修前檐三间,共费银六佰余两。除所得而外,其余皆户内屡年所得。祠堂既整而先祖之神灵心以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此最念祖德,与户人公议,将山沟地重新整理,油房沟得莜麦四拾石零五斗,山岔沟得谷子贰拾四斗外有义家设住得莜麦九石。三处共得租七拾石四斗。外有西南峰租粟壹拾贰石,议定各庄租粟。由族人轮流管账经理等事。得斗者取九开佃户领食作用,一旦分租种钱无多。以后或补修庙宇,或整理公地。佃户来或户人取用祠堂内,外姓昔年出典者。许多内回赎祠堂内所债之钱,以置器用,以俸祭祀,庶上不负先祖创业重流之志,下不失后世继志予善之,而后之奉先祖而守先业者使祠堂兴租粟,不致有废业之事,是则予之理也失是为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乡饮大宾户人:王明泰撰文。户人:王之屛。经理人:王明泰、王威、王显、王周番、王锡辉、王之佑。员生:王明籍、王锡籍。说干:王绣中、王之臣、王周琳。监生:王之相。同治乙丑年九月立(1865年)。】</p> <p class="ql-block">6~5 【王氏宗祠】简介</p><p class="ql-block">671年前(1347年),明朝刚刚建立。此时,中原大地赤地遍野,满目疮痍。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恢复生产,医治战争创伤,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向中原开始了近50年的人口大迁移。在近百万人的迁移队伍中,有太原晋祠王氏家族的一群族人,千里迢迢来到河南省睢县关堂集繁衍生息。</p><p class="ql-block">497年前(1521年),明嘉靖年间黄河水患,关堂集一带汪洋一片。王氏第十三世洪源公带领几个兄弟逃避至民权县孟油房、野鸡岗。其中逃难至野鸡岗的王中(海)、王庸、王和三兄弟,念及先祖为山西人氏,千里跋涉,寻根问祖,回到日夜思念的故乡山西省平遥县梁坡底、芦村、青落村安家落户,修养生息。</p><p class="ql-block">144年前(1874年),落户平遥县梁坡底王氏族人王明泰,念及祖恩,筹集600两银子(约23万元人民币),修建了【王氏宗祠】。立碑记载了修建【王氏宗祠】的艰辛过程,为王氏家族鞠躬尽瘁,付出一生全力,留下万世英名。</p><p class="ql-block">125年前(1893年),落户平遥芦村的王氏后人第十六代孙王治泰(员生),将几十代祖先口口相传的家谱,第一次用文字书写成王氏小二枝家谱,为王氏家族留下了不朽的文字丰碑。</p><p class="ql-block">69年前(1949年),平遥梁坡底【王氏宗祠】在土改时分配至个人住宅,几经辗转,年久失修。文革时期又遭遇破四旧严重损毁,几成废墟。</p><p class="ql-block">3年前(2015年),王氏族人王贵生,感恩先祖,心系族人,无私解囊,投资50万元,购置并修复受损严重的【王氏宗祠】。如今已恢复原状,焕然一新。组织专人,重新修谱,追索先祖足迹,理清来龙去脉。为族人继承先祖精神,贡奉先祖神灵,鞭策后人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p><p class="ql-block">600多年来,无论身处异地,还是落叶归根。王氏族人永记祖训,感恩先人,激励后人。不忘初心,奋力拼搏。家风美德,发扬传承。</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一个家族生生不息、勃勃生机的凝聚力,一条永不枯竭的血脉之源。</p><p class="ql-block">血脉传承的根,是我们至诚的精神归宿。</p><p class="ql-block">2018.7.25</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第七章 《平遥梁坡底王氏宗谱》</font></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7~1 河南野鸡岗【王氏族谱】(1986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巍巍高山,起于平地。茫茫沧海,江渚百川。万事万物皆有本源,若姓氏概亦如是也。上古立世,人无定胜,或以山水为姓,或以地秀为氏。皇帝生于轩辕之丘,称轩辕氏。周文王居于烁水之畔,名曰烁昌,皇帝之后裔也。同我王氏原出烁姓,系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子后裔。毕公高初封于毕,故名毕公高,其后徒居山西太原,又以其祖王季之爵为姓,乃我王氏之始祖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王氏祖籍山西太原,之后国都数迁,兵変迭起,或仕官或商贾四面,或避世避地而藤展八方者突繁矣。地虽开而本脉一也,我王氏素称望族,历代名家,文武兼备。若浑者,西晋时功权征东大将军,官拜司徒;若文者,王义之、王献之,父子书法盖世,历代尊为书圣;若茂者,南朝梁著名将领武帝伐齐,茂为先锋,官至司空,卒谨忠烈。若艺者,威香时历任监察御史,尚书右承,精诗善画,为南宋画派之祖;若勃者,6岁能文,才华出众,为初唐四杰之一,作《滕王阁序》为后人所颂;若旦者,宋真宗时宋相卒封魏国公,生前建(三槐堂)"</p><p class="ql-block">功德萌宋室,涉及元、明、清,迹不乏卓品。而今我王氏技繁叶茂,人才济济,在各条战线为国出力,诚不愧为黄帝子孙,文王后裔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洪武21年,我王氏从山西太原经洪洞大槐树迁至河南睢县北70里关堂集,淇县西岗村,至今已600多年矣。中间屡遭兵变之苦,黄水之害。嘉靖年间河堤决口,关堂集化为一片汪洋:,家庙、坟墓、族谱、尽皆漫没。王氏宗室四处逃生,我十三世祖洪源公有兄弟三人分别逃往他乡,洪源公逃往孟油房落户,其二弟逃往扶沟县北白婷城,吳岗成家,三弟逃往太康县西北70里宋马岗谋生,洪源公在孟油房居四世有兄弟6人,又分居数处,长子在孟油房守祖,二、三、四、五门到野鸡岗、黄刘庒谋生。其后四门又从野鸡岗去彭庄村择土占籍,六门到兰考县贺村集定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600年来,野鸡岗、西岗、白亭城无分离之苦。因宗文繁多,错处数地,无统一族谱,致使世派参差排行字各异,若如此延年不举,恐愈溃。祖考名讳,祖先姓氏愈失考不明。同根同祖之享将愈久愈疏,甚至说为路人,急需合族续谱以记之,使宗脉层次分明,尊卑长幼条理,现今合族读谱是久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1986年4月8日至1987年3月4日,淇县西岗村王氏宗室金华、喜顺、宜顺、复周、荣贵、扶沟。白亭县王氏明智、培德、同林、荣贵。宋马岗王氏宗室王邦、守邦、清仁、依仁、天传、正仁、彦却、宏仁。吴岗王氏宗室国义、连昌、长生。业绩岗王氏宗室文范、文光、书斋、书华、书玉、书平、德台、德胜、德乾、德华、德民、传贤、传孟、明杰等人共聚一堂,互敬互重,求真求实,商讨合族续谱事宜。经过互看族谱,查阅世系,确认野鸡岗、西岗、宋子岗、白亭城、吴岗村王氏是同族同根一家人。一致商定以野鸡岗的排行字为基础,往下续写20个排行字。【政清明安泰,忠孝芳沛香,振华登魁位,松鹤福寿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此次续谱中,西岗族侄喜顺、娶复周,已年近八旬,往返千里,不辞辛苦,为续谱呕心沥血,其精神诚可敬可赞也。宋马岗族兄正邦,白亭城族侄明智,吴岗族孙国义,为续谱三次往返于扶沟、野鸡岗之间,长途跋涉,不畏辛劳,其尊祖敬宗之心可谓诚之。吴岗族孙长生主动承担印谱任务,其品德可谓高尚也。野鸡岗族孙传孟、明杰勇挑重担,主动承担汇总、印谱任务,自求其严,刻印族谱,精益求精,公而忘私,昼夜辛苦,口无怨言,面无愠色,不愧为本族拔卒者也,人才集于一堂,完成续谱大事,骨肉团聚,老少同乐,若先人在世,能亲眼观之,必然若仙矣,然虽不能,目睹我王氏骨肉大团聚,亦可笑于九泉之下也。在续谱中,族人要我作序,我自知德微才疏墨不济,实不堪此重任,然被圆委之,无可却也,我实为无才,祖宗之德,不能杨其万分之一,然而庶几使后世之孙,展谱知木本水源之有在,上兴追远报本恩,下启尊卑长次之明,知敬族睦宗之礼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此作序。</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7~2 平遥芦村【王氏小二枝家谱】(1895年)</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氏 小二枝家谱</p><p class="ql-block">大清光绪十九年腊月十三日,谷且</p><p class="ql-block">第十六代孙(员生)治泰薰沐敬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故曰:我王氏一无宗庙可考,二无家谱文字可徴(证明),所以凭证即是宗族父老传说而已。其传言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始祖是河南野鸡岗人,大明朝代适遭兵乱,国家移民,兄弟三人来至平遥。长兄中居(梁)坡底村,中庸居青落村,和仲居我芦村。庸生六子,遂分为六支股。除此言外再无可凭。类今头有善,先之意能不足徵(证明)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先至堰尾地,王氏老坟名曰:四方塋,其中却无片石可微(证明)。暨还至福阜地二枝老塋,其中虽有石文,亦是七零八落。又西至老坟墓,其中幸有历辈墓石,则代远者有此石文为慿,而年近者有家父指示为证,由是我本枝之班軰明矣,甚哉墓石之不可不立也,余又访至青落村,按伊族家谱钞来历輩名字,与头枝二技互相考证,殊属不合。又幸三支有文纸一张,上书自始祖至13世名字与此仝校。而一旦豁然合族之班輩明矣,余遂赞之曰。若非三枝一张纸,王氏历代盤不起。甚矣传家必用读书人,王氏自始今16传矣,余当读礼记云。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当今我族同人微列士庶者也,有此16传庶,可以昭示后人,耳日后縱丶有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公者豈能封赠生人之,始乎余又访诸在彰德府贸易者,考真野鸡岗之府属乡落,今兹班輩明矣,来历清矣,谱糸成矣,位置定矣,于是为之序,以示后人之大观而己,至于王氏里甲有在康阜里二甲者,有在三甲者,我小二枝则是二甲人马,谨序再将七枝前輩諱字開列于后。未祥者不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梁坡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世王中(海)。二世单名。三世守字。四世伯(太)。五世单名。六世廷字。七世单名。八世一(贡)。九世单名。十世三(省)。十一世国(珍)。十二世天(合)。十三世普(云)。十四世明(有)。十五世锡字。十六世清字。十七世鸿(洪)。十八世炳(际)。十九世开字。二十世定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芦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世王镛。二是世名儿。三世单名。四世思字。五世志字。六世天宇。七世显字。八世鼎字。九世之字。十世铜纯发。十一世帝字,十二世远字。十三世斗字。十四世廷字。十五世陈字。十六世治字。十七世论字。十八世丕字。十九世照字。二十世先字。二十一世瑞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落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世王和。二世均字。 三世周字。四世思字。五世单名。六世友字。七世单名。八世文字,九世单字。十世字维。十一世字维。十二世字维。十三世字维。十四世维。十五世单名。十七世,十八世天字,十九世方字,二十世致字。二十一世庆字。二十二世增字。二十三世耀字。二十四世益字。</p> <p class="ql-block">7~3 中阳县庞家会家谱簿(1954年)</p> <p class="ql-block">7~4 平遥县梁坡底王氏族人分支东郭村【王氏家谱】(2010)</p><p class="ql-block">位于城东十华里处的东郭村王氏家族与梁坡地王氏家族的里甲均为泉乐里四甲,可确定东郭村王氏家族是从梁坡底前22代中的第20代支出的(约距今250年)。据说陆续支出的有孟山乡的洪江村、杨家寺、千庄乡的油坊沟,麦交沟、卜宜乡的林泉等。东郭村王氏家族没有家谱,也没有文字记载,直到80年前,本家族继承中华民族恪守孝敬的崇高品德,每逢清明节,全村老少乘坐马车或者徒步,轰轰烈烈前往庞庄村给一位女祖先先上坟扫墓。据说她是庞庄闺女家病故,埋葬在庞庄的。几年后,要迁坟开挖时,发现稠密的芦根紧紧缠绕在棺木上,当时认为此情况是吉兴也是宝地,也就放弃了迁坟。现有89岁的尧林,83岁的炳镐都曾去上过坟。但对坟墓的详细回忆不详。84岁的王增怀,虽然没去上过坟但知道此事。可他们都不知道来龙去脉,也就无法考证了。这次整理家谱,知道了这位女祖先埋葬的地址,是庞庄村的坐牛沟,经与该村老领导及长辈们打听。仍然一无所获。得知坐牛沟现属金庄村的土地,位置在金庄村东,找到了坐牛沟但没有找到坟墓。只能给坐牛沟拍了张照片,谨以此表达王氏后裔对祖先的回忆吧。</p><p class="ql-block">在整理家谱即将结束时,有了解到这位女祖先的丈夫。是王一容,他们的长字是王进,现在东郭村沙圪塔(王氏家族最老的坟地)埋的第一位就是王进。希王氏后代不断收集,以待考证。</p><p class="ql-block">从立祖第三代王培基以后,至今才有比较连贯的回忆。据说前辈们都以从事农业和经商为主,在历代战乱多变的社会更迭中,富过也穷过。文化水平高者不多,只知道王锡卤在右玉县任孺学正堂。王锡瑞、王锡鹏为文官、武官。由于社会医疗条件差等原因,长辈们多数是英年早逝,尤其是女性,所以人才甚少。</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以后,改革开放时期,由王炳铣从部队转业后,回东郭村任党支部书记。他率领大家承包致富,建校、筑路、护助军烈属。1989年为山区圪塔村投资开路,通电,绿化荒山,种植果树,全村人均收入达到500元。1990年5月,省政府授予特级劳动模范,9月份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0月1日与国家领导人一同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国庆观礼。1996年,圪塔村民人均收入已破千元,为我王氏家族增添了荣耀。</p><p class="ql-block">整理家谱,收集家史,是为了让后裔多加了解家族,延续家史,同时也希望后人秉承敬仰祖先,继承祖先、和谐共处、继往开来的为人之道。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兴盛,相信王氏后裔一定会人才辈出。</p> <p class="ql-block">7~5 平遥县沿村堡王忠义家族简史()</p><p class="ql-block">山西省平遥县沿村堡有本族王氏一族,世代相传,在此繁衍生息数百年,然因世事变迁,家谱遗失,致族内关系分支不清。今逢太平盛世,族内有识之士纷起提议整理家谱,追根溯源,寻祖问宗,理清族内关系,以供世代传承。</p><p class="ql-block">据老辈人相传,本族王氏一族,由平遥县梁家坡底村迁居而来,世代更迭,传承至今。今依照族内可知的分支信息,走访各家,查找史料,由王永玺、王学东、王维民等族人家中,查寻到若干世代相传的分单、地契等珍贵史料,再者加之王永山、王晓忠、王学山、王学盛、王学成、王维民等族人提供的自家分支信息。几经易稿,整理为以下家族简史,以飨后人。</p><p class="ql-block">始祖王忠义。寻祖问宗,本族王氏一族,沿村堡始祖为王忠义。史料显示,始祖曾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三十九年(1774年)两次在沿村堡购置房产地基,且知当时始祖在所置房产附近已持有房产,故推断始祖迁居沿村堡的时间应在1764年之前,由此本族在沿村堡开枝繁衍。</p><p class="ql-block">二世祖王秉富。嘉庆七年(1802年)、道光三年至七年(1823~1827年),先人王秉富在沿村堡先后购置房产地基六次,由时间年代推论:王秉富系王忠义之子。父子二人先后在沿村堡购得房屋二十余间、土地一百二十余亩,为本族在沿村堡此后的繁衍夯实了基础。</p><p class="ql-block">三代祖"成"字辈。道光十一年(1831年)之前,王秉富仙逝,其子王成文、王成武、王成斌、王成 pan四兄弟于1831年分家另过,此为后世一直相传的"老四门"。据史料分析,四兄弟均有后人,可以查实的是四子王成 pan诞有两子,二兄弟于咸丰二年(1851年)分家,故王成 pan故于1851年之前。</p><p class="ql-block">四代祖"廷"字辈共查寻到柒人。历史传承到"廷"字辈,由所见到的史料,只确切记载王成 pan有二子王廷和、王廷泰。余者诸人,按以下逻辑分析:1850年王廷和(王成 pan之子)购买王廷 jian土地,中人有王成文、王成斌,依此推论王廷 jian为王成武之子。而根据王廷明、王廷亮、王廷耀三人名字的关联性,推论为亲兄弟,为王成斌之子。另有"廷"字辈王廷财为王成文之子。</p><p class="ql-block">五代祖"元"字辈共查寻到壹拾伍人。"廷"字辈之后为"元"字辈,史料显示:王廷财之子王得元、王甲元,王廷和之子王虎元、王青元,王廷泰之子王德元、王兴元,余者"元"字辈数人应为王成武、王成斌后人,然具体分支未得考证,只能列举在此:王发元、王庆元、王起元、王国元、王普元、王体元、王魁元、王方元、王玘元等。</p><p class="ql-block">六代祖"兆"字辈共查寻到壹拾柒人。"兆"字辈,家族繁盛,也出现了并未从"兆"的情况,为使条理清晰,现按"老四门"一一列举:王成文后人:王甲元之子王昇、王蔚(二人曾于1902年给叔辈王得元六千文)王成武后人:王?昌、王晋昌、王宝昌</p><p class="ql-block">王成斌后人:王兆龙、王兆?</p><p class="ql-block">王成 pan后人:王虎元之子王兆盛,王青元之子王兆仁、王兆义、王兆礼、王兆智、王兆信,王德元之子王兆珍,王兴元之子王兆祥、王兆瑞、王兆英</p><p class="ql-block">"兆"字辈之后的"永"字辈、"学"字辈及后辈,脉络清晰,信息准确。详见分支列表所示。</p><p class="ql-block">关于"成"字辈,在四兄弟分家之时,中人中另有王成有,据此大胆猜想王秉富可能还有兄弟,然史料所限无可考证。同时,沿村堡村现有王思恭、王思仁王姓一族,世代相传为本家一族,且一直有礼尚往来,但苦于史料所限,时间仓促,未查证到相关脉络,冀望今后能有新进展。</p><p class="ql-block">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敦宗睦族,凝聚血亲。吾以古稀之身,倾吾所能,尽吾己力,方成此家族简史(另做成家谱图一份),以飨族人。在此,向提供史料及信息的王永山、王晓忠、王学山、王学盛、王学成、王学东、王维民等族人,本家一族王锡福致以诚挚谢意!提供帮助的族人还有很多,一并谢过!</p><p class="ql-block">受史料信息缺失所限,时间仓促,难免纰漏。然血浓于水,今仓促整理成文,供族人传阅留存,绵延后世。</p><p class="ql-block">主编:王永红 </p><p class="ql-block">编委:王学武、王爱军、王学刚</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八章 行輩排行</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8~1梁坡底</p><p class="ql-block">一世王中(海)。二世单名。三世守字。四世伯(太)。五世单名。六世廷字。七世单名。八世一(贡)。九世单名。十世三(省)。十一世国(珍)。十二世天(合)。十三世普(云)。十四世明(有)。十五世锡字。十六世清字。十七世鸿(洪)。十八世炳(际)。十九世开字。二十世定字。</p><p class="ql-block">芦村</p><p class="ql-block">一世王镛。二是世名儿。三世单名。四世思字。五世志字。六世天宇。七世显字。八世鼎字。九世之字。十世铜纯发。十一世帝字,十二世远字。十三世斗字。十四世廷字。十五世陈字。十六世治字。十七世论字。十八世丕字。十九世照字。二十世先字。二十一世瑞字。</p><p class="ql-block">青落村</p><p class="ql-block">一世王和。二世均字。 三世周字。四世思字。五世单名。六世友字。七世单名。八世文字,九世单字。十世字维。十一世字维。十二世字维。十三世字维。十四世维。十五世单名。十七世,十八世天字,十九世方字,二十世致字。二十一世庆字。二十二世增字。二十三世耀字。二十四世益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2 平遥梁坡底王氏族人辈数占字对照表</p><p class="ql-block"> 一世王海 二世单名 三世守字</p><p class="ql-block">四世伯字 五世单名 六世 廷字</p><p class="ql-block">七世单名 八世一字 九世单名</p><p class="ql-block"> 十世三字 十一世 国字 十二世天字</p><p class="ql-block">十三世普字 十四世明字 十五世锡字</p><p class="ql-block">十六世清字 十七世鸿(德)、(景)字 十八世 炳(际)十九世开(怀)(殿)字 二十世定(文)字 二十一世增(曾)字 二十二世富字二十三世贵字 二十四世九字 二十五世基字</p><p class="ql-block">二十六世培字 二十七世振字 二十八世创字 二十九世茂字 三十世登字 三十一世保字 三十二世健字 三十三世智字</p><p class="ql-block">三十四世祥字 三十五世厚字 三十六世政字 三十七世治字 三十八世思字</p><p class="ql-block">三十九世新字 四十世春字 四十一世俊字 四十二世钰字 四十三世泰字</p><p class="ql-block">四十四世尉字 四十五世柱字</p><p class="ql-block">四十六世怡字 四十七世敬字</p><p class="ql-block">四十八世朝字 四十九世照字</p><p class="ql-block">五十世星字 五十一世亮字 五十二世耀字五十三世熙字,五十四世英字五十五世勇字 五十六世义字 五十七世麒字 五十八世继字 五十九字铿字 六十世禄字</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第九章 平遥县梁坡底王氏族人杰出人物 </font></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9~1 带领族人千里返乡的领军人物……王中(海)三兄弟(生卒年不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97年前(1521年),明嘉靖年间黄河水患,关堂集一带汪洋一片。王氏第十三世洪源公带领几个兄弟逃避至民权县孟油房、野鸡岗。其中逃难至野鸡岗的王中(海)、王庸、王和三兄弟,念及先祖为山西人氏,千里跋涉,寻根问祖,回到日夜思念的故乡山西省平遥县梁坡底、芦村、青落村安家落户,修养生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氏族人千里返乡故事,并不是凭空想象神话传说,也不是任意杜撰的小道小息。是根据平遥县芦村〈王氏小二枝家谱〉与河南民权县野鸡岗《王氏族谱》记载所佐证的历史事实。</p><p class="ql-block">王氏族人千里返乡,是一次走投无路、冒死救生的壮举。据河南省野鸡岗《王氏族谱》所言,河堤决口,关堂集化为一片汪洋。家庙、坟墓、族谱、尽皆浸没,王氏宗室四处逃生。从山西移民至河南睢县关堂集一处的王氏族人,由此投奔河南省几十处谋生。此时的王中(海)三兄弟,在慌不择路的危机中,没有选择留在比较容易谋生的河南安家置业,而是选择了到千里之外、路途遥远的山西安家,可谓是冒死求生。试想,首先是逆官府的移民禁令。明朝从洪武年间即开始从山西移民,最防范的就是怕移民耐受不了困苦而成群返乡,为此层层下达堵截禁令。三兄弟违令返乡,一旦被官府发现,绝对是死路一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困境中反其道而行之,可谓胆大包天,冒死求生。其次是山高路远,大江大河阻隔,虎豹豺狼伴随,风餐露宿乞讨,瘟疫流行泛蓝,可谓步步艰险,处处危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家族故事,王中(海)三兄弟为什么冒死选择千里返乡的决定?世人看来有些荒唐。在我看来,这正是王氏族人具有深谋远虑、前瞻远嘱的品质所决定的。先祖口口相传的遗言,早已驻入了王氏后人的血液之中,实现先祖重回故里的梦想,是王氏十三代人的重大使命。王中(海)三兄弟怀着对家族的绝对忠诚,对先祖高度的责任感,完成了一件在常人看来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书写王中(海)三兄弟千里返乡的传奇经历,我的眼前常常泘现出这样的画面:昼夜穿行于地理不熟、虎狼穿行之地,面对重重困难和危险,他们没有丝毫的退缩。面对官府重重关卡,他们又是如何一次次睿智地化险为易?没有地图,没有运输马匹,没有隔夜饭食。他们又是如何横渡波涛汹涌的黄河?</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一个家族生生不息、勃勃生机的凝聚力,一条永不枯竭的血脉之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9~2 平遥县梁坡底【王氏宗祠】创始人王明泰先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年清明节扫墓,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知道了我们王氏家族有一个祠堂。祠堂建于1865年大清同治年间,是同族王明泰先生牵头召集族人所建,用银600余两,约23万元人民币。即便是现在,23万元在偏远山区农村也不是个小数目。依照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族人王明泰先生等族人能够拿出一大笔钱用于修建祠堂,如果不倾尽全力,也不可能凑齐如此大的数目来用于建设这样一个精神层面的祠堂。</p><p class="ql-block">宗祠是一个家族的精神中心、信仰中心、祭祀典仪、一切活动的中心,我们的精神信仰所在。王氏族人辛勤耕耘,省吃简用,把血汗钱拿出来修建宗祠,可见宗祠在族人心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篇【王氏宗祠】碑文上,我又读出了三个信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是宗祠不仅是一个祭祀祖先的堂宇,更是一个家族议事,制定经济管理制度,决定先祖家业资产的重要机构。【王氏宗祠】碑文上明确记载:…与户人公议,将山沟地重新整理,油房沟得莜麦四拾石零五斗,山岔沟得谷子贰拾四斗外有义家设住得莜麦九石。三处共得租七拾石四斗。外有西南峰租粟壹拾贰石,议定各庄租粟。由族人轮流管账经理等事。得斗者取九开佃户领食作用,一旦分租种钱无多。以后或补修庙宇,或整理公地。佃户来或户人取用祠堂内,外姓昔年出典者。许多内回赎祠堂内所债之钱,以置器用,以俸祭祀…。先祖留下的公产,记载之祥细,问题之透彻,措施之得力,责任之明确,可谓一个有条有理有据的管理制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是梁坡底王氏先祖修建宗祠,也不是一蹴而就,也是在有限的财力物力允许情况下,首先筹建了较小的宗祠,让历代先祖的神灵有安放之处。一旦生产有了发展,家境有所富余,最大的心愿即是扩建先祖宗祠,犹如【王氏宗祠】碑文中所表述:先祖在同治九年所建宗祠狹小,不能满足族人使用所需。族人王明泰提议,将祠堂出典收入的1000多文,卖了山田地基,卖院一所有窑三孔,共费银600两,建成宗祠,先祖之神灵心以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是梁坡底【王氏宗祠】筹建所需资金,有别于其他族人筹资渠道。我见过许多庙宇祠堂的碑文,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了筹建资金来源,基本上是全体族人共同捐款出资。较富余的族人捐款数目多一些,一般族人捐款少一些,捐款人姓名及捐款金额均刻在石碑上,以供族人观瞻。而梁坡底【王氏宗祠】石刻碑文上,仅有筹资600两银的总数,没有其他人的任何捐款名细,也没有族人共同筹资的任何信息。仅表述600两银来源是由出典老屋,卖了山田地基,卖了一所三孔窑洞院所筹。再细读碑文,上面开篇即有交待:先祖到梁坡底后,即购置了油房沟等山地林权,并委人租种,每年秋后收租于祠堂集中管理。由此可见,先祖创业,不仅开疆拓土,而且善于经营,精打细算。陆续多年,购置山田地基,宅院窑洞,不在少数。此次重修祠堂,即是置卖了先祖留下的产业而筹措了600两银所建。先祖的后人,亦竞竞业业,脚踏实地,小心谨慎地经营着先祖的产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王氏宗祠的碑文上,还看出以王明泰先生为首的王氏家族后人,不忘家族血脉中的传承,不忘先祖感恩之心,精打细算,及时完善管理制度,使先祖遗能够良性发展。王明泰先生不愧为梁坡底王氏族人的佼佼者,这种责任感,这种使命感,让族人心生敬意。</p> <p class="ql-block">9~3 平遥县芦村(王氏小二枝家谱)作者---王治泰(1865年-1928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芦村位于平遥县宁固镇的西南部,距离县城30华里。全村1000多人口,60多户,其中王姓占40多户,是村里的一个大家族。这个家族在村里虽然是一个大姓,多少年来切默默无闻。然而,这个家族在130多年前,曾经产生了一位文化人,名叫王治泰,字阶平。清同治4年(1865年)出生,民国17年(1928年)去世,享年63岁。光绪14年在山西学院翰林院编修毕业,为第十二名生员(明、清指各级入府、州、县的学生,通名生员,习称秀才)。爷爷属于省一级的秀才。这一位老人,在他36岁的时候,即光绪19年(1893年),根据几十代人口口相传的家史,花了20多年的时间,持之以恒考证史料,锲而不舍书写家族历史,留下如今看得到的《王氏小二枝家谱》。 《王氏小二枝家谱》写在一本16k大的宣纸上,一张张用楷体书写成的家谱,颜筋柳骨,丁真楷草,力透纸背。让人非常震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治泰族人书写的〈王氏小二枝家谱〉,真实地记录了先祖是河南野鸡岗人氏,因兵荒马乱来到山西平遥。也真实地记录了王海三兄弟分别在梁坡底、芦村、青落村安家落户的情况。正是由于如此重要的信息,让我们有机会进一步了解先祖的来历,从而确定先祖是从山西移民来到河南,又从河南野鸡岗返回山西的重要依据。(王氏小二枝家谱)在王氏家族中的重要地位:即是把一个家族670年的变迁历史,从此得到延续。</p><p class="ql-block">苏轼曰:“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王治泰族人以他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畏艰难曲折与坚持不懈的努力,亲笔书写了唯一的先祖记载,完成了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永远值得王氏族人铭记。</p> <p class="ql-block">9~4 一代名贾.……一代名贾王朝相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朝相(1856-1916年)原名王朝象,字仲卿。王海之第十六代孙。其父王步禹曾有骆驼商队,凭南北贩运经商起家。王朝相出身于经商世家,他也曾捐有清代末期的"武德左骑尉"官衔。王朝相生于清代咸丰十六年(1856年),从小天资聪颖,记忆力超强,好学上进。长大后交游契阔。十八岁时进入平遥城内市楼北的长盛庆京货庄学徒。由于本人辛勤努力,到二十五岁时已经顶有三厘生意,已经令人刮目相看了。到三十二岁时,即光绪十三年(1887年)长盛庆的字号改称长盛裕时,王朝相已被东家聘为商号副理(二掌柜)。九年之后的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正是他刚过不惑之年的四十岁,财东任宝录和薛北瑞,投资白银十二万两,将长盛裕改名为长盛蔚,聘王朝相出任大掌柜。从此为他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王朝相在执掌长盛蔚的整整二十年,殚精竭虑,励精图治,鞠躬尽瘁。他立有言,行有规。言必行,行必果。将号务办的井井有条,俨然有序,别开生面,生机勃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所订立的治号八则是:㈠忠心事主,不谋二图。㈡勇于创新,不落俗套。㈢有章有制,规范众伙。㈣身先士卒,仁爱驭属。㈤用人之长,激励后生。㈥慎选庄口,扬畅其流。㈦互济盈虚,一本万利。㈧宜广忌贫,张弛有度。据资料记载,凡号内重大事情,他必与众友共同奋斗,不辞劳苦。为开辟蒙俄庄口,他曾数次携伙友长途跋涉,前往归化、恰克图,以及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等地。沿途避劫匪,抗风霜,几经磨难,九死一生。他到了莫斯科后,不顾旅途劳累,立即拜访当地侨商,了解行情。找好住处后,马上着手组织货源,随即踏上归程。回国后,马不停蹄地前往京、津、沪分庄销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朝相高瞻远瞩纵横椑阖,先后将长盛蔚的分庄开到了北京、天津、上海、汉口、广州、重庆以及归化、恰克图、莫斯科等国内外重要商埠口岸,从而使商号进入发展时期,一步步走向辉煌。年贸易额由初创期的150万两白银,发展到惊人的1800万两白银。一个平遥城内的长盛蔚洋货庄竟然能成为清代晚期、民国初期在全国极具影响的跨国大商号。从1896年到1916年,王朝相执掌长盛蔚货庄整整二十个年头,直到民国五年(1916年)他六十岁时,终因积劳成疾,逝于任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朝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长盛蔚货庄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他一贯严于律己,並以注重"为人师表"闻名于平遥商界。有资料这样评价他"中外莫不赞许,东伙依之如柱"。他不愧为商界泰斗,一方奇才,并被后人视为梁坡底的一代骄子,晋商中的一代名贾。现在,天吉祥博物馆展示的就是王朝相的业绩。其院中联"良玉润珠精神流照,吉金乐石左右交辉""经之营之时恒足矣,悠也久也利莫大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朝相晚年,曾筹资修建了本村上东新堡王家大院中的主院。这是一座占地十余亩,规模宏大的豪华宅院。也是全村民居宅院中面积最多、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建筑年代跨度最长,且是唯一一座四进庭院。这栋建筑从侧面印证了王朝相这一巨贾富有和非凡的业绩。</p> <p class="ql-block">9~5 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领头雁......王炳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炳先(1934-2002),山西省平遥县岳壁乡东郭村人。是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邻头雁,全国劳动模范。</p><p class="ql-block">1934年,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12岁就到太原当劳工。</p><p class="ql-block">l950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l957年9月,因伤残转业到长治钢厂工作。1961年返乡。之后,连续担任生产队队长、大队长、大队党支部书记等职。1977年,调岳壁公社农机站任站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0年春,村里17名党员联名要其回大队任党支部书记。上任后,首先将过去大队经营不善的土地、果园、机械厂、木业社、粉坊等都承包给家庭或个人,为全县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先。在承包中,村里有一片条件较差的果园张榜后20多天无人投标,王炳先便借上亲友钱,在大队原定承包上交额l.4万元基础上,又主动增加2000元,揭榜承包。经过尽心管理,到1983年,王炳先一家三年纯收人6.8万元。全村人均收入增加到500元,比1979年增长3倍。村里还现出刘生武、史汉文、梁中玉等一批年均收入超万元的致富冒尖户。致富后,王拿出资金1.3万元,为村里建学校、筑渠道、赡养五保老人、扶助烈军属等。同年,被中共晋中地委、行署命名为“优秀共产党员”,被省军区命名为“模范民兵连指导员”,并为其荣记一等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4年,王炳先主动让出自己承包果园,并把党支部书记职位也让给年轻党员,然后组织起村里泥木匠,高薪聘请5名工程技术人员和7名工段长,带领200多名家庭困难年轻人,组建起建筑工程队,到太原、榆次等地承揽工程。同年,中共晋中地委、行署命名其为“优秀企业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为其颁赠“先进退伍军人”奖章。到l987年,共计完成400多万元的建筑工程。王炳先致富后,保持勤俭朴实、艰苦奋斗的本色。当他了解到本县一些贫困山区群众温饱问题还未得到解决时,决心放弃建筑业,到山区开发荒山,扶贫致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9年春节刚过,王炳先带领大儿子曾上山考察,历时40天,徒步200多公里,最后把开发扶贫点定在最贫穷的小山庄——南依涧乡圪塔村,并将户口一同迁往。此后,投资50多万元,为村里开大路、通电源、修高灌、筑水池、安广播,绿化荒山1080亩,栽植果树8000余株。《山西日报》为此发表《炳先敢为天下先》的长篇通讯。当年底,全村人均收入达到500元。王炳先被《山西日报》选定为十大新闻人物之一。次年5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特级劳动模范”称号。9月,荣获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0月1日,与国家领导人一起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国庆观礼。之后,一直扎根深山,带领圪塔村群众治穷致富,共奔小康。到l996年,圪塔村村民人均收入已突破千元。</p> <p class="ql-block">9~6 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王炳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炳谦字仲侠,中阳县庞家会村王氏第十八世,生于一九二六年正月十八日,二零零四年四月二十七日病逝于台湾台北,享年79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炳谦父亲王鸿化,为人忠厚笃实,乐善好施,热心公益,常为邻里排忧解纷,颇负声望,惜英年早逝。母亲冯太夫人,为典型旧礼教之贤妻良母,勤俭持家,躬亲抚育子女,节妇之名,垂誉乡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炳谦自幼丧父,秉承母训,宽厚贤达,好学上进,聪颖出众,在乡村小学读书期间,先生常抱他登台演讲,才思敏捷,声情并茂,铿锵有力,其自幼书法龙蛇飞动,铁画银钩,除夕之夜,因其幼小,乡友背他挨家逐户书写对联,皆得相邻赞誉。青年时代,王炳谦以优异成绩,就读于山西明贤中学(因日寇大举进犯华北,山西明贤中学从山西太谷逐渐南迁至陕西西安,辗转迁徙至陕西眉县太白庙),身临炮火轰飞困境,目睹民不聊生惨痛,王炳谦胸怀救国救民大志,发奋攻读,如饥似渴,志坚行苦,钝学累功,高中毕业,以骄人成绩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十八期(时校址为陕西汉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深远,作用巨大,名声显赫。王炳谦在该校与所有黄埔学子一道,坚持严格的军事训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树立了坚定的革命意识,提高了反帝反封建斗志,坚定了“爱国家,爱百姓,不要钱,不要命”的理想信念,政治思想素质和军事作战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四年十月,中央军校毕业后,王炳谦分发部队工作,遴选为青年远征军202师六零四团基层干部,随部队出国门入印缅抗击日寇。这是一支文化程度较高、武器装备精良的现代化部队,四十万优秀的中华儿女开赴印度缅甸,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搏斗。王炳谦所在的部队陷入了环境恶劣的热带丛林中,死于传染病、饥饿的将士屡见不鲜,他也不幸感染了脑膜炎,重度昏迷,被其他战友抬出扔在一个高山岗。山顶微风和煦,将昏迷中的他吹醒,迷乱中摸了摸左右,是一具具罹患传染病而死去的战友的遗骸,他战战栗栗挣扎着,拖着疲惫的身躯,爬回到所在部队,战友们都感叹他死而复生,实属奇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国家沧桑,日寇骄纵日盛,面对极其险恶的环境,王炳谦抱着必死的决心,奋不顾身,冲锋陷阵,英勇杀敌,一波接着一波向着日寇猛烈的炮火冲上前去,身边的将士们一批批的倒在了血泊中,壮烈的牺牲于异国他乡,王炳谦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战功卓著,升任排长、连长等职,凯旋而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年远征军粉碎了日本侵占印缅,攻占大陆,灭亡中国的企图,王炳谦这批英勇的远征军将士,献身报国,志在疆场,英勇奋战,第一次走出国门,向国际社会彰显了中国将士百折不屈的精神,策应了中国整个抗日战场,也为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冯反攻争取了时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炳谦客居台湾后,非常思念故乡亲人,两岸关系趋缓,他先后九次返乡探亲,回到阔别半个世纪的故乡,他倾注全力帮助亲人摆脱贫困,尤为关心王氏家族晚辈学子,鼓励支持他们刻苦攻读,光宗耀祖,为国为民效力。积极协助中阳同乡寻找在台亲人,为了实现台胞高先生去世后返乡归宗安葬之夙愿,王炳谦多次作为高先生的代理人出庭申辩,妥善为其办理了处置家产、移送灵骨返乡诸多事项,博得了在台中阳籍同胞和中阳乡亲们的交口称颂。</p> <p class="ql-block">9~7 我的父亲王怀玉、母亲候翠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王怀玉,1910年生于平遥县梁坡底村。早年家里奇穷,弟兄四个除父亲外,没有一个娶妻成家。父亲有一个姐姐,嫁到距离梁坡底五里外的原家庄。大伯父是什么时候去世的?有没有长大成人?母亲说不清楚。二伯父据说是当了长备兵(阎锡山部队),在文水县打仗中去世的。三伯父王怀有,是个先天性残废人,连站也站不起来,一辈子爬着走,饭也靠姑姑隔三差五送一些干粮解决。父亲一家祖祖辈辈耕种着贫瘠的几亩土地,父亲在十三岁前也是一个佃农,但后来不久即进城打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25年,父亲从农村来到县城。开始在小饭店当跑堂,后来到一家车马店做佣工。一九三O年,山西的土皇帝闫锡山,在山西最北端的大同至南端的蒲州修建了一条长800多公里的同蒲铁路。父亲从车马店进到铁路,从事装卸货物的重体力劳动。从此,父亲一直在装卸工的岗位上工作,经历了旧中国,也经历了新社会。为了一家人有一个安身之所,刚解放父亲就在车站下面的马路旁边买了几亩地,盖了两间房子,成为我们全家的安身之所。土地改革时,父亲主动把房子后面的几亩地交了公。有人问父亲:“老王,你怎么把土地都交了公,那么积极干什么?”我爸爸说:“我们不去赶地主。”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解放初期,全中国都在大干社会主义。父亲也是积极分子,白天工作,晚上识字。父亲回家说:今天进步了,又认识了20个字。过了几天,连一个字也记不起来,早忘记了。 解放后,由于工作突出,父亲担任了平遥车站装卸主任。母亲说:“父亲一天到晚说,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可是到他1961年去世,家里仍然是点着煤油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不讲究吃也不讲究穿,最大的爱好是抽烟和喝一点酒。父亲有一辆日本生产的‘富士山’牌子的自行车,自己很少使用,只是下班后非常认真地擦擦洗洗。不少人见了都赞叹不已,父亲在别人的赞扬中得到了不知道多少满足。他象对待一件收藏品那样欣赏着,说:我能借他十元钱,也舍不得借给他自行车。然尔,有人开口来借,他抹不开面子还是借给了,只是又非常后悔与心疼一阵。父亲为人正直,朴实善良,乐于助人,在单位领导、同事、朋友、亲人中享有很高的名望。父亲虽然去世了,但给儿女和亲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叫侯翠英,1917年11月29日出生在平遥县东大闫村,因病于2001年4月1 2日去世,享年85岁。 母亲与父亲王怀玉1942年结婚,生育女儿王桂梅,长子王贵生,次子王连生,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父亲1961年11月12日去世后,留下孤儿寡母。母亲以她微弱的身躯,独自撑起全家生活的重担和教育儿女的责任。 母亲教育儿女做人要真诚,为人要善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母亲不求回报,知足常乐,心情开阔,深受敬重和爱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0~2 2021年续谱札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滋养了一个伟大的中华民 族,培育了一个勤劳勇敢、仁爱智慧的王氏家族。 王氏家族是当今中华民族中的第一大族,数千年来 探天人之道,穷古今之变,畅时事之运,励志自 强,建功立业,英豪遍神州,美名扬天下。其中一 支于公元1347年明朝洪武年间,省晋祠迁居到河 南省睢县关堂集居住。1521年明朝嘉靖年间黄河 水患,王氏第十三世洪源公带领族人逃避至河南民 权县野鸡岗一带。其中王海、王庸、从山西王和三 兄弟,念及先祖糸山西人氏,故千里跋涉,寻根问 祖,回到日夜思念的故乡山西省平遥县梁坡底、芦村、青落村安家落户,修养生息。繁衍至今已有族 人逾千人,逾670余年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逢盛世,国泰民安,人心思源。平遥梁坡底王 氏族人王贵生,得知先祖留下的[王氏宗祠]年久 失修,产权已有一半沦为外姓之手。随决定举全家 之力,出资购买产权,筹集资金重修[王氏宗 祠]。为追寻梁坡底王氏宗族之谱系,传承先祖创 业之大义,有王氏家族“炳"字辈王炳玺,“开”字辈 王开宝,“殿"字辈王殿品,“定”字辈王连生,寻脉 络,访亲友,汇众声,集资料,先后编制平遥东郭 村乐里四甲《王氏家谱》,编制此本平遥县梁坡底 《王氏族谱》,宣扬家风,以正道义,实乃大有意的一方。此节不仅是平遥梁坡底、芦村、青落村、 山岔沟、下神南、原家压、东郭村、沿村堡、中阳 县庞家会等王氏族人智慧、力量与精神的继承和延 续,更是王氏一门家风、家魂的砥砺和升华,定能 起到追思先人,启迪今生,激励后人,树君子之 风,行仁义之举,开万世基业之功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为王氏家族的后人,缓缓翻阅着这本厚重的王 氏家谱,探寻家族文明的源头与历程,祖先们慈爱 的面容鲜活如在眼前。我仿佛看见,数百年来,王 氏家族的族人们在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昂起不屈 的头颅,挺起倔强的脊梁,燃起炽热的斗志,向着 光明的未来,风里雨里一步一步艰难地走来,直至今日的初成基业。斗转星移,今天的王氏后人们正 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立志有为,奋发图强,代代风流 写春秋,千秋万载耀荣光。编写此书的过程,神圣 自豪的情绪,扬鞭奋进的使命感,大格局、大担当 的情怀激荡胸中。这是一部血脉相连、魂魄相依的 基因脉络,这是一番壮怀激越、勇往直前的奋斗历 程,这是一篇大爱盈胸、休戚与共的亲情诗篇。读 着,读着,我的眼泪就不自禁地掉了下来,掉在了 喷发着细微墨香的字里行间,掉在了族人们共赴时 艰、相濡以沫的大道途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谨遵王氏族人撰写此书前言,深感手中笔头 的分量之重。拙浅文字不足以抒写对祖宗先辈的恭禄禄,分支到下神南的王竹炳。八世孙王一付,从坡 底迁居到原家庄已经约十四代人。十二世孙王有 禄,从坡底村迁居到东郭村已经约十代人。十五世 孙王锡理,从坡底迁居到三岔沟已经约六代人。十 六世孙王竹炳,从坡底迁居到下神南已经约六代 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梁坡底分支到东郭村的王炳玺,2006年退休后 不忘先祖亲情,开始编写东郭村《王氏家谱》。为 了弄清先祖的来龙去脉,亲自去平遥县梁坡底、芦 村、河南民权县野鸡岗调查核实。找到芦村、河南 民权县野鸡岗两份《王氏家谱》,由此认定梁坡底 王氏先祖为山西太原晋祠,明朝洪武年间由洪洞县</p> <p class="ql-block">10~3 2010年王炳玺追寻先祖踪迹散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直想给本族王氏后裔留些比较准确的家族 文字、图片记载,所以萌发了整理家谱的念头。首先从东郭村王氏本族:林字辈、炳字辈、增字辈了 解。由于年代久远及社会因素,所知情况寥寥无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0年4月16日,经热心人指引,我亲赴梁坡底村 找到了王氏后代王定福、王荣林等了解家族情况。 碰巧他们也在整理家谱,其间说到青落村本族王致 毓先生也为写家谱之事来过梁坡底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0年4月28日,梁坡底王氏后代王荣林、王 福星二位,随同我到青落村,有幸参与了王致毓先 生已经整理完成的青落村王氏家谱。他在整理过程 中,曾经去芦村亲眼看到过芦村先祖留下的《王氏 家谱》,由此即确切了我们王氏家族的祖籍。同</p><p class="ql-block">时,王致毓先生全家对我们一行的热情款待,让我 们也感受到了王氏家族的血脉亲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0年5月29日,按照王先生提供的姓名,我 又专程去芦村见到了保存芦村《王氏家谱》的王丕 华。说明来意以后,素不相识的他积极主动地从弟 弟王丕贤家取来了家谱,并同意我为家谱拍照的要 求。在坐的还有芦村王文山,一起讲述了家谱得以 保存的故事。文革时期。王丕华家所有的历史书籍 都被搬运到了生产大队,王丕华父亲担心会被销 毁,恳求担任村干部的王丕敬想办法保护好家谱, 王丕敬不顾个人影响,冒着极大风险才使得王氏家 谱安然无恙,一直保存至今。我们王氏后裔要感谢王丕华父亲和王丕华、王丕先、王丕敬,使家谱得 以传世。更要感谢王丕华的祖父秀才王治泰尊老给王氏家族亲笔书写了珍贵的也是唯一的始祖记载, 让我们世代相传,永远铭记这位德高望重的有功之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芦村《王氏家谱》记载及其他多方面的传 说,我王氏一族原系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野鸡岗人 氏(现改为野岗乡)。</p><p class="ql-block">元末明初,因战乱后国家迁民,兄弟三人逃难至山 西省平遥县(距今600余年)。老大王中在城东南 30华里处梁坡底落户(原名叫王家坡底,后被梁姓 用武力征服改为梁坡底)。老二王庸位于城西南30华里处的芦村落户,(当时该地芦苇一片,起名为 芦村)。老三王和在位于城西北30华里处的青落村 落户(有关青落村的来历也有两种说法,一是王和 正直年轻时期,起名为青落村。二传说凤凰在此落 过一根羽毛,凤凰也称青鸟而得名为青落),王和 到此才与平遥西风落杜家女结婚,至今王和夫妻的 坟墓,还在清落村的"两房畛”。</p><p class="ql-block"><br></p> 10~4 梁坡底「王氏宗祠」群规<br><br>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保证梁坡底「王氏宗祠」群的健康发展,兹拟定以下群规,请大家共同遵守。我们的群规不是为了约束大家,而是为了让大家可以在比较透明、充满温暖和信任的空间中共同交流信息,请大家支持并遵守。谢谢!<br><br>  一、个人名片,实名制或个人头像必须是真实的,两者必须具备一项。可以有倪称。请在十日之内纠正。<br>  二、严格遵守党纪国法,群内尽量避免发表或者转发与政治有关的敏感言论,杜绝反政府言论和图片。<br>  三、文明聊天,友善待人,懂得尊重他人以及自己。 群内杜绝有损群形象的言论和图片,杜绝进行人身攻击 ,杜绝脏话、粗言。<br>  四、群里内部个人资料未经个人允许不得转载,维护群内人员的合法权益,杜绝任何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br>  五、群内聊天话题不限,谈天说地皆可。因为做生意的较多,交流经济信息也可。原则上希望大家多聊正能量的话题、公共话题、有关王氏家族的历史故事、老人口口相传的家族故事。属于个人话题尽量在个人空间进行。<br>  六、发展群员,必须是梁坡底王氏家族的后人,包括迁移至外地的王氏家族后人。原则上不接纳与梁坡底王氏家族无关的人,请各位把关。<br><br>以上群规如有不妥,请及时提出,一并纠正。<div><br></div><div>2017.4.21<br></div> <p class="ql-block">10~5 我的家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听到的家世 (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原籍,山西平遥县梁坡底村。对于故乡,我知道的很少,而且很不具体。我现在所记述的原籍的家世情况,都是小时候从母亲口里听来,零碎蓄积起来的。1994年我突然有了写回忆录的想法,几次向母亲询问父亲的家世情况,以及父亲从梁坡底村到县城的一些过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祖父的生活,大伯父、二伯父的生活,包括父亲自己的生活,因为我们不懂事,父亲过早去世,都没有来得及告诉我们,母亲也是听父亲一星半点告诉的。我的父亲出生在一个佃农家庭,名字叫王怀玉,1910年生于平遥县梁坡底村。早年家里奇穷,弟兄四个除父亲外,没有一个娶妻成家。父亲有一个姐姐,嫁到距离梁坡底五里外的原家庄。大伯父、二伯父是什么时候去世的?有没有长大成人?母亲说不清楚。三伯父我们都见过,是一个残废人,连站也站不起来。据说是十几岁的时候,玩耍时跳土崖摔坏了腰,一辈子爬着走,连饭也靠别人作。父亲一家祖祖辈辈耕种着贫瘠的几亩土地,父亲在十三岁前也是一个佃农,但后来不久即进城打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活的穷困和疾病,使辛劳一生的祖父和祖母过早丧失了他们的生命。然而祖父祖母叫什么名字?他们是什么年月去世的?姑姑和三伯父是怎样长大成人的?父亲又是怎样跑到城里打工的?连母亲也说不清楚。2001年母亲去世时,我哥哥为父母亲、爷爷奶奶立了墓碑。经过多方询问,才知道爷爷的名字叫王秉真,爷爷的弟弟叫王秉华(二爷爷)。至于他们生活的年代?有什么故事?都是一个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世时曾经带我们回过粱坡底老家,因为年龄太小了,没有留下什么特别深刻的记忆。1961年我父亲去世后,母亲每年清明都要让我们回老家去上坟,去的次数多了,对粱坡底有了许多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梁坡底村位于平遥古城东南17.5公里处,属丘陵区与土石山区街接的黄土沟梁地带,地势南高北低。面山背水,环境优美。东邻惠济河西岸之沟壑区,南靠太岳山支脉之余脉边缘,西濒九曲十八弯的九龙河谷,北连缓坡而下的丘陵开阔区。整个村庄面山傍水,负阴抱阳,风水佳而气脉壮,环境幽而风水秀,建筑古而民风淳。因该村住户以王梁两姓为主,王姓先来,故曾取名为“王家坡底”。后来梁姓兴起得势,不甘居于王姓之后,即改名为“梁家坡底”,简称“梁坡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嫂子也是粱坡底人,她姓粱,她父亲是个做生意的人,晚年回到老家。嫂子说起他的父亲,依然记得每天黄昏放学回来,远远看到父亲站在村口的高土坡上,等着他们姐妹俩个放学回来。粱坡底大部分是用砖头切成的砖窑洞,也有的仅仅用砖头做了个门面,而里面仍然是土窑洞。我们的祖父有两个儿子,他们给爷爷和爷爷的弟弟总共留下了一置五眼正房窑洞的院子。正房有五眼,其中两眼半是我父亲的,一眼是我六叔的。还有一眼半是四汇老汉的,住着他的儿子二园子。听说那一眼半原来也是我们家的,不知什么原因卖给了别人。院子的西面还有三眼窑洞,那是四汇老汉的,住着四汇老汉和他的三儿子菜园子。菜园子的媳妇是个哑巴,我见过,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心里什么也清楚。1962年国家压缩城市人口,我六叔从宁夏回到家乡,就在正房的窑洞里住着。四汇老汉心里早就有买下整个院子的想法,六叔去世以后,我姑姑家二儿子丑党(杨根林)想住在我们的房子里,母亲也同意。但是四汇老汉和他的二儿子不能容忍,经常找借口为难表哥。后来看我们没有卖房子的意思,于是在院子里切墙壁,为此两家人在1974年还打了官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6年我们决定要在城里盖房子,这样就要将粱坡底的窑洞卖了。这个时候四汇老汉已经去世了,四汇老汉的两个儿子因为和我们打过官司,关系搞的不好,没有勇气向我们说买窑洞的事情。因为卖房卖地对普通人家来说是一件大事情,搞不好会被别人说成是吃祖宗卖坟地,或者被说成是败家子。所以我们还是比较慎重的,经过长时间的讨论,一家人取得共识:认为我们弟兄两个励精图治,振兴家业,在城里盖房子,是兴旺发达的标志,不仅不会被人说三道四,相反会正面议论,终于下决心把父亲留给我们的窑洞卖了,在火车站盖起了新房子,受到邻里的好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母亲说父亲的家庭比较贫困,是受苦人,然尔我总是有些疑惑。总的说,我们家在粱坡底的窑洞是中等人家的窑洞,是用砖头做了门面,而里面仍然是土窑洞的那一种。但并不是上无一片瓦、下无一垅地的赤贫人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亲的故事(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从农村到县城,大约是1925年-1928年的时候。母亲告诉我,父亲一开始是在小饭店当跑堂,后来投到一家车马店做佣工,这是父亲正式充当佣工的时期,同时也是他生活的始点。<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时山西还没有铁路,贯通南北的是一条同蒲公路,说是公路,其实是名副其实的土路,那时也没有什么汽车,全是骡马拉的木轱辘车,使用胶皮车的非常少,解放以后我仍然见过这样的木轱辘车。赶骡马车的人早走晚息拉运货物,因此公路边搭起了不少车马店,父亲就是在这种车马店当伙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听母亲说:父亲生性勤快,终日劳作不知疲倦。早晨天不亮就起床,烘着火烧上水,套马车,喂草料,一天到晚,从不息闲,因此店里上下人等,对父亲倍加喜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有了一份差事,虽然算不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可是父亲的生活却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迈出这一步是他离开几代人赖以生存的土地的开端,之后不久,父亲就从车马店转到新建的铁路工作,成为他一生的始点和终点,这变化也着实含有很大的时代意义,决不是偶然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三O年,山西的土皇帝闫锡山,为了巩固他在山西的统治,也为了与当时的中央政府相抗衡,从法国银行贷款,在山西最北端的大同至南端的蒲州修建了一条长800多公里的同蒲铁路。铁路的修筑,为当地的大批农民带来了打工的机会,许多以土地赖以生存的农民,纷纷进入了修筑铁路的队伍。铁路修完了,大批的原材料需要用火车运出去,省外的洋货又潮水般涌入山西,铁路运输又为人们提供了另一种工作的机会,父亲也就从车马店进入铁路,主要从事装卸货物的差事。从此,父亲一直在装卸工的岗位上工作,经历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代,经历了国民党统治的时代,又经历了新社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小的时候,常常能从父母的朋友那里听到这样的话:“你们是‘狗家’(父亲的小名,因为父亲属狗)的儿子吧,长的和他爸爸一样。”因此,我隐隐能够感觉到父亲的声望与他在人们中间的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解放后的一段时间曾经担任平遥车站装卸主任,母亲说老工人都说父亲是个好人,但是怎么个好,母亲也说不清楚。只是记得那个时候装卸要进人,也没有什么手续,就是扛二百斤麻袋走一段路,只要父亲点点头就进铁路了。母亲说舅舅,阎喜成,王思信的父亲都是在我父亲的点头认可下进到铁路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为了一家人有一个安身之所,刚刚解放就在车站下面的马路旁边买了几亩地,盖了两间房子,成为我们全家的安身之所。土地改革时,父亲主动把房子后面的土地交了公。母亲说有人问父亲:“老王,你怎么把土地都交了公,那么积极干什么?”我爸爸说:“我们不去赶地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解放初期,全中国都在大干社会主义,父亲也是积极分子,白天工作,晚上识字。父亲回家说:今天进步了,又认识了20个字。过了几天,连一个字也记不起来,早忘记了。母亲说:“父亲一天到晚说,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可是到他1961年去世,家里仍然是点着煤油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不讲究吃也不讲究穿,最大的爱好是抽烟和喝一点酒。我听过母亲说,父亲总是听上级领导的话。在刚刚解放初期,短途运输不发达,运到车站的货物不能及时下站,造成车站运输瘫痪。上级号召人们投资短途运输,父亲也积极地买了几辆马车。没有几天,上级领导又说这是资本主义行为,父亲马上响应号召处理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对父亲还有一个印象,就是父亲有一辆日本生产的‘富士山’牌子的自行车。平时保养的很好,柒皮亮晶晶的,多少人见了都赞叹不已,父亲在别人的赞扬中得到了不知道多少满足。他象对待一件收藏品那样欣赏着,自己也很少使用,只是下班后非常认真地擦擦洗洗。免不了有人借用他的自行车,父亲又总是抹不开情面,但是他非常后悔与心疼,总是说:我能借他十元钱,也舍不得借给他自行车。然尔,以后有人再借,他仍然是要借给的,只是又要心疼一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常常能够感受到父亲的存在,包括父亲留下的名声和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财富。父亲一直在平遥火车站供职,中间也曾调到灵石、两渡,但不久又调回来了,因此,平遥就成为我儿童时代的养育之地。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与母亲结婚很晚,大约是在1943年。因为在这之前,父亲第一房娶的是一位工友的妹妹,介休张兰人,姓安,可能没几年就病世了,也未曾留下儿女。1970年我参加工作后,常常坐385次列车回家。车长是安金红,有人告诉我,说小安是我爸爸前妻哥哥的女儿。我听到后还曾经告诉过母亲,母亲平静地说:有这样一个事情。2001年母亲去世,因为父亲和母亲要合葬在一起,这样就要惊动父亲前妻的棺木,风水师让征求父亲前妻家人的意见,安金红答复说没有意见,并且给母亲上了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婚姻也是波折的。她曾嫁给一名教师,这名教师原来是个共产党员。1942年因为被人告发,押到城里被日本人杀害了。我记得父亲去世以后,因为家里生活非常困难,许多亲戚朋友都想方设法帮助我们。记得有一个远房亲戚,叫母亲姨姨,我们叫姐姐。其实她已经40多岁了,在平遥县妇女联合会工作。她多次到我家了解母亲前夫被日本人杀害的这段历史,并且写了报告请政府按烈士遗属进行救济。虽然经过努力没有下文,但是这位姐姐耐心启发母亲回忆那段往事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同时,也非常感谢这位姐姐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和母亲的结合,实属于一种巧合。父亲生我姐、哥的时候,已经40多岁,而生我的时候,已经46岁了。老年得子,父亲的喜悦,自不必说,特别是父亲的为人品性在远近出名,大家都说这是父亲平时为人厚道结下的荫福,将来王家必定要兴旺发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姐姐是1948年出生的,因为是爸爸的第一个孩子,爸爸非常疼爱。妈妈曾经给我们说过一件事:大约是1960年,正是自然灾难的时期,二姨妈过世后,好像过三周年,我姐姐代表父亲、母亲参加。二姨妈家与舅舅家相距不远,姐姐就与大姨的一个姐姐到舅舅家去玩耍。可能是生活非常困难,到吃饭的时候舅妈也没有做饭,姐姐她们就说到大姨家吧,两个小孩就走了,舅妈也没有问到什么地方去了。应该是回来的时间了,还没有回来,大人们着急了。爸爸骑着自行车到舅舅家找,问孩子们来过没有?说来过。吃饭没有?说没有。到哪里去了?说不知道。爸爸发火了,说怎么能这样呢。父亲顺着铁路往回家的路上找,后来到大姨妈家里才找到。姐姐说,大姨妈家里也没有吃的东西,就是几个土豆煮得吃了,爸爸从此再不让姐姐去舅舅家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姐姐在学校学习非常好,在几个年级都是少先队大队长。爸爸去世后,学校每年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减免学费,姐姐都是排在前面。姐姐工作后,每月工资不过就19元钱,她自己省吃俭用只留下9元钱,把10元给母亲。我记得姐姐每周末回家来,碰到列车上卖烧饼,她会给我们买2个。我和哥哥早在车站等着姐姐,我们总是先把姐姐的书包抢走,看有没有烧饼。后来姐姐很多次都没有买烧饼,可能是钱很紧张,但我们仍然会等姐姐回家时抢走她的书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姐姐是1968年结婚,姐夫是介休车站的工人,复原军人,特别有口才,擅长人际关系,学过武术,生育有四个儿子。他们的故事以后再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哥哥出生是1953年,那时父亲已经45岁了。老年得子,爸爸不知道当时是怎样的高兴。哥哥从小就脾气大,每天晚上都要爸爸哄着他睡觉,早晨起来如果看不到爸爸,总是要哭闹半天,埋怨爸爸起来没有告诉他。为此,爸爸早晨上班之前,无论哥哥是不是醒来,总是要叫醒哥哥说明白才敢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哥哥从小脾气倔强,为此也吃了不少亏。爸爸去世以后,有些人欺负我们。有一次我们在后院的地里玩耍,车站有个阎成保,是车站的一个恶霸,凭空说我们弟兄两个拔了他家的麦子。哥哥不服气,找阎成保说理,结果被他打了一顿,妈妈为此在大街上哭诉了半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哥哥脑子好,不怎么学习,但是每次考试都是前几名。1967年是他那一届小学毕业最后一次中学考试,他是沙巷街小学校考上平遥二中的9个学生之一。哥哥的命运还是比较好的,考上中学因为文化大革命而没有上成,但是我们家的好邻居于德荣的三女儿,为他介绍到平遥县革命委员会,当了一名通讯员。见识了许多县里的大人物,从小见了世面,为他日后断然辞职下海打下了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佩服哥哥一点是,关键时刻能够下了决心。1978年改革开放后,农村人都到城市里做生意,舅舅的儿子也有这个打算。但是他一没有本钱二没有经验,三没有地盘。妈妈给他出点子,让他到石家庄采购衣服,回到平遥批发衣服。表哥仅仅做了一次就不做了,他对批发衣服兴趣不大。他愿意开个饭馆,妈妈就让他在我们家开了饭店,也不用租房子,我们又帮助他一些本钱。由于我家在火车站的十字路口,地段非常好,表哥的饭店开的红红火火。到1983年,我们过年后去看舅舅,发现舅舅家已今非昔比,盖起五间新房子,买了电视机,特别是已经买了录像机,这在我们上班的工人都不敢想象。回家后我哥哥就决定自己开饭店。舅舅想让表哥再干一年,哥哥不答应。妈妈有点抹不开面子,也劝说哥哥让一步。哥哥发了火,坚决不答应,没有给舅舅面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哥哥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里,没有放掉任何的发展机会,成为平遥县有名的企业家,他还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以后再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的那年,是1954年农历十一月初六。这时祖母、祖父、二个伯父,都早已经去世,只有一个三伯父和姑姑健在。母亲这面的亲人,姥姥舅舅和三个姨姨都健在。因为我与长兄仅差一岁,长兄叫贵生,所以父亲就看着长兄的名字,给我取了个名字叫连生,意思是连着生下来的而言。我的故事在下面的章节里有详细的讲述,不在这里细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因为与哥哥仅仅相差一岁,母亲的奶水不够吃,也因为哥哥从小比我脾气大,常常是他先吃完睡着了,我才能吃已经剩余不多的奶水。也许就因为缺奶,却刺激了我的胃口,从不讲究饭食,常常因为过量半夜拉到坑上。母亲往往烦躁,说一些生气的话,而父亲特别耐心,帮着母亲收拾干净。我还记得因为生病,父亲背着我上厕所,一直等我完事,又背我回来。</p><p class="ql-block">我上学的那年只有6岁,因为上体育课跳远,把脚脖子扭了,疼的一拐一拐。父亲请了在火车站拉脚的安六,给我捏脚,只一分钟不到,捏了两三下,安六就说:“没有事了,走吧。”当时疼的我叫了几声,围观的人都笑出了声,我试着走了几步,还有一点疼,又走了几步,就一点也不疼了。这件事让我记得很清。当时火车站是个热闹的地方,有许多专门接送客人的车夫,每天等火车来送人,挣几个吃饭的脚钱。其实这些车夫都是有来历有本事的人,许多是国营企业的骨干分子,也有许多社会上的文化人,或者有一技之长。比如有戏班子的戏子,有喝过墨水的文化人,也有习武的。安六就是其中之一,在平遥很有名气,徒弟有几十个之多。他们一来是为了健身,二来实际上也是为了生活。学武的徒弟虽然不用交什么费用,但师傅平时如果“有事”,徒弟绝对责无旁贷。过年过节徒弟为了感谢师傅的培养之恩,总会给师傅一份拿得出的礼物。我父亲过世后,安六的一个大徒弟叫安以任,名气仅次于安六,多次要收我们弟兄俩个做徒弟,但我母亲一想到要欠别人一份人情,一直没有答应,这是后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年冬天,家家都要打煤糕。用七成煤、用三成土加水搅拌起来,用一个长方型的模子凸出来。每年都要凸许多,一直要烧到第二年开春。父亲有一次去挖烧土,汗流满面。本来应该上学的我和哥哥,跑来看父亲挖土。父亲问为什么不去上学,我们撒谎说已经下学了。父亲显然知道我们在逃学,但他也不看我们,专心地一镐一镐地铲土。父亲鼻子尖上有汉珠子似滴非滴,只是口里不停地说:“小孩子不要倒火,不要倒火。”父亲可能说是不要倒鬼或者不要撒谎,至今我也不清楚,父亲为什么说倒火,也许就是这句倒火,让我现在仍然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父亲去世(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6岁的那年,父亲不幸病了。开始觉得胸闷,后来又不能吃饭。但为了不影响家庭的生活,他坚持干了一个多月,终于病倒了。父亲想顶过去,后来看看不行,便去介休看病。一个姓周的大夫说我父亲没病,连假条都没开上。一辈子没有让人说过一句不字的父亲,粒米未进又干了三天,终于昏倒在行李房。工人们七手八脚地抬回家里,即刻转入临汾铁路医院,住院一个多月,病情发展很快。人不能吃饭,瘦的皮包骨,又转太原铁路医院,仅仅三个月,父亲就因患食道癌而去世了。</p><p class="ql-block">父亲患病的时候,我们不懂事,成天吵吵闹闹,父亲在家养病觉得很烦。为了能让父亲安心养病,姑表哥想出一个办法,即带我到平遥山区的南岑底读书。1961年9月的一个黄昏,太阳已经快落山了,我坐在姑表哥自行车的后座上,准备跟姑表哥上路。父亲母亲都到马路上送我。父亲高高的个子,清瘦清瘦的脸。父亲和母亲一再说着嘱托的话,姑表哥也一再说请放心的话,就这样我离开了父亲和母亲。后来我长大后,母亲多次说,当天晚上父亲翻来复去睡不着,说:“连生明明是让丑党带走上学去了,怎么就好像给了人家。”一直到父亲临终,他常常念叨这句话。我与父亲分别大约是1961年9月,二个月后,等我回到家后,父亲已经在太原离我而走。1961年9月的那个黄昏,成为我们父子今生今世永别的黄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去世了,照北方的风俗在家里停灵九日。父亲一生为人耿直,有求必应,深得邻居和朋友们的敬佩称赞。在平遥火车站,以至城里城外的人,都非常惋惜父亲早逝。当时的人情味还是很浓的,朋友们说不尽的安慰话,都念叨父亲的为人。我记忆最深的是,当母亲给我们穿孝衣、扎麻绳时,哭的泪人一般。说:“想不到孩子们这么小,就没有了父亲。”当时我还似懂非懂,总认为父亲还是会回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葬礼就在车站广场上,用蓬布搭建的灵堂。父亲在车站为人不错,车站几乎所有的人,还有曾经与父亲打过交道的人都来帮忙。父亲出殡的那天,是用一种专门盖棺材的黑底金黄色绸缎大棚盖着。四十年后,我母亲去世出殡也是用一种盖棺材的黑底金黄色绸缎大棚盖着,是同一家的大棚。四十年,整整四十年,我的父亲母亲都是用同一家的盖棺材的一种黑底金黄色的绸缎大棚盖着走的。父亲葬礼的民间祭奠主持人是邻居大伯,小名叫疤有儿。是一个非常热心帮助人的邻居,在平遥火车站是个有身望的老人。2001年我母亲去世也是请疤有儿的儿媳妇做的民间祭奠的主持人。他们一家人几代都是专门做红白喜事用品租赁业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葬礼在当时应该说是隆重的,完全是按照民间祭奠的最高规格。无论是车站的工友,还是邻居,都一个个哭着在灵堂面前给我父亲磕头。其中有一个邻居叫阎成宝,是车站的一个恶霸,也是哭着在灵堂面前给我父亲磕头。并且多次对我母亲说,有人要敢欺负我们,他一定给我们做主。事实上,父亲去世不久,借口我们踩踏他家的麦子,第一个打我哥哥和欺负我们家的人就是他。父亲的灵车从车站出发,一直走过西大街南大街,一路上听到人们的同情惋惜。出了南门,用马车拉着回去到粱坡底下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去世后,车站许多人非常同情我们,都说孤儿寡母可怎么生活呢?有人给我们出主意,说找找车站领导,老王在车站干了一辈子,不能看着我们一家人饿死。我母亲听了别人的劝说,带着我们姐弟三人,到车站找站长和装卸主任。我记得我们姐弟三人穿着雪白的孝衣,见到领导就磕头,周围跟了许多父亲的同事,大家纷纷在领导面前替我们说好话。当时的装卸主任是黄金荣,他是霍州人,白头发,见我们嗑头,也只是表示同情,没有任何的具体办法。我1981年到临汾分局宣传部工作,还看到黄金荣在装卸作业所工作。我现在也是工作人,才知道同情是一回事,具体办事又是一回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父亲去世后,我们按照风俗要为父亲穿孝衣服一百天。当我穿着雪白的孝衣出现在学校时,同学们投射过一种惊讶和诧异的眼光,许多人在后背指指点点,很不是滋味。我不记得后来是如何不在穿孝衣服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拐三子和姑姑(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怀念父亲母亲的同时,我也怀念与父亲母亲血肉相连的几位亲人,他们在父亲母亲生前或者去世,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难以隔舍的情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这一辈子里也有几位亲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父亲弟兄四个,老大很早就去世了,老二据说是参加了长备兵(闫锡山部队)在交城打死了。父亲有一个亲三哥,人们叫他拐三子。我见过几次三大爷。父亲在世时带我们回老家粱坡底,我见墙角里半躺着个人。走过他的身边,总怕他抓住我,心里怯生生的。有一次,他还真的抓住我的小腿,把我吓哭了。原来他想亲近我,让我为他取个东西,我却被他突然的举动和听不清楚的乡音吓了一跳。拐三子的食物全靠姑姑为他送,每天啃硬邦邦的干粮,邻居有时为他烧点开水。晚上睡觉就在脚地下,因为他独自下不了炕。他走路全靠俩只手和臀部,用手和臀部形成俩个支点一点一点挪动。他唯一的任务是看守大门外的一棵枣树,每年秋天姑姑总要把打下的红枣捎到城里,一边又一边说拐三子是怎么不睡觉,是怎么驱逐偷枣子的小孩,又是怎么吆喝树上的麻雀。拐三子去世是在1963年,是姑姑打发他的,姐姐说她也去了。每年回家去上坟,我看到坟地的南面角落里,有一个小小的坟墓。因为他从没有结婚,也没有后人,只能埋葬在坟墓的角落里。每次过清明我们回去上坟,母亲准要嘱咐我们:拐三子是个苦命人,给他的坟也供上两个馒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回忆起哪个命运多舛的三大爷,常常想起一句唐诗:“峰火西山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他一辈子残废无助,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二万二千个日日夜夜,空阔寂寞地忍受着痛苦,不知道他用什么信念才能支持了自己的生命?也不知道他是如何送走每天的黄昏?度过那一个又一个漫漫的长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有一个亲姐姐,我们叫姑姑,出嫁到距离粱坡底五里路的原家庄。姑姑给我们的印象非常深刻,三寸小脚,干瘦干瘦,但是她什么时候都精神十足,从来不知道休息,晚上什么时间叫她都很清醒。尤其是她的自信和斗志,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困难,好象什么艰难都不在话下。父亲在世时,她亲弟弟,常常在我们家洗衣服做饭,一住就是大半年。父亲去世后,她怕母亲有改嫁的念头,更是三天俩头奔波三十多里看望我们,为我们做这做那。我记得有一年夏天,我们放暑假了,姑姑带着我和姐姐回村里住,路上中了暑,姐姐病了很长时间。父亲病重那年,丑党哥哥带我到南岭底上学,在姑姑家晚饭吃的太多,半夜跑不及厕所,拉在了门口。姑姑安慰我说:小孩子的屎不臭。我说没有擦屁股的手纸,姑姑顺手脱下一只鞋,让我擦了屁股。姑姑是1964年去世的,她临走都挂念着我们,嘱托她的丑党儿子一定要照顾好我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姑姑是那种非常自我的人,她的精神世界里只有亲人,每次到我们家,都把大门关得紧紧的,有人找我父亲,她说我不认识老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姑姑有俩个儿子,按辈分我们是同辈人,但是他们比我们大20多岁。大儿子丑则的大女儿比我姐姐仅仅小一岁,比我大四、五岁,但是她要叫我叔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姑姑的俩个儿子,大儿子叫丑则,1967年四十多岁时,为村里打水井时被炸药炸死了,留下6个孩子。孤儿寡母,在农村里没有人做主,常常被人欺负。村里的一个党支部书记,欺负了丑则哥哥的媳妇。虽然告了状,上了法院,因为没有证人证据不了了之。丑则哥哥的几个孩子,大女儿找的是一个教师,有一点文化,后来因为赚钱太少,去煤矿工作了。因为汾西矿务局有他们的一个本家亲戚,大儿子、二儿子、四儿子都去了煤矿工作。三儿子当兵了,找到矿务局的一个对象,也复员到介休市矿务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儿子叫丑党,读过书,在村里当小校教师,是个文化人。姑姑去世的时候嘱咐过,所以一直尽心尽力照顾着我们的生活。丑党哥哥1984年退休后,我哥哥没有忘记丑党哥哥对我们的帮助,把他安排在自己的工厂里当门卫。2004年得了病,我听到丑党哥哥病了,立即回去看望,这时他并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我看他并不在意。但是他女婿说病情很重,医生说最多能活三个月。丑党哥哥后来到太原看过两次病,我都自始自终陪着他。丑党哥哥的女婿认为只能顺其自然,他儿子想再努力一下,给我打了电话,我立即找了好朋友王雁平,在省人民医院请专家看了片子,专家说可以治疗,花费很大,但也是多拖几天。丑党哥哥临死也不知道自己的病情,一直让我哥哥请医生,快不行了,我哥哥把实际病情告诉他了,丑党哥哥听说是癌症,精神一下子就垮了,只有一天多就不行了。这时是2005年8月份,医生说三个月,就是三个月,活了69岁。从丑党哥哥生病到埋葬,哥哥自始至终都在金钱上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帮助,哥哥给我第一次打电话就非常深情地说:“丑党哥哥帮助过咱们,咱们不能忘记,你抽时间回来看看丑党哥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叔…王怀武(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爷爷是弟兄俩,父亲姑姑和拐三子是我们爷爷这一支的孩子。爷爷的亲弟弟这一支,也有俩个儿子,也就是父亲的堂兄弟。排行老五的是王怀文,抗战时期粱坡底一带是八路军的游击区,正是30多岁的怀文参加了民兵。有一次日本人大扫荡,汉奸告密,被日本人逮捕后残杀了。我曾经在粱坡底住过几次,有些老人经常说起五叔叔被杀的事情。排行老六的叫王怀武,也就是我们的六叔。解放前穷苦所逼迫,十五.六岁就跟着人家走西口,二十几年也没有音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2年我父亲去世不久,有一天进来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打听我父亲的消息,谁也没有想到,竟然是离家二十多年的六叔。原来他跑到宁夏石嘴山下矿井,解放后成为正式职工,并且在当地成家立业,有了孩子。1962年压缩城市人口,他执意要回山西老家,但是他的女人是回族人,怕生活不习惯和不适应,坚决不回来,他最后终于下了决心,一个人回来了。几十年在外瓢泊,使他得了严重的心脏病,经常是气喘吁吁的,根本不能做重体力劳动。他一个人在农村里劳动,再加上自己做饭,日子过的非常艰难。因为我们在火车站居住,当时农村许多人都冒险到外地做一些小生意,六叔也跑过一点小生意,在我们家作为中转站。但是他身体不行,常常生病住医院,医生要求他卧床休息,并且说随时都有生命危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虽然他身体不好,但是他看到我们熬熬待敷,总是透支着病体千方百计接济我们。那时供应的粮食仅仅够半个月吃,几乎每个月都要到粮食市场上买高价粮食来填补。我记得六叔用自行车带着我,在市场上转来转去,非常耐着性子讨价还价。有时候把我放在自由市场旁边,让我看好自行车,他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粮食市场上都是来去匆匆或者讨价还价的人们,我茫然地在看着这一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六叔不间断地住在我家,外面有一些闲话传到我家。母亲、姐姐和我都非常同情六叔,对外人不了解内情就随便评论非常气愤。哥哥性格倔强,他不能接受别人的无端指责。有几次因为其他事情与六叔发生了争吵,气头上杨言要让六叔滚回农村去,不要住在家里。六叔气的浑身发抖,没有计较哥哥的气话。现在想起来,真的非常难为六叔,他孤苦一人,身有重病,常常拖着病体,奔波赚钱,全部所得都贴补在我们身上。他自己病重在身,却不舍得去看一下病。其实外人的闲话他何尝没有听到,只是明理不予别人计较。六叔曾经病危过一次,是我用自行车拖着他住进平遥县医院,当一名头发班白的老医生诊断后,对着我咆哮起来,说这样的危重病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怎么能用自行车送来。六叔当时嘴唇发紫,两眼紧闭,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幸亏及时吸上氧气,才慢慢缓过气来。没有住几天,六叔坚持出医院休养,可是医生说根本没有脱离危险。那时我年龄小,估计是没有医病的钱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参加工作后,六叔的病又重了。他住在距离城里30多里的粱坡底。与丑党哥哥比邻而住,是他们照顾着六叔的饮食。我那时在介休站上班,有一次母亲说六叔不行了,让我回去探望六叔。我见他脸色漆黑,嘴唇发紫,不停地大口喘气。窑洞的地上就摆着新做的棺材。他心里明镜似的,说自己没几天了,我说去医院吧,六叔转过脸来对我说:“去医院也好不了,不用浪费钱了。”但是我看到他渴望求生的眼神,也感受到他对我最后的一点希望。我没有坚持送六叔到医院去,没有过几天,大约是1970年7、8月份,六叔就去世了。至今想起来都非常后悔,为什么当时没有勇气主张把六叔抬到城里医院抢救,为什么眼睁睁看着疼爱我们的老人最后一线希望破灭,我时时感到心灵上的难以原谅和自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六叔的葬礼是在粱坡底举行的,母亲和我们姐弟都参加了。他虽然有最亲的人,但是都没有在他身边,我们虽然不是他最亲的人,但是为他最后送了终。从这一点来看,六叔也算是有福气的人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六叔是走南闯北见过大世面的人,知道生活的艰辛和做人不易,人情世故和为人道理比一般人体会的更加深刻,他常常用自己的经历教育我们,实际上使我们接受到了间接的父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有感于族谱(结束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祖宗的概念,大概都能多少明白一些内涵。如果谁要骂了别人家的祖宗,十有八九会受到拳脚的伺候。家族是祖宗香火的延续,没有祖宗哪有家族呢。</p><p class="ql-block">祖宗是什么,祖宗就是对祖先的尊称。广义的说,中华民族的先祖是炎黄二帝,所以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狭义的说,就是具有同一血脉的同姓氏的祖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家谱,是一种以文字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有关人物事迹的载体。我们的家族是一个穷家族,上辈人没文化,因此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录。从2015年开始整理家谱,经多方调查,总算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我也随着家谱编写的深入,经历了从开始的陌生好奇,到逐步了解和认识的过程,直到如今,族谱在我心中有了很重要的位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支王氏家谱,是从何时开始记载,中间有什么故事,里面有什么辉煌重要的人物,过去不曾得知。2012年退休之后,每年清明节回乡祭祖扫墓。哥哥王贵生得知祖先留下的祠堂年久失修,决定筹集资金重修「王氏宗祠」。梁坡底王氏家族成立了「王氏宗祠」理事会,我成为理事会成员,负责家族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经过调查摸排走访等繁琐而细致的工作,掌握了全部家族人员信息后,在本家王开宝起草的「王氏家谱」基础上,根据河南民权县野鸡岗王氏家谱与平遥芦村清光绪王氏小二枝家谱,续写了平遥梁坡底「王氏家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次续写的梁坡底「王氏家谱」,第一次明确了我们这一枝王氏后裔系太原晋祠王氏家族,明朝洪武年间(1347年)经洪洞大槐树移民至河南睢县关堂集。明嘉靖年间(1521年)黄河流域水害,王氏家族成员避难于民权县野鸡岗,其中王海三兄弟经千辛万苦返回山西平遥。之后的王氏家族,在清朝同治年间出现了一个王氏族人王治泰,他不忘祖恩,出典闲屋,出售宅院田地,筹集资金600两银子,重建了《王氏宗祠》。咸丰、光绪年间,产生了一代名贾王朝相,贸易店铺远设在圣彼得堡、莫斯科、乌兰巴托。清光绪年间,平遥芦村王氏家族成员王治泰,撰写了王氏小二枝家谱,六百年口口相传的家族历史形成文字,为王氏家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代王氏族人涌现出不少杰出人物,有奋不顾身,冲锋陷阵,英勇杀敌,抗击日寇的中阳县庞家会村王氏第十八世族人王炳谦。有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邻头雁,全国劳动模范王炳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打开族谱世系图,前世的先人,在世的族人,一目了然。在此特别感谢参与编写王氏家谱的王开宝族人,多年来结累了不计其数的资料,起草了王氏家族的系列文章。尤其是那一份不忘先祖恩德的精神,值得尊敬!另外要特别感谢王炳玺族人,多年来自费参与王氏家族的调查研究工作中,不辞辛苦亲自去平遥县芦村、河南民权野鸡岗实地调查求征,使王氏家谱的各种资料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在整理家谱过程中,梁坡底族人王殿武 王福星 王荣林 王开诚,温大庆,出版社郭光平,李健生,王琪、米立世,芦村王丕华,都给于了极大地支持。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梁坡底王定红、王定盛姐弟两个,积极参与《王氏族谱》的校对、提供资料工作,在此,对于各位的辛勤劳动与无私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继承先祖的优秀品格,不忘祖先的福泽佑护,感激先辈的养育教诲。常念先人的恩德永垂。今天敬奉先祖的祠堂已经修善一新,后入有了的地方,以表孝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愿先祖保佑子孙平安幸福,人丁兴旺,家业发达,富裕殷实,永世传承,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连生 2021.7.10</p> <p class="ql-block">平遥梁坡底王氏族人编年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1347年,明朝刚刚建立。此时,中原大地赤地遍野,满目疮痍。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恢复生产,医治战争创伤,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向中原开始了近50年的人口大迁移。在近百万人的迁移队伍中,有太原晋祠王氏家族的一群族人,千里迢迢来到河南省睢县关堂集繁衍生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1521年,明嘉靖年间黄河水患,关堂集一带汪洋一片。王氏第十三世洪源公带领几个兄弟逃避至民权县孟油房、野鸡岗。其中逃难至野鸡岗的王中(海)、王庸、王和三兄弟,念及先祖为山西人氏,千里跋涉,寻根问祖,回到日夜思念的故乡山西省平遥县梁坡底、芦村、青落村安家落户,修养生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 1874年,落户平遥县梁坡底王氏族人王明泰,念及祖恩,筹集600两银子(约23万元人民币),修建了【王氏宗祠】。立碑记载了修建【王氏宗祠】的艰辛过程,为王氏家族鞠躬尽瘁,付出一生全力,留下万世英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 1893年,落户平遥芦村的王氏后人第十六代孙王治泰(员生),将几十代祖先口口相传的家谱,第一次用文字书写成王氏小二枝家谱,为王氏家族留下了不朽的文字丰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1896年至1916年,平遥梁坡底族人王朝相,担任长盛蔚大掌柜长达20年。在王朝相主政期问,将平遥县长盛蔚洋货庄经营成为闻名全国的跨国大商号,被誉为清朝晚期民国初年的一代巨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 1949年,平遥梁坡底【王氏宗祠】在土改时分配至个人住宅,几经辗转,年久失修。文革时期又遭遇破四旧严重损毁,几成废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 2015年,王氏族人王贵生,感恩先祖,心系族人,无私解囊,投资50万元,购置并修复受损严重的【王氏宗祠】。如今已恢复原状,焕然一新。组织专人,重新修谱,追索先祖足迹,理清来龙去脉。为族人继承先祖精神,贡奉先祖神灵,鞭策后人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00多年来,无论身处异地,还是落叶归根。王氏族人永记祖训,感恩先人,激励后人。不忘初心,奋力拼搏。家风美德,发扬传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一个家族生生不息、勃勃生机的凝聚力,一条永不枯竭的血脉之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血脉传承的根,是我们至诚的精神归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21.8.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