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四川宋瓷博物馆散记

为之60

中国人都知道一锄挖个金娃娃是什么意思。1991年的一天,四川遂宁市郊一位农人无意中的挥锄,竟然真的挖出来了一个——一个全国最大的古瓷窖藏,近千件宋代的精美瓷器惊艳问世, 成为后来专门为此而建的全国唯一宋瓷博物馆的珍藏品! 这就是其中一件珍品: 南宋龙泉窑青釉龙耳簋(gui)式瓷炉,器型古朴端庄似商周青铜簋,釉色柔和淡雅似翡翠。尤其颈腹处的夔龙形双耳,让人想起中华文明早期的龙图腾——红山文化时期的玉猪龙。惜其中一耳及沿口有损坏,仅评为国家三级文物。否则应是中国古瓷器中数一数二的国宝级文物!<br> 龙泉窑位于今浙江龙泉市境内,有1700多年的陶瓷烧造历史,南宋时期达到鼎盛。龙泉青瓷素有“青瓷之花”的美誉。<br> 簋是商周时期地位仅次于鼎的礼器(我在《山西的青铜世界》一文中介绍了七种青铜簋,下图是其一)。南宋时期的簋式瓷炉则是祭祀及日常生活中焚香静心之高雅器具。 1991宋瓷发掘现场。(网络图片)<br> 最终清理出来宋瓷精品有29件国家一级文物! 2019年建成的四川遂宁市文化中心。左边仿青瓷色的建筑就是四川宋瓷博物馆。(网络图片) 四川宋瓷博物馆。(网络图片) 将展出的宋瓷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相联系,是四川宋瓷博物馆的一大特色。 这是四川宋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荷叶形盖罐,国家一级文物。它是南宋龙泉窑青瓷中最大的一件瓷器,也是宋瓷中唯一一件荷叶形盖罐,全球仅此一件,被称为中国瓷器三大国宝之一。<br> 出土时,罐内还装有99件青白釉菊瓣形瓷碟,应是象征九九归一。 中间一排左三就是青白釉菊瓣形瓷碟。 青釉荷叶形盖罐展柜在一个展厅的正中,周围墙壁装饰亦甚美。 南宋龙泉窑青釉琮式瓷瓶,一级文物。<br> 琮:古代玉质礼器,方柱形中有圆孔,似会意天圆地方,其历史可追溯到良渚、三星堆及金沙文化时期。宋代盛行仿古之风,琮式瓶始于南宋,是仿玉琮造型制作的陈设用瓷,可作为花瓶。这件琮式瓶把玉琮端庄古朴的造型与龙泉青瓷温润含蓄的釉色完美结合,冰清玉洁,典雅高贵,古韵迭起。 成都金沙遗址十节玉琮。 宋词博物馆内布置的宋代生活场景:这张长条桌上摆放了琮式瓷瓶、三足鬲(li)式瓷炉及瓷果盘等。 南宋龙泉窑青釉三足鬲式瓷炉,一级文物。<br> 鬲:古代炊具,似鼎,足部中空。鬲式炉是宋代较为常见的仿古瓷器,以龙泉窑梅子青制品最佳。此炉造型古拙典雅,釉质柔和,釉色青碧如玉,腹部与三足相对处有三道明显的三角形凸棱,略有弯曲和起伏,从肩部延伸到足部。<br> 与上文所述的簋式瓷炉一样,宋代文人士大夫主要用其焚香以静心。如苏轼即有“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诗句。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凸雕花卉纹鬲鼎式瓷炉,一级文物。<div>常用于焚香祭祀。</div> 展品后壁上的文字图解。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兽足鼎式磁炉,一级文物。仿商周青铜器造型,制作十分精美。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凸雕花卉纹瓷炉,三级文物。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莲荷纹瓷炉。 展品后壁上的文字图解。 宋代生活场景:书桌上有磁炉、瓷花瓶,还有笔插、书籍。背景是一副乡居山水图,好一副悠闲自得的意境。宋人吴自牧在其笔记《梦粱录》中写道: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五管瓷器,一级文物。<br> 这件瓷器究竟是何用途如何确切命名, 据讲解员说都还是疑问。一说是花瓶,一说是酒具。我认定后者。此物六个孔都小,用于插花不可能完全不考虑其内部如何清洁。但用于盛酒就没有这个问题。试想五位文人雅士同时用吸管插入“咂酒”,何等风采。至于吸管则是天然植物芦苇的杆。早在唐代的诗圣杜甫就留下了关于吸管的诗句:黄羊饫不膻,芦酒多还醉。其中的芦酒就是用芦秆插在酒器中吸酒。明代四川状元杨慎杨升庵在《艺林伐山 · 芦酒》一文中更具体说道:以芦为筒,吸而饮之,今之咂酒也。至今西南地区很多少数民族都有“咂酒”习俗。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缠枝花卉纹瓷梅瓶,一级文物。<br> 此瓶造型端庄,釉色晶莹, 采取了刻花与划花相结合的装饰技法,纹饰清晰,兼具遒劲与细腻之美。<br> 瓷梅瓶不是第一次见,知道它专用于插梅花。但宋瓷博物馆个个梅瓶上都有盖子,这就让人费解了——花瓶还要什么盖子?讲解员道,南宋时期这是盛酒的器具,所以有盖。但瓷盖子易破损丢失,人们才逐渐发现这酒瓶插上一枝梅花特别秀美高雅。后来,曾经的酒瓶就专用于插梅花,名字也定为梅瓶了。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卷草纹瓷梅瓶,一级文物。 南宋龙泉窑青釉贯耳大瓷瓶,一级文物。<br> 此类贯耳瓶直长颈,颈上端附两个管状贯耳,为陈设用瓷器,流行于宋代,造型来源于汉代贵族燕乐即室内娱乐活动所用的投壶。投壶即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射者中,弈者胜”,“射”指的就是“投壶”这个游戏。 汉代投壶画像砖。(网络图片) 南宋龙泉窑青釉贯耳小瓷瓶。 南宋龙泉窑青釉菱口瓜棱式瓷瓶。一级文物。 南宋龙泉窑青釉盘口弦纹瓷瓶,也称青釉竹节形瓷瓶。一级文物。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凤首流瓷砚滴,一级文物。<br> 砚滴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房器物,贮存水供砚台磨墨之用。砚滴的出现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使用和书画的兴起有关, 甚至被称为文房第五宝。最迟在东晋时期,文人的书桌上就出现了各种形状的贮水器具如水盂,常用精致的小勺从中舀水到砚台(墨盘)上。后来出现了更便于掌控水量的器物,这就是砚滴。砚滴也称水滴、水注、书滴、蟾注等。有嘴的叫“水注”,无嘴的叫“水丞”。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云龙纹梨形腹瓷砚滴,二级文物。 左:南宋景德镇青白釉三足蟾蜍形瓷水盂,一级文物。<br> 右:青白釉三足蟾蜍形瓷水丞,二级文物。<br> 这些文人书桌上的小水罐可用可赏,更像是一种文玩摆设了。三足蟾蜍来自古代中国神话传说,即月宫中有一只三条腿的蟾蜍,所以月宫也叫蟾宫。后来三足蟾蜍演变为三足金蟾,寓意招财、辟邪。上文提及砚滴也叫蟾注,大概就与这三足蟾蜍有关了。 南宋广元窑黑釉玳瑁斑兔毫盏, 一级文物。<br> 广元窑位于四川广元磁窑铺,始烧于宋代,主要生产黑釉、绿釉和黄釉褐花瓷器。 南宋景德镇青白釉弦纹执壶,盛酒器。 宋代生活场景:饮食宴乐。餐桌上有盛酒之执壶。 展品后壁有文字解释。这可是普通市井生活中的排场,何等讲究。 展品与后壁上都有图解。 青釉素面斗笠碗。 青釉莲瓣纹带盖瓷碗和青釉瓷杯。 右下:青釉莲瓣纹带盖瓷杯。二级文物。<br> 其余:青白釉带盖瓷杯。 青白釉素面瓷钵,用于研磨茶叶,所以内面不上釉。 仿钧釉瓷杯。 青白釉印花瓷碗。 青白釉长颈小瓷瓶。 青釉盘口鼓腹小瓷瓶。 <div> <br> 四川宋瓷博物馆的众多珍藏品美不胜收。但观者都会有一个疑问,怎么会有这么多如此完好的瓷器集中埋藏于此?倾向性的解释是这个窖藏的主人是一个富有的瓷器商人。因为这些出土的瓷器大多没有使用痕迹,很多器形重复,应该是用于售卖。在南宋末年蒙军南侵,这个商人为避祸而外逃,将瓷器货品就地埋藏。可惜兵荒马乱之年,他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家乡。这批珍贵的瓷器就此掩埋地底八百多年,给后人留下了叹为观止的宝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