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鍑(fù)为“釜大口者”,即一种大口的锅。鍑除用作炊具外,还可作为盛食器和祭祀之用的礼器。目前国内出土的铜鍑年代最早可至商代(1995年出于河南安阳的鍑形器),是与典型的礼器摆放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位于陕历博二展的三件铜鍑,展线的布置有其想传达给观展者的信息。和这三件铜鍑在同一展柜的还有虎、鹿等动物纹的铜制饰品以及兵器、车马器。说明铜鍑和马具,兵器,野兽纹都是反映草原游牧文化的代表性器物。</p><p class="ql-block"> 关于青铜鍑的起源,一直是欧亚草原考古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因为这种器物的分布地域广,延续时间长,现已发现的大多数器物没有共存文物,所以很难确定其年代。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郭物在《青铜鍑起源初论》和《青铜鍑在欧亚大陆的初传》文章中提出认为铜鍑单为匈奴或(匈人)所有的观点不够确切,青铜鍑可能来自中国北方,在商周之际,至迟在西周中期为生活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游牧民族发明,而这一发明是北方民族学习吸收中原青铜文化背景下完成的,然后向西和向北传播。此外更多的出土实物和考古发掘表明,曾生活在欧亚大草原西部的斯基泰民族也有其独特青铜鍑文化,表明其间接吸纳中国北方铜鍑又独立创新本民族特征的可能性。</p> <p class="ql-block"> 斯基泰人(Scythians),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主要生活在东欧大草原,在顿河与多瑙河之间,黑海以北,此前一直居住在黑海-里海以东草原和伏尔加河流域,不断的迁徙中,其迁徙地从欧洲一直到内蒙古和鄂尔多斯沙漠,是史载最早的游牧民族。</p> <p class="ql-block"> 铜鍑在公元前8--前7世纪向西迅速传播,可能与这一时期欧亚草原民族的大迁徙有关。有部分学者认为,这次民族大迁徙运动的导火索,是被中国这一时期的某次大规模逐戎事件点燃的。有可能与周宣王驱逐猃狁有关,或与秦穆公西霸有关。中国北方的青铜鍑会不会是通过“西戎”传播到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 ,这还有待考证。</p> <p class="ql-block"> 铜鍑大多为双直立耳,筒腹或球腹,底部为喇叭形圈足(部分喇叭形足还带有镂空)。这种设计适应了草原上户外烹饪的需求,既可在立耳处穿绳悬挂起来烹煮,也可在圈足下方直接生火烹煮。此外,还可以系挂在马身上,方便迁徙或行军打仗时携带。但由于铜鍑分布很广,在各地区出土的铜鍑外形多有不同,大小不一,小的仅10多厘米高,大的有1米多高。目前已发现的铜鍑中,有单耳、三耳和四耳,甚至还有无耳的,耳突有单、双或三突,有山形、伞形或蘑菇形。耳有直立耳以及斜肩耳(新疆出土)。腹形除有圆形,方形还有椭圆形。圈足除喇叭形还有三足和无足式。器身纹饰和耳的形状也多种多样,另有部分铜鍑还是带盖的。这里分享的部分新疆出土的青铜鍑的目的,一来让大家简单了解铜鍑更多的形制和纹饰,二来作为连接欧亚大陆东西的新疆,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独特地位毋庸置疑。</p> <p class="ql-block"> 陕历博第二展厅陈列的三件出土于陕北的汉代铜鍑均为双直立耳,喇叭形圈足(均有镂空)。其中一件为圆形,其余两件为方形。一件方形鍑双直立耳有明显单耳突,一件虽磨损严重,也能隐约看到模糊的单耳突,另一件无明显耳突。</p> <p class="ql-block"> 目前国内出土的鍑中有一件罕见的大型青铜鍑,2006年4月出土于武威市凉州区张义镇河湾村。其整体为圆球形,下面为喇叭形圈足底,底侧开3小孔,肩部有3虎耳,中部为4环扣。铜鍑重约150多公斤,通高1.18米,上端口径0.87米,深0.97米,腹围3.42米;虎耳长0.19米,高0.07米。底外部表面有明显的烟熏痕迹。据文物的器型、铜质以及三个“虎耳”等形象分析具有典型的战国末到汉代早期的特征,是一件罕见的秦末汉初匈奴铸造的大型青铜鍑。鍑身有刀刻痕迹,似文字,又象记事符号,是否匈奴用的文字和符号,有待进一步考证。</p> <p class="ql-block"> 今天,人们已无法确知曾经活跃在欧亚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归于何处,但他们曾经辉煌的文化散落在历史的星河里,即便有些民族没有文字流传,由他们书写的历史也通过青铜鍑这样的器物得以证实。正如二展这三件青铜鍑似乎在幽光中无声地吟唱着一首如泣如诉,可歌可泣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1、鍑中乾坤:青铜鍑与草原文明 郭物</p><p class="ql-block">2、新疆地区出土的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青铜鍑研究 马文艳</p><p class="ql-block">3.青铜鍑 凉州文化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