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边冲要无双地 九塞尊崇第一关

法图麦.qin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雁门关属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北部代县城北20公里的雁门山上。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模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p><p class="ql-block"> 上古称北陵、西 关、西径关,战国列称九塞之首,南北朝列称北庭三关,明代列称山西内三关。</p><p class="ql-block"> 向以关山雄固,北塞门户著名,是中国长城文化、关隘文化之瑰宝。也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九塞尊崇云代立,驱车北上赴关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城门天险则天赐,出塞昭君和亲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雁过关门排布阵,敌楼壕堑阻贼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雄关逶迤秋风劲,万里长城万里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云代指雁门关在大同代县一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 <p>  </p><p> 雁门关又叫西径关,是著名的军事要塞。此关位于两山之中,山势陡峭,大雁南飞无法飞过旁边两山,只能从关上飞过而得名。</p><p><br></p> <p>  雁门关作为九塞之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古往今来在多次战争中依旧屹立不倒。雁门关由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p> <p>  </p><p> 这是雁门关的杨家雕像和杨门女将石像群。威风凛凛,尽显宋代大将之风。杨氏一门皆忠烈,不仅有杨家将,还有杨门女将,他们都曾在雁门关战斗过。</p> <p>杨家将雕像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烽火狼烟边塞起,雁门关阙鼓声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点将台上旌旗猎,校场排兵抗御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忠烈一门杨继业,七郎八虎献身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戈铁马今犹在,小将杨家挂帅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月楼弦惊雁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秦筝琵琶鼓声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长城内外蹄声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马踏声声晓月残</p> <p>  宁边楼——宁边楼位于地利门之上,又名六郎庙,为纪念北宋名将杨六郎所建。楼高12米,底层面宽5间,进深四间,四周围廊,二层3间阁楼。</p> <p>  地利门——地利门与天险门相对应,明代建筑,高11.5米,门洞上方额匾书“埊利”二字,城门上建有“宁边楼”。“宁边楼”毁于1937年日军侵华期间,现已将残缺部分整修如初,成为展示古代冷兵器演变历史的古代军事博物馆</p> <p>  翁城——位于关城北侧,俗称小北门,2010年在明代主体的基础上修复如初,门额石匾书刻“雁门关”三字,两侧镶嵌有砖镌联语一副:“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均为傅山所题。</p> <p>  天险门——天险门是雁门关的一道重要门户,为关城主城门,明代建筑,门高12.5米,门洞上方额匾篆体书刻“天险”二字,城门上悬挂着“中华第一关”的牌匾。城门上建有燕楼,门洞内的青石板为明代原物,600多年间的清晰车辙印仍然向人们诉说着多彩而辉煌的过往。</p><p><br></p> <p>  敌楼——敌楼为四方形,分上下两层。上层设有箭窗,并置有燃放烟火的信号设施;下层辟有券门,楼梯,可供士兵屯驻或存放武器。现已成为游客感受、体验古代边塞军事文化的建筑景观。</p> <p>  昭君出塞走的就是雁门关,这个美女用自己的一生为大汉百姓换来了350多年的和平。群山万壑赴荆门,成长明妃尚有村。这里有出塞壁与和亲亭。这是现场演出的昭君出塞音乐剧🎵!</p> <p>  威远楼——威远楼位于城西,建于明嘉靖年间,为守望瞭敌之用,与城南北口明月楼(宁边楼)遥相呼应,两边城墙连接天险门和地利门。这次去赶上威远楼正在维修,所以没能登楼,只能驻足远眺它的雄姿伟岸。</p> <p>  雁门关长城——为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在古长城基础上复筑而成。西起百草口,东至新广武,高8至10米,上阔4.6米,全长为5033米,每120建敌楼一座。现存完整敌楼有四座之多,此外还设置烽火台、壕堑,是中国明代长城的代表作。</p> <p><br></p><p> 雁门关关楼高耸,关城雄固。沿途可以从不同角度和高度观赏雁门关长城雄姿外,还可以欣赏到碑林和雁塔。</p><p><br></p><p><br></p> <p>  </p><p> 雁塔始建于隋代,清末时毁坏。现在的雁塔在原址重建,为方形九级密檐式实心砖塔,塔高21米。雁塔的形状与西安的大雁塔不尽相同,据说是仿大雁塔而建。</p> <p>  燕楼——燕楼位于天险们之上,建于明代,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周围廊,古时为兵丁巡察瞭望之处。原建筑毁于1937年日本侵华期间,于1989年重建,现为雁门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写出了雄关的气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寒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首诗一直流传至今。</p><p class="ql-block"><br></p> <p>  燕门寨——清朝时期称为明月村,民国初年改为雁门关村,是中原与塞外的分界点。村民生活方式兼容南北特征,风俗习惯杂糅胡汉印记。燕门寨为全国现存不可多的“边关村落”范本。</p> <p>  李牧祠——(现在改为镇边祠,里面供奉的是各个时期的守边大将军)</p><p>提到雁门关人们就不得不提到战国大将李牧。李牧守关十余年,使匈奴不得越雁门半步。去雁门一定不要忘记去看一看这位大将军和李牧碑。</p> <p><br></p><p> 今天的雁门虽然经历了当年金戈铁马、刀光剑影、危机四伏,烽火连天的岁月,但历代守关将士的那种气吞万里如虎壮我大好河山的英雄豪气并未远离、从未消失,它始终流淌于中华民族的血液里!</p><p><br></p><p> 壮哉,雁门!雄哉,雁门!</p> <p>照片拍摄于2020年8月21日第二次登《雁门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