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伴着微微的细雨,在这种润物细无声中,培训来到了第五天。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林丹华老师从四大部分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讲授了《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部分 心理咨询概述</p> <p class="ql-block"> 林老师出示了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读的参考书目,着重推荐了读第一本,第三本,第四本和第七本书。</p> <p class="ql-block"> 真正的心理咨询是建立在良好的咨访关系的前提下。</p> <p class="ql-block"> 心理咨询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是助人自助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二部分 良好咨访关系的建立与会谈技术</p> <p class="ql-block"> 心理咨询师是示范者、倾听者、支持者(感到安全&必要鼓励)、“研究者”、督促者。咨询师是多重角色,还包括教师、信息提供者、教练等。</p> <p class="ql-block">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6个“助长条件”:</p><p class="ql-block">1.心理反应敏感 </p><p class="ql-block">2.相信人具有成长的可能性</p><p class="ql-block">3.尊重接纳</p><p class="ql-block">4.专注和倾听</p><p class="ql-block">5.同理心</p><p class="ql-block">6.真诚</p> <p class="ql-block"> 尊重/积极关注是要无条件的,这份尊重并不决定于当事人的行为,因为当我们接纳一个人时,是整个的接纳,不但包括他的长处,连短处也都一起包括在内。</p> <p class="ql-block"> 林老师让大家在实操中尝试让今天所学理论得以升华,并加以讲解与指导。我明白了作为一位心理咨询师,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名专业的倾听者。在听了来访者的诉说后,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知识方法来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就像老师说的那样,心理咨询师不是告诉来访者要怎么解决问题,而是要引导他们怎么解决问题。这应该是做心理咨询最基本的要求吧,应该可以说所有案例都要遵循这个要求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三部分 心理咨询员应具备的人格特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四部分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p>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学习的过程,认识到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是一个需要非常用心的职业。在工作中,面对着咨询者素未相识的面孔,要用心观察他,用心倾听咨询者的故事,最后用心分析引导咨询者的走出内心的困惑。对于这个“用心”我觉得很值得我去学习,因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学会用心观察,用心倾听,将对我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一天学习最大的所获!</p><p class="ql-block"> 正如林老师所说:“助人者先自助”!只有让自己的内心足够强大了,我们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人。我们只有能够爱自己才能把我们的爱传递给他人,帮助他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