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下,有些老师和家长会过度重视孩子的分数、成绩,而往往忽视了与孩子相伴一生的、真正重要的品格、爱好、习惯等“无用教育”。教育无论如何都应该以孩子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弃一些功利心,可能会收获更多惊喜……</p> <p class="ql-block"> 时常听到一些老师和家长责怪孩子:你不好好做功课,读那些课外书有什么用?你不好好写作业,做那些手工有什么用?你不好好待在家里学习,跑到社区搞那些调查有什么用?</p><p class="ql-block"> 按照他们的标准,孩子只有两耳不闻窗外事,成天只刷题,只读课本,只背那些生硬的知识点,不停地奔波于补习班,那才能学到有用的东西。相反,让孩子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让他们去听鸟鸣蛙叫、流水潺潺,去看小草发芽、花儿绽放,去感受大自然的广阔无垠,去触摸这个世界的万千气象;去各种有益的活动中张扬个性,开启心智;去浩瀚的书海里尽情徜徉,广泛涉猎,与名人大家对话交流——这些都是无用的。</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教育,差不多都是冲着“有用”的分数而去的,凡是立竿见影能够提升分数的,便是有用的,反之则是无用的。</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个世界上最贵的、最有价值的往往是看似“无用”的东西。人类真正的幸福,也恰恰是那些看似“无用”的东西带来的。比如音乐有用吗?美术有用吗?文学有用吗?这些看似都没用。可是假如没有了音乐、美术、文学,没有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这个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呢?</p><p class="ql-block"> 书本知识固然“有用”,分数也很“有用”,它可以让孩子考一所好学校,获得一块敲门砖,找一份好工作,挣一份高工资……这多好啊!然而真正的教育是什么?难道仅仅是知识的习得、分数的获取吗?</p> <p class="ql-block"> 其实,<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真正陪伴孩子未来人生的,为其终身幸福奠基的,不仅仅是有用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那些看似“无用”的品性、操守、习惯、意志、心态、能力、素养等要素。</span></p><p class="ql-block">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的本性是玩耍、梦想、求异、好奇和探索,那么,所有跟玩耍、梦想、求异、好奇和探索有关的东西都应该是有用的;所有有益于他们快乐、健康和幸福成长的东西都应该是有用的;所有能够让他们成为一个正常的人、一个有责任的人、一个在社会上能够直立行走的人的东西都应该是有用的;所有能够浸润他们的身心,能够滋养他们的一生,能够让他们拥有一个多彩人生的东西都应该是有用的。</p><p class="ql-block"> “有用”的教育,看似在对孩子负责,实际上是一种短视行为,是一种十足的功利教育,更是以爱的名义束缚和禁锢孩子的身心。</p><p class="ql-block">而“无用”的教育,虽然与书本知识无关,与分数无关,与升学无关,与就业无关,却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为孩子未来幸福人生奠基。“无用”的教育,看似无用,却是一种注重人性的教育,一种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一种时时处处为孩子一生着想的教育。(本文转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