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64中学曾经的小乐队

陈伟国

<p class="ql-block">1971年暑假过后,我与小学同班同学一起进入六十四中学读初中,那时正值“文革”中后期,课本简单,学业负担不重,课后业余时间充足,同学们自己找兴趣结伴而玩乐,操场上一直有球队在打球、呐喊、奔跑。回家功课不多,听听广播,偶尔去电影院看个电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受兄长们的影响,我和弟弟会练练毛笔字、草草作画,学着吹口琴、吹笛子、拉京胡。慢慢的兴趣爱好多起来了,除了喜欢书法和画画外,还爱上了手工模型、自制玩具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父亲是江南造船厂职工,他的业余爱好是唱京剧,平时有一群相同爱好的工友在一起弹拉练唱,他们经常在江南造船厂舞台上演出,父亲是“梅派”唱腔,有江南“梅兰芳”美誉。在经济拮据的当年,我家竟然有一把小小的京胡,哥哥们喜欢摆弄,我在哥哥的指点下也能随手拉上几曲样板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哥也有拉琴的绝活。他工作后经常参加单位和公司组织的演出,我们家又添置了二胡,晚饭后楼下灶间里,经常会传出悠扬动听的二胡曲,有空隙或有机会我就学着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二时,学校组建了小乐队,在同学们的推荐下,我参加了这支队伍,我们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利用课后或晚上,在一起练习和排练。这些同学对乐器的爱好和启蒙就此开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保存的这张照片是小乐队部分同学…..</p><p class="ql-block">照片由地理老师刘道乾为我们拍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照片拍摄于1972年,照片前排左起:手持月琴弹奏的是74届的徐军(住日晖一村62号);中间敲击扬琴的是74届的翁年富(住日晖一村7号);右侧手持月琴弹奏的是我,即75届的陈伟国(住日晖一村29号);后排左起拉手风琴的是73届的王晋(住日晖五村);中间吹笛子的也是73届的(住茶陵路105弄,名字记不清了);右侧拉二胡的是74届张银国(住日晖一村4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乐队中有两位73届手风琴手和唢呐手(会吹笛子和笙)是我们乐队的主力。手风琴独奏曲“快乐的女战士”和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是我们乐队常练习和配合的曲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次,我们的乐队经常合奏中国的民族歌曲,比如《阿瓦人民唱新歌》、《唱支山歌给党听》、《英雄赞歌》、《我爱北京天安门》等“文革”时期的最热门的曲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3年初,学校73届的学长们即将毕业,我们小乐队又增加了一位有魔术特长的75届新成员,他家住零陵路105弄“红房子”,他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会了魔术表演。魔术表演配有背景音乐,其舞台效果会更好,学校把我们的小乐队拉上台为魔术表演配乐。这一年,我们这支队伍先后为学校及附近企业、科研单位进行过多场演出,在当时配音设备技术不高,配置不足,而且娱乐生活简单朴素的当时,我们的节目还很受欢迎,获得了满满的赞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次在零陵路近东安路一家科研单位演出时,唢呐手突感身体不适,腹痛难忍,科研单位派车及时送医,该同学病情很快得到缓解,尽管演出没有圆满,但这个单位及时处置让我们深受感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的魔术队经过多次合作,互相配合得越来越默契。1973年12月26日,正遇毛主席生日,我们魔术队去一家仪表局演出,魔术表演非常成功、满场喝彩,演出结束后,单位盛情相待,还请我们吃了大排面,在那个年代,能有一碗大排面吃,该有多幸福啊!吃在嘴里,暖在心里,喜滋滋的,满足和香甜的记忆深深印在了脑海里。</p> <p class="ql-block">本篇音乐,选自我吹奏的口哨曲《昨日重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