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阅童话之美,赏童心之真</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儿委会童话、寓言月赏评周活动纪实</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h3> <font color="#ff8a00"><b>伴着盛夏的一丝清凉,我们农安县作家协会儿童文学专业委员会开展了童话、寓言月赏评活动。我们欣喜地约到谢华良主席、张家庆秘书长、汪立伟老师、袁淑娟老师的五篇童话佳作。文友们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积极参与活动,一句句、一篇篇精彩的评论缤纷呈现,见证着我们的成长。</b></font></h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赏评作品目录</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我成了二百五先生》………… 谢华良</p><p class="ql-block"> 2.《小猴子木木》…………………… 张家庆</p><p class="ql-block"> 3.《雪装展示会》…………………… 汪立伟</p><p class="ql-block"> 4.《请到我这里来采蜜吧》……… 袁淑娟</p><p class="ql-block"> 5.《大山里的野玫瑰》………………袁淑娟</p><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 </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童话《我成了“二百五”先生》赏评</font></b></h1><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作品原文:</b></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成了二百五先生</b></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谢华良</h5><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我常惹老爸生气,他一生气就板着脸吓我:“再不听话,就把你送进‘动物乐园’!”我对什么什么乐园,最感兴趣了,所以我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惹老爸生气……</p><p class="ql-block"> 可万万没想到,老爸真的把我送进了一个“乐园”里:园长和老师都是机器人,满院子都是鸡鸭鹅狗、狮子老虎狼……</p><p class="ql-block"> 我被分到了“家畜家禽”班。我有些不满意。机器人园长瓮声瓮气地说:“怎么,你不也是家中来的动物么?不要搞特殊化,这已经很照顾你了!要不,把你分到‘野生动物’班,和狮子老虎狼在一起?” </p><p class="ql-block"> 我立时就蔫了,乖乖地和鸡鸭鹅狗们做了同学。</p><p class="ql-block"> 上课前要点名。</p><p class="ql-block"> “鸡!”机器人老师叫到。</p><p class="ql-block"> “喔——”鸡就站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鸭!”</p><p class="ql-block"> “呱——”鸭就站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狗!”</p><p class="ql-block"> “汪——”狗就站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后来,机器人老师叫到了我:“人!”</p><p class="ql-block"> “……”我站了起来,“到——”我心里别扭极了。</p><p class="ql-block"> 一下课,我找到机器人园长:“园长,请您给我取个名字吧,我不想叫‘人’了!”园长歪着脑袋想了半天,一拍大腿,送给我一个名字——小花!</p><p class="ql-block"> 我哭笑不得,正想告诉园长我是男孩呢,外面鸡飞狗跳地乱成了一团:</p><p class="ql-block"> “为啥他刚来就有了名字,我们在这里这么久都没有!”</p><p class="ql-block"> “他是人,就高我们一等么?”</p><p class="ql-block"> “我们以前受够了‘人’的气,才来这动物乐园的,现在大家可是平起平坐的同学了!”</p><p class="ql-block"> “哼,要平等,对,要平等!我们也要叫‘小花’……”</p><p class="ql-block"> “对,我们也要叫‘小花’!”……</p><p class="ql-block"> 机器人园长晃晃脑袋,又拍了一下大腿,说:“好,都叫‘小花’!”</p><p class="ql-block"> 于是,鸡叫“鸡小花”,鸭叫“鸭小花”,鹅叫“鹅小花”,狗叫“狗小花”……我呢,就叫“人小花”。</p><p class="ql-block"> 我使劲晃晃脑袋,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是有了名字,还是没有名字。</p><p class="ql-block"> 又上课了,机器人老师习惯把名字反着叫,鸡小花叫小花鸡,鹅小花叫小花鹅……最惨的还是我这个“人”——叫“小花人”!</p><p class="ql-block"> 我哭着去找机器人园长:“园长,把我叫‘小花人’,是不尊重我的人格!”没想到,鸡鸭鹅狗们也都跟了进来,说机器人老师也不尊重它们的鸡格、鸭格、鹅格、狗格……</p><p class="ql-block"> 机器人园长晃晃脑袋,想了半天,又调来一位新机器人老师。这位新老师很年轻,一进教室就被这个小花、那个小花弄糊涂了。他想了个办法,给大家排了号,鸡小花是小花一号,鸭小花是小花二号,鹅小花是小花三号……人小花排在了二百五十号,叫小花二百五十号。</p><p class="ql-block">这样叫了一天,这位新老师又有点糊涂,他就这样叫:一号、二号、三号……二百五十号;叫了一天,他还是糊涂,就干脆这样叫了:一、二、三、四、五……二百五!</p><p class="ql-block"> 不用说,那“二百五”就是我了!</p><p class="ql-block"> 我怎么会成了“二百五”呢?我还要去找机器人园长。</p><p class="ql-block"> 机器人园长恭敬地接待了我,他说:“人小花先生——不!小花人先生,不不!二百五先生——您好!我实在解决不了你们的问题了,我马上就把园长的座位让给您——希望您千万不要推辞!谢谢您啦……”</p><p class="ql-block"> 当天晚上,我给爸爸写了一封信:</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爸爸,您好!不知您现在是否消气,是否会偶尔想念我?我偶尔还会很想念您的——但我一时半会回不去了,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去解决,我实在脱不开身了。有时间的话,欢迎您到动物乐园来——当然是参观,顺便看看我!</p><p class="ql-block"> 信的落款是:您的儿子,新任动物乐园园长,二百五先生。</p><p class="ql-block"><br></p><h1><font color="#ff8a00"><b>创作谈:</b></font> </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关于童话《我成了二百五先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p><p class="ql-block"> 其实有那么一种童话:从现实出发,和人的生活联系紧密。</p><p class="ql-block"> 我这篇童话的构思就来源于现实生活。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周围有很多这样的现象,父母对孩子有各种期望,可是有些孩子往往是将错就错,或者阴差阳错,结果呢歪打正着,或者哭笑不得……这原本是大人和孩子共有拥有的生活,共同的困窘,也包含着共同的无奈和快乐。</p><p class="ql-block"> 童话创作有一种精神叫游戏精神,也就是怎么写得“好玩”。我平时写童话不多,但很喜欢读童话,尤其是富有童心童趣、想象力丰富、能让我笑声的童话。我也看到很多初学者写的童话,都愿意从主题出发,突出知识性或者教育性,那当然也是童话的种类之一,但我更希望大家创作的童话能多一些“好玩”、多一些“儿童”、多一些“文学”……</p><p class="ql-block"> 我们共勉之。</p><p class="ql-block"><br></p> <h1><b><font color="#ff8a00">赏评:</font></b></h1><p class="ql-block"></p><ul><li><b>郭丽娜老师赏评:</b></li></ul><p class="ql-block"> 谢主席童话中的好玩:作者的好玩是真正走进了孩子的心里捕捉到的,也是我们写儿童文学作品的作者所追求的。细读童话,细品创作谈,细细的想着好玩,蕴含着丰富的说不清又的的确确存在的那么多存在,这是我感受到的作品中的高明之处。好玩中带给人的思想是不唯一的,发散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ul><li><b>汪立伟老师赏评:</b></li></ul><p></p><p class="ql-block"> 读谢老师的《二百五先生》这篇童话,让我想到了安徒生童话的现实主义,想到了卡夫卡的小说的象征意味。那么有趣的故事情节看似好玩,其实很耐人回味。</p><p class="ql-block"> 童话必然有主题,主题是灵魂,即使好玩有趣的故事,必然也让你在笑中有所触动,甚至有所感悟。</p><p class="ql-block"> 这篇童话的主题来源于现实,关注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的萌发与建立。一个孩子,当他开始学会了用“我”这个代词的时候,他的自我意识就出现了,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了自尊,自信,独立性等心理现象。我们常说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大抵要经历三次叛逆期,第一次就是2——3岁的时候,自我意识的爆发期;第二次是7岁左右,第三次是12——18岁。在第一个叛逆期的时候,因为孩子的语言、思维和经验都有限,所以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母,父母更不懂孩子,生活中经常会造成一种困窘状态。明明你说的是反话,孩子却觉得好玩,当成真话,然后兴趣盎然地去做一些不可思议的事。孩子很快乐,家长很无奈。孩子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长大的。童话中的男孩,经常惹爸爸生气,爸爸就说送去动物乐园。孩子将错就错,来到了动物乐园。来到动物乐园,孩子先认识到自己是人,不是动物,接着通过要自己的名字——人小花、小花人、小花二百五十号,最后成了二百五先生,当了动物乐园园长。这就是一个寻找自我的成长过程。结尾,孩子给爸爸写信,渴望爸爸来看看他,还问爸爸是否消气了,可见他慢慢成长了,懂事了,理解了爸爸。还说“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一半会回不去了”,这更说明孩子有了责任感。</p><p class="ql-block"> 整个童话,联想丰富,语言幽默滑稽,读后,让人禁不住笑出声来,在笑中感受童心童趣,感悟成长,体会阅读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ul><li><b>杨慧双老师的赏评:</b></li></ul><p></p><p class="ql-block"> 《我成了“二百五”先生》标题就很“好玩”,文中的语言更是充满了童真童趣,读来让人忍俊不禁,在“好玩”的故事情节中,一个平等的“乐园”被自然地呈现出来:人格与鸡格、鸭格是平等的;老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园长和孩子也是平等的……但是虽然没有谁板着脸,仍然有许多的问题很无奈,而“我”在无奈中成了“二百五”先生,成了园长。但“我”写信时只是告诉爸爸可以来参观,而不是回去做爸爸的孩子。因为“我”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即这个乐园和“我”心中真正的乐园还有差距,是“我”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何在“好玩”中顺理成章地获得成长,是读者需要思考的。而把童话写成“好玩”的文学形式,更能打动读者,深入内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ul><li><b>肖凤丽老师的赏评:</b></li></ul><p></p><p class="ql-block"> 读童话《二百五先生》,眼前再次一亮。看似无厘头的风格,恰是孩子世界天真无邪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孩子与小动物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在这篇童话作品中,作者敏锐的抓住了这一特点,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结合现实生活,用象征的手法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可爱的"动物乐园"。</p><p class="ql-block"> 把孩子比作小动物,不仅好玩儿,也容易产生共情心理。初读,只是觉得有趣儿,再读则耐人回味。</p><p class="ql-block"> 刚入幼儿园的小朋友对于自我、性别、规矩、秩序等观念都较模糊,鸡飞狗跳更是在所难免。</p><p class="ql-block"> 童话中的小主人公惹爸爸生气,被爸爸送到"动物乐园";园长和老师都是机器人;身边都是小花猫、小花狗、小花鸡……自己也成了小花人。这就是孩子喜欢的思维方式。成人与孩子的思维往往不在同一频次与空间,经常鸡同鸭讲。孩子们大多不喜欢一本正经的论调,用孩子理解的方式,滑稽、搞笑,将错就错,反倒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作者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构建了一个温馨、友爱的人际环境。孩子们徜徉其中。游戏是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原则,对于初次离家的孩子来说,好玩儿无疑是打开他们心灵的法宝。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下互动交流,快乐成长,有利于孩子们良好性格和习惯的形成。</p><p class="ql-block"> 小主人公从鸡鸭鹅狗到对"我"的认知,逐渐追求自尊和平等,再到懂得是非,主动给爸爸写信,成为了"二百五"先生。懂得了责任与担当,这就是成长。</p><p class="ql-block"> 整篇童话,以一个孩子的视角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简洁自然的叙事风格,匠心独具的构思,发散的思维,读来妙趣横生。诙谐幽默的语言背后,流露着作者对现实生活和对儿童成长的关怀。这正是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献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和应有的人文情怀。</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童话《小猴子木木》赏评</font></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作品原文:</b></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小猴子木木</b></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张家庆</h5><div><br></div><p class="ql-block"> 风光秀美的烟波山,连绵不绝,山上除了迷人的风景外,还有一群群可爱的猴子,在这数不清的猴子中,有一只小猴子名叫木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木木的父亲是一个猴群的猴王,很少管木木。小木木每天跟着妈妈和其他小小猴子一样调皮、快乐地生活着。</p><p class="ql-block"> 最让妈妈头疼地是慢慢长大的木木,不像其他小猴子那样,在猴群中跑来跑去,而是喜欢漫山遍野地疯跑,有时连妈妈也找不到他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你每天都在山上乱跑什么?”妈妈终于抓住木木影子,忍不住唠叨起来。</p><p class="ql-block"> “山上什么都有。”说着木木像变戏法一样拿出几颗红红的野果,“看看,我还给您带回几个果子呢。”</p><p class="ql-block"> 猴妈妈接过野果一下扔掉了,她说:“木木,我的傻孩子。你怎么就不能守在路边?每天来这里玩的游人,最喜欢小猴子了,只要你围在他们身前身后转,什么水果都有!”</p><p class="ql-block"> 木木用最快的速度把那几颗野果子捡了回来,这可是他爬上山崖才摘到的。他有些伤心,自己生下来就一直在这片猴山上生活,一点也不快乐。他刚刚在山崖那边找到一大片林地,除了有这种野果,还有很多可以吃的,可以玩的,他可以随便撒欢淘气,还看到兔子、狐狸、松鼠,还有大熊猫和小熊猫……很多可爱的动物朋友。想到这些,小猴子又把刚才的不愉快变成了天上飘着的云。</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日子,小木木依旧每天都跑到山里去玩,有时还会给妈妈和小伙伴们带回一些野果子或者其它山外边没有的小东西。大家看不上眼,小木木却乐此不疲。木木妈妈也拿这只小猴子一点办法也没有,也就随他去了。</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木木没有回来。猴妈妈开始也没在意。“小野孩子,疯够了就回来了。”猴妈妈心想。</p><p class="ql-block"> 可是天完全黑了,木木还没回来。猴妈妈有些着急了。去找猴王爸爸想办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木木所在的猴山,游人很多,猴子们的日常就是给游人当风景。肚子饿了,就围着游人讨要吃的水果、饼干、饮料,就是啤酒也要抢了灌几口。</p><p class="ql-block"> 现在烟波山没有老虎,当然猴子可以称大王了。</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生活多年来已经成了习惯,看看那些成年猴子一身肥肉,就可以知道他们的生活是多么滋润。</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这几天山下游人来烟波山的游客急剧减少,连管理人员和当地山民都很少能看见,猴群的生活就一下子全变了。</p><p class="ql-block"> “我都好几天没吃什么东西了”“没办法,我只好吃树叶和青草。”“现在怎么办呢?”“冲下山去,抢吃的回来!”成年猴子们围着猴王你一言我一语地嚷着。他们吃惯了美食,不肯吃青草和树叶,已经快饿得没力气了。</p><p class="ql-block"> 猴王也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难题,正在左右为难,忽然听到那句“抢吃的回来”,顿时来了精神。他大声说:“那我们就冲下山去,把好吃的、好喝的抢上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再说小猴子木木。一只啄木鸟告诉他山的更深处有一片桃林,木木就越过山崖后的树林,又翻过一座山崖,发现了一个山谷,找到了那片桃林。</p><p class="ql-block"> 山谷里没有风,很安静,也很温暖。大片的桃树举着一枝枝红色的果实,特别可爱。木木悠闲地啃着桃子,静静地望着这片桃林。</p><p class="ql-block"> 木木没有在这里逗留,他沿原路返回猴山,要把新发现告诉妈妈,还要让爸爸把猴群都带到桃林。</p><p class="ql-block"> 木木赶回猴山时,猴子们正集结起来,准备下山了。</p><p class="ql-block"> 木木向着猴群大喊:“我发现一大片桃林,是一大片啊,大家可以随我过去,都可以吃得饱饱的!”</p><p class="ql-block"> “在哪里,我们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一只大猴子问。</p><p class="ql-block"> “那里有没有别的食肉动物啊?”有一只老猴子问。</p><p class="ql-block"> “你说有桃子,怎么不带几个回来?”小猴子们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听说那里很危险的,去年就有一只猴子去悬崖玩耍,一不小心摔下去,一下子就死啦……”还有一只胖猴子说。</p><p class="ql-block"> 猴王爸爸看着大家,又看了看木木说:“看来,我们要好好商量一下,到底去不去桃林了……”</p><p class="ql-block"> 还没等猴王说完,一只瘦猴子从山下跑上来,边跑边喊: “山下有人送馒头了,有好多,像小山一样啊……”猴子们不等瘦猴把话说完,就已经飞窜出去,向山下跑了。</p><p class="ql-block"> 猴群下山去了,猴妈妈和猴王爸爸也下山去。木木在原地发呆了一会儿,然后他转回过头,一直向山的深处,向着他的桃林走去……</p><p class="ql-block"><br></p><h1><b><font color="#ff8a00">创作谈:</font></b></h1><div><b><font color="#ff8a00"><br></font></b></div><p class="ql-block"> 这篇童话中的木木,我很喜欢。他是淘孩子,有叛逆精神;他是一个思想者,在困难面前有独立精神;他是探险者,找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就是这样一只小猴子,面对的是诱惑、面对的是孤独,面对的是来自整个族群压力,这和我们人类的英雄何其相似!再说那些运来馒头的人类,猴群挨饿问题的产生,你们这些人何尝就没有责任!</p><p class="ql-block"> 也许,孩子们不会读出这些文字背后的东西。也许会体会到其它滋味。不管怎样,作品一旦交给读者,就像十八岁的孩子,你已经不能把他简单的当做孩子了。只希望,自己每一个作品成长起来,捧到读者面前时,能够在读者心湖,投下一颗石子,泛起两圈涟漪就够了。</p><p class="ql-block"><br></p> <h1><b><font color="#ff8a00">赏评:</font></b></h1><h1><br><ul><li><b><font color="#333333">刘英兰老师赏评:</font></b></li></ul></h1><h3>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用它独特的魅力感染着人们,给人们启示和力量。<br> 读了张老师的《小猴子木木》这篇童话,让我不禁联想到现在的孩子,缩在安乐窝里,父母提供给他们吃穿用度,他们无需努力也能过得很好,他们逐渐没了奋斗的动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日子舒适安逸,并且,长期的闲适让他们产生这样的日子其实挺好的错觉!他们不想去冒险、探索,和长期被投喂的猴群没什么区别。<br> 失去自我的猴子们,悠然自得,觉得这样的日子是一种享受,一种不劳而获的惬意,逐渐,众猴们,贪图安逸,自己寻找食物的本领缺失了,面对突然的不供给它们无所适从,它们习惯了接受,曾经的攀爬跳跃也还是会的,但,那太浪费时间和力气了,即使饿极了,它们也选择性地忘记本领。它们安逸太久了,久到即使危及生命,它们都不曾想过拼搏、靠自己积极寻找食物,而且给自己找了各种借口,原因无他,懒惰仿佛生了根,长了藤蔓一样,缚住了他们探索的脚步。<br> 小猴子木木是一个孤独的探索家,它勇敢、叛逆,倔强,同时,它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它没有伙伴,时而,在山间穿梭,看到烂漫山花,扑鼻的幽香令它愉悦;时而,攀缘险涯峭壁,穿越山涧瀑布,清清溪流,森林深处的桃林,让它兴奋,到处都充满智慧和乐趣。它正在努力寻找一条不同的路,它知道,远方的远方有未知的风景和机遇,不身临其境,永远不知道会是怎样的令人神往!木木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于不变中走出来,如同阴云密布的天空突然从裂缝中照进一缕阳光,刹那间,精彩起来。</h3><h3> 童话通过小猴子木木告诉正在享受的人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本领后,会失去自我,危机四伏;小猴子木木也告诉正在奋斗、探索的人们:远处有荆棘,也有梦想,勇敢地向前去,就能找到梦中的桃花林!<br> 整篇童话,直击灵魂深处,给人具有冲击力的画面感,故事性强,情节跌宕起伏,我们也随着小猴子木木的“失踪”而惴惴不安,看到木木找到桃花林时发自内心的喝彩!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木木,但,大多时候,我们的状态就是众猴的样子,读了张老师的文章,我们内心的拼搏、探索的因子也在叫嚣,似乎,我们已然变成了那个小猴子木木,向前去,一直向前去……</h3><div><br><h1><ul><li><b><font color="#333333">杨慧双老师赏评:</font></b></li></ul></h1><h3> 小猴子木木,像我们身边那些有着独立思想和个性的少年,努力向上,坚定、勇敢、不盲从,而那些安于不劳而获,养尊处优的猴儿们,一旦游客们的“爱心”无以为继,便会跌入灾难的山谷。</h3><br><br><h1><ul><li><b style=""><font color="#333333">汪立伟老师赏评:</font></b></li></ul></h1><h3> 这篇童话,主要形象是一群猴子,其中小猴子木木是主角。小猴子木木是一只什么样的猴子呢,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吸引着每一个读者。<br> 作者分三个章节来叙述故事。第一章节,写了小猴子木木的顽皮天性,到处疯跑,喜欢采食天然的果子,妈妈不理解,为什么它不喜欢守在路边,吃游人抛来的食物呢?第二章节,写山上发生了饥荒,没有游人来旅游,猴子们打算下山去抢食物。第三章节,写小猴子发现了桃林,建议大家去桃林摘桃子吃,可是大家瞻前顾后,后来山下的游人运来了馒头,大家都去吃馒头了,只有木木自己去了桃林。<br> 故事引人深思,人喂养动物,让动物失去了天性,野性,这是我们追求的人和动物的和谐相处吗?小猴子木木是唯一保持猴子本性的一只猴子,勇敢、独立的性格特点,让我们觉得倍加可爱。在我们旅游的时候,在观看动物,给动物喂食的时候,真的应该想一想,我们随手的抛食,给动物们带来了怎样<font color="#333333">的命运。</font></h3><h3><font color="#333333"><br></font></h3><h1><ul><li><b style=""><font color="#333333">刘学晶老师赏评:</font></b></li></ul></h1><br><h3> 是自然,造就了原生态;是本真,觅得那一方隐于青山后的邓林。<br> 风光秀美,连绵不绝的烟波山;可爱的猴群;猴王爸爸的很少管教;木木妈妈的陪伴与呵护......这些自然而然,这些美好的存在,正是木木成长为调皮快乐、独立随性的小猴子的前提。</h3><h3> 木木喜欢天天在山上乱跑,他告诉妈妈,山上什么都有,有漂亮的野果子,有好多好吃的,不用等在路边,接受人类的施舍;还有兔子、狐狸、松鼠、大熊猫、小熊猫等等,好多可爱的动物朋友们,不用担心没有玩伴而枯燥无聊;最主要的是,山上有更广阔的天地,他可以在那里无忧无虑地疯狂乱跑,就像天空中自由自在漂浮的云,快乐极了!</h3><h3> 猴妈妈觉得木木是一个野孩子,疯够了就会回家来,她没有阻止木木跑到山里玩。所以,木木依然可以天天上山去玩,依然可以乐此不疲的采摘野果,开开心心地与大家分享,即使大家根本看不上眼。但就是这不被很多猴子看上眼的野果,才是猴群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但是,大家都没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活核心所在。即使他们赖以生存的人类投喂间断,他们面临没有很好的食物,只能吃树叶和青草时,猴子们依然没有选择木木在山上找到的桃林,而是想到去抢吃的,听到有人送馒头,便飞窜出去,没有一丝犹豫地跑下山......<br> 只有木木,唯有木木,他在猴王爸爸和猴妈妈也随众下山去了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了自己在啄木鸟的指引下,越过一座山崖,又翻过一座山崖,发现的山谷。木木毫不犹豫的向着那个安静温暖,长着红色的可爱的果实的邓林而去......<br> 童话至此结束,然而,留给我们的深思却很多很多......<br> 选择,是孩子们的权利。我们何尝给过他们选择?<br> 自然和本真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只需自然而然,顺其自然,便可以让孩子不泯灭自己的天性,但现实中,我们是如何吃力的,费尽心思的,在想要保留一丝孩子们的天性。<br> 或许,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学会了如何奔跑,但却忘记了,我们原来也是会漫步休闲,闲庭信步的......</h3></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童话《雪装展示会》赏评</font></b></h1><div><b><font color="#ff8a00"><br></font></b></div><div><b style=""><font color="#333333">作品原文:</font></b></div><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雪装展示会</b></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汪立伟</h5><div><br></div><p class="ql-block"> 冬天到了,冬爷爷组织了一场雪装展示会,大山、大河、小路、小草、大树都报名参加了。</p><p class="ql-block"> 下了一夜的大雪,大山用白雪做了一件披风,周身蓬松松的,变成了一座银山。</p><p class="ql-block"> 大河用白雪做了一条白毯子,软绵绵的,变成了一条银河。</p><p class="ql-block"> 小路不慌不忙,顺着自己弯曲的形状,铺了一层又一层雪花,觉得有点单调,请来了画家小鸡、小鸭、小狗,印上了竹叶、枫叶和梅花。小路满意地笑了。</p><p class="ql-block"> 小草呢,做了一条雪被子,猫在里边。它觉得憋闷的时候,就探出头来东瞧瞧,西看看。哎,被子上到处都是透气的小洞洞。</p><p class="ql-block"> 大树想做一件雪袄,可是它枝枝叉叉的,雪不是被刺破了,就是滑落了。怎么也做不成雪袄。眼看着大家都装扮好了,大树都要急哭了。怎么办呢?</p><p class="ql-block"> 雾看在眼里,就想帮帮大树。夜晚,大树睡得迷迷糊糊的,感觉一股股水汽往身上扑。天亮了,大树睁开眼睛,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竟然穿了件毛茸茸的白外套,每一根枝条都变成了银色的。大山、大河、小路、小草都惊讶地大喊:</p><p class="ql-block">“快看啊,多美的雾凇仙子啊!</p><p class="ql-block"> 大树开心地晃了晃枝条,外套的毛絮掉了一地。大树很心疼。</p><p class="ql-block"> 太阳出来了,庆祝冬爷爷的雪装展示会圆满成功。看,大山、大河、小路、小草、大树的雪装罩上太阳的红纱,漂亮极了。</p><p class="ql-block"><b><font color="#333333"><br></font></b></p><h1><b style=""><font color="#ff8a00">创作谈:</font></b></h1><p class="ql-block"> 喜欢雪,喜欢看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喜欢看雪后银装素裹的世界。每次走进其中,就感觉走进了童话的世界。看远处的大山大河,看近处的大树、小草和小路……忽然觉得它们都是大自然的生灵,此时此刻穿上了雪装,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美丽,仿佛是精心设计的雪装展示会。于是有了创作这篇童话的灵感。其中雾凇是我着力创作的情节,在渗透雾凇形成的科普知识同时,渗透着友好助人的主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p><h1><ul><li><b style=""><font color="#333333">杨慧双老师赏评:</font></b></li></ul></h1><p></p><p class="ql-block"> 《雪装展示会》是一篇充满了诗意的童话。在北方,冬季的雪景和雾凇是比较常见的景色,老师用诗性的语言把这一寻常的景色描绘得美轮美奂且童趣横生,给人以美的享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h1><ul><li><b style=""><font color="#333333">白凤丽老师赏评:</font></b></li></ul></h1><p></p><p class="ql-block"> 一、题目新颖</p><p class="ql-block"> 好的题目,会吸引读者不由自主地走进你的作品。《雪》,感觉清新、令人神清气爽,这个作品是关于雪的什么呢?《雪装》,用雪装扮吗?怎么做到的?《展示会》,都有谁?在哪里?怎么展示?一系列的问号吸引你的眼球。</p><p class="ql-block"> 二、立意深远</p><p class="ql-block"> 作者说参加展示会的是大山、大河、小路、小草和大树,其实我们自身又何尝不是大山、大河、小路、小草和大树。工作中的我们,不甘落后,有时候顺利,有时候可能出现麻烦。有来自自己的努力奋斗,比如大山、大河,本身足够强大,对生活中的难题绰绰应付;有来自朋友的锦上添花,就像小鸡、小鸭、小狗给小路画花;有来自朋友的无私支援,就像雾帮助大树,没有功利、不存在欺诈,急朋友所急,想朋友所想,做好事默不作声,让友谊之花千载不落,让友谊之树万古长青。整篇作品在科普知识的同时传递着友爱、友情的情操,助人为乐的精神,对读者有深层次的教育意义。</p><p class="ql-block"> 三、语言简炼</p><p class="ql-block"> 用生活化的语言使作品看起来亲切,没有距离感。似乎读者已经被带进了展示会:小路不慌不忙,满意地笑了;小草猫在雪被子里,探出头来东瞧瞧西看看;大树都要急哭了等等,形象生动,符合生活,容易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由此可见作者一定乐观开朗、思想积极上进、热爱生活,因而写出来的东西不但孩子爱不释手,成年人也会喜闻乐见。</p><p class="ql-block"><br></p>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童话请到我家来采蜜吧》《大山里的野玫瑰》赏评</font></b><b><font color="#ff8a00"><br></font></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h3><b> 作品原文 :</b></h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请到我家来采蜜吧</b></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袁淑娟</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h5><h3> 小蜜蜂啵啵长大了,蜜蜂妈妈派他出去寻找蜜源。他煽动着翅膀,飞向田野。<br> 啵啵来到蒲公英家:“你好,花仙子!我是小蜜蜂啵啵,我可以到你家采蜜吗?”<br> 蒲公英摇了摇头,说:“不行,不行,我在收集露水呢。每一片叶子,每一片花瓣上的露水,我都要装进小瓶子里,用它们可以酿甜酒呢!”<br> 啵啵来到野百合家:“你好,花仙子!我是小蜜蜂啵啵,我可以到你家采蜜吗?”<br> 野百合摇了摇头,说:“不行,不行,我在打扫房间呢。每一片叶子,每一片花瓣,我都要擦得干干净净的,这样,我身上的香气才会更浓嘛!”<br> 啵啵来到紫云英家:“你好,花仙子!我是小蜜蜂啵啵,我可以到你家采蜜吗?”<br> 紫云英摇了摇头,说:“不行,不行,我在听百灵鸟唱歌呢。每一片叶子,每一片花瓣上,我都记满了歌词,我也想当一名歌唱家呢!”<br> 嗡嗡嗡——啵啵飞进了树林。他在树林里找到一片漂亮的黄羽毛。他带着黄羽毛来到蒲公英家:“这是百灵鸟的羽毛,你拿着它,对着露水轻轻一拨,露水就会滚到你的小瓶子里了!”<br> “谢谢你呀,小蜜蜂啵啵!”<br> 嗡嗡嗡——啵啵飞上了山坡。他在山坡上找到一个美丽的蜗牛壳。他带着蜗牛壳来到野百合家:“这是用蜗牛壳做成的小喷壶,你把里面装满水,轻轻一按,水滴就会像牛毛一样喷出来。有了它,你的叶子和花瓣,就能天天洗澡了!”<br> “谢谢你呀,小蜜蜂啵啵!”<br> 嗡嗡嗡——啵啵飞到了海边。他在海边找到一个小海螺。他带着小海螺来到紫云英家:“这是我用小海螺做成的哨子,你对着它轻轻地吹,比百灵鸟的歌声还要动听呢!”<br> “谢谢你呀,小蜜蜂啵啵!”<br> …………<br> 一天,啵啵带着他的兄弟姐妹们去田野采蜜。飞着飞着,就听见空中飘来很多花的声音:“请到我家来采蜜吧!请到我家来采蜜吧……”<br> 蜜蜂们抢着回答:“这就去!这就去……”哈哈,蜜蜂们说得太快了,风把他们的声音吹进人们的耳朵里,就变成“嗡嗡嗡,嗡嗡嗡”了!</h3> <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山里的野玫瑰</b></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袁淑娟</h5><br> 大山里,盛开着一朵红艳艳的玫瑰花,是一株野玫瑰。<br> 山里的每个小精灵,都说野玫瑰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可是,野玫瑰每天都很忧伤。她知道,用不了多久,她的香气就会消失,花瓣也会凋谢。<br> “有什么办法能让一朵花永远也不凋谢呢?”每天睁开眼睛,野玫瑰就开始想这个问题。<br> 一天,山里刮起了风。山风抱着玫瑰花的香气,从山里跑到了山外。 一只小棕熊闻到香气,来到了野玫瑰面前。<br> “多么漂亮的玫瑰花呀!我明天就可以做新娘子了!”小棕熊蹦跳着说。<br> “亲爱的棕熊小姐,你说什么?”<br> “呃……我明天就要做新娘子了。你知道么,新娘子的头上,应该插着一朵红艳艳的玫瑰花——像你一样美丽的花。”<br>野玫瑰低下了头。<br> “呃……美丽的玫瑰花,你愿意做我的‘新娘花’吗?”<br> “愿意,愿意,只是……我再也闻不到山风的味道了。”说这话时,野玫瑰的心疼了一下。<br> “可是,美丽的玫瑰花,用不了几天,你就会……”小棕熊红着脸说。<br> “没关系的,做一朵开在头上的‘新娘花’,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野玫瑰再也不去想那个让她忧伤的问题了。<br> 小棕熊变成了漂亮的新娘子。她的头上,插着那朵红艳艳的野玫瑰。<br> 小白兔、小蚂蚁和小螳螂,参加了小棕熊的婚礼。他们都夸小棕熊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新娘子,尤其是她头上的那朵玫瑰花,真是美丽极了。<br> 婚礼过后,小棕熊去公园玩,不小心把野玫瑰丢到了花坛上。<br> 扑通通,小白兔跳上了花坛:“美丽的玫瑰花,我想要一条花裙子,你能帮助我吗?”<br> “把我的花瓣摘下来,贴到你的白裙子上,就像一只只飞舞的红蝴蝶!”<br> “可是,那样的话,你就不是一朵花了……”<br> “没关系的,一株野玫瑰的花变成一群飞舞的蝴蝶,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呀!”<br> 小白兔把花瓣一片一片地摘下来,又一片一片地贴在自己的裙子上。<br> “我有花裙子了!我有花裙子了!”小白兔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小蚂蚁。<br> 哧溜溜,小蚂蚁爬上了花坛。他看见野玫瑰的花茎,孤单单地躺在那里,一片花叶随风摆动了几下:“美丽的叶子,我的被子丢了,你来做我的被子,好吗?”<br> “好啊,好啊,我可是一条带着香味的被子呢!”<br> “可是,那样的话,你就和花茎分开了……”<br> “没关系的,一片野玫瑰的叶子,变成一条绿被子,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呀!”<br> “我有被子了!我有被子了!”小蚂蚁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小螳螂。<br> 骨碌碌,小螳螂一个跟头滚上了花坛。他看见野玫瑰的花茎,光秃秃地躺在那里,连一片叶子也没有:“美丽的花茎,我的腿被一个淘气的小男孩弄伤,跳不起来了,我该怎么办呢?”<br> 花茎轻轻一跃,落到了螳螂的身边:“让我来做你的拐杖吧!”<br> 螳螂拄着花茎拐杖,高高兴兴地回家了。<br> 小棕熊做了新娘子以后,在森林里开了一家店,店名叫“妙妙屋”,专门收集一些废旧物品。她可以把一件旧外套,变成一个小巧的手提包;可以把一个硬纸箱,变成一顶国王帽;还可以把一堆旧扣子,变成好看的圣诞树……小棕熊把做好的新物品,送给需要它们的小动物们。<br> 小白兔来了,她带来一瓶暗红色的玫瑰花瓣:“棕熊姐姐,这是一朵野玫瑰的花瓣,它们做过我裙子上的蝴蝶呢。”<br> 小蚂蚁来了,他带来一片皱巴巴的花叶:“棕熊姐姐,这是一片野玫瑰的花叶,它做过我的被子呢。”<br> 小螳螂来了,他带来一根干枯的花茎:“棕熊姐姐,这是一朵野玫瑰的花茎,它做过我的拐杖呢。”<br> 小棕熊三天三夜没有睡觉,她把小白兔送来的花瓣、小蚂蚁送来的花叶、小螳螂送来的花茎,粘贴在一张白色方形的亚麻布上。一朵暗红色的玫瑰花,仿佛从白色的土壤里长出来一样。小棕熊激动得流出了眼泪:“啊!大山里的野玫瑰,我的‘新娘花’!”她拿起笔,在野玫瑰的旁边写下:永不凋谢的玫瑰花。她把这朵开在麻布上的玫瑰花,装裱在金色的相框里。<br> “我该把‘这朵花’挂在哪里呢?”小棕熊想啊想……<br> 小棕熊抱着“野玫瑰”来到了公园,她把金色的相框挂到了艺术长廊的墙壁上。雪白的墙壁上,耸立着连绵起伏的“大山”。一阵风吹来,透过树叶缝隙的阳光,在相框的玻璃上跳跃。<br> 亚麻布上的野玫瑰,在“山风”里开得红艳艳的。 <h3><p> <b><font color="#ff8a00">创作谈: </font></b></p><p><b><font color="#ff8a00"><br></font></b></p></h3><h3> 在我的儿童文学创作中,仅写过四篇童话,篇幅都不长,偏低幼。我的主要创作方向是儿童小说,平时对童话的阅读也不多。这几篇童话属于偶得。我对童话这种文体基本上没有理性上的学习与思考,能够迸发出这么几篇,我想要归功于孩子小时候的陪读经历。</h3> 《大山里的野玫瑰》灵感来源于生活中的一件事。每年的2月14日,老公都会为我买一束玫瑰花。尽管我天天往那块插花的墨绿色泡沫方砖上浇水,盛开的玫瑰花也不过陪我一周左右。前年,我突发奇想,把枯萎的玫瑰花放在太阳下晾晒,直至它们变成了一束干花。某天,看着这束干花,就想写篇童话。于是,《大山里的野玫瑰》就诞生了。 《请到我家来采蜜吧》这篇童话源自于我去公园散步时的一个情景。那段时间,公园里的榆叶梅开得正旺。我看见许多蜜蜂落在上面采蜜,就凝神看了很久。我喜欢花,也喜欢蜜蜂。回家后,就敲下了这个故事。<br> 当然,每篇作品的诞生都要经过一遍又一遍的打磨,即便是灵感突现的作品也不例外。<br>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ff8a00">赏评:</font></b></h1><div><b><font color="#ff8a00"><br></font></b></div><p class="ql-block"></p><h1><ul><li><b><font color="#333333">郭丽娜老师赏评:</font></b></li></ul></h1><p></p><p class="ql-block"> 袁老师的两篇童话中,都运用了一唱三叹式的反复,如歌似的节拍,非常美妙地引导孩子在阅读时不自觉地猜想,这是极好的达成了孩子理想的阅读状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h1><ul><li><b style=""><font color="#333333">杨慧双老师赏评:</font></b></li></ul></h1><p></p><p class="ql-block"> 勤劳的小蜜蜂懂得“付出才会有收获”,而像大山里的野玫瑰一样,美不仅仅是外在的鲜丽,更是一种蕴涵着美的品质,这种“有价值”的美从不会凋零、永不会消失……</p><p class="ql-block"> 优秀的儿童文学是可以伴随读者一路前行的:或者是快乐的感染,或者是美的熏陶,或者是潜移默化中对读者真善美的选择产生影响。正像张老师所说,儿童读者们也许并不能立刻读出文字背后的深意,但是在成长过程中的某一天,回过头来,就会发现这些童话一直都在,一直陪伴着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h1><ul><li><b style=""><font color="#333333">迟东晶老师赏评:</font></b></li></ul></h1><p class="ql-block"> 心中拥有花的世界,灵魂必是美丽的。</p><p class="ql-block"> 袁淑娟老师两篇童话都紧紧围绕“花”展开想像,展开故事。例如《请到我家来采蜜吧》就写到了蒲公英、野百合、紫云英;《大山里的野玫瑰》中的红艳艳的玫瑰花。这些花朵,不但颜色美丽,而且香气馥郁,正是热爱生活、热爱美丽的少女所喜爱、所追求的。袁老师用这么多美丽的花儿写故事,展现给读者的是纯洁美丽的少女心。</p><p class="ql-block"> 这些花朵又是朴素的,蒲公英、野百合、紫云英、野玫瑰,都是平常生活里常见的花朵,朴质无华,气质天然,就像平常岁月里那些朴素的人们,读起来给人亲切之感。</p><p class="ql-block"> 在平凡的花朵世界里,奇妙的想象,寄寓人性的美好,用花寄情怀,用花衬品质,通俗而又有匠心。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花与动物构建出展现人性善良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请到我家来采蜜吧》中的花朵由自我的狭隘转变为无私地敞开襟怀,愿意奉献自己的花蜜。这些性情的转变得益于辛勤、无私、乐于助人的小蜜蜂的感化。它不辞辛苦,急人所需,这就是一种人性教化的过程。作者展开丰富的想像,让小蜜蜂为蒲公英找来百灵鸟的黄羽毛,为野百合寻制蜗牛壳做的小喷壶,为紫云英寻得小海螺当哨子,这些都是充满童真与美好的想象,在花朵衬托下的少女情怀中,融入童心的纯美与人性的善良。小蜜蜂感动了所有的花朵,花儿们敞开家门,欢迎小蜜蜂来采蜜。美妙的想象,传递出爱与善。无论孩子,还是大人,读这样的童话,都会触动心灵,滋生起“与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善念。</p><p class="ql-block"> 《大山里的野玫瑰》中的野玫瑰,作者不但赋予其鲜艳美丽的外表,而且赋予它无私奉献的灵魂。只有灵魂不朽,灵魂永远放光,生命才不凋谢,才会不朽。野玫瑰忧伤于花朵终将凋谢的现实。可它依然愿意牺牲自己,扮美别人的世界,当小棕熊姐姐问它“愿意做我的新娘花吗”时,它连声回答“愿意,愿意”。于是,它不惧凋零,勇敢地做了小棕熊头上的新娘花;又抖落花瓣,装饰小兔子的花裙子;花叶做了蚂蚁香香的被子;花茎做了螳螂的拐杖。虽没有“零落成泥碾作尘”,但野玫瑰花也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最奇妙的是棕熊新娘开了一家“妙妙屋”,回收废旧物品,做成可纪念的物品。小兔子、小蚂蚁、小螳螂送回了花瓣、花叶、花茎,棕熊姐姐用三天三夜做成“永不凋谢的玫瑰花”,实现了玫瑰花的梦想。</p><p class="ql-block"> 拥有一朵美丽的玫瑰花,是多少少女美丽的梦。而童话里的玫瑰花牺牲自己,成人之美,急人所需,实现生命的永恒。善良撞见少女心,一个童趣满满的故事,揭示了大爱之美。</p><p class="ql-block"> 两篇童话趣中有美,美中有情,情中有善。通俗易懂的故事,深入浅出地揭示人性之真善美。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在感动之余,触及心灵,善念植心。</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 <font color="#ff8a00">是不是每一篇精彩的点评都让我们茅塞顿开?是不是每一个思维的火花都让我们看到了童话迷人的魅力?童话,我们已经起步,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童心,向着美好执着前行,一定会邂逅一座美丽的童话小屋,尽享童话带来的快乐!</font></h3><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