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我们并不需要为孩子在成功和满足感之间做取舍,因为他们可以拥有全部。”——戴安娜.塔文娜。</div> 7月3日晚8点,华山中学三年级(2)班家长读书分享会在华山小学部教室如约开展。本次活动由家委会成员及家长共同策划。活动邀请班主任田雪梅老师、华山中学罗玉梅老师共同参与。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同阅读、讨论、分享戴安娜.塔文娜的作品《准备》。 2001年,高中老师塔文纳发现,社会需要一个系统来筛选出谁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学校便成为这样的平台。而大部分学生除了拼搏学业成绩之外,没有人真正为步入成人世界做好准备。正当她感慨无力改变竞赛式的教育体制时,她发现自己做妈妈了以及历经“9.11”事件,于是她决定做一些对孩子的人生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她选择了教育,萨米特中学就这样从无到有创办起来。六年后,它迎来了第一届毕业班。而在毕业典礼上致词的学生说“我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相应的是当今家长讨论高频的词汇“感到焦虑”。读书分享期间,有几位家长谈到,当下的教育环境,让家长们感到焦虑。如50%的中学升学率、教育的内卷现象等等,都让家长感到孩子必须成功。但逼迫孩子学习,不但没有收获理想的效果,反而使亲子关系更加恶化。 杨木子茵家长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也许是因为我们没有帮助孩子培养兴趣,树立目标,才使得我们觉得孩子没有做好“准备“。<br> 江星锐妈妈做了补充:也许我们家长自己都没有“准备”好,自己都不知道该去“准备什么”,该具备哪些技能,所以才出现很多教育的疑问。<br> 郭健稳爸爸也谈到,教育的模式不一定是固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孩子自我学习能力是必备的能力之一。<br> 杨雅钧妈妈提出,让孩子保持写日记的习惯是提升自我学习能力的办法之一,同时也有利于孩子更好的认知自我。<br> 王宝玉妈妈:我们让孩子做好准备,不能让运气或环境决定他们的未来。那么如何让孩子做好准备呢?首先就是学习方式,项目式学习不失为一种好办法。第二学会自主学习,使孩子拥有随机应变,寻求挑战,直面挫折的能力。第三,学会反思式学习,培养孩子的反思能力非常重要。第四,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班主任田雪梅老师通过自己经历的案例,向家长们介绍了阅读孩子和自己的方法,她讲到:阅读不仅是读书,更是“读人”;“自主学习、反思、合作、好奇心是学习内驱力的关键所在”;“所有人都害怕失败,但我们仍然要从失败中学习”;“发掘孩子真实的兴趣,才能帮他们建立属于自己的目标。”<br><br> 罗玉梅老师提到:希望通过读几本心理学方面的书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是无法达到目的的。更要注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阅读孩子,阅读自己。她还提出:良好的习惯、求知欲以及对未来的规划才是最该被重视的。 线下读书会后,很多家长发来心得感言:杨木子茵妈妈的体会更加具有概况性,梳理如下以飨读者:<br><br> 我更想表达的体会是如何在矛盾中寻求作为家长的心态上的平衡。<br> 面对标准化教育体制和多元化新环境带来的新的教育理念之间的冲突是为矛盾,既要在标准化考试中取得成绩,又想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坚持,如何找到平衡点,让我们更加的无所适从,焦虑万分。<br> 我们只有让自己和孩子做好各种准备,以便将来面对各种环境时,有所应对,或者至少不慌乱。<br> 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有完整的自我认知,有爱自己的能力,有自主的目标,有自律的内心,这些或许在现阶段是看不到的,但是却是在塑造、准备的过程中,比起实际的分数和荣誉,这些无形的东西很容易让我们忽略掉。这些在我看来才是一个人能否能在长远的生活中获得幸福感的关键。 作为家长,我们要让孩子切身的感受到,原来父母眼里不仅仅只是分数,对我的爱不是源于分数。当孩子被尊重了独立的人格,拥有平等的对话,敞开心扉直接的对话时,孩子也一定会从内心成长,和父母彼此理解,相互尊重的成长。<br> 和孩子的成长共同成长,伴随成长,他们在大量的获取新知识,认识新世界,我们家长不也得不断吸取新知识,丰富内心,才能和他们相匹配,平等对话,平等交流,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权威式的上下级教育方式下,这样,家长的心态或许才能更容易获得平衡,才能在现实的矛盾中寻求平和心态。<br><br>撰稿:董星瑶妈妈孙晨熙 马晟睿妈妈马兰 制作:郭稳健爸爸郭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