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 陋室铭 》有言,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中共百色市委办公楼前有一棵乌檀,古木参天,树龄越百年,根深叶茂,与众不同。这株古树被人们誉为大院里“活着的文物”,“站立着的历史”,“树梢上的百色"。</p><p class="ql-block"> 古树贴着旧楼,朝夕相处。这栋苏联式的市委办公楼,工字形,青砖白墙琉璃瓦,冬暖夏凉,地处山城最高位置。两层楼,正中一楼辟为大会议室,绿树掩映,微风吹拂。五十年代落成启用至今,干净,整洁,简朴,低调,有内涵。翻修多次,依然简陋。它和共和国同龄,这栋楼己超过七十年,算是有点历史了。楼前的这棵大树,挺拔,名为非洲楝,俗名乌檀。高度超过二十米,树干直径约2米,两个大人手拉手,才能合抱。树皮有光泽,呈鳞状开裂,树身有斑驳,痕迹点点,树纹纵横交错,树根黝黑,结实牢固,深深扎入大地。从树的主干分出来的树杈,造型奇特,如一个人张开双臂,呈V字形状,高高伸向蔚蓝的天空,永远保持胜利的姿势。树叶墨绿肥厚,错落有致。浓荫蔽日,枝繁叶茂,遮盖了半边楼,好一株不朽的乌檀,百年后愈发苍劲茂盛。百年乌檀,眺望右江,俯瞰红土地。右江,是百色的母亲河,珠江之源,流入南海。她像一条绿色的带子,从山城绕过。旧楼因为大树守护,显得活力和庄严;古树因为大楼衬托,显得出类拔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相得益彰,风光无限。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家班子同在一个大院办公,一直是百色的行政中心,政务中心。小白楼连着大百色,这里发出的每一道指令,这里作出的每一项决策,都关乎百色的改革发展稳定,关乎百色革命老区410万人民群众的大事。解放以来,历届百色地区的领导一直在这里办公。一间三十平方米的办公室,普普通通,十任地市委书记,同一栋楼,同一间办公室,“十任书记一栋楼"被传为佳话,这是老区的干部艰苦朴素,不骄不躁作风的缩影。每天,人来人往,进进出出,风里来雨里去,楼前的古树,平常普通如绿化树,路边树,生态树,没有人过多的关注。真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古树生长在壮乡的红土地上,吸取天地日月之精华,茁壮成长,成为一棵大树。没有文献记载,这棵树的前世今生。它从哪里来,在哪里生根,谁移栽,谁护理,身份成谜。尽管这样,都不影响它的生根,开枝散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大自然界的环境里,或风和日丽,或狂风暴雨,战天斗地,昂扬向上,从容淡定。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默默的为大地奉献一片荫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直到有一天,林业部门给它上户口,建档立卡,在树上订一块椭圆的铁牌牌,身份一下子从平民百姓变身白马王子。不是吗?它被确定为非洲楝,俗名乌檀木,大乌檀木,绿褐檀木,属乔木,叶互生,一年四季长青。闻一闻还有一种独特的香味,入药能消热解毒。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适生于300米以下的热带雨林中。木材易加工,不燥不裂,室内装饰地板的好材料,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唐杜牧有诗句“南方有嘉木,十年蔚成林"。真没有想到,我还与古树有缘,在市委大院里工作十多年的原故,每天靠着乌檀上下班,晚上靠着乌檀“爬格子"。作为百色市撤地建市后,出席首次市党代会的代表,亲身经历百色市建市二十年来发生的变化,感受红城的沧桑巨变。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百色开发开放试验区,百色摆脱贫困,脱贫攻坚奔小康,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推进“一市一区"发展战略,百色成为背靠大西南面向东盟桥头堡。壮乡红城,南疆铝都,千姿百色,和谐壮乡。百色正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瞄准新的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一市一区”,顺利完成“十四五”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百色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对百色的爱,正如艾青在诗歌《我爱这土地》说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年四季,寒来暑往,到市委的大会议室开会的领导干部,不知其数,大家匆匆从檀树下经过,又匆从檀树下走向远方,如过江之鲫,来去匆匆。或踌躇满志,或将要受临大任的同志,到市委来接受任务之时,如果面对百年古树,沉思默想一会,你就会脚踏实地,慎思慎独,不会心浮气躁。新中国成立<span style="font-size:18px;">七十多年来,这栋白楼,走出了两位国家领导人,一位党的“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一位被群众称为“草鞋专员”的赵世同,一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span></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世界上,人和树相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年轮有生命轨迹,古树有人文精神。一个人的生命,长不过百年,一棵树的生命,上百年,甚至千年。树木有生命,树木有灵性。这棵树,经历了多少风雨,经历了多少苦难。战乱时不毁,大办钢铁时不烧,大兴土木时不伐,一直完整保留到今天,事非经过不知难,真不容易呀。古树不远,就是红七军政治部旧址清风楼,再过解放街,就是红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见证了著名的百色起义,轰轰烈烈的右江风雷,见证了百年大党的波澜壮阔,见证了共和国的辉煌岁月,见证了艰辛探索的苦难历程。它有多少年轮,就有多少故事,有多少树叶就有多少梦想。要读懂一棵树,就看绿叶对根的情意,就看树根对大地的情结。有年份百色大地发生大旱,群众遭了殃,这株古树变成了枯树,大家都以为树要枯死,领导更是急得不行,让林业技术员综合会诊,全力施救,在树上都挂了吊瓶,输药输营养液,终于枯木逢春。最近观看电视剧《毛岸英》,1950年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不幸牺牲后,毛泽东悲痛万分,站在院中对着枯树轻轻地苦吟《枯树赋》:“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顿时泪流满面。毛泽东主席是一个伟人,同样是一位慈祥的父亲。记得我有机会参观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毛泽东主席故居,凝视院中的古树,想到这个场景,内心深处依然受到震憾。《毛泽东年谱》记载,1975年5月29日晚上,晚年的毛泽东又听讲师芦荻读庾信的《枯树赋》。毛主席还多次手书《枯树赋》。人面不知何处去,古树依旧笑春风。伫立在楼前,枝干更壮实,叶子更茂密。看透了世事沧桑,看尽了寂寞艰辛,看到了共产党领导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在我看来,一棵古树就是一幅风景的图画,一棵古树就是一部历史教科书。这是一棵信仰之树,这是一棵忠诚之树,这是一棵生命之树。 </p><p class="ql-block"> 盛夏时节,芒果的味道无处不在。此时此刻, 我想起一首流行歌曲《好大一棵树》,“头顶一个天,脚踏一方土。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风吹树叶沙沙响,百年乌檀,守在右江边。站在古树下,轻轻抚摸着乌檀,哦,大树如哨兵,每天提醒我们:人民的勤务员,生命之树常青。</p>